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要義》

新譯內觀基礎

 

馬哈希大師1959年講於仰光 

陳永威2018年校譯及補註

 

二、簡介

 

當前的「內觀」(毗婆舍那禪法,又稱「觀禪」或「智慧禪」)不需特別的介紹,每個人都說內觀很好,這與二十年前的情況恰好相反( 1940 年前後),那時人們還以為內觀是專門給比丘和隱士們修習的, 而不適用於他們。當我們剛開始傳授內觀時,有一段艱辛的歷程,現今這種情況已經改善了。今日人們一直請求我們講解內觀,但是當我們告訴他們內觀的簡單事實時,他們似乎無法欣賞,一些人甚至站起來並離開,人們不應該責難他們,他們沒有禪修背景來了解任何東西。

 

有的人以為「止禪」(samatha,奢摩他,又稱「寂止禪」)就是「觀禪」,有的人以為「觀禪」跟「止禪」沒有任何分別。有的人所弘揚的內觀,雖然說得很玄妙,但顯然無法實踐,導致其聽眾充滿困惑, 為了讓這些人受益,我們將說明內觀禪修的要素。

 

三、止與觀

 

我們禪修的對象為何?我們如何培育內觀?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禪修有兩種:止禪(寂止和觀禪(內觀)。修習十遍處(kasiṇa) 20只能產生止禪,不是內觀。修習十不淨21(例如:腫脹的身體) 也只能產生止禪,不是內觀。十隨念22,如憶念佛、法等,也只能培育止禪,不是內觀。修習三十二種身體成分,像觀「髮、毛、爪、齒、 ......等」23,也不是內觀,它們只能培育專注(止禪)

 

—————

註:

19 止禪的目標,在於培養專注、寂靜的狀態,最終達至各種「禪定」(近行定、四禪八定等) 並不會透視和認識對象的特質,內觀則不然,需要透視現象的「無常、苦、無我」特質,因而產 生「智慧」。

20 「十遍處」(kasiṇa),又稱「十一切處」,是長時間以觀想、專注某單一對象的方式,以培養「禪定」的修法,常見的修法是「白遍處」,即以白色圓盤為構想對象並專注於其中。《清淨 道論》所載的十種修法分別為: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光明及限定虛空。

21 「十不淨」:膨脹相、青淤相、膿爛相 、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砍斬離散相、血塗相、 蟲聚相、駭骨相。

22 「十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念呼吸、 寂止隨念。

23 「三十二種身分」: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髓、腎臟。心臟、 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膏、口水、鼻涕、關節滑液、尿。

——————

 

 正念於呼吸也是開展專注力,但亦可以培育內觀。然而《清淨道論》 將它包括在止禪的業處24中,因此我們在此也如此稱它作止禪。

 

接著有四梵住(或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以及四無色處所達至的四無色定,以及食厭想,所有這些都是止禪的對象。

 

當你觀察身體內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它被稱作分別四界觀。雖然它是止禪,但它一樣可以開展內觀。

 

這四十種業處禪法為修止的對象,只有出入息(又稱:安那般那)和分別四界與內觀有關,其它不能產生內觀。如你要獲得內觀,你需進 一步努力。

 

回到「如何培育內觀?」這問題,答案是:「我們以觀照五取蘊來培育內觀。」眾生的心理和物質現象為諸取蘊。它們可以透過「渴愛」 (taṇhā)而被人喜悅地執取,這種情況被稱為「執取感官對象」(欲取)。或可能因「邪見」(diṭṭhi)而錯誤地執取,這被稱為「以邪見執取」(見取)。你需要觀照它們,並看清它們的實相。否則,你 將因「渴愛」和「邪見」而執取它們。一旦如實地看清它們,便不再執取。你正是這樣培育內觀。我們將詳細談論五取蘊。

 

四、蘊

 

「五取蘊」25為色、受、想、行、識。它們是什麼?它們為你每時每刻所體驗到的事物。你無需到別處尋找它們,它們就在你自身。當你看時,它們就在看的過程中;當你聽時,它們就在聽的過程中;當你 嗅、嚐、觸或想時,它們就在嗅、嚐、觸或想的過程中。

 

當你彎曲、伸出或移動肢體時,五蘊就在彎曲、伸出或移動裡,只是你不知它們為五蘊。這是因為你沒有觀照它們,因此未能如實地看清它們。由於不知道它們的實相26,你就以「渴愛」和「邪見」執取它 們。

 

—————

註:

24 業處(kammaṭṭhana):意為「工作之處」,即禪修的方法。

25 「蘊」亦有翻譯作「陰」,即「蔭」的意思,佛經中常見的「五陰」,意思即是「五蘊」。 

26 「實相」:真實的相貌、現象的本質的意思。

—————

 

當你彎曲時,什麼事發生?它始於要彎曲的意欲(動機),接著,彎曲過程的物質現象一一顯現。在要彎曲的意欲中,有四種屬於心理的蘊。要彎曲的那個(知道的)心是「識蘊」。當你要彎曲,然後彎曲,你可能感到樂、苦或不苦不樂。如你快樂地彎曲,那就有樂受,如你不開心或生氣地彎曲,那就有苦受。如你不苦不樂地彎曲,那就有不苦不樂受(捨受)。因此,當你要彎曲,這過程當中便有「受蘊」。接著有「想蘊」,即記認彎曲的蘊。 然後是催使你彎曲的心理現象, 它好像在說:「彎吧!彎吧!」,這是「行蘊」28

 

因此在彎曲的意欲中有受、想、行、識──涵蓋四種心理的蘊。彎曲的動作是物質,或者說「色」,這是「色蘊」。如此,要彎曲的意欲和彎曲的動作形成五蘊。

 

因此,在彎曲手臂的一次活動中,就有五蘊。你移動一次,就有五蘊生起。當你再次移動,就有更多的五蘊。每次的移動,都會產生五蘊, 如果你沒有正確地觀照它們,沒有正確地了知它們,我們是無需告訴你發生什麼的,你需要自己去了知。

 

你會想:「我要彎曲」和「我彎曲」,不是嗎?每個人都如此認為。 問小孩們,他們也會給予同樣的答案。問那些不懂得讀和寫的成人, 也得到同樣的答案。問懂得讀寫的人,如果他按心中所想的話來說, 也是同樣的回答。但因他讀得多,他將編構適合經典的答案而說:「名 法和色法」(意即「心」和「身」)。這並非他自己(體驗)知道的, 只是編構來符合經典。在他內心深處,他在想的是:「這是『我』要彎曲,這是『我』在彎曲;這是『我』要移動,這是『我』在移動。」他也想:「『我』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我』 永遠存在。」這想法稱為「常見」。沒有人會如是想:「這個要彎曲的意欲只存於此刻。」一般人通常想:「這心過去存在,此刻在想著 彎曲的『我』和以前存在的『我』是一樣。」他們也想:「此刻正在想問題的『我』,未來也將繼續存在著。」

 

當你彎曲或移動肢體時,你想:「這正在移動的肢體,和過去存在的是同一個肢體。這正在移動的『我』是和過去一樣的『我』。」移動 後,你又會想:「這些肢體、這『我』,一直存在。』你不曾想過它 們消失。這也是「常見」。這是執取「無常」的東西為「常」,執取 「無人」、「無我」的東西為「身」、為「我」。

 

——————

註:

27 「識」、「想」和「慧」的區別。《彌蘭陀王問經‧第三品》提及「vijānanalakkhaṇaṃ viññāṇan」, 意思是「識以了別為特相」。同經,「想蘊」的特相被定義為「知覺」(saññā),意思雷同。 然而,按照《清淨道論‧說蘊品》,它們與「慧」雖然同為認知,但有如下的區別:「想──只能想知所緣「是青是黃」,不可能通達「是無常是苦是無我」的特相;識──既知所緣「是青是 黃」,亦得通達特相,但不可能努力獲得道的現前;慧──則既知前述的(青黃等)所緣,亦得 通達特相,並能努力獲得道的現前。」另外,「想」亦有在對象作記號(心上的相),即記認對 象的相貌。

28 讀者需注意,在佛教的論典中,「行蘊」涵蓋 50 種「心所」或心理活動,這裡只列舉了一種。

——————

 

當你順著你的意願彎曲或伸展,你覺得這很好。譬如說,如你感到手臂僵硬,你移動或換姿勢,那僵硬便消失。你感到舒服。你覺得這很好。你覺得這是快樂。舞蹈員和業餘舞者,在跳舞時彎曲和伸展,並 覺得如此做非常好。他們以此為樂,並對自己感到滿足。當你們在一 起談論時,你們時常晃頭擺手並感到滿足。你覺得這是快樂。當你做事,取得了成功,你也會覺得這很好,這很快樂。這就是你如何透過 「渴愛」、執取於事物而感到喜悅。你把「無常」當作「常」而樂在 其中。你將只不過是「名」和「色」蘊(身心現象),非樂、非我的東西,當作是樂、是我並沉溺其中。你對它們感到喜悅並執取它們。 你也誤認為它們為「真我」或「我」,並執取它們。

 

因此,當你彎曲、伸展或移動肢體時,「我將彎曲」的想法為執取蘊, 「彎曲的動作」是執取蘊。「我將伸展」的想法是執取蘊,「伸展的 動作」是執取蘊。「我將移動」的想法是執取蘊,「移動的動作」是執取蘊。我們所說需要觀照的執取蘊,意指的就是這些。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看、聽等過程中。當你看時,眼根,即眼睛,則顯現於此。所見的目標也顯現於此。兩者為物質,沒有認知能力。但如 一個人在看的時候,未能當下予以觀照,就會執取它們。他以為所看的整個物質世界為常、美、好、樂、我,並執取它。因此,物質的眼睛和所見的物質對象是執取蘊(色蘊)

 

當你看時,「看」也顯現,這包括四種屬於心理的蘊。看的過程中單純的了知是識蘊,看的時候感覺樂或苦為受蘊,對所見的目標形成印象為想蘊,而促使注意力去觀看則為行蘊。它們組成四種屬於心理的蘊。

 

當一個人在看時,若未能當下觀照,將會認為那視覺「曾經存在過, 現在還存在著。或者當一個人看到好的事物,他可能會想:「看見是 好的。」如此想時,他將追尋好的和新奇的事物以享受視覺。他不惜 耗費金錢、睡眠和健康去看表演和電影,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很好。如 一個人不認為這是好的,他將不會浪費金錢或損及健康。認為所見或享受的是「我」、「我在享受」,就是以「渴愛」和「邪見」去執取。

 

因為執取,所以說看時所顯現的身心現象是執取蘊。

 

你以同樣的方式執取於聽、嗅、嚐、觸或想。尤其你以能思考、想像和憶念的心為「我」、「自我」。因此,五取蘊不是別的東西,正是當一個人看、聽、感受或認知時,所顯現於六根門的身心現象。你需如實地觀照這些蘊的實相。觀照它們並如實見到其實相──這就是內觀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