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流行的「死亡冥想」在佛門2500多年來則稱為「念死法門」。


死亡冥想


    一種關於死亡情境的觀想方法。可分為1.自我觀想2.由他人引導 而進入死亡過程的摸擬情境。死亡冥想可幫助及早認識死亡、接受死亡之自然現象,有助於舒緩對於死亡的恐懼(除怖畏)幫助個人重整生命意義、未竟事宜之檢討(請參閱本BLOG「死亡冥想(一)」一文)。佛門中的念死法門其用意則是在於透過“死”建立起“無常”的觀念,好提醒道人精進修行。從“觀死”進一步體認“無常”,從變化無常體認“苦”,從苦、無法自主 體認“無我”的增上修行以達解脫。懈怠時可利用念死、念無常再次提起精神修道,念死與念無常其本質是一樣的


 


1.      自我觀想:又可分為觀想自我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如惠敏法師在臨床教學中常使用的睡前死亡練習,把一天當做一生,晚上睡覺時就練習是一生的結束、睡衣如壽衣、被子如往生被,呼吸漸緩、身體漸沉重、意識漸模糊…讓自己全然的放鬆,想像安心的入睡等於安心地死亡。或是他人的死屍觀(豐富的內容請參閱本BLOG《大念處經》中的「墓園九相」)。或如在上床時心想「明早下床,是不是還能穿得上這雙鞋?」、「人命呼吸間」的自我提醒者亦屬之。


2.      由他人引導:如現在坊間工作坊所帶的死亡冥想法。由他人引導進入一可能死亡過程,受引導者跟著進入摸擬的死亡情境。臨床實例:個人也曾引導過一位40幾歲的男癌末病人,因為以前他對妻小家暴,所以臨終時大兒子因為對他非常不滿、有恨,不願意到醫院探視病人,法師也曾確認過病人是否有想要懺悔、對不起妻小的心情?但是病人並不認為自己有錯,認為自己是基於管教妻小不要沉迷於電玩而出手的,臨終前他卻非常渴望大兒子能來探視。法師眼看這長久以來的家庭恩怨是釐不清的,而且也沒有時間了,因此法師大膽引導病人,請他閉上眼睛,假想他就要往生了,引導他與家屬們互相對不起、寬恕、感謝、祝福、再見,這是在病人往生前三天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