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寶屋

 

上座部佛教的傳承,認為《阿毗達摩》是佛陀所說的,所講的,為什麼?因為佛音論師他曾經說過,他認為《阿毗達摩》並不是屬於弟子的範圍,而是屬於佛陀的範圍。在註解《法聚論》的註稱為《殊勝義註》(atthasālin)裡面提到佛陀在證悟無上正覺,也就是北傳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之後的第四個星期,那個時候佛陀坐在菩提樹附近的寶屋,在那裡審察《阿毗達摩》。這裡所說的寶屋(Ratanaghara),這寶屋並非如字面所指的是由寶石所建造的房子,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這麼樣,這個是在印度菩提迦耶附近的地方,就是寶屋(Rratanaghara)的地方,當時佛陀就是在那裡省察《阿毗達摩》七論。當然這寶屋建築是後來才建的。世尊在這裡省思、思惟《阿毗達摩》,他就從《法聚論》一直省思,當他省思前面六部論的時候,身體並沒有發出光芒,但當他省思到第七部論,也就是《發趣論》的時候,他的身體發出了非常強烈的光芒,這些光芒,一共有六種顏色,它們分別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澄色、以及這六種顏色的混合。為什麼?因為這證明世尊當時他在省思非常深奧的法,最能夠體現佛陀所擁有的一切知智是在《發趣論》,我們有時看到佛像的背光所散發的這些顏色,呈現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澄色跟這六種顏色的混合顏色,我們可以了解現在佛教所使用的教旗,其實就是根據這個典故而設計的,也就是說佛教現在的六色旗,就是根據這一段原因而設計的。

 

十九、《論藏》的來源

 

上座部佛教的正統傳承認為《阿毗達摩》是佛陀所教導,同時也認為這部論並不是佛陀在人間直接向弟子開示的《阿毗達摩》,而是在三十三天向來自一萬個輪圈世界個的諸天人以及梵天人開示《阿毗達摩》,根據這種傳承,佛陀是在他成道之後,過第七個雨安居,在雨安居的那三個月當中,佛陀就到了三十三天(Tāvatisa Devaloka)、古代翻譯為忉利天,然後就坐在晝度樹下的無垢白石座上,用三個月的時間向一萬個世界的諸天人開示《阿毗達摩》,當時最主要的聽眾是佛陀已經去世而投生到梵天的母親摩訶摩耶夫人,但她已不是個女眾,她是在兜率天的一個天子;佛陀所以選擇在天界開示《阿毗達摩》、而不在人間開示的原因是:佛陀為了在一次的開示中能夠由頭到尾講完整部的《阿毗達摩》,而要講完《阿毗達摩》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唯有天人才有這樣的能耐,能夠一坐坐那麼久,因此佛陀選擇在天界。我們看這張畫是佛陀坐在三十三天的晝度樹下的無垢白石座上,當時來自至少一萬個世界的諸天都來聽聞佛陀說法;這張是泰國的傳統的畫,也是講同樣的一個主題,當時佛陀在講《阿毗達摩》的時候,為了維持他的色身,佛陀他會到人間的北俱瀘洲(Uttara-kuru)去托缽乞食,在乞得食物後,他便到阿耨達池(Anotatta Lake)邊用餐;那個時候舍利弗尊者知道後,就每次都會去那邊請佛陀幫他開示,於是佛陀在用完齋食之後,就會簡要的跟舍利弗開示,他在天界所講的那些法的概要。那個時候佛陀會說,今天我講的是這麼樣的一些,像這樣佛陀所教的這種法就傳給了擁有無礙解智的上首弟子舍利弗,就好像佛陀站在岸邊,用手指著海洋,同樣的對於世尊用非常多種方法所教導的話,舍利弗長老他也很能夠很清楚的了解。舍利弗尊者從世尊的地方,學到了這種法之後,再傳給他的弟子們,就這樣建立了《阿毗達摩》的傳承。《阿毗達摩》的傳承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佛陀在三十三天開示的是稱為詳盡的方法,也就是最詳細的方法,然後世尊再跟舍利弗講的是簡略的方法,因為舍利弗尊者具有很高的智慧,然後舍利弗尊者再把它傳給他的弟子們,是用中等的方法,就是不詳不略的方法。那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專門在誦習這些論母(Mātikā),梵語是Mātrkā就是摩地裡迦,Mātrkā的詞母字,我們在經典中常會看到,或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幾種人是專門誦持聖典的,有的稱為《律藏》的詞子,是專門背誦《律藏》的,還有《經藏》的詞子,或者說持一部《長部》的詞子、《中部》詞子、《相應部》的詞子;還有一種是專門持誦論母的就是《阿毗達摩》的那些綱要,稱為論母(Mātikā),在佛陀在世有一類的這些長老們是專門背誦這一類的。然後在第三次聖典的結集的時候,七部論也就定型了。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主要是以論母(Mātikā)的方式流傳,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根據當時是編在《小部》裡面,然後一直到第三次結集時,就是阿育王的時候,那個時候七部論已經完全定型了,這是屬於《法聚論》,這個屬於《分別論》,這個屬於《戒論》,這個屬《人施設論》,這個屬於《論事》,這個屬於《雙論》,這個是《發趣論》,就這樣的定型了,然後再由阿羅漢摩哂陀等傳到了獅子國就是斯里蘭卡,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阿毗達摩藏》。

 

一二、世俗諦與勝義諦

 

我們在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學習了什麼是上座部佛教,我們就依照佛教這一個中心,這一種綱要來講。佛教也叫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法律,其中的「法」包括了《經藏》跟《論藏》。「律」包括了《律藏》,我們就大致的講了這些經典的來源,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三藏聖典、三藏的來源。三藏是透過結集,就是第一次結集的時候,由親聞佛陀的教法、佛陀的聲音言教的那些聖弟子們,他們把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背誦下來,形成了第一次結集。之後又經過第二次、第三次的結集。後來佛陀的教法又傳到了斯里蘭卡、緬甸形成了南傳上座部佛教。然後又在佛滅500年到1500年左右又傳到了中國漢地,形成了漢傳佛教。然後在佛滅1100年到1600年的時候,又傳到了藏地,形成了藏傳佛教,也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三大傳的佛教。之後我們又講了經典可以分為《律藏》、《經藏》、《論藏》這三種三大部類。一般在北傳佛教裡面都是說經、律、論,但是在上座部佛教裡面的傳承裡面《律藏》是第一的。為什麼《律藏》會是第一呢?我們在講到修行次第的時候,我們會提到。之後我們又講到了《阿毗達摩》就是《論藏》的來源;根據上座部的傳承,《阿毗達摩》也是佛陀所教導的。然後在佛世的時候是mātikā,是以本母的形式存在,然後在第三次結集才定型了,之後又傳到斯里蘭卡跟緬甸這些國家。我們今天晚上就繼續討論《阿毗達摩》的特點、我們學習《阿毗達摩》的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呢?《阿毗達摩》有二種真諦、意思就是有二種真理:一種是世俗諦(sammuti-sacca),世俗諦的意思是世俗都認定的真理,大家都認定的真理、認同的真理;另外一種稱為究竟諦或稱為勝義諦(paramattha-sacca),paramattha就是最高的意思、殊勝的意思,attha是意思、意義,sacca是真理、真實的。

 

有這二種真理,但《阿毗達摩》是偏重於究竟諦,偏重於勝義諦。它們在經教裡面,又有什麼區別?一般來說,佛陀的法可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經藏》,一類是《論藏》,這些古代都稱為《法藏》。也就是後來根據佛陀在一般情況下,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聽眾,不同的根機,隨機隨因緣而說的法,我們稱為經教法,經教法也稱為「方便說法」(pariyāya -dhamma desanā),pariyāya就是方便的、隨機的、應機的,dhamma是法,desanā的意思是譬喻的、或者受到裝飾的教法,以教導世俗諦為主;因為佛陀在開示佛法的時候,對根機差別很大的聽眾往往會因人而異的、應機的開示。為了引導聽眾修行,乃至到能夠通透勝諦,佛陀往往會採用種種不同的方法,以使聽眾能夠了解佛陀所說的。在不同的場合,佛陀採用打比喻、比方或者隱喻、或者教誡、有時候勸告、有時候鼓勵,佛陀會判斷聽眾的傾向、能力、性格來調整他的開示方式。比如在《長部》當中,有次佛陀出外托缽,他看到一個在家人,在拜六方,就是早上起來到恆河泡澡,出水後他的頭髮濕濕的在禮拜,佛陀問說:「為什麼要這樣拜,你拜這個有何意義?」他就說:「我的父親在臨終前,教導我要這麼樣禮拜,東、南、西、北、上、下等六方」。於是佛陀就說:「我們也有拜六方,不過我們拜的六方跟你們拜的不一樣,我們拜東方是父母、西方是夫妻、南方是師徒、北方是親友,上方是僧俗、下方是奴僕。」於是佛陀就教導說:「在我們的法律當中,就是要處理好這些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親友之間關係、師徒的關係、僧跟俗的關係、主人跟奴僕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教法當中的禮拜六方。」又如看到有些婆羅門,他們喜歡作火供,他們修行的方法,就是每天要作火供。於是佛陀說:「我們也有火供,但是我們的火跟你們的火不一樣,對在家人來說,他家裡的父母就是火,是要供養的」。佛陀會採用很多方式,根據不同人的根機來做開示,因此佛陀因材施教,因病施藥的這種方式,遇到利根機的,佛陀會直接說;遇到比較鈍根的,佛陀會婉轉說,總之就是為了讓聽眾能夠明白。但這個時候佛陀還不可能直接了當地,把最究竟的道裡說出來,有時候佛陀會循循善誘,使那些聽眾,那些不同階層的人可以聽明白。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些經典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就慢慢的收集起來成為五部,就是我們上次所說的《經藏》的五部,這個就稱為經教法。經教法是記載佛陀一生四十五年期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依照不同的因緣所說的法的記錄,或者稱為言行錄。

 

還有一種教法是稱為論教法,又可以稱為非方便的法說,它的意思是直接或者沒有受到裝飾的教法,以教導勝義諦為主。在《經藏》當中,我們會看到佛陀會說我們世俗法上,大家都認定的語言。這種語言也稱為「世俗諦」,也就是說我們用一般的話語,我們一般都認定的理解,我們觀念上,這些都沒有錯的,佛陀會說:「男人、女人、弟子、婆羅門,甚至說要你禮敬佛陀,你要禮敬你的父母,」這些都是屬於世俗上認定的。在我們看經典的時候,每一部經典的開始就是如是我聞,就有一個「我」字,這些在我們一般世俗習慣上並沒有錯,但是由究竟諦來說,也就是從勝義諦上來說,從究竟的意義上來說,有所謂的人嗎?有所謂的佛陀嗎?有所謂的弟子嗎?有所謂的男人、女人?從究竟意義上來說,並沒有,這個就是《阿毗達摩》它所要開示的東西。    

 

 

 

三、分析

 

我們平時,觀念所認定的這是男人、女人、老師、學生、佛陀、弟子、有時候佛陀說不能殺生等等,於世俗上,並沒有錯,但是,依照《阿毗達摩》由究竟意義上來說,沒有所謂的這些東西,這些都是稱為概念。概念就是人所形成的一種觀念,在實質上它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堆五蘊,一堆名色法而已。《阿毗達摩》它所要討論的,所要研究的,就是把我們平常所接觸到的這些東西,進行分解,分析到不能在再分析的程度。比如有時佛陀會在經教中講到五蘊,什麼是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身體或物質;受蘊,就是我們平時的苦樂感受;想蘊,就是我們的那種標記,這是紅色、這是黃色、這是個人、這是某某人,這個是想蘊;行蘊,就是心的造作的那種作用,包括貪、瞋、癡,都屬於行蘊;識蘊,就是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是什麼東西,那個是屬於什麼東西,這種作用稱為識蘊,識別、了別的意思。佛陀在經教裡面有時會講,有情其實只是這些,有時也會講到名色法,名法就是我們的平時所說的心理作用,色法說的是我們的身體的物質現象,或者說我們的身體,有時候也包括了外在的物質。有時候佛陀在勝義諦、在《阿毗達摩》上,他會把名、色法也就是我們平時的身心的現象,分析得更細更細,在分析了之後,沒有所謂的人,沒有所謂的我,沒有所謂的他,這種方法叫論教法。換句話說就是非方便的,它直接一刀深入,不會再通過一些比喻、隱喻等等來教說的,而是一路到家,開門見山,這種方法,我們稱為勝義諦,也就是它揭示了究竟的真實,把我們平時所處的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分解到不可再分解的程度,這種方法稱為論教法。而所探討的這種真理稱為勝義諦。雖然說經教法跟論教法,它們有不同的討論的主題,有不同討論的重點,但是它們之間也是很有關係的,在經教中有時會涉及論教法,比如佛陀說:「我們應當好好觀照五蘊,觀照五蘊無常、苦、無我。」五蘊其實是屬於勝義諦。有時候佛陀會說到十二處、十八界,十二處是什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十二界。十八界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稱為十八界。有時候佛陀也會說到二十二根,其實這些都屬於勝義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