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要義》

新譯內觀基礎

 

馬哈希大師1959年講於仰光 

陳永威2018年校譯及補註

 

七、心

 

i)心的特相 

 

你也可以以心為禪修的對象46。心能認知和思考。所以能夠思考和想像的就是心。任何時刻,心生起時,即觀照此心「思考、想像、沉思」。 你會發現它有趨向目標、認知目標的特有性質。這是心的特相,一般 如此說:「心有認知的特相。」(vijānanalakkhaṇaṃ cittaṃ)每種心均認知。眼識認知目標,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也是這樣。

 

ii)心的作用

 

當你參與集體工作時,你會有一個主導者。心識是認知任何在感覺器 (根門)出現的目標的主導者。當可見的對象在眼門出現,心識先認知它,跟隨其後的是受、想、欲、喜、憎、羨慕等。同樣地,當可聽的對象在耳門出現,是心識先認知它。在你思考或想像時,這更為明顯。當你觀照「起、伏」等時,如一個想法出現,你需要標記想法。 如你在它出現的那刻標記它,它立刻消失。如你不能做到,心的幾個隨從,如喜、欲將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禪修者就會了悟心識如何當主 導者──這是心的作用(pubbaṅgamarasaṃ)

 

「諸法意先導」 

──(《法句經》第一偈)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Dhammapada

 

如果你在心識生起的任何時刻就標記它,你會很清楚的看到它如何扮演主導者的角色,此刻導向這個目標,而彼時它導向另個目標。

 

iii)心的現起

 

再者,註釋裡說:「相續是心的現起。」(sandhānapaccupaṭṭhānaṃ)47 當你觀照「起、伏」等時,心有時跑開,你標記它,它就消失。接著 另一心識生起,你標記它,它消失。另一心識接著生起,你再次標記它,它再次消失。另一心識再生起。你需標記很多這些不斷生起與消 失的心識。

 

禪修者會產生體悟:「心識是相續發生的事件,一個接一個的生起與 滅去。當一個消失,另一個生起。」因此,你體悟到連續現起的心識。

 

體悟這些的禪修者,也了悟死與生。「死並不陌生,它只是如我一直 標記的每一剎那的心識那樣消失。再次投生,就如我現在標記的心識的生起,它接著前一個心識持續生起。」

 

為證明一個人即使未曾學會特相、作用和現起,也可以了解它們,我們以色法中的風大、名法中的苦受和心識為例。你只需在它們生起時 觀照它們。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觀照其它的名法和色法。如果你在它們生起時觀照它們,你將了解它們的特相、作用和現起。初學者只有透過特相、作用和現起來觀照和了解名色的執取蘊。

 

在「名色分別智」和「緣攝受智」的最初階段,即內觀禪修中最基本 的觀智,了解到這些已足夠。當你達至真正的內觀智如「思惟智」 (sammasana ñāṇa,又譯作「觸知智」或「遍知智」)時,你便了知無常、苦和無我的性質。

 

—————

註:

46 讀者應注意,這裡「心」(mind,巴利文 citta)、「識」(consciousness,巴利文 viññāṇa) 和「意」(mentality,巴利文 mana/mano)是通用的,意思都是指心的認知。按菩提比丘的說 :它們所不同的是,「識」多用在說明「眼識」等六識;「意」多數是指「身口意」三行,以 及認識「法」的意根;「心」則是「經驗的中心」,像「想、意志、情感」,是心需要被了解、訓練與解脫。

47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有關心的特相:識知目標(所緣);作用: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 (pubbaṅgama),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時常由它們陪伴;現起: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 個相續不斷的過程(sandhāna);近因:名色(nāmarūpa,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 靠心所與色法而單獨生起。

—————

 

八、為何和何時

 

現在生起這樣的問題:為何我們要觀照執取蘊?我們應在何時觀照, 當它們已過去、或當它們未出現之前、或當它們生起之時?

 

我們為何禪修?我們觀照執取蘊是為了世間財富嗎?為了去除病痛?為了得天眼通?為了能夠騰空及此類神通嗎?內觀禪修並非以這些為目標。曾有人因禪修而治癒嚴重疾病。在佛陀的時代,那些成就內觀的人擁有神通。現今的人如修行圓滿,可能會擁有這些能力。 但獲得這些能力,並不是內觀的根本目的。

 

我們應觀照過去(已消逝)的現象嗎?我們應觀照未來(未出現)的現象嗎?我們應觀照現在(當下)的現象嗎?還是,我們應當觀照既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現在,但我們從書上曾閱讀、可以想像的現象嗎?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

 

「我們禪修是為了不執取,以及我們觀照正在生起的現象。」

 

是的,沒有禪修的人們,每當他們看、聽、觸或覺察時,便執取於正在生起的名色。他們以渴愛執取它們並感到喜悅。他們以邪見執取它們為永恆、快樂、我或真我。我們觀照,是為了不讓這些執取生起, 從它們解脫,這是內觀禪修的基本目標。

 

我們觀照當下生起的現象。我們不觀照過去、未來或時間不確定的現象。在這裡,我們所講的是現量的(實際發生的)內觀禪法。在比量的(推論的)禪修中,我們可以觀照過去、未來和時間不確定的現象。

 

讓我說明一下,內觀智有兩種:「現量智」(paccakkhañāṇa)和「比量智」(anumānañāṇa) 48觀照當下實際生起現象的特相、無常等 自性,所獲得的智慧是「現量智」。從這「現量智」,你推論過去、 未來(未曾經驗的)的現象為無常、苦、無我,這是「比量智」。

 

「藉由比類所緣,而確定二者為一, 且勝解寂滅,是為衰滅相之觀。」 ~(《無礙解道》(壞滅隨觀智))

Ārammaṃa-anvayena ubho ekavavatthanā; nirodhe adhimuttatā, vayalakkhaṇavipassanā

~ Patisambhidamagga(bhaṅgānupassanāñāṇa)

 

《清淨道論》講解這一段文字如下:

 

「藉由比類所緣而確定二者為一」的意思是:比類、類推已親見的所緣,確定兩者〔即「現見的」與「未現見的」〕有相同的性質:「如同此〔現在所緣〕一樣,過去的諸行已壞滅,未來的諸行亦將壞滅。」~(《清淨道論》)

Ārammaṇaanvayena ubho ekavavatthanāti paccakkhato diṭṭhassa ārammaṇassa anvayena anugamanena yathā idaṃ, tathā atītepi saṅkhāragataṃ bhijjittha, anāgatepi bhijjissatīti evaṃ ubhinnaṃ ekasabhāveneva vavatthāpananti attho.

- Visuddhimagga

 

「已親見的所緣」──這是現量智。「已親見的所緣......確定兩者...... 過去的......未來的」──這是比量智。但在此應注意,只有在獲得現 量智後,才有比量智。沒有先了知現在,是不可能作出比量推理。同樣的解釋在《論事》(Kathavatthu)的註釋書裡有述及:

 

「即使,見一個行的無常,關於剩餘〔的行〕,依理趣〔即推論〕而作意:『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常」等語句,乃就「依理趣 之見」而說,非從一剎那裡的所緣〔而說〕。」49

Kathāvatthu-aṭṭhakathāyaṃ pi vuttaṃ : “ekasaṅkhārassa pi aniccatāya diṭṭhāya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ti avasesesu nayato manasikāro hotī” ti ca,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ti-ādivacanaṃ nayato dassanaṃ sandhāya vuttaṃ, na ekakkhaṇe ārammaṇato”ti ca

 

為何我們不觀照過去或未來的事物?因為它們無法讓你明瞭實性及清除你的煩惱。你無法記住過去生,即使今生,你也記不住過去大部 分的童年往事。因此,若觀照過去的事物,你如何如實了知事物的特相與作用?比較近期發生的事物可回憶,但當你回憶它們時,你想:「我看、我聽、我想。這是我在那時看到,這是我現在在看。」你有 「我」的觀念,甚至有永恆和快樂的觀念。因此,透過回憶過去的事物來觀照,並不能完成我們觀照的目的。你已經執取於它們,而這執著不能被去除。雖然以你所學和所想,將它們視為只是名法和色法, 但「我」的觀念持續著,因為你已執取著它。你一方面說「無常」, 另一方面卻持有「常」的觀念。你觀照「苦」,但「樂」的觀念繼續 浮現。你觀照「無我」,但「我」的觀念仍然強而堅固。你與自己爭辯。最終,你的禪修讓路給你預設的觀念。50

 

未來還未發生,你無法確知它發生時會是怎樣的。你可能已預先觀照 它們,但當它們真正生起時,卻可能觀照不到。因此,渴愛、邪見和 煩惱全部重新生起。因此,經由學習和思惟觀照未來,是無法如實了知事物的實相,也非調伏煩惱的方法。

 

不確定時間的事物不曾存在,將不會存在,也不存在於己身或他人之 中。它們只是由學習和思惟想像出來。它們只是很動聽及看似精深, 但再加省察,它們只是名字、符號和形狀的概念。假如某人正在觀照:「色是無常的;色剎那、剎那地生起,也剎那、剎那地消滅」,問他:是什麼色?是過去的、現在的或未來的色?自己或他人的色?如果在自己,這色在頭?身體?肢體?眼睛?耳朵?你將發現一樣都不是, 這只是一個概念、想像,例如名字概念,所以我們不觀照不確定時間的事物。

 

—————

註:

48 溫宗堃中譯《清淨智論》中附註:「現量智」,巴利文是“paccakkhañāṇa”,由“paccakkha”( 量的)“ñāṇa”()組成。“paccakkha”“paṭi”(對著)“akkha”()構成,意思是「在眼前的」、「現見的」。「現量智」是透過親身體驗而獲知的智,與「比量智」(anumānañāṇa)—— 依推論而得的智,成為對比。

49 引文(中文及巴利文)依溫宗堃中譯《清淨智論》的原文。

50 在這裡,大師提及「(觀過去、未來)無法讓你了解實性及清除你的煩惱」是值得注意的, 過去的現象已滅(不存在),不存在的東西的再次生起,不論是以神通或回憶等,本質上都是「虛 妄的」,因此並非「實性」。正如一個人曾經在過去「殺人」,他無論怎樣以神通或回憶,返回 那殺人的場景,都是無法改變過去那一刻所作的殺業,因為那只是假象,不是真實的過去,如果 有「真實的過去」,那必然表示它能夠被改變。因此,觀過去並不能淨化已發生的惡業。那個人 所觀見的所謂過去,實質只是一種「仿製出來的現象」,如同電視上重播的新聞影像不是真實的 人事物一樣。行者應進一步了解,即使這些過去影像被觀化為粒子或破碎的身心現象等,其本質 仍舊是虛妄的,都是本來不存在的現象,是虛妄的「概念」,這些概念只會導致禪修者,產生過 去有我(或有某現象)仍然存在的錯誤見解。觀未來的情況性質相似。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