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19.JPG

六、正精進

 

我們講到了激起精進的事情,那我們應當如何來精進呢?精進到底是什麼內容呢?佛陀在《大念處經》裡面,佛陀這麼樣說:「諸比丘,什麼是正精進呢?諸比丘於此比丘,為了未生之惡的不善法不讓生起中道,生起欲欲激發努力精進,策勵心精勤;第二為了已生之惡的不善法的斷除,生起欲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第三為了未生之善法的法生起,生起欲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第四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長廣大修行於圓滿,生起欲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諸比丘,這稱為正精進。」它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要以正精進來培育良好的心態。我們說到的精進,有四項內容。第一提防未生之惡,第二去除已生之惡,第三使未生之善生起,第四培育已生之善乃至圓滿。

 

第一、提防未生之惡。就是我們為了那些還沒有生起的不善念頭、不善的心,不善的行為,我們要預防它,讓它不要再生起。如果我們有了某樣的習氣,我們知道,知道了之後我們要提防它,不要讓它在那邊作惡,不要讓它再控制我們,不要讓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左右。

 

第二、去除已生之惡。就是說那些身語意方面,自己經常會發生的,我們努力要改正,要使我們的身語意清淨。

 

第三、要使未生之善生起。哪些是未生之善呢?我們還沒有培育的戒,還沒有持的戒,應當培育,直到圓滿。我們還沒有培育的定力,要培育,使它圓滿。我們還沒有培育的觀智,我們要培育,直到它圓滿。所以那些還沒有培育的戒定慧,我們要讓它生起,要培育起來。那些善行、善心、善念,我們要培育。這個是使未生之善生起。

 

第四、培育已經生起之善,乃至圓滿。如果我們現在正在持戒,我們要很好的持戒,使戒清淨圓滿。如果我們正在培育定力,我們要使我們的定力越來越強,越來越有力,越來越圓滿。如果還沒有證得禪那的,大家要精進努力,以證達禪那。如果有了禪那的禪修者,我們應當培育其他的業處,使我們的禪那既強有力,而且非常快,非常靈敏、敏銳。我們要培育觀智,我們要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觀智越來越敏銳。我們要培育智慧,這智慧不僅僅是我們要培育世間的智慧,我們也要培育出世間的智慧。因為出世間的智慧,在道智階段它能夠斷煩惱,因此在這裡所說的善,是戒定慧,是八正道,是佛陀教導的那些法。因此我們說到的精進,就是我們說的這四樣內容;我們要做到這四樣內容,我們必須付出努力。我們要謹慎提防那些還沒有生起的那些貪瞋癡、那些身語意的惡行、不善心、不善行。我們對於已經生起的貪瞋癡,已經造作的那些惡行,我們已經形成惡的習慣,我們要努力去除它,這個稱為精進。我們還沒有生起的那些善行,如果沒有持戒,現在應當來持戒;還沒有布施,現在應當要布施;如果沒有定力的現在要培育定力,沒有證得禪那,現在應當證得禪那,還沒有培育觀智的,現在應當培育觀智。我們為了要圓滿戒定慧,為了修習止觀,我們所付出的努力,稱為精進;這種精進,稱為正精進。如果已經有了禪那的禪修者,他應當使他的禪那越來越強而有力,越來越強而穩定;然後再以這種禪那為基礎,也不是貪著禪那,貪著禪那,那變成第四點沒有做到。然後他再以禪定的定力為基楚,再進一部步去修觀。修觀也不是目的,修觀的最終目的,是要生起道智,斷盡煩惱。道智是屬於出世間智,唯有用出世間智,一直到完全把我們的煩惱斷盡,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稱為圓滿。圓滿的意思是三學圓滿,戒定慧圓滿。甚麼叫三學圓滿?你完全不用再去修了,不用再去學了。這個叫無學,這個時候才叫圓滿。你已經完全圓滿你的戒定慧;如果還沒有圓滿,那稱為有學。如果連一樣都還沒有圓滿,那叫作凡夫;連有學都沾不上邊。   

 

七、中道精進

 

我們在培育精進的時候,也確另外要注意一點,就是:精進必須是正精進。什麼是正精進?恰當的正精進,正確的精進,才叫正精進。這裡的精進它的意思是,不要過度,不要過份。因此我們要的精進是中道的精進,精進不能夠偏離中道。中道是什麼呢?中道,就是離開極端。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平衡五根,哪五根?信根、念根、精進根、定根、慧根。這五根當中,精進根和定根要達到平衡。精進根,是指努力的;而定根,是指心保持平靜的。因此,精進根,是屬於動的;定根,是屬於靜的。過度的精進會使一個人燥動,使一個人不安,他的心沒辦法平靜。大家在修入出息念,修安那般那的時候,如果精進力過度,會頭暈頭漲,會有頭暈等等問題,這個是精進力過度,或用力過猛的現象。定根太強而精進力不夠,人會懶洋洋,很懈怠,會經常無精打彩,過於沉滯;心沉滯不前,就是偏於過度平穩,穩到不會動,定過頭了。因此定根與精進根要平衡。定根與精進根平衡,我們用一種最恰當的話來說,就是在穩了之後前進。定根是偏於穩的,平穩的;精進根是動力的。所以過份的動而沒有穩是不行;如果只是穩而不前進也不行。所以我們說,修行一定要達到諸根的平衡。信根和慧根也是,一定要達到平衡,這個對我們無論是學佛,還是修行,都很重要。信根過強,容易迷信。那位大師來,他很靈,會加持,大家都一窩蜂的去,或者說某某方法很靈,你念一念會怎麼樣,大家又一窩蜂的去!哪一尊神很靈,大家都一窩蜂的去拜!連符咒都很靈,喝了什麼病都會去除掉!這是信根過度,但是慧根不足。慧根過強也不行。慧根過強就好像那些學者,懂得佛學很多,但他就是不信,你叫他做,他就是不做,你叫他品頭論足,他可以品頭論足一個晚上--這個是什麼,那個又是什麼,他可以講給你聽,但是他就是不願去做,這個就是慧根過強,而信根不足,信根不足而不肯去做,懂得太多。信根和慧根要達到平衡,我們的信--我們對佛法僧的信,對導師的信,要見建立在智慧上,這種信才叫作正信,才叫作智信,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信。不探究它為什麼,而盲目的信,這種叫作迷信。在《清淨道論》裡面說:「信根過強,容易變成迷信;慧根過強,容易變成奸詐。」他經常品頭論足,而不肯去做;像一個人吃過量的藥,他反而很難治療,所以這個是慧根過強,就是一個人太理性。相對的,信根過強,就是太過感性。所以我們修行、學佛,要感性與理性二者達到平衡。不要盲目,但是也不要變得自己世智辯聰太過強。我們要信一樣東西,我們要考量它符不符合佛陀的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說。同樣的,我們知道佛陀的教說之後,我們要依照佛陀的教說去信、去做,要依教奉行。如果我們決定了這種教法是好的,對佛陀的教導,我們就不要猶豫不決;好像你明明知道已經入了寶山了,你要撿寶的時候,你還拿放大鏡去考究--這個是什麼?它的成份是什麼?沒有用。所以慧根過強也不行,信根過強也不行,要達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中道,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平衡,不要走極端。」修行一定要行於中道,不落二邊。

 

八、平衡七覺支

 

同樣的,我們培育七覺支,也要達到平衡。七覺支是甚麼?哪七個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它們是什麼意思呢?

 

擇法覺支,就是智慧,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在我們修行的時候要有擇法覺支。擇法覺支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不迷信。我們做什事情,我們要先擇法,以正見為前導,以正見為先導,這個是屬於擇法覺支。我們知道這樣的修行是好的,這樣的修行是對的,這樣的修行、這樣的心態不會偏於一邊,不會過度用力,這個是屬於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就是我們為達成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奮鬥,這個是屬於精進覺支。

 

喜覺支,就是內心對所緣有興趣,對於我們修行的目標有興趣,也就是我們喜歡禪修。

 

輕安覺支,就是我們身心的那種輕快,輕安,舒適,不會修出這裡痛,那裡痛,這裡是毛病,那裡是毛病,身心要達到輕安。

 

定覺支,定就是平靜,我們上一堂課有講到了,一境性也講到了。定就是平靜,就是心的一境性,心的單純。

 

捨覺支,就是身心的平等,中捨,不會偏於任何一邊,不會極端,不會過度,修行都恰到好處,這個是屬於捨覺支。

 

念覺支,就是把心完全的沉入所緣,而不會忘掉我們禪修的對象,不會忘掉我們的禪修,這個是屬於念。

 

這些都稱為覺支,sammāsambuddha就是正覺,什麼是正覺?就是完全的覺悟,正確的覺悟。巴利文(bojjhaªga),中文譯為覺支,是bodhi+angabodhi是覺悟,anga是因素、成份;簡言之bojjhaªga覺支,就是導向覺悟的要素,導向覺悟的條件。sammāsambodhi就是覺悟、就是正覺。導向正覺的要素,就是這七樣,這七樣重不重要?只要我們想要覺悟,我們就要培育這七覺支。這七覺支,它可以分為三組。

 

第一組是念覺支,念覺支在任何時候都需要的。

 

第二組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這個是偏於動的,它跟精進根很相似。

 

第三組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偏於靜的,它跟定覺支很相像。

 

九、念覺支

 

因此佛陀在《相應部》裡面說到,佛陀舉了一個比喻。

 

如果說一個人他要生火,他要讓火熊熊燃燒起來,於是他就在這火當中,加了濕的草、濕的材、灑了一些沙子,泥等等,那麼火可不可以燒起來?不能燒起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心,它偏於沉滯的時候呢?他反而去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他的心會越來越沉,越來越鈍。如果說一個人他想要讓火燒起來,它在火當中,丟了乾的草、乾的材,那麼火會不會燒起來?會的。同樣的,如果一個人過於放逸,它的心沒有力,這個時候呢?他應當去培育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這就是在修行當中的運用。如果一個人想把火滅下去,然後他在火當中,加了乾的草、乾的材、乾的牛糞,那麼火會不會滅呢?不能夠滅。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心,太過燥動不安,這個時候他想要讓心平靜下來,他想要去培育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適不適合?不適合。他應當去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如果一個人想要把火滅下去,然後他在火裡面丟了泥,灑了水,放了沙,用一些很濕的草去覆蓋它,那麼火可不可以滅呢?可以滅。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心很燥動不安,很亢奮、很興奮,這個時候,他應當去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運用在我們禪修的時候也是這樣。打坐如果妄念紛飛的時候,心很煩燥、燥動不安的時候,我們應當要培育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讓我們的身心平靜,保持中捨,不要對那些外緣、其他的妄想的對象太執著,這是捨。讓身心輕鬆、放鬆,這是輕安覺支。讓心平靜、自然,這個就是定覺支。如果一個人精進力不夠,心力不夠,他應當用擇法覺支,思維佛陀的教導,應當精進努力,應當對禪修有興趣,這個時候就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同樣的,無論在任何時候,他都應當把心投入到禪修當中,不要忘掉禪修的目標,這個是念覺支。精進就是這麼樣運用的,達到平衡的精進,是中道的精進。如果大家有修行的話,那麼可能這個方面很好用;大家如果沒有修行的話,這些話也許是隔靴抓癢。 

 

十、

 

我們講了中道的精進之後呢?我們接著在講另外一個是喜(pitī)。喜的特點是心對對象的喜歡、有興趣或者滿意。其作用是令身與心清新或輕安,充滿喜悅。現起是身心的喜悅。喜也是我們修行很重要的要素。我們剛剛討論過了,在七覺支當中有一個是喜覺支。喜覺支就是這裡講到的喜(pitī)。為什麼喜它也是一種覺支、一種導向正覺的要素?我想問問大家,如果大家對修行沒有興趣,會去修行嗎?那知道了為什麼佛陀把喜也視為一種導向正覺的要素。我們看它的特點,心對於所緣(如果我們用修行來說),那麼禪修的目標,就是我們禪修的所緣,如果沒有歡喜的話,即使逼著你去修行,你在那邊就會打瞌睡,因為心對於所緣沒有興趣,感覺到枯燥,感覺到無聊,心就變成鈍鈍的,變得很軟弱,一軟弱就很容易昏沉。因此我們在禪修的時候,我們也要提起這種喜來。如果要提昇喜,在我們實踐當中,我們應該要如何來提昇喜?我們知道在佛陀教導的四十個止業處裡面,有幾種業處是很容意易生起喜的。這種喜我們在這裡講了之後,我們大家可以去用。

 

佛隨念,可以提升喜。只要是佛陀的弟子,只要大家是歸依的三寶弟子,以佛、法、僧三寶為信仰,那麼我相信大家對佛陀都有那一份恭敬。只要對佛陀那一份恭敬,我們看到佛像,我們取佛陀為我們禪修的目標、為所緣的時候,我們喜就能夠生起。因此我們修佛隨念的時候,很容易生起歡喜心。我們不要說修佛隨念,我們有時看到一尊很莊嚴、很清淨、很平靜的佛像,我們都會感到身心的喜悅!所以大家可以選一張自己很喜歡的佛像,看著他,憶念著佛陀,多麼的清淨,多麼的莊嚴,這個也是修佛隨念的方法。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的相(bhagavā)是相好莊嚴的,我們去取佛陀的相好莊嚴,去憶念佛陀的功德,這個也是修佛隨念的一種。因為bhagavā中有六個特點,bhagavā古代翻譯為世尊,或者英譯為婆伽婆或婆伽梵。bhagavā有一種就是具足各種各樣的福德、祥瑞,其中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佛陀的素質,佛陀的福德。我們看著佛陀的像,內心生起了喜,這個是培育喜覺支的一種方法,這樣很容易的。這樣大家可以將佛像帶在我們的胸前,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拿來看,看佛陀像,修佛隨念。當然如果要真正的修佛隨念的話,當然大家要靜下來,培育很強的恭敬,很強的喜與平靜。
    還有另外一種是法隨念,也可以提升喜。我們思維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教法是導向清淨,導向清涼,導向覺悟,導向煩惱的完全止熄,導向苦的滅盡,這種法是非常難聞難得的。我們生起希有想,生起難得想,我們就會有歡喜心。我們想:難聞之法,我們現在已經聞到了;而且這種法,是佛陀行菩薩道的時候,用了多少時間去圓滿他的波羅密才證悟的,所以佛陀的法是很難聞到的。我們再想一想:沒有佛法的時期,是多麼的漫長;有佛法的時期,是多麼的短暫。佛陀經常用漫漫長夜,電光一閃,或者說曇花一現,來形容我們有法的時期。沒有法的時期,大家想要解脫都不可能。是不是?我們有時候會經歷很多空劫,空劫就是很漫長的世界周期當中,沒有佛陀的出現,這個稱為空劫。當我們在思維到現在有佛法的時候,我們生起那種歡喜心,這也是培育喜覺支的方法。

 

我們隨念僧。僧寶是非常可貴的,因為僧是佛陀的弟子。什麼稱為僧呢?僧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傳承佛陀的教法,實踐佛陀的教法,以及證悟佛陀教法的那些弟子,特別是那些聖弟子,佛陀的教法之所以能夠流傳到現代,就是因為這些僧團、這些長老、這些上座們,他們一代接一代的,把佛陀的教法傳承下來,我們現在才能聽聞到佛法,我們應當有感恩的心。同時正是因為這些僧團裡面的出家眾們,他們依照佛陀的教法,他們要受持很多的戒律,他們要修止觀,他們要培育戒、定、慧;而且他們還要幫助眾生,度化那些有緣的眾生,然後負起化世導俗的義務。所以這些僧團,這些僧人是可敬的。我們看到了他,我們就看到了佛陀的形象。因為他們是依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踐的人。他們的形象剃著光頭,穿著袈裟,就是佛陀的形象,佛陀也是這麼樣現出家相的,佛陀不可能現在家相。所以我們看到了這些僧寶,這些傳承佛法,實踐佛法,乃至證悟佛法的這些弟子們,我們內心的那種喜悅,得遇到善知識,那種喜悅,我們的喜覺支很容易生起。

 

如果我們大家有持戒,我們可以憶念:我們的戒行清淨。我們會感覺到歡喜!大家敢不敢憶念?憶念到戒行清淨:我沒有殺生,我沒有偷盜,我沒有不正當的性行為,我沒有說謊,我沒有服用任何的麻醉品。當我們省思到這樣的話,當我們持戒那種圓滿、沒有斑點、沒有缺陷、沒有汙點,我們會感到歡喜,這個是省思自己的戒行。

 

還有一種叫捨隨念。捨的意思是布施、施捨。我們經常布施,歡喜布施,當我們省思到我們經常作布施,我們感到很歡喜。這一點我們在講,很多禪修者在觀過去世的時候,他們發現到大部份的禪修者,他過去世因造布施的業,而今生才投生為人的。很大的比例,都是由於他過去曾經供過僧,或者曾經用花供佛陀,或者拿食物去布施給其他的人。由於這種善業在他臨終成熟,使他投生為人的。這方面很多,大部份都是這樣的。因此我們想到,我們思維到自己有布施的品德,有布施的習慣,那麼我們的心生起那種歡喜。

 

另外一種是天隨念,思維諸天的功德。這裡不是說我們思維諸天的快樂;是當我們看到天人的快樂之後,我們知道這些天人他們都是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他們有戒行,他們聽聞了佛法,他們也有布施,同時他們有智慧。正是因為他們具足信、見、聞、思、慧的功德,他們依照這些善業,所以他們投生到天界。我們自己也有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我們也有戒行,我們也有聽聞佛法,我們也有布施,同時我們也有智慧,那麼我們不用去擔心我們的未來世。我們思維到這些品德,諸天的品德跟我們的品德是一樣的,那我們會生起歡喜。

 

這些培育喜覺支的,在《清淨道論》也有講到,就是隨念。以這些隨念來培育。我們講到了戒隨念、捨隨念跟天隨念,這些都是思維我們自己的功德。所以我們要經常思維自己造的那些善業,我們如果感到心不高興的時候,很沉悶的時候,不想修行的時候,我們要想一想,我們自己所作的那些善業,所作的那些善行。我們要對我們所作的那些善業、那些善行,感到歡喜,感到高興,那這個就是我們培育喜的方法。我相信在座都是佛弟子,都有行善積累功德的習慣,我們經常去省思這些東西,省思我們所作的善行,我們擁有的善行,跟我們經常培育與將要培育的善行,我們對這個感到歡喜。那麼當我們思維自己的功德的時侯,我們可以說,假如你在思維你的善行、功德那一刻,如果去世的話,你將會投生到天界或人界,會投生到善趣。只要你喜歡這些善行,這些善業。

 

十一、喜與樂

 

這個是屬於喜覺支。我們講了喜覺支它的特點,與培育它的方法。同時我們講:喜跟樂,是不是一樣?不一樣。喜是五蘊當中屬於行蘊,樂在五蘊當中屬於受蘊。喜用我們的話語來說,就是心裡的那種高興;樂就是心的那種快樂。喜跟樂在五禪支當中,它屬於兩種禪支。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我們打一個比喻,也許大家好理解。好像一位旅行的人,長途跋涉的人,他走在茫茫無邊的沙漠裡,沒有了水,太陽很炎熱,他很希望能夠見到綠洲。突然他發現前面有一片綠油油的草跟樹,那個時候他的心怎麼樣?很高興!這種高興,這種興奮,就是屬於喜。等他到了那綠洲之後呢?他就盡情的喝水,洗了澡;洗完了澡之後,他躺在樹蔭下休息;他享受了,這種叫樂。所以喜跟樂它們之間的區別在這裡。有喜必定有樂;但是有樂不一定有喜。這個是第三禪,第三禪沒有喜,他的樂是很內在的、很內心的。因為喜是心的那種興奮、攪動。到了第三禪的時候呢?連喜都沒有了,那種樂是非常平靜的樂,這是屬於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