滅苦之道(2)

                                                                法遵比丘尼 著

三、

我今當說斷一切計。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計?謂不計我見色;不計眼我所;不計相屬。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不計我、我所、不計相屬。不計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契經 六入誦】

   計是估量,有評定之意,指人們對意義的設定與價值的評斷。

   一切意義、價值的評估事實上都是以評估者自我為中心,然後依次衡量所認識的物件,判定喜惡、好壞、對錯、親疏等。但意義與價值本無決定性的標準,例如既辛苦、酬勞又少的工作,有人因此牢騷不已,有人卻在其中發現豐富的精神生活;破舊的老房子有人迫不急待地想拆毀重建,有人卻懷念舊情而不計花費地修補。

   意識將感官所覺知的訊息加以處理,賦予各種定義。但資訊是隨感官的接收態度而變換不定,資訊以各自面貌呈現,本身並沒有特定的意義。鑽石因人們自己的視覺和觸感而珍貴;蟲鳴鳥叫因人們自己的聽覺而婉轉清亮;一趟旅遊的見聞覺知令人感到世界的寬廣豐富;對周遭人物的言行舉止免不了也有一番議論。

   所有評估的物件來自感官所觸及的訊息。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識,這一切都令眾生感到真實且不得不隨之反應。人們很熟悉電影、電視的聲光效果,它們拼湊出各種情節,令觀眾不由自己地隨著劇情悲喜憂懼。殊不知感官才是最精密的儀器,它們除了處理聲、光效果外,還更多元地處理了香、味、觸、法的效果,它們比電視、電影更具臨場感與真實感,尤其它們演出的是每個眾生自己的故事、經驗、情感,於是也更加令眾生如醉如癡地全心投入,承受再深重的憂悲惱苦也無怨無悔。人們很容易從電視、電影的螢幕前跳脫出來,認清它們是虛構的、只是些刺激官能的幻象;但卻很難釐清自身的感官作用同樣也只是一些‘效果’、各種意義與價值只是由意識借這些‘效果’所虛構出來的幻象。

   意義、價值是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的這一方設定的;呈現色、聲、香、味、觸、法的物件,只是單純地呈現出它自己的樣子而已。六根很純粹地就只是接收六境而已,在這項機能運作中並無所謂好壞、對錯或你我的對立。然而,透過了眾生主觀意識與自我認知的投射注解,種種情緒就產生了——榮耀與屈辱、獲利與損失、快樂與痛苦……。意義與價值是建立起來了;憂悲惱苦卻也附身了!

   這個事實幾乎不曾受人注意,因此一旦對感官所接觸到的事物賦予意義,人們就會顯得相當堅持,並深受左右,例如:見到自認為喜愛的東西便渴望占為己有、遇到自認為不順心的事便感到惱怒。對於萬事萬物,人們只要認真了、投入其中了,苦惱也就上身了。從不曾與感官接觸、從不受到青睞,從不被賦予價值和意義的事物,根本無從引起困擾,一切都是感官惹的禍。

   通常,人們很難客觀地去領會,一切只不過是感官接觸了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川流不停的訊息罷了,訊息本身不具特殊意義,意義是接觸它們的人賦予的。反而,感官接收到的資訊成為理由與藉口,讓人們深深愛執,認為若不主動安排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的呈現方式,就會喪失生命的主導權。人們總誤以為唯有將身邊的人、事、物全都處理成儘是讓自己看得滿意、聽得滿意、嗅得滿意、嘗得滿意、觸得滿意、知得滿意,才算是成功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於是人們迷失在感官的追逐中。

   一般人盲目肯定各式各樣的價值觀,是以對外在事物太過認真,難得覺察內省的需要。倘若不能直接面對生命而迷失在紛亂的感官、訊息相互作用中,人們終究會感到不足與空虛的,因為感官的滿足畢竟是短暫且不真實的:若有人多年來的心願就是贏得夢寐以求的身份地位,有朝一日終於如願以償,並不表示此人終其一生永遠都能感到心滿意足;或有人數十年努力奮鬥,總算一家大小都過著富足優裕的生活,也不證明從此就有幸福快樂的人生。身份地位與富足優裕都可能維持上很長一段時間,但瞬息萬變的感官所造成瞬息萬變的感受,可不會等待身份地位或富足優裕的際遇改變之後才跟著變。感官的無常才是苦迫的根本原因。

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契經 六入誦】

   以現代人為例,電腦處理的快速資訊席捲全球,更新穎的虛擬實境的多媒體正如火如荼地開發,恐怕人們很快就會擁有能夠提供色、聲、香、味、觸、法全功能資訊的電腦了,從而得到媲美天神心想事即成的官能享受。電腦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它迅捷地提供人們各種資訊,以滿足感官永無饜足的欲求。

   然而,縱使科技能擔保隨時隨地提供人們所需要的一切官能享受,人們也不會因此就能與一切煩惱痛苦絕緣,因為眾生的感官是無常的,感官不會對任何一種刺激保持不變的關注,儘管再美好的經驗,倘若這些經驗持續不斷刺激,感官很快就會感到疲勞的。外在的事物無論是否能保持恒常,但凡眾生的感官無常,就不會有‘常’可言。

   佛法注重的無常,不在於外在的萬事萬物而是感官本身!是以一旦領悟到佛陀所說的一切法、斷一切計、一切無常等,全都是立足於眾生自身、從眾生的感官角度出發,實在不需要再去施設宇宙萬物成住壞空、世間諸法生住異滅之類既多此一舉又無所助益的冗贅理論。

一切非我。云何一切非我?謂眼非我,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非我。【契經 六入誦】

   人們一再渴望確立生命的意義,但佛陀告訴世人,一切意義的設立都是不切實際的。由於一切意義、價值的評估,事實上都是以評估者自我為中心,人們總是以‘我’的立場判斷是非、處理事情、看待世事,因此要理解佛陀所教導的斷一切計,還是得回到無我的觀察,從斷除我慢下手。

   自我意識是在感官接觸境界之後一連串生命活動中生起的:一個人在街上與多年不曾聯絡的老友不期而遇,歡喜之情油然而生。在這過程中生起我看到老朋友、我差點認不出他來、我幾乎和他擦肩而過、我真是好高興等等的自我意識。

   眼、色、眼識、眼觸之中缺任何一個條件,這個遇見老朋友的‘我’都不會發生、不會存在。眼、耳、鼻、舌、身、意這些能看、能聽、能知覺的感官只能算是相當精密的工具,並非具有主宰能力的‘我’;認識作用、遇見老友的反應及歡喜的感受,也全都不是有主宰能力的‘我’,它們也只是因緣條件的產物。

   感官接觸境界的整套作用中,也沒有支配、主宰感官的主體——我。它們一任因緣,條件具足便看到了、知道了、高興了;條件不足就看不到、無法知道、沒有歡喜。除了條件,它們並不受某個主人支配,它們不屬於某個我。

   感官作用的整個過程中沒有‘我’活躍其中,過程只是一連串的現象,現象中沒有主體或本質;也不是過程在‘我’之中運作,事實上連‘我’的概念都是條件促成的。人們總覺得有個我使用著感官、承受著歡樂,否則是誰看到、誰歡喜?事實卻是因為看到、因為歡喜所以生出‘我’看、‘我’歡喜的概念。其實‘我’只是些隨感官作用而變換不定的念頭。人們受感官驅役,卻自以為是操作感官並主宰了世界。

   無我的理解建立在無常的事實上,感官沒有主宰的能力,無法決定只接受喜愛、有價值、有意義的訊息,拒絕憎惡、有害、令意義失落的訊息。還有,如果感官或因感官作用生起的各種感受是不變、永恆的,它們就不只是些現象而是實質的存在,就能以它設立為我。但那些因訊息而升起的種種心理或生理反應全都無常、都忽起忽滅、都不具實質的內容,因此不能成為具有本質、本性的‘我’,也無法藉以設立任何意義與價值供‘我’作為立足之地。

   既然‘我’只是種隨緣而生的念頭,因此依自我意識而設定的種種意義、價值,自然也就不具真實內涵,都只能是因緣際會的暫時心念。不瞭解這項事實的人,勢必為自己評判、賦予的各種觀念所苦,因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總是隨感官作用的無常而不復珍貴;感官本身的無常作用更是一再地造成自我意義與價值的崩潰,以致令人遭受嚴重的打擊、傷害與屈辱。

   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生命無常的現象本身就已充滿苦迫,再為不切實際的各種意義、價值拋頭顱灑熱血,簡直是自投水深火熱。是以佛陀勸人斷一切計。

四、

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海小水耳。云何聖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沉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契經 六入誦】

   這就是佛陀所形容的水深火熱。

   對人類而言,波濤洶湧的大海令人暈眩、恐懼,大海有能力將任何人捲入水中溺斃,成為死屍後再推回岸邊。佛陀卻不認為由水聚積而成的海有什麼可怕,畢竟喪命於它的眾生僅只少數。至於如阿修羅之類的大力鬼神,海水甚至只能淹沒到祂的膝蓋。

   佛陀眼中真正的大海是眾生感官接觸境界後的種種貪戀。這種大海淹沒了一切眾生,無論是阿修羅、天神、人類,凡有感官,即使身形再大、力量再強也盡皆受其誘惑而沉淪其間,無一倖免。在既多元又糾纏不清的感官刺激中,眾生興奮、狂亂地忘情投入,運用身、口、意三業為所欲為,追逐自身的喜好而沒溺在色、聲、香、味、觸、法的波濤中,任由自己沉沒、滅頂,生生世世難以自拔。

諸比丘!一切燒燃。云何一切燒燃?謂眼燒燃,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燃。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燃,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燃。以何燒燃?貪火燒燃、恚火燒燃、癡火燒燃,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燃。【契經 六入誦】

   由於不明白‘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等一連串感官作用的無常、無我、無有實在,眾生毫不懷疑地將一切隨感官作用而起的反應視為真實,自認為理所當然地追逐著豐裕的物質享受、美滿的家庭生活、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以及多采多姿的精神文明等等。人們盲目地追逐這些無常的感官經驗,不曾警覺一切經驗都將因著自身感官作用的無常而幻化不實,這些經驗必然因為無常而不可掌握;因不可掌握而引起痛苦,沒有任何感官經驗能夠令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樣的無知使人們毫無選擇地繼續追逐各種感官經驗,陷入貪、瞋、癡的煉獄中受盡煎熬。這樣的行徑也使眾生不僅現生自討苦吃,還因不自覺的迷戀感官追逐,而為來世預約了同樣具備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感官追逐生涯。

   眾生在無常的感官追逐中受盡貪、瞋、癡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的燒燃。

時,和尚尼知食訖已,脫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恭敬白言:‘欲有所問,寧有閒暇見答與不?’

優陀夷答言:‘汝今宜問,當為汝說。’

彼即問言:‘有沙門、婆羅門說“苦、樂自作”,復有說言“苦、樂他作”,復有說言“苦、樂自他作”,復有說言“苦、樂非自非他作”尊者!復云何?’

尊者優陀夷答言:‘姊妹!阿羅訶說苦、樂異生,非如是說。’

婆羅門尼復問:‘其義云何?’

優陀夷答言:‘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

優陀夷復語婆羅門尼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於意云何?有眼不?’

答言:‘有。’

‘有色不?’

答言:‘有。’

‘有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如是,尊者優陀夷。’

優陀夷復問:‘有耳、鼻、舌、身、意、有法、有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如是,尊者優陀夷。’

優陀夷言:‘此是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契經 六入誦】

   古代思惟生命真諦的印度人並不叨叨絮絮於各式各樣的細節,他們通常直接問:‘為什麼有苦、樂?什麼原因造成苦、樂?’而不會問:‘丈夫有了外遇怎麼辦?當主管是個媚上欺下的小人時該怎麼辦?’這種思惟方式直接揭露生命的核心問題,讓人從根本去省思解決生命一切苦痛的可能性,而不會迷失在旁枝末節。科技文明就是現成的實例,人們可曾因科技產品的包圍而杜絕生活中的憂悲惱苦?

   在佛陀時代,印度人熱衷追求真理,追求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解說苦、樂原因的學者俯拾即是,他們猜想出各式各樣的答案,卻令人更加迷惑。

   阿羅訶就是阿羅漢,在此專指佛陀。佛陀已證阿羅漢的聖弟子,對問題的答覆絕不會與佛陀相左,並非他們只會學舌,實在是他們與佛陀體證到完全相同的真理,他們依真理而答。這段經文是阿羅漢弟子優陀夷與婆羅門尼有關苦、樂原因的問答。

   苦、樂並非自己創造出來的,無論再有能力、再努力的人都無法決定自己的苦、樂。

   苦、樂也不是旁人或神的安排。無論是神、是人、是牲畜,凡是有感官、有覺受,一律受苦樂左右而沒有能力設定自己的苦樂,既然連自己的苦、樂都無法安排,又怎能安排別人的苦、樂?

   自他作指大家共同創作,非自非他作是指命運這類非意志的安排。

   阿羅漢否定這一切的錯誤答案,苦樂的真正原因很單純地只是感官作用罷了。人們看不到安排命運的神;看不到眾志成城就能表決苦、樂;看不到安排苦、樂的命運。但人們很清楚可以觀察出感官與苦、樂之間明確的因果關係。因所見、所聞等令人不悅,苦受就生起;因所見、所聞等令人歡愉,樂受就生起。不須相信神或命運,也不要迷信個人的聰明才智或社會的進步發展,苦、樂並非由這些事物左右。

   感官操縱了眾生的苦、樂;令眾生身不由己地憂悲惱苦,沒有商榷的餘地。

諸天、世人於色染著、愛樂住,彼色若無常、變易、滅盡,彼諸天、人則生大苦;於聲、香、味、觸、法染著、愛樂住,彼法變易、無常、滅盡,彼諸天、人得大苦住。【契經 六入誦】

   許多人並不在乎感官‘無常故苦’的深邃真理,因此佛陀也從較具體的角度告誡眾生,不要耽溺在感官的追逐中。無論是天上的神仙、天人或地上的人類,無不好樂厭苦。而追求樂的方法不外是追逐稱心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法。但感官作用是無常的,再美妙的經驗也將消逝,一旦無法繼續過去曾擁有的經驗,就會成為極大的痛苦與打擊。越是對樂受有所愛著,越是自暴於痛苦的打擊之中。例如貪愛金錢的人,失去錢財就會成為極大的痛苦;執著眷屬的人,若眷屬死亡或不能滿足自己的期望便感到痛苦、哀傷、失望與忿怒。

   由於感官作用的無常,一切透過感官而得的喜樂也都必然不能長久,痛苦也必然隨之而來,因此一個人對特定物件的貪愛執取也就是他的弱點、他痛苦的根源。這種教導類似世人所謂的無欲則剛、人到無求品自高。

   依於這種具體的感官教訓,佛陀教導人們作出莫苦莫樂的對策。

莫苦莫樂!所以者何?

有六觸入處地獄,眾生生彼地獄中者,眼所見不可愛色、不見可愛色;見不可念色、不見可念色;見不善色、不見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不可愛法、不識可愛法;識不可念法、不識可念法;識不善法、不識善法。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

諸比丘!有六觸入處天補上,其有眾生生彼處者,眼見可愛色、不見不可愛色;見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見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長受喜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法可愛、非不可愛;可念、非不可念;善非不善。以是因緣故,一向受喜樂。【契經 六入誦】

   有些人心甘情願地忍受現世的各種痛苦,將希望寄託在來生的天堂。但佛陀告訴人們,天堂與地獄其實就在自己的感官作用中,無論人們如何想像天堂或極樂世界的美好,也不能超出感官享樂的範圍:一切見聞覺知無不是令人愜意安慰的。對地獄的恐懼也不過是:一切見聞覺知都是令人痛苦萬狀的。

   佛陀所教導超越苦樂的方法並非行善作功德,只是簡單地拒絕再隨感官運作的狀況或苦或樂。只要感官仍在意舒適愉悅,並且不斷敏銳地捕捉享樂,當面對惡劣情境時,就不可能對痛苦的際遇保持淡然、無所謂的悠哉心情。

   縱使面對天堂一般的舒適享受,也不應隨之喜樂;縱使面對地獄般的困苦絕境,也無須隨之煩惱。這是唯一擺脫感官操控、超越苦樂的方法。

   即使上了天堂也還會有感官,有感官就脫不開受感官驅役的模式,佛陀從不鼓勵升天或往生某個極樂世界作為人生的目標,他對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告誡是----莫苦莫樂。

   生而為人,最了不起的優勢就是有反省的能力、有尋求真理的智慧。一些已經反省到生命的無可奈何,以追尋真理為畢生職志的人就稱為沙門、婆羅門,現代人稱他們為修行者、宗教師或哲學家、思想家等。

   這樣的人理應是最能自覺、自製而不受世俗觀念左右,但如果他們也抗拒不了感官的誘惑,如:喜歡看到群眾的擁護、喜歡聽到世人的讚揚、喜歡嗅到莊嚴肅穆的氣息等等。那他們也同芸芸眾生一樣墮入了惡魔的陷阱,被感官的誘餌鉤住咽喉,身不由己地隨情境擺佈,受盡磨難。

   一般人受感官驅役佛陀尚能體恤,因為身處人事浮沉,本來就無可選擇地必須善加利用感官,甚至加以特殊訓練。但沙門、婆羅門放捨世間逸樂,不參與世俗經營、酬酢的行為而接受世人供養,全心全意地專注於修行,他們以體現真理為最終目標,並有義務教授世人真理的內涵。因此沙門、婆羅門若毫不慚愧地與世人一樣無拒於感官、境界的誘惑,使自己沉迷於感官刺激與境界的追逐,那就喪失了沙門、婆羅門的基本立場,也辜負了世人對沙門、婆羅門的期許。

   佛陀如此不厭其詳地解說六觸入處,是因為眾生不明白感官的過患而耽溺在感官追逐中;以及眾生不斷地希望以調整外在環境作為離苦得樂的手段,而不知苦、樂的造成全在於感官的無常作用。這一切都足以令眾生深陷苦海,永無超生之日。佛陀的大慈大悲不在於捨身飼虎或割肉喂鷹的神話故事,佛陀真正的慈悲是將感官的無常、過患公諸於世,給眾生一個選擇的機會,不必再一味地臣服於感官的統治。

七、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契經 雜因誦】

   緣起法大致可分為因緣法和緣生法兩部份來解說,因緣法是緣起的法則;緣生法則是參與緣起的各部份,就好比交通:安全規則是維持交通流暢的法則,車輛則是實際進行交通運行的個別單位。同理:因緣法是維持生命活動秩序的法則,緣生法則是實際進行生命活動運作的個別單位。雖然因緣法與緣生法內容一樣是無明乃至老病死,但它們解說的重點不同。

   誠如經文所提到:‘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因緣法此有故彼有的相互關係已涉及集聖諦的內容,便不在〈苦聖諦〉這一章討論,留待〈苦集聖諦〉的章節再加以解說。在此先探討緣生法。

   之所以稱作‘緣生’,便是著重在其待緣而生的特性,只要是必須借助因緣條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存在的事物,就沒有實質內容,就只能視為一種現象、一種假借條件而暫時存在的因緣所生之法。中觀大乘也談因緣所生法,認為由因緣合和所產生的事物都稱為緣生法,並以之為整個中觀思想的基礎學說。但中觀大乘的緣生法範圍相當廣泛,大約整個宇宙萬物都是緣生法。

   比較起來,佛陀所談的緣生法倒是相當扼要,它們只包括了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十二種狀態。縱使彗星撞上地球,對慧星和地球本身而言都無所謂好壞、悲喜、苦樂之別,會受到震驚、引發恐懼悲痛、造成苦難與死傷的,是具備了生命現象的眾生,是以正法所談論的緣生法,僅限定於每一個眾生本身的生命流程,正法只解決生命自身的問題,不去處理‘宇宙最初形成緣由’這類疑惑。如果每個眾生都能完善地解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煩惱,那麼整個宇宙萬法都不再造成任何困擾。

   另一段解說緣起法法說、義說的經文,逐一解釋了這十二種緣生法。

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染汙、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緣識名色者,云何為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生,超越合和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

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發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斑駁、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

是名緣起義說。【契經 雜因誦】

   緣起法法說即等於前經文所謂的因緣法,它說明的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緣法則;緣起法義說則分別解釋十二項緣生法的內容。

   何謂無明?

   無明就是無知、不明白、迷惑。這種無知、不明白、迷惑不是世人所謂的智慧不足、糊塗或沒受教育。它和聰明與否或智商高低並不相干,無明是很深刻的指出一種對自己生命真實狀況的不瞭解,一個舉世公認為天才的聰明人,如果不瞭解自己生命的真相,他就仍是個無明的人。

   無明是眾生本能流露的意欲。生命只是一種現象,如虹、如火沒有實質的主體。但人們受無明的蒙蔽,總是臆測生命存在著永恆的本質,並且認為能掌握到生命的本質就是獲得真理;能使光明的自性從塵俗染汙中超脫而出就是生命的終極目標。無明令人迷戀存在,不只是泛泛之輩無明,傑出的菁英份子也無能避免,人類思想史上有太多理論企圖說服世人:生命存在是美好、可貴的。存在,是人們緊捉不捨的根本欲求,無論是害怕失去所有或害怕死亡的恐懼,基本上都是源於害怕自身生命不能存續。

   有些講經的法師形容正在發怒、瞋恚的人叫作‘起無明’‘發無明火’,言下之意似乎認為平常情緒平穩、理智清晰的時候,就是保持在‘無明滅而明生’的狀態了。許多人脾氣好,從不生氣,面對再緊急的事件都能從容以對,但不見得能保持冷靜、理智的人就代表看透生命的真相、已斷除無明、已生明。

   雖然經文洋洋灑灑記錄了不知前後際、不知業報等充滿論師口吻的分別廣說,但事實上無明可以很簡潔地用‘不知四聖諦’來說明,在南傳《相應部》同一經的經文中,對無明的解說就只是簡要的:於苦、集、滅、道的無知。

   無明,直到阿羅漢的果位才能徹底斷盡,因為四聖諦的如實知,不僅是對四聖諦法則的理解,更需要親自體證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的修行體驗。

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契經 五陰誦】

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契經 六入誦】

   在〈五陰誦〉與〈六入誦〉的經文中也提到:沒有實際了解體證五受陰、六入處的真相就是無明。也可以再加上:沒有實際的瞭解、體證緣起法的真相就是無明。

   無論是四聖諦、五受陰、六入處或緣起法,它們所解說的就只有一個內容----生命的真相。解說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自己的生命現象。而無明就是指出人們對自己生命真相無知的狀態。

   何謂行?

   行是活動、造作的意思,意指生命一切的活動。大體而言生命的活動可分為三部分:肢體的活動、言語的表達與意識的運作。

   在解釋五受陰時曾提到:生命的活動僅是五受陰的運作。這與身口意三行並沒有衝突,它們只是由不同的角度觀察生命的活動罷了,五受陰的運作包含三行;三行也包括五受陰的活動,它們都是諸行、都是生命的運作。

   何謂識?

   六識身。能辨別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並賦予意義,這種功能就稱為識。

   何謂名色?

   名色就是五受陰。色指色受陰,名就指受、想、行、識四無色陰。

   何謂六入處?

   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何謂觸?

   六觸身----形容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引起眾生的注意及反應。

   何謂受?

   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何謂愛?

   三愛----欲愛,對五欲功德的愛著,也就是對人、事、物等外在境界的愛著。色愛,對自己色身的愛著。無色愛,對自己感情、觀念等受、想、行、識的愛著。

   從識到愛,在前面的章節大致已討論過。

   何謂取?

   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取是執取,一種不肯妥協的堅持。欲取:執取五欲功德,也就是對外在境界的執取,有人貪吃、有人貪玩、有人嗜財如命、也有人只是對逛街採購特別有興趣。凡是尋求對感官直接刺激的滿足,乃至實際付諸行動去爭取眼欲看、耳欲聽、鼻欲嗅、舌欲嘗、身欲觸的滿足,都屬欲取。

   見取:對見解、看法的執取,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覺察到見取的情況,人們堅持己見,為了某事而相持不下、不受規諫等等。見取和欲取不同,它執取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自己內心所設定的一些概念:不同民族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的種族較為優越、不同信仰的人也認為自己的宗教才能顯現真理、彼此意見不同時總堅持自己的見解才是正確的,這就是見取。

   戒取:對禁忌、迷信的執取,也稱為戒禁取。後世的佛弟子解說戒禁取時,總是很狹隘地指定外道所修持的苦行,如一腳站立的雞戒或吃草的牛戒,用以指出錯誤的戒律不能導至正確的修行果報。但戒禁取事實上泛指一切非因計因的禁忌:中國人不養有色但白爪子的寵物,認為會招致不祥;西洋人忌諱從爬梯下走過,以免帶來噩運。人們出車禍或跌倒其實無關於寵物或梯子,可是卻將責任訴諸這些毫不相干的理由。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各有他們不同的禁忌與迷信,在宗教中的情形就更加普遍了,許多儀式、器具被賦予神聖性,人們相信虔誠地執行儀式、使用宗教器具,能達成宗教目的如升天、降福等,這也往往成為宗教的修行手段。諸如此類因與果沒有實際關聯的信仰,都可稱為戒禁取。

   我取:對自我意識的執取。只要是眾生,必然具備一定程度的我取,這是生命持續生存的基本條件,越是高等的動物,自我意識越強烈,感受苦樂的範疇也越深廣。縱使有些人經常關照別人而忽略自身利益,也不表示這樣的人自我意識較他人微薄,他們仍受著自我意識指使,認為‘我’應該多關心別人的需要。自我意識時時刻刻地滲透每個人的生活、左右人們一切活動。

   愛尚僅只是保留在內心的戀著,取則是種主動的、積極進取的堅持力量。這些執取強而有力地左右著一切眾生,每個人都受自己設定的四取所束縛而不能自由自在地隨遇而安,這種強制性的執取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活中各種困擾與紛爭。和生命中的其他狀態一樣,取也只是種無常、苦、無我的現象,人們企圖憑藉著四取來建立自身價值的期望,終究是自尋苦惱。更重要的是,眾生對取的堅持,正是延續無常、苦、無我的生命現象的動力,令眾生在喜怒哀樂、憂悲惱苦中翻滾、輪轉,永無止期。

   何謂有?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有是存在、具備的意思,生命的存在必須具備三種不可或缺的條件:生存環境、身體機能及精神作用。三項條件一應俱全,生命現象便不容異議地存在於世間了。一些有瀕死經驗的人就能證明,他們甚至還來不及意會到自己已經死亡,馬上就已招攬新的五受陰而漂浮半空俯視自己‘以前’的屍身了。生存的條件既已具備,不想再生都不行(所以不要以為自殺能夠一了百了)。

   何謂生?

   簡而言之就是誕生。人類及其它哺乳類從母親的子宮中出生;鳥和爬蟲是卵生;天道、鬼道與地獄眾生則傳說是化生。生是一期生命的開端、一生經歷的肇始。

   何謂老死?

   老是生命的末期,各種生命衰竭的現象逐漸呈現。死則是這一期生命現象的終結。

   從無明到老死這十二項緣生法,是生命活動中十二種必然經歷的狀態。在生命歷程中眾生一再經驗、承受這些狀態,但因受到世間思惟的局限,人們往往只關心一些瑣事,如:所受待遇、人際關係、經濟來源等。幾乎沒有人會向內反觀:慷慨激昂、躍躍欲試時是四取中哪一種取正醞釀發酵?傷心失望時是三愛中的哪一愛受到挫折?

   如果人們肯訓練自己這種向內觀照的能力,許多不必要的苦惱都將迎刃而解,畢竟,不論是名色、六入這些基本功能或觸、受、愛、取這些反應,實質上都不是我也不屬於我,根本不值得處心積慮去回護它們或想盡辦法滿足它們。

   這樣的觀點絕非怯懦或不敢面對現實,人們以世間思惟的方式處理問題的作法已歷經千萬年,但生命的根本困境從不曾被解決。真能面對現實的勇者必須坦誠地省思自身的錯誤,凡事都能反求諸己,而不是一味要求外在環境能順心如意,之後才能峰迴路轉地發現生命難題的癥結所在,進而有解決困難的機會。

八、苦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契經 五陰誦】

   佛法並非教導人們如何能得心應手地處理瑣碎的雜務,諸如感情糾紛或財務困難等等,佛法的目的在於究竟解決生命一切困擾、苦惱的根源。這是有心認識佛法的人,首先必須明白的重大前題,否則就會忙著「莊嚴淨土、成熟眾生’出了家卻整天為信徒消災、作信徒生活困擾的咨商、辦慈善事業、呼籲環保、還要去修世間學位的學分,渾然不知出家的真義。

   眾生不知生命僅只是一連串無常、苦、無我的虛幻現象,因此深深愛著自己的生命,生命現象也就在愛的繫縛下無止盡地輪迴下去。人們在生活中承受各式各樣的不如意、困頓與苦迫,卻不知問題的癥結就在於:自己還有必然要招攬苦惱的生命現象存在。於是人們一生又一生,周而復始地為生命的存在與安適而奮鬥;也就一生又一生,周而復始地面對同樣的迴圈、同樣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生命既然存在,痛苦煩惱必然如影隨形,並不因人們的努力與奮鬥,就能消弭生命的缺陷。許多人費盡心血將生活改造成自己滿意的狀況,但在生命無常、苦、無我的輪迴中,一切都會不斷、不斷地再度面對、再度奮鬥、再度承受痛苦。人們總是不肯面對現實,困境不是外在條件造成的,而是生命自身永遠不會安分地滿足於任何狀態。

   眾生為生活所作的一切努力,就好像被鍊子繫在柱子上的狗,無論多賣力地奔跑、縱躍、扭動,終究只是繞著柱子打轉,不能脫離柱子的束縛;人生無論多賣力地奮鬥,終究只是以各式各樣的方法取悅五受陰,永不能脫開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命輪迴。

   事實上,眾生所承受的困擾來自自己的堅持。

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契經 五陰誦】

若於眼生喜者則於苦生喜,若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於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則於苦生喜,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契經 六入誦】

   一切的煩惱來自對生命、對五受陰、對六入處的愛著:對色身的愛著使人們不能忍受身體的傷殘、病痛、老朽及死亡;對感受的愛著使人們不能忍受情感的失落;對心中印象的愛著使人不能忍受理想與現實不相符合;對行為能力的愛著使人不能忍受平淡、無所事事;對識別能力的愛著使人不能忍受違背自己主觀意識的事物。

   對感官的愛著則使人不能忍受缺乏與訊息的接觸及不愉悅的訊息。

   只要人們還愛著生命、愛著五受陰、愛著六入處,就不免致力於改善生活,改善五受陰、六入處的處境。於是造成生命一再的延續,而得不斷地承受生命、承受五受陰、六入處所帶來的痛苦!

   如今許多佛教中的法師、學者認為學習佛法可以幫助人們圓滿生命,他們頌揚生命美好的光明面:慈悲、愛與超越時空的永恆自性;他們強調修習佛法使人活得豐足、死得祥和,乃至能夠療治內心的哀傷創痛。雖然這些看法幫助人們找到能夠樂觀面對生命的理由,讓人們得到鼓舞與歡喜,但它們與佛陀的教導恰恰相反!正法明白指示生命本身就是痛苦的發源地、製造者,理由是很現實的----生命無常。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契經 五陰誦】

   人們同意無常,總希望在不斷變遷的事物中經營所期望的結果,是以人們認為不須為無常抱持悲觀態度。但佛陀闡述的無常單指生命本身。萬物的無常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很容易釋懷的,畢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時間能沖淡一切。甚至人們期待社會的變革、文明的進化及個人的成長。

   但生命本身的無常卻是眾生的切身之痛,生命在無常、苦、無我的實際狀態中掙扎,生活歷程中不可能找到心滿意足的一個點,然後就此安頓下來,再不去面對煩惱苦痛。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得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命從指縫中漏盡;眼睜睜看著老病死憂悲惱苦步步近逼、迫害,卻沒有一點對策。這才真是教人驚心動魄、也才正是佛陀所關心、討論、面對的嚴正議題。

   部分的佛教徒將死亡稱為‘無常大限’,這種草率的形容讓人輕忽了死亡之前的生命異動及痛苦。在正法的觀察中,無常的法則是遍及一切生命歷程且無遠弗屆的,以下經文能超乎一般膚淺的觀點,將生命的無常作深入介紹。

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契經 五陰誦】

   這段經文初讀之下讓人感到有些費解,通常的瞭解是:過去的都已過去了,不復存在;未來的尚未到來,也不真實;唯有眼前才是能夠把握的。而經文卻說: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意思是:過去的已然逝去、未來的也不可能久住,更何況是現在的!

   這似乎與平常的經驗不同,但佛法的觀察總是比表面的看法更深入,如此才能徹底瞭解生命的確實情況。

   後期發展出來的佛教,有的號召滌盡塵垢顯現本有清淨自性;有些倡導往生極樂或圓滿生命以成就佛果;也有些強調當下,希望在當下體現生命的本質。縱使人們樂於接受這些,渴望從中找到延續生命的理由,但它們並非事實。

   過去、未來色(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色!生命只是一連串無常、苦、無我的變易現象,既沒有一個清淨的自性源頭,也沒有極樂的歸宿或圓滿的佛果;當下,自然沒有所謂的本質!沒有實質的起源,也沒有實質的結果,其間刹那刹那都在變易的過程當然更沒有實質可言了。

   這是非常徹底的無常觀,不只是這一生的過去、未來、現在是無常;從無始劫以來,直到盡未來際,生命都沒有任何一刹那是實在的、具有本質的、能讓人掌握得住的。在亙古的流浪生涯中,眾生沒有一個起始的出發點可做為故鄉;也沒有任何終點可當做歸宿;甚至途中也不能找到安穩踏實的歇腳處。這樣的生命哪里值得愛戀不捨?又哪里值得為它受盡磨難呢?

危脆敗壞是名世間。云何危脆敗壞?眼是危脆敗壞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亦是危脆敗壞;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說危脆敗壞法是名世間。【契經 六入誦】

   但人們愛著生命、貪戀生活已是根深柢固的習性,事實反而很難說服人們、令人心甘情願地接受。

   由於不贊成盲目地愛著生命,佛法自然也就不鼓勵為愛著生命而發動的種種社會活動,因此許多人將佛法視為消極、悲觀甚至頹廢。可是這些人從未誠懇、認真地深觀自己生命的真象,及思考為維護生命所做的種種行為,究竟有何意義?有何作用?

   世人所謂的成就、功績,也不過是將看不順眼、聽不順耳、不如人意的事物,改造成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無不令人感到稱心如意罷了。無論是萬古流芳的英雄事業,或平凡人庸庸碌碌地養家活口,都不過是為了滿足感官、滿足依於感官作用所生起的感受。

   是以,人生在世無論如何一帆風順、萬事亨通、建立不可一世的豐功偉業,一切終將因自身生命的變易而土崩瓦解;因感官、感受的變易而危脆敗壞。如今埃及的金字塔仍矗立在尼羅河畔抵抗著風沙的侵蝕,但這對於法老王捆綁在白布條下的木乃伊,又有何意義呢?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契經 五陰誦】

   感官作用的無常,使依於感官作用而生的六識身也無常,接下來一連串的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全都無常,因此對眾生自身而言,世間的一切無非都是無常、危脆敗壞的。人們總是渴望豐富自己的生命、創造美好的世界,但一切的期許終將在自身生命無常的現實下幻滅成空。

   從呱呱墜地直到老病垂死,眾生耗費畢生心血所求取的,全都是些無常、危脆敗壞的事物,這在有智慧的覺者看來,確實是相當不智的行為。然而眾生卻樂此不疲,並且將無常故苦的真知灼見視為消極、悲觀。

彼於生本諸行樂著、老病死憂悲惱苦本諸行樂著,而作是生行、老病死憂悲惱苦行。轉增長故,墮於生深嶮之處、墮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深嶮之處。【契經雜因誦】

   當然,不乏一些人抱著遊戲人生的態度,認為即使所作所為都沒有實值的意義或價值也無關緊要,既然來到這個世間,任它酸甜苦辣不妨全都嘗試、嘗試。就像免費電影,縱使不精彩,看看也無傷大雅。

   佛陀可不贊成這種想法。有生必有老病死、生活在世間必定面對憂悲惱苦。眾生愛著生命、為生存而奮鬥,也就等同愛著老病死、為掙取憂悲惱苦而奮鬥。

   由於對生命的愛著,眾生不斷堅持生命的延續、堅持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延續。只要一日有生命存在,就一日被老病死憂悲惱苦的陰影籠罩。當人們遭遇傷痛,無論是被朋友出賣、受暴政迫害、與心愛的眷屬離散、發生意外而嚴重傷殘乃至死於非命,這一切都不能怨天尤人,因為傷心痛苦的原因不是交友不慎、蒼天無眼或運氣太壞,所有的痛苦根源於生命現象的存在。倘若這個可憐人從不曾生存在世間,又怎能被出賣、受傷害、受痛苦呢?

   眾生一旦生存在世間,就如同毫無掩蔽地暴露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招攬著危機與不幸、等待著痛苦與死亡的蒞臨。

   痛苦是自找的,因為生存在世間是眾生自己的意願。

如癩病人四體瘡壞,入茅荻中,為諸刺葉針刺所傷,倍增苦痛;如是愚癡凡夫六觸入處受諸苦痛亦復如是。【契經 六入誦】

   談到苦,現今的法師多討論各種天災人禍,感歎世間多苦多難。即使教導內觀的禪修老師,也將苦局限在人心焦慮、不安、忿怒、貪婪的心態,認為能覺察這些‘惡法’就是內觀、就是毗婆奢那。

   但‘苦’並非僅來自不滿足、排斥等負面的情緒或思考,世間多的是隨遇而安、知足易養、不為已甚的善良人,而‘苦’卻不曾對他們善罷幹休。

   愚癡凡夫不明白六觸入處的無常、苦、無我,認真地看待一切所見、所聞,心甘情願地受著感官永無休止的刺激、受著無盡的憂悲惱苦。好比皮膚生瘡疽壞的癩病人,卻偏要帶著一身的瘡傷進入茅荻叢中,受盡草葉刮刺的痛楚。佛陀形容愚癡凡夫心如癩瘡,六觸入處的激刺就像茅荻叢的草葉針刺,凡夫猶如癩瘡一般的心,在如同茅荻叢的感官叢林中受著各種訊息的刺激、傷害與疲勞轟炸。

   感官所接收的訊息不斷地迷惑眾生,令眾生隨著訊息的節拍或苦或樂、或憂或喜。是以,只要仍然愛著感官、貪著感官的樂受,便無可避免地承受感官引起的各種苦迫。

   感官帶來的苦痛與行善、造惡無關,不會因為某人是善人感官就專門提供喜訊以資鼓勵;也不因某人是惡人感官就特別揀選噩耗予以報應,它們只是在因緣條件下不由自己地承受各式各樣的刺激。但凡在乎感官所接收的訊息,就是無條件地對痛苦開大門迎接。

   禪修的內觀不僅在於觀察內心是否生起歹念,真正重點在於覺察五受陰、六入處等無常、苦、無我的生命真相,並從這樣的事實中學到教訓。

如是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輪迴五趣而速旋轉,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或人、或天還墮惡道,長夜輪轉。【契經 雜因誦】

比丘!長夜熾然,地獄、畜生、餓鬼。諸比丘不見極苦!【契經 雜因誦】

   或許有人在一生中平順安穩、無風無浪;或許有人認為人生縱有苦難,總能熬得過去並從中獲得克服困難的滿足感,因此覺得能在生活中闖蕩並不算是悲慘的遭遇。然而這種想法只是因為凡夫眼光淺短,不能藉由禪定的神通力見到前生與來世。

   當知,在長劫的生死輪迴中是沒有幸運可言的,眾生輪轉於五趣之中,經常成為地獄、餓鬼、畜生道的常客,遭受著慘絕人寰的苦楚,正如同佛陀對比丘們的告誡:‘諸比丘不見極苦!’惡道的苦痛,是生為人類所難以想見的。

   佛陀殷切地關心眾生在五道輪迴中所受無謂的苦報,不願眾生因無知而平白受苦。現今已有許多人道主義者開始提倡關懷生命,除了關懷人類的生命,也已注意到動物的生命需要關懷。殊不知佛陀對生命的關懷範圍更深更廣:不是為了防止眾生受到不合理的痛苦,而是希望眾生能徹底斷除一切苦。不僅關懷眾生今生今世的苦,還關懷未來生生世世所有可能遭遇的苦。

   倘若沒有生命存在,就沒有受打擊、遭痛苦的主角。而生命僅是種無常、苦、無我的不實現象,何苦為著這麼虛幻不實的一種現象受盡各種折磨!佛陀教導生者必有苦的真諦,唯有認清生命的真相,人們才能面對現實以務實的態度看待生命,而非浸淫在不切實際的自我陶醉中。

   稍俱佛學基本常識的人,大約都聽過三轉十二行法輪的教理,提到苦聖諦,‘此是苦,逼迫性。’‘此是苦,汝應知。’的法句就能朗朗上口。但究竟‘此’者為何?具逼迫性的是什麼?應知的內容又是什麼?卻極少有人認真地思惟、探討過。解釋苦聖諦總是漫無邊際地廣說三苦、八苦、無量苦、世間苦、五濁惡世苦、天災人禍苦等一切外在加諸於生命的苦迫。偏偏沒有人體認到生命本身就是苦。

   多少佛教徒熱衷於開悟、修證。但是,倘若不如實知五受陰、六入處、緣生法的無常、苦、無我,又怎能如實知苦聖諦?怎能開悟、怎懂修證?

   苦,是聖諦、是真理、是生命的真相、是普世的法則。只要有生命存在之處,苦惱便如影隨形,苦聖諦的真理也就無所不在。

   不要問為什麼有些人命中註定就得遍嘗艱辛,另一些人打從呱呱墜地就被安排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在長劫輪迴中除了‘有生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一命運是註定之外,其餘都只是在巨苦與稍緩和的苦之間消長。多得是養尊處優的人忽然遭逢遽變、窮苦人終於翻身的例子,但遽變前的好命人和翻身後的窮苦人都一樣受著生命無常、苦、無我的現實所折磨,誰都沒有註定更好命或較歹命。

   在尚未清楚剖析生命無常、無我的真相前,直接將苦聖諦解釋為:‘痛苦是生命的真理。’當然令人不服,畢竟有許多人覺得生活是一種享受。苦聖諦的正確理解應該是:生命以這種無常、苦、無我的方式存在,本身就是無可奈何的苦悶與折磨。覺得生活是一種享受的人不記得錐心泣血啼哭號呼的慘痛教訓;不警覺抽腸拔肺般的悲慘際遇必將迎面襲來;不明白現前一舉一動都是受著無常、苦的催逼而不得不然。苦,不是相對於生命在生活中偶然遇上的。生命本身即是苦!只要還有生命存在,行善、消災、祈福、財大勢大、神通廣大、往生極樂乃至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通通沒用、通通躲不開苦。

若有言說:‘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彼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契經 雜因誦】

   無間等是確實地體悟聖諦、與聖諦契合的意思。一個人尚未體證苦聖諦,不可能躐等體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且莫汲汲於顯發佛性、求證菩提或忙著修各式各樣的法門;體會五受陰、六入處、緣生法無常、苦、無我的正知正見,才是修學佛法的先決要務。

   ‘生命現象的存在本身就是苦!’這項顛撲不破的真理,不會因為不予理會、不予承認就能倖免。至於能徹見這項真理的人,佛陀為他說明正法的其他部份----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