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慨要  

 

我們在這裡先講《阿毗達摩》這次的課程基本安排。我們這次的《阿毗達摩》課程,一共分為二個部份。第一部份就是我們在第一期共有十天,或者說十個晚上的一起學習,然後下一期如果時間安排允許的話,我們將會在今年的11-12月份再繼續,也就是說:「我們的雨安居結束了之後,我們再繼續進行第二部份的學習。」在這二十天要學習《阿毗達摩》,基本上要完全把它通透,這是有一定的困難,不過我們就盡量用簡單的、而且把那些最主要的、跟我們平常生活、跟我們的修行有關的那一些把它提出來一起探討;而且在我們學習《阿毗達摩》整個過程當中,有一些居士如果今天晚上有事,明天晚上也有事,不能來,那缺一個晚上或缺兩晚上,可能會接不上,但假如是每一個晚上,都能繼續來聽,那會覺得整個過程是完整的過程。因為《阿毗達摩》本身是個完整的系統,它是一個慢慢由簡單到深入,由簡單到複雜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也爭取盡量用很簡單的方法一起來探討跟學習《阿毗達摩》。

 

二、 佛教

 

我們在今天開始學習《阿毗達摩》。在學習《阿毗達摩》之前,我想趁這個機會先來介紹一下佛教,然後從佛教再到三藏,然後再到《論藏》,因為《阿毗達摩》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論藏》的意思。那麼我們就層層的由廣到深,由粗到細,大家先來學習,或者我們說,今天晚上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阿毗達摩》的簡介,或者概說。簡單的對《阿毗達摩》的整個綱要我們先把握好,有個大概的概念,之後我們再繼續學習的時候,就覺得它基本上有個眉目。我相信在座都是佛弟子吧!我們佛弟子對於佛教是再熟悉不過。那到底什麼是佛教呢?佛教(Buddhāna Sāsanam),Buddha的意思就是佛陀,這個是古音譯,有時候也翻成浮圖或翻成佛陀,它的原來的音是BuddhaSāsanam的意思是教導、教誡、教法的意思,所以我們說(Buddhāna Sāsanam)是佛陀的教法、教導,這個我們簡稱佛教。但是在這經典裡面,很少出現佛教直接稱為佛教,而是稱為世尊的正法律,或者稱為如來的正法律;也就是說佛陀的教法,包含了二個部份,一部份是稱為法的(dhamma),法在後來結集,它最主要的是收錄在《經藏》,還有《論藏》,因此我們可以把《經藏》說的是經藏法,《論藏》說的是論教法,這是屬於稱為法的(dhamma),另外還有律(Vinaya),是《律藏》;法跟律的關係是:法最主要是指佛陀教導的這些法義、法理、義理或者說修行的方法;律是生活的軌範、生活的規則,也就是最主要是針對出家人的生活軌範,哪些應當做、哪些要去做、哪些不能做。因此法跟律既有理論方面的指導,又有生活實踐方面的指導,就形成了佛陀的教法。在經典裡面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如來的正法律、如來的法律中,於此法律中出家。它的意思是我們依照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制定的律去生活、禪修。法跟律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它並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後來在佛陀入滅之後,慢慢的經過大概四至五百年的時間,才書寫成文的。第一次書寫成文的是在斯里蘭卡,我們現所能夠接觸到佛陀的正法律,我們是通過經典,但是經典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文字記載的,只是口口相傳的,而且經典的歸納跟整理,是佛陀入滅之後才進行的。因此在南傳上座部佛教裡面到1956年在緬甸舉行了第六次的結集,結集就是所有的大長老們聚集在一起,然後背誦三藏,因此經典是經過結集而來的,我們現在就先來講結集。

 

三、 第一次聖典的結集

 

三藏聖典的結集,我們先講第一次聖典的結集。聖典就是我們剛才所説的三藏聖典。第一次結集的時間是在佛陀入滅後的三個月,佛陀入滅那一年是公元前的544年,這個是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或者說我們現在的佛曆方法來推算的。我們現在大概是佛曆的2551年,也就是佛陀入滅到現在已經2551年。根據南傳上座部的傳統,佛陀入滅那天,是在五月的月圓日,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衛塞節。然後到三個月之後,正好是八月的月圓日,這個時候正好是雨安居。雨安居的第一個月,當時僧團最主要是進行修理一些房子,準備結集的工作,然後再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就在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在那邊進行了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人就是佛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當時參加的人一共有五百位大阿羅漢,這些阿羅漢他們都已經斷盡煩惱,而且佛陀在世的時候,他們都親聞過佛陀的教法,他們都能夠背誦三藏,而且都具足四種無礙解,就是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就是他們通達了佛陀的教法,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對於佛陀所教導的法,無論是從辭、從字、從意義,都有很高深的智慧;而且這五百位大阿羅漢是經過精選的,而不是只要你是出家人你就可以來,他們是經過很嚴格的選擇的。在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裡面,當時是先由優婆離尊者,先誦出了《律藏》,然後再由阿難尊者,誦出了《經藏》。為什麼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先誦出《律藏》呢?因為在上座部佛教的譯註裡面說到,當時佛陀剛入滅的時候,摩訶迦葉尊者他並不在場,當時他正在南方趕去拘那羅

 

城(kusinagara)的娑羅雙樹間的地方,想見佛陀,結果在中途就得知佛陀入滅的消息。在當時有一位很老的出家人,他聽到了佛陀入滅的時候,很高興佛陀老人家已經去世了,他就說:「我們可以自由了,我們想怎麼作就怎麼作,想那樣作就那樣作。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教我們這個不能作,那個不能作,現在我們自由了,你們這些人不要悲哀。」當時摩訶迦葉尊者聽了之後,他就作了決定,在這些非法非律未強大之前,要舉行法跟律的結集。到了在結集的時候,當時的摩訶迦葉尊者先徵求大家的意見說:「我們應當先誦出法,還是先誦出律呢?」當時那些大阿羅漢他們說:「律是佛法的壽命,唯有《律藏》的住世,佛陀的教法才能夠住世!」因此就先推舉佛陀在世時,經常讚嘆的優婆離尊者先誦出《律藏》,誦出了《律藏》之後,才由阿難尊者誦出了《經藏》。

 

四、 制戒

 

在這一次結集完了之候,有個小插曲。當時阿難尊者就提出說:「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在臨般涅槃前說過一句話,他説:『阿難,如果在我去世了之後,假如僧團願意的話,有希望的話,可以把那些微細又微細的學處、小小戒去除掉。』」那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阿難尊者就把佛陀的這句話提出來。於是那些長老尊者就問阿難尊者說:「當時你有沒有問世尊,問說什麼是那些微細又微細的戒呢?」阿難尊者就說:「那個時候,我已經非常悲痛、悲哀,所以我並沒有問,我是忘了問。」於是當時與會的那些人就有了一些意見,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說:「除了四種波羅夷之外,其它都是小小戒,都是微細又微細的學處。」有人說:「除了四種波羅夷,還有十三種僧殘外,其它都是微細又微細的戒。」有人說:「除了四種波羅夷、十三種僧殘、二種不定外,其它都是微細又微細的戒。」有人說:「連捨墮。」有的人又說:「連波逸提。」大家的意見都不同。這個時候摩訶迦葉尊者,他就在僧團當中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們的戒律都跟在家人有關係,如果佛陀現在剛一入滅,我們就取消佛陀的戒,那麼那些在家人,他們會批評我們說:『你們的老師的教導好像雲煙一樣,老師一過世,他的教導就煙消雲散。』」當時摩訶迦葉尊者,在僧團中作羯摩(kamma僧團表決會議)就在僧團中作表決,他說這樣的一句話:“Yadi saghassa pattakalla, sagho appaññatta nappaññapeyya, paññatta na samucchindeyya, yathāpaññattesu sikkhāpadesu samādāya vatteyya.”「尚未制定者不應再制,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只應繼續受持所制定的學處。」

 

五、 上座部佛教

 

這就是對於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跟教法的基本點,也就是原則。由於這三種基本原則,是由摩訶迦葉尊者以他為大長老提出來的,而且所有的與會者都一致的通過,而且這些所有參加第一次結集的都是大長老,都是上座。因此他們的這一項堅持就稱為(Theravāda),(Thera)意思就是長老、上座的意思。(Vāda)就是他們的觀點,他們的思想或他們所堅持的,他們的學說。正因為如此,有了這三點的堅持:「就是佛陀還沒制定的戒律,還沒說的法,我們就不應當再去添加。但是如果佛陀已經制定的戒律,已經所說過的法,我們不應當去廢除,不應當隨意去竄改、刪改。只應當依照佛陀已經說的,已經教導的那些來遵守。」也就是說,上座部佛教認為戒律只有佛陀才有資格制定的,因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同時佛陀還有大悲智。唯有因此,同時具足了一切知智跟大悲智,他才有資格去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這樣的資格,能同時具足這兩種智慧,因此我們就只有遵守的份。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堅持這三個原則的就稱為上座部。直到今天我們看到上座部佛教的僧人、出家人,你們看到我們現在穿這一件衣服,會不會覺得怪怪的。在台灣有一位尊者去托缽,人家的小孩看到就說:「你看聖誕公公來了!」我們穿這些衣服,我們說的是三衣,穿衣的方法,都跟佛陀在世時都一樣。我們所穿的衣服,要根據《律藏》的記載來裁剪、來染色,然後來縫製,它的尺寸都有規定,而且怎麼穿也有規定。比如說我們要進入社區,進入村莊的時候,我們就要像現在一樣,包得綿綿密密的,除了露出頭、兩隻手、兩隻腳之外、其它的都要包著;但是我們在寺院或者在野外,在山林裡面,我們就可以偏袒右肩,或者我們在禮佛的時候,在禮敬長老的時候,我們也要偏袒右肩,這個我想大家在經典也都有看到了。當時有些弟子,有些尊者們,他們要請法時,他們要先偏袒右肩,然後再合掌向佛,這個就是依照佛制的。也有受持過午不能吃,不能夠接受金錢等等,這些都是按照佛陀在世時所制定。我們只有遵守的份,而沒有改變的份。因此這個觀點,遵守這一種傳統的,我們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上座部長老們,上座們的觀點。

 

 

六、 第二次結集

 

我們再看聖典的第二次結集。聖典的第二次結集是在佛滅的相隔一百年,就是佛入般涅槃一百年,那個時候大概是公元前的444年。它的地點是在吠舍離城,主持人是耶舍,參加者是七百位阿羅漢。這次結集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當時跋耆族(vajjiputtakā),他們向在家人要錢,當時他們是這麼樣的:一個月當中有四個齋戒日,在齋戒日的時候,當時的這些出家人就坐在城門口路邊上,用他們的缽放一些清水,然後就在那邊敲,向在家人說:「你們給我多少錢,我們需要什麼,需要……。」那個時候,那些在家人就把錢投入他們的缽中。就因為這樣,那些在家人,有些人很反感,但有些也給。結果有一位耶舍迦干陀迦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尊者,他是一位阿羅漢,他見到之後,就指責當時住在吠舍離城的這些出家人,他說:「你們作的這個方法是錯誤的,佛陀明明說不可以拿錢,你們怎麼可以拿錢?」當時那些出家人聽了之後就很反感。他們覺得,你是外地來的出家人,你為什麼要管我們的事情?當時這些出家人,就將所有的錢收齊後,再平分給所有的出家人,人人都有份。結果當時耶舍尊者他就不接受,反而他還向那些在家人說:「你們不要給出家人錢,你們不要供養錢。」當時那些出家人很氣憤,就把他趕走。這個耶舍迦干陀迦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尊者就到其它的地方,他邀請了很多長老、上座一起來到吠舍離這個地方,當時一共有七百位,都是阿羅漢,他們就舉行了聖典的結集。剛開始他們沒有舉行聖典的結集,只是判斷這些過程到底是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導,因為那個時候佛陀才入般涅槃一百年,當時還有一個長老甚至還見過佛陀,他已經一百多歲了,他很小的時候見過佛陀,而且他是阿難的弟子,當時他就作為僧團當中的長老。耶舍尊者就問說:「這些事情是不是如法?」當時共有十樣事情,比如說有過了午之後,太陽還過了二指量,還可以吃,如果你吃不飽,你可以再去托缽,回來再吃;還有可以飲用一些沒有發酵了的類似酒的漿,但是最主要的問題是,可不可接受金錢這一條戒。結果當時那些大長老他們都一致認為,在跋耆族這個地方的出家人他們所作的方式是錯誤的,是違背佛陀的教導。於是他們就說:「你們要停止」。結果他們就不肯,結果他們又再召集了一萬個出家人,一萬位比丘,他們另外召集人員,然後他們就說:「你們既然把這些東西,說成是不如法,說成是非法的。但是我們人更多」,於是他們就另立僧團。當時這些參加結集的七百位阿羅漢認為說:「現在佛陀的教法還在,我們應當在這些非法還沒強勝之前;非律還沒有強盛之前,正法還強的時候,我們應當再結集聖典一次。」於是他們就再重頭再背誦了三藏。其他的那些以跋耆族(vajjiputtakā)為主的出家人,他們人數更多,他們也開始另外結集,也開始背誦自己的三藏。結果當時參加第二次結集的,因為都是那些大長老、那些上座們,因此他們就稱為上座部;那另外一萬的人,因為他們人數更多,他們就稱為大眾部。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佛陀的教法有了分岐。佛陀的僧團在之前一百年,可說是和合的,在法理上、教理上是一味的,到了佛滅一百年就開始有分岐。一方面是堅持要保守維持佛陀的教法,維持佛陀的教導是傳統的;另外一邊是可以因時因地作了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則上就已經開始有了分岐,所以上座部仍然說:「我們應當堅持佛陀的這些教導」;而大眾部則說:「佛陀的教導可以因時因地做一些適應,作一些發展」。那一次僧團就開始有了分岐,而且這種分歧,就變得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大家就不在一起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河水不犯井水。

 

七、 第三次結集

 

然後又在佛滅的二百多年,當時就出了一位很有名的大王,這位大王他統一了整個印度,當時的版圖甚至比現在的印度版圖還更大,他的名字叫阿育王。當時的印度版圖甚至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尼泊爾跟不丹這些地方。阿育王早年是他是一位暴 君,他到處爭戰,也殺了很多自己的兄弟,最後他奪得了王位。但是由於後來他受到了一位出家人的感化,然後他信了佛教。當他信仰佛教之後,他就投入很大的財力跟精力去弘揚佛法,因此阿育王成為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護法的大王。正是由於阿育王他非常大力的弘揚佛法跟護持佛法。他每天都供養很多的食物,甚至開國庫供養那些出家人。因為對那些佛教的出家人,對比丘們非常恭敬,於是很多外道苦於生計,連吃飯都有問題,於是他們就也剃了光頭,穿上了袈裟,冒充出家人,冒充比丘,來接受供養。但是這些外道他們冒充了比丘,冒充了出家人之後,他們並不是想要認認真真的學習,他們仍然用自己的見解,仍然用他們自己的修行方法,帶到佛陀的教法裡面來;他們用自己的觀點、方式來解釋佛陀的教法,來解釋佛陀的修行方法。這樣的話,變成佛陀的正法就受到擾亂。當時那些僧團,那些比丘們,他們就不願意跟這些假僧人,假的出家人在一起誦戒,在一起作羯摩,在一起共住。結果這件事情就給阿育王知道了,阿育王就很生氣,他想要調停,結果不成,最後他就請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僧團當中的大長老叫著目犍連子帝須長者(Elder Moggaliputta Tissa),Moggaliputta是他母親的姓名,Tissa是兒子的意思,古印度會把他們的母親的名字也放下去,就是某某人的兒子;這位大阿羅漢名字叫帝須(Tissa),因為他的母親的名字叫Moggaliputta,所以這位長老就叫目鍵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阿育王請他來整頓僧團,因為當時那些外道太多了,據說有四萬人,分佈的到處都是,因為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而且涉及的數量很大,所以沒有一位大威德的人,他是無法鎮伏這些邪見。於是當時就請了這位大阿羅漢,這位大阿羅漢有大神通,當時阿育王想試探他的神通、想要見識他的威力。當時目犍連子帝須長者(Elder Moggaliputta Tissa)他就說:「你想怎樣見證我的能力?」阿育王說:「你可不可以讓大地震動?」就說:「你想要整個大地震動?還是要劃定一個區域的震動?」阿育王說:「要劃定一個區域的震動會更難。」當時阿育王就派了四個人到四個地方。四個地方各放二瓶水,一瓶放在圈定的地方外面,一瓶放在劃定的地方裡面,在四個角落,然後在中央,當時阿育王就叫目犍連子帝須長者(Elder Moggaliputta Tissa)說:「你現在可以見證你的威力!」於是當時目犍連子帝須長者(Elder Moggaliputta Tissa)就發起神通,他就在那劃定的地方之內,使大地震動,劃定外的地方仍然沒有動,他們見到在劃定的地方之內的水會振動,外面的水不會振動,在四個角落都是這樣。所以當時的人就非常佩服他的威力,還有他的博學。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有那種能力去鎮伏那些外道與那些具有邪見的出家人。然後就首都華氏城(Pātaliputta)舉行了第三次聖典的結集。第三次聖典的結集一共有一千位阿羅漢參加。在這一次的結集中,就完整的誦出了三藏,誦出《律藏》、《經藏》跟《論藏》。

 

八、 南傳佛教的分佈

 

在這次聖典結集之後,僧團又作出了決定,決定派出九個弘法的使團,到當時印度的國內外各地去弘揚佛法。其中的第八個使團,就由須那尊者跟鬱多羅尊者,帶領到了金地 (Suvaõõa-bhåmi),金地位於今天下緬甸南部的達洞(Thaton),至泰國中部的佛同浮,泰語叫作Nagara Paññhama 是第一城或最初城的意思。因為泰國人相信這是最早的城市,叫作Nagara Paññhama 。當時那一帶都是屬於孟族人居住的地區,那一代的地區佛法非常的古老,他們相信當時在阿育王的時代,佛法就已經傳到了那一帶。其中第九個使團就由阿羅漢摩哂陀尊者,帶領到了獅子國(Siïhala-dãpa),獅子國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Sni Lanka錫蘭)。我們看阿育王時代的佛教流傳圖。阿育王又派了使團到了北印度的迦濕彌羅、犍陀羅(kasmiraGandhāra)這些地方,又派了使團到現在印度的西海岸。也派使團到南印度的(待補)(Mahisamandala)案達羅(Andhra)這個地方。甚至還派使團一直到歐洲到地中海,到現代的依朗,就是當時古代的波斯那一帶的地方,古代的波斯或者說現代的伊朗,古代叫安息國。中國的佛教,好像有提到安世高,他就是安息國的人。因此在古代時候那些地方都是佛教的地方,不過現代已經是回教徒的地方。其中第八個使團,就由須那尊者跟鬱多羅尊者,帶領到了金地,金地位於今天緬甸金地南部的達洞(Thaton),至泰國中部的佛同浮(Nagara paññhama )那一帶,當地是屬於孟族人居住的地方,這一區的佛教一直傳到了整個緬甸。其中第九個使團,就由當時的摩哂陀阿羅漢,他們一直傳到了斯里蘭卡這個地方。由於無論是緬甸、泰國、斯里蘭卡都是印度之南,印度的南方,因此這一系列的佛教叫南傳佛教。而當時阿育王所護持的佛教,是屬於上座部那一系列的佛教,因此當時傳到緬甸跟斯里蘭卡,一直流傳到現代仍然還是屬於上座部這一個體系的佛教,我們在看現代的上座部佛教在傳統上一共包括了五個國家,就是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傳統上的上座部佛教國家,至少有幾百年有上千年,如果按照斯里蘭卡跟緬甸來說,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當時也包括了印度東部跟孟加拉這一帶的地區,以及中國雲南省的擺夷、布朗族、崩龍族一地,還有越南南部等地區都屬於傳統上座部佛教的地區。

 

九、 巴利語的來源

 

然後流傳在這一帶地區,他們所使用的語言稱為巴利語,巴利語本身不是語言,巴利的意思是什麼?巴利的意思是聖典或者說是佛語的意思。巴利語本身它是屬於古印度中國,這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中國(paccantima janapada)的意思是中部的地帶,中間的地帶,這個叫中國。而中印度的其他地方,在經典裡面,特別在《律藏》裡面,叫作邊地。當時中印度地方,這個地方叫摩羯陀國,這個地區,佛陀在世的時候,摩羯陀國的首都就是王舍城的這一個地區,那在上面這個地方是舍利弗出生的地方叫那難陀(nālanda),後來玄奘大師也在這裡留學,就是那難陀大學。然後這個是首都吠捨離。我們在看佛陀在世的時候,佛陀出生在釋迦國的藍毗尼園,他的祖國是迦毗羅衛國,佛陀一生最主要是在這一帶的地區活動,包括了王舍城、舍衛城、仙人墮處、鹿野苑、菩提迦耶等。佛陀一生活動的主要在這個地區,這一帶地區古代都叫中國。佛陀在世的時候,他說的是摩揭陀這一帶的方言。佛陀是不採用梵語的,因為在戒律裡面記載有二位婆羅們兄弟,他們出家後,他們建議佛陀說:「在我們的佛教裡面,各種不同種性的人,他們用各地的方言,用這些很低等種族的方言來混亂佛法,請佛陀你允許把佛陀的這些語言,全部統一為梵語。梵語是高等種族所說的話,是很高貴很高雅的。不像那些低階層的人說的。」那時佛陀就訶止他們說:「你們這麼愚癡,你們怎麼會這樣想呢?你們不應當這麼樣,你們應當讓他們用各自的語言,就是用方言來說佛陀的這些話語。」然後佛陀就制定了一條戒律就是:「不允許用梵文來統一佛陀的語言、佛陀的這些經典。」從那個時候開始,當時的那些僧團,那些出家人們,他們都是用方言。佛陀當時所用的方言是什麼呢?就是摩揭陀這一帶的方言就是巴利語(pali-bhāsā)或跟本語(mula-bhāsā)。然後我們再來看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是在王舍城,是當時摩揭陀國的首都;第二次結集也是在吠舍離城,是當時跋耆陀國的首都;第三次結集也是在摩揭陀國的首都華氏城。當時在阿育王的時候,首都已經遷到了恆河邊,當時他為了要對抗這邊,要攻打這邊,它成為一個戰爭的據點,於是這一帶地區,當時所使用的語言都是叫māgadhi都是摩羯陀的語言。然後在第三次結集的時候,這種語言因為是記載佛陀的這些聖典,這些經典就傳到了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這些地方,其實它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他們為了對聖典的尊重,它們甚至不敢去改變語言,而直接用這種摩揭陀語。所以,我們現在在誦經的時候,我們並不是用我們各自的方言,我們都是用巴利語。這個是佛滅一千年才使用的名稱,古代一直叫「摩揭陀語」(magadha bhāsā)或叫(mula-bhāsā)跟本語,或叫bhupālobhupālo就是佛陀,因為我們現在非常尊重佛陀的語言,所以我們叫它是佛陀的語言,因為語言經常改變;所以巴利語在後來印度已經失傳了。但是在斯里蘭卡、在泰國、在緬甸,這種語言仍然保留著;但是他們不是用於平時,他們只是用來誦經,用來記載聖典,所以叫作聖典語,也就是巴利語,所以巴利語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在看佛陀在世時的弘法地帶,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第三次結集,都在這一帶地區,他們所用的語言都是我們現在所用的巴利語,因此巴利語是這樣來的。不過到了佛滅大概五百至八百年,那個時候尤其當時的婆羅門教興起,波羅門教興起特別是到了笈多王朝的時候,當時的國王信仰婆羅門教,他們就把梵語當成是一種統一的語言。那個時候佛教既受到婆羅門教的對抗,又受到國家王權的壓力,所以佛教的經典在印度慢慢的全部改寫成為梵文,也就是用婆羅門那種高貴的語言來統一。不過現代大家若是學過梵文,也學巴利語的話,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二種語言,很相像,但是他們還是有區別。巴利語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語言,因為它們是民眾語,他的語法不難,而且它們變化得很靈活,它的發音、語法比較簡單。但是梵文,無論是從它的文法、發音或者它的格位等等都比巴利語要難得多,只是梵文讀起來可能會比較好聽,因為有很多的捲舌音。 

 

十、 印度的佛教一千五百年

 

佛教在印度的大致發展,我們學過佛法的都知道。我們一般上將佛陀的教法分為三種教法:一個是正法、一個是像法、一個是末法,而且我相信現在在座的人很多都相信現在是末法時期。我們在這裡就先不講現在是什麼時期。我們先來探討印度的佛教,或者說佛教在中印度那個地方大概存在有1500年,但整個印度來說,大概存在有1600年到1700年,但是在最後時期是只在東印度那個地方存在的。其中我們就依照印度佛教大致的發展時期,佛教分為:第一期屬於正法時期,正法(saddhamma)就是純正的佛法,這一個時期大概是500年;第二時期是像法時期,像法(saddhamma-pairūpa)的意思就是相像的,相似的,相似的佛法,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在佛教當中已經出現了似是而非的佛法了,因此在這個時期大概有是500年在印度。末法,是末流的佛法,或者說是枝末的佛法,這個時期大概也是500年,這個是印度佛教它大至發展的情況。其中的正法時期,印順導師他分為根本佛教跟原始佛教這個時期;像法時期印順導師把分為是大乘佛教時期。末法時期印順導師把他分為是密教的時期。或者從歷史學上來說,正法時期就相當於原始佛教跟部派佛教,像法時期大致為大乘佛教,而末法時期相當於大乘密教。這些是從歷史學來看,我們不探討,我們只探討佛陀的教法。

 

十一、 北傳佛教

 

我們再來看,大概在佛滅500年到1500年期間,從印度這個地方,往北經過北印度,經過迦濕彌羅,經過犍陀羅這一帶地區,然後傳到中亞細亞,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這一帶,然後經過中國的新疆,然後再沿著絲綢之路到達當時唐朝的都城長安,就是現在的西安,這個是當時中國的文化與政治中心。因為這條路線是由印度往北,所以就稱為北傳,但是發揚光大是在中國的漢地,所以又稱為漢傳;由於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是以漢語為主,故也稱為漢語系的佛教。因此這一帶地區是稱為漢傳佛教,後來又傳到了朝鮮國(今日韓國),又由朝鮮國傳到了日本,因後來又傳到了越南,因此我們說現在漢傳佛教包括了中國內地、韓國、日本、越南。

 

十二、 漢傳與藏傳

 

藏傳佛教是在佛滅1100年到1600年,那個時候在印度本土已經發展成大乘的密教。所以在藏傳佛教有很多屬於密教的成份,就是它崇尚念咒、火供等等,這是反應了印度佛教末期的形勢。而當時就越過了喜馬拉雅山傳到了西藏,由於這一帶地區是以西藏為主,故稱為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接受的是在印度佛滅1100年到1600百年,這段時期的佛法,所以我們現在看藏傳佛教與漢系的佛教,它有很大的區別,跟南傳佛教有更大的區別。其實由於南傳佛教它接受的佛法是在阿育王時代所接受的佛法,所以它們教理、戒律方面,還是在阿育王時代或者說是以上座部思想為主的,他們堅持要遵守佛陀所制定的、佛陀所說的而不改。因此我們現在看那些南傳的出家人穿的袈裟,生活方式其實跟佛陀在世也差不多,佛陀也是偏袒右肩,佛陀也是托缽,現在南傳的出家人也是要托缽,可以說南傳佛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最接近佛陀在世的那種修行,那種生活的形態。然而到了漢地佛教,因漢地佛教它已經有很多圓融的思想,而且以菩薩道為主,所以融和了很多漢文化,然後傳到了朝鮮,再傳到日本,它又多了一些日本的文化,因此就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漢傳佛教,或稱為大乘佛教。然後傳到了藏地,也是這麼樣,藏地它又融和了藏地早期的苯教,類似原始宗教一樣,有很多的儀式。由大乘佛教在密教時期傳到了西藏之後,它們又大量的吸收了當地的一些信仰因素,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藏傳佛教,比如說藏傳佛教非常注意供護法神,但是在漢地漢傳的法師就不明顯。到了南傳,連這些神都不能夠拜,所以就會有這樣的區別。因此北傳大乘佛教的分布,就基本上來說,是中國、韓國、日本、越南。藏傳佛教主要是西藏、尼泊爾、不丹跟蒙古這一帶地區。

 

十三、 正法五千年

 

我們剛才講到了佛教在印度1500年期間的三個佛法的形態,也就是分為正法、像法跟末法。然後又講到了我們現在流傳在世界,特別是在亞洲這個地區,它的三大語系,或者三大傳的佛教,也就是巴利語系的佛教,我們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還有漢傳佛教,也稱為漢語系佛教;然後藏傳佛教,也稱為藏語系的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跟藏傳佛教,我們可以稱為北傳佛教,或者稱為大乘佛教。這個是我們現在流傳在這一個時期,佛教基本上有這三大系統,三大傳承。那麼剛才我們又在探討了在印度佛教基本上可以分為三期,就是正法、像法跟末法,但是我們現在都相信現在是末法時期是不是?不過上座部佛教認為現在不是末法時期,現在是正法時期。因為上座部佛教所說的正法時期,正法一共有5000年;這裡所說的正法與我們剛才所說的正法,稍微有點不同。我們剛才指的印度佛教的正法,它是指那個時候的僧團,基本上是很和合統一的,而且那個時代,它的教法,它的經典,幾乎是一樣的,相差不會很多,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的。但是現在南傳佛教所說的正法的意思是由修行的角度上來說的。第一,因南傳佛教相信三藏聖典還在;第二,現在的上座部佛教,還有很系統、完整的禪修方法,也就是現在南傳的止觀禪修,戒定慧的這個傳承還在;第三,在這個時期還可以證果,證得聖道聖果。南傳上座部佛教是由這三個角度上來說的。不過跟北傳佛教所說的三期的佛教有點相像,因為北傳佛教也講正法時期是有教、有行、有證;像法時期是有教、有行、無證或者說很難證;末法時期是有教、無行、無證,北傳佛教有這樣的說法,或者法華文句裡面說到的:「正法而替謂之像法。」但是上座部佛教它是從修行乃至到證果,和三藏經典仍然住世這個角度上來說的。我們現在再看目前流傳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這一帶地區的佛教,三藏聖典仍然是很完整的,而在上座部佛教裡面的傳承就是三藏聖典。我們發現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三藏聖典裡面,阿育王是非常有名的國王,但三藏聖典裡面居然沒有找到他的名字,這就是證明說,現在上座部佛教傳承的這一套三藏,它是在阿育王那時代定型的,然後阿育王的名字沒有加進去,所記載的最遲的就是到第二次結集,第三次結集,三藏聖典都沒有講到,所以,我們現在在巴利三藏裡面還維持著很古老的形態。還有現在我們都知道,如果在上座部佛教,泰國或緬甸還有那些森林派,跟頭陀行或者現在我們還可以依照修定,可以證得禪那,可以修觀提昇觀智,我們甚至可以在今生今世證得聖道聖果,證入涅槃。一旦我們證入聖道聖果,那在我們可以說是超凡入聖,就是已經不再是凡夫而是聖人。因此在上座部佛教的傳承裡面所說:「佛陀的正法是五千年。」也就是說在五千年當中,它的形態還是這樣的,在第一個千年,那個時代人們可以通過修行,而證悟四無礙解的漏盡智,就是斷除一切的煩惱,同時可以證入四無礙解,當然不是說那個時候,每個證果的人都能證得四無礙解,而是說在那個時候有可能。第二個千年,就是屬於六通阿羅漢的時期,就是在那個時期大家如果證得阿羅漢果的話,如果解脫資糧,菩提資糧足夠的話。可以在證得阿羅漢的同時有六神通。在第三個千年,是可以證得三明阿羅漢的時期,也就是我們現在是佛滅2500年,所以現在這個時期,如果大家能夠很有系統的依照佛陀的教法去修行的話,還有機會現在可以證得阿羅漢,是可以證得三明阿羅漢。是那三明呢?宿住智證明、死生智證明跟漏盡明,也就是相當於我們說的宿命通、天眼通跟漏盡通。不過在緬甸近代甚至有六通的阿羅漢,有些禪師人們相信他已經證果了;他在證果的同時,有很多神通變化,有人看到他在天上飛,或者看到他從水中出來等等。不過因為在經典裡面記載現代已經不是六通了,所以即使他有六通,我們也叫他為三明阿羅漢。到第四個千年,就只能是純觀的阿羅漢,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如果要去修行,還是可以證得,還是可以斷除煩惱,但是那個時代已經不可能證神通了。到了第五個千年,那個時候要證得要完全斷盡煩惱很難,只能夠證得後面那三個果位,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這三個果位。在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當中,如果可以證入的時期一共有五千年,我們是由這個角度上來說。而且在這個五千年當中,巴利三藏一直還存在,但是到了五千年之後,慢慢的三藏就會消失;那個時候的人,只是披著袈裟但沒有修行,沒有持戒,要談到證果就更談不上了。我們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的,佛陀的正法是五千年,如果大家知道的話,大家應該要有信心,現在還可以修行,還可以斷煩惱,還可以證聖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