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2770_419469871536881_8536372497106363567_n.jpg

    當今高度發展的物質文明雖然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種種便利,但卻沒有給人們的內心帶來真正的安詳與和諧。不少有識之士為了尋求內在的真理並解決自身的煩惱和痛苦,不斷地嘗試和探索各種修行方法。隆波田內觀就是其中的選擇之一。

隆波田(泰國,1911―1988)是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毗婆舍那導師之一。他的生平及教導與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638-713)非常相似。他教導的內觀屬於毗婆舍那的一種。內觀就是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實相。練習時透過規律而重複的手部動作,並配合經行,培養出強大的覺性,在行、住、坐、臥中,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以及念頭都能歷歷分明,體驗身心的生滅變化,由此滅除內心的執著與煩惱,最後超越生死的束縛,得到真正的自在。(泰語“隆波”意指“長老”)

    在當今世界種類繁多的禪修方法中,隆波田教導的內觀是與眾不同的。雖然它來自佛教,但是它本身幾乎不含有任何宗教色彩,適用於所有人,與年齡、性別、職業、教育、國籍、宗教信仰等都無關,也沒有任何典禮和儀式。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接受它、練習它,並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利益。

這個禪修方法簡單、直接、方便。採用這個方法練習,不需要特定的環境,也不需要研讀經典,不一定要去道場或者深山老林,也不一定要閉目打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能練習。

自2007年6月以來,我們邀請隆波田的弟子隆波甘恬、隆波通、隆波阿內等人來到中國,在北京、廣東、浙江、四川等地舉辦了二十餘期隆波田內觀七日禪修課程,參加學員累計達數千人。

自2010年10月至今,筆者以在家老師的身份先後在山東、浙江、北京、天津、廣東等地指導六十餘期隆波田內觀課程,參加學員總計達兩千多人次。同時,筆者還建立了隆波田內觀網站(http://blog.sina.com.cn/mahasati)。截至目前,網站的訪問量已逾八十餘萬人次。參加隆波田內觀禪修課程的學員以及無法統計數量的自學者,通過對隆波田內觀的修習,對於正法的利益均有不同程度的體驗。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章《隆波田的一生及其教導》和第四章《隆波田:平凡僧,獨特質》分別由隆波田的英文翻譯塔威瓦·奔德裏威瓦教授和他晚年的治療醫生瓦他那·蘇普羅瑪加卡編寫;第二章《覺知指南》是根據隆波田的法談整理而成,是本書的核心,重點介紹了隆波田內觀的修行方法及其原理;第三章《生活即禪修》由臺灣中央大學林崇安教授編寫,禪修課程期間學員的一些問題與回答被編寫在其中,筆者結合這個方法在中國的實際情況對這部分內容做了少量修改。之所以把這四部分內容合訂編寫為《隆波田內觀修行指南》一書,目的就是幫助大家對隆波田以及他教導的內觀方法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和認識。

本書可作為修習隆波田內觀的參考用書。

 

願一切眾生覺性圓滿!   岩  松    2015.1

  

 

第一章 隆波田的一生及其教導............................................ 1

第二章  .......................................................... 19

    第一節 導   .......................................................... 21

    第二節 培養覺性........................................................ 24

    第三節 走在正道上.................................................... 36

    第四節 障礙及其解決之道........................................ 42

    第五節 後 .............................................................. 46

第三章  生活即禪修............................................................ 50

    第一節 隆波田內觀第零日法談................................ 52

    第二節 隆波田內觀第一日法談................................ 60

    第三節 隆波田內觀第二日法談................................ 72

    第四節 隆波田內觀第三日法談................................ 83

    第五節 隆波田內觀第四日法談................................ 94

    第六節 隆波田內觀第五日法談.............................. 105

    第七節 隆波田內觀第六日法談.............................. 115

第四章  隆波田:平凡僧,獨特質.................................. 135

附錄一.................................................................................. 154

附錄二.................................................................................. 156

.............................................................................. 176

第一章 隆波田的一生及其教導

毗婆舍那意味著清楚地向內看,

意味著將苦徹底地連根拔除,

這是真正的智慧。

任何一個實踐它的人都將明白這一點。

任何一個人都能實踐它,

這與種族、語言或者信仰無關。

但是,你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

              —— 隆波田

一、簡   

本文的目的是簡要介紹泰國僧侶隆波田(Luangpor Teean)的一生以及其教導。隆波田(1911―1988)是本世紀泰國佛教界一位非常重要的導師。他將一種與傳統的“靜態禪修”方式所不同的“動態方法”作為禪修方法。他以一種非常生動鮮明的方式闡明佛教修行的目標。在當代佛教界眾多不同的宗派中,他所教導的內觀方法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修行法門。

隆波田教導的內觀方法是透過規律的肢體動作來培養“覺性”(sati),讓覺性去直接觀照妄念或心理意識活動——人類痛苦煩惱的根源。隆波田的教法指出了一條培養覺性的道路,讓覺性來切斷如溪流般的妄念。一旦覺性變得強大有力,便可超越念頭及心理意識活動,從而滅除由念頭引生的貪、瞋、癡。

隆波田的生平本身就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當他還是一個在家人時就已經體證了法,這對泰國這個一向以到寺院出家修習佛法為重的國家來說是一件極不尋常甚至有點難以置信)的事。他對佛法的體驗是以一種“頓悟”的方式進行的。這在中國與日本的禪宗史上是很常見的。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隆波田可被視為佛教中特殊的“頓悟”法門的導師;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的生平事蹟與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638-713頗為相近,他也是以在家人的身份“頓悟”的。

二、隆波田的一生

隆波田於1911年9月5日出生在泰國東北部洛伊省(Loei)的偏僻的布宏(Buhom)鎮,是清(Chin)和姍(Som的第五個小孩,名字叫做潘‧印塔佩悟(PhanInthaphiu)。他有四個兄弟和一個姐妹。由於父親早逝,童年的隆波田必須花很多時間幫助母親辛苦地照顧農田。

由於當地沒有學校,潘‧印塔佩悟並沒有接受正式教育。十一歲時,他在當地的寺院剃度成為沙彌,他的叔叔是該寺的常住。在寺院裏,潘‧印塔佩悟很努力地學習經典,精進修行。十八個月後,他還俗回家。二十歲時,根據傳統他受戒成為比丘,再次跟著叔叔學習經典與禪修。由於對佛陀的教導有了堅定的信心,他對禪修的興趣不斷增長並勤奮地修行。六個月之後他再度還俗。

還俗兩年之後,潘‧印塔佩悟(22歲)結了婚。他和妻子虹(Hom有三個小孩:南姆(Niam)、田(Teean)、特立安(Triam。長子在五歲時過逝,由於當地傳統都以家中健在的最大的小孩來稱呼家長,於是大家從此都改稱他為“波田(Por Teean)”,意即“田的父親”。為了維持家庭生計,波田辛勤地耕作農場及果園,並在村裏做小生意。在村子裏,波田經常是舉辦佛教活動的負責人,並給僧侶提供食物、袈裟和醫藥以及籌建當地寺院的工程專案等。他深受當地人的擁戴,曾經三度被推選為村子的領導者。

後來他移居到同省的一個較大的江翰(Chiangkhan)鎮,成為一位成功的貿易商。他經常駕駛自己的船沿著湄公河(Mekhong River)往來於泰國與老撾間做生意。在這段時間裏,他接觸到許多不同風格的禪修老師,修習各種各樣的禪法,追求正法(真理)的熱誠也與日俱增。在四十幾歲時,他發覺多年努力地積善做功德、持戒以及用不同的方式禪修,並沒有消除他的嗔心。所以他認為全心全意地尋求真理的時機到了。在他年近四十六歲這一年,波田安頓好妻子的生活及生意之後離開了家,並下定決心若不找到真理就不回家。

波田踏上了尋求真理的旅程。他先來到泰國東北部農蓋(Nongkhai)省的摩尼光寺(Wat Rangsi mukdaram),決定參加為期三個月的雨安居禪修。在這裏,他遇到了一位來自老撾的禪師——阿薑潘(Achan Pan)。阿薑潘教他一種覺知肢體移動的禪修方法:一次覺知肢體的一個動作,動作之後有個停頓,同時心裏默念“動”和“停”。後來阿薑潘要回老撾去度過雨安居,寺院請另一位師父指導。這位師父教導靜坐默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波田發現剛開始還可以專注練習,但是練習一陣子後就沒有了興趣。

波田在此之前早已練習過各種禪法超過三十五年(10-46歲),而且所有這些禪法也都包含有專注呼吸並配合默念,他發現自己只能獲得暫時的平靜。因此,他決定捨棄所有這些專注呼吸的方法,一門深入地練習他最近跟阿薑潘學到的“覺知肢體移動”的這個方法,不過他捨棄了默念“動”和“停”。在接下來幾天的禪修中,他一直使用這個方法,自然而輕鬆地練習著。

到了第三天,大約清晨五點左右,當他正在練習手部動作時,有一只母蠍身上載著好幾只小蠍子,突然掉到他的腿上,在他的腿上爬來爬去,然後又爬到地上。奇怪的是,隆波田並沒有因此而感到驚慌或害怕。就在這一刻,智慧突然在他心中生起:取代他原本應有的反應,他看到了名—色(rupa―nama看到了身的變化、心的變化,看到了身體的疾病和心的疾病。而且在那時,他清楚地瞭解了身心的無常苦、和無我(無法忍受,不穩定,無法掌控)。通過這種洞察,他看清了實相和假名的區別。領悟了名色以後,他對宗教、佛教、罪業和功德的看法也就完全地改變了。過了一會兒,那些小蠍子回到他們母親的背上,波田就用一根樹枝把他們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此時他心緒激動,感慨萬千,但是最後還是回到他的練習上來了。一覺知到自己肢體的動作,他的內心很快就恢復正常。從清晨一直到傍晚,隆波田的覺性一直能夠持續且非常敏銳,他能夠“看到”念頭,而不僅僅是“知道”念頭。念頭一生起,就能看到且立即就停止了。這樣練習沒多久,他就看見了念頭的源頭並生起智慧,他的心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此時的隆波田已經不再需要依靠經典和老師了。

那一天,他持續地練習這個方法,內心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著改變。在往後數年中,他的許多教導都是與心在滅苦過程中各個階段的細節相關。

到了那天晚上,他又有了較深一層的體悟,他的心也有了第二次的改變。隔天早晨(195778),正當他在經行時,他又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他的心也有了第三次的大改變。過不久,他就徹底證悟了“生—滅”境界。借由這個體證,隆波田人性(凡夫)的根本束縛和執著已全部消除,原味盡失,即身心回歸其本來面目。

幾天以後,阿薑潘從老撾回來檢查禪修者的進展。隆波田最後一個去小參。

阿薑潘問:“你知道了什麼?”

隆波田說:“我知道自己。”

阿薑潘又問:“你是怎樣知道自己?”

他說:“我是在行、住、坐、臥時知道自己。”

阿薑潘說:“只有死人才不知道自己。”

    隆波田回答:“我已經死過並重新活了過來。”

阿薑潘說:“怎麼說呢?”

    他解釋說:“我已經由污穢、邪惡、痛苦、黑暗、昏昧中死去,又重新活了過來。

師父又問他:“鹽鹹不鹹?”

“不鹹。”隆波田回答。

“為什麼?”

“鹽不在我舌頭上,怎麼會鹹呢?”

師父又問他:“辣椒辣不辣,糖甜不甜?”隆波田都有著類似的回答。

師父又問他:“在黑的顏色中,哪一個黑色比較黑?”

“黑色就是黑色,沒有哪一個黑色比其他黑色更黑;白色就是白色,沒有哪一個白色比其他白色更白;其他的東西沒有哪一個是會超過它自己的。”

聽到了這些答復,潘師父沉默了好一段時間,又說道:“假如這裏有一片森林,有一個人來看我,又返回家去。在返家的途中,他拿了一支槍,看到一只老虎並舉槍射中老虎。老虎中槍受了傷,變得非常野蠻。我要求那位朋友回去後告訴你到我這裏來,你會來嗎?”師父用著比喻,問著這樣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

“會的。我會來的。因為是您要我來的,我當然會來。如果我不來,是對您的極不尊敬。”

“但是如果你來的話,那只老虎會咬你的。”

“嗯!我並沒有看見老虎。”

“你會走相同的路徑或是會繞道而行?或另走捷徑呢?”

“我不會另走捷徑的。我會走相同的路徑。當我走相同的路徑,老虎沖著我來,我會看到老虎而躲避它;如果我不走同一路徑,老虎來時我看不到,就不能躲避它。”

聽到這樣的回答,潘師父就沒再說什麼。

隆波田繼續練習培養自己的覺性,直到這次禪修結束後,才返回家鄉。此後,他開始教他的妻子練習這個方法。出於對隆波田的敬意,他的妻子依照他的指導刻苦地練習,兩年以後也領悟了“法”。那是在一天的上午,當時她正在院子裏摘菜,隆波田聽到她叫道:“我怎麼啦?”“什麼事?”隆波田問。“這個身子原樣盡失,就像醃漬的牛肉幹收縮了一般。”隆波田告訴她不要管這個身子的變化,就讓它順其自然就好。事後,她告訴隆波田,她已不再有任何苦了。

隆波田又同樣指導著巴南(Par Nom)和侖南(Loong Nom)——他的妹妹及妹夫,直到他們也同樣地領悟了“法”。他還教他的親戚朋友、鄰居及村民們練習這個方法。由於大家對他相當尊敬,都願意跟著他練習,所以許多人對法都有了深入的體悟。他在家鄉舉辦了第一次公開的為期十天的禪修。他用個人的錢供養前來的三四十人,並從此竭盡全力地弘揚這個方法。很快,他在家鄉建了兩個禪修中心,在附近也建了好幾處。但是,在泰國要成為老師並指導他人禪修,如果不是出家人的身份,是很難被人們廣為接受的。 所以在四十八歲時(1960年2月3日),他再次剃度成為比丘,在家鄉榮成寺(Wat Srihunmueng)出家。

剃度師是個年長的比丘維吉塔馬卡力亞Vijutdhammacariya)。隆波田的巴利名為慧心(Cittasubho),但是人們還是尊稱他“隆波田”(Venerable Father Teean),因為當時他就是以此名而廣為人知。成為寺院住持的隆波田,在寺內寺外教導人們這種內觀方法有一年多時間,而後就到江翰(Chiangkhan)另建了兩個禪修中心,一個是和平林寺(Wat Santivanaram),另一個是勝利山寺(Wat Phonchai)。另外他還到老撾建了一個禪修中心。

由於隆波田所教的禪法有別於傳統的修行方法,既沒有經典作為依據,又與傳統禪法有別,所以曾經有一度被人誤認為是共產主義比丘,而泰國當時是非常反對共產主義的。有一位年輕而又有強烈反共產主義情節的高級警官因為懷疑他而混入出家人隊伍中來監視隆波田。在隆波田的悉心指導下,練習了一段時間後,這位年輕人開始認識到什麼是“法”、什麼是“實相”,而服氣地皈依於其座下,並懺悔自己的原本來意。從此以後,有關隆波田的各種錯誤流言和指控,都不攻自破而銷聲匿跡。

隆波田奉獻餘生,專心致志地傳授正法。他辛勤不懈地工作,吃得少,睡得少,而且避免掉所有會讓他轉移視線和分心的事務,堅持為其他尋法者盡一切可能地提供“法”——那幾乎唾手可得之“法”。

身為隆波田內觀禪修(通過覺知肢體的動作來培養覺性的獨特方法)的鼻祖,隆波田的名聲遍及泰國的東北部。1966年他在洛伊(Loei)城的附近建立了一個重要的禪修中心。1971年又在解脫林寺(Wat Mokkhavanaram)城郊建立另一個中心。他也到老撾去傳授這個方法(在1961年到1963之間),並於1974年再次前往柬埔寨首都金邊指導。當越來越多的人在他的指導下練習後,有一些比丘也達到了能夠指導他人的能力而在各個禪修中心幫助隆波田。譬如隆波甘恬(Achan Khamkhian)及阿薑達(Achan Da Samma―khato)都是他的助手。

曾經是泰國東北部“精神醫師”的隆波甘恬於1966年在他三十歲時,來到隆波田的禪修中心佛乘林寺(Wat Paphutthayan)。經過指導,一個多月後,他體驗到了所謂的“色—名”,超越了他的巫術及迷信的境界。之後他決定在此中心出家並繼續練習隆波田內觀。經過三年的修行後,他回歸了本性而成為隆波田內觀的一位導師。他在勝境省(Chaiyabhum)的圓寂林寺建立了一個禪修中心(Wat Paukhto),發願要幫助貧苦無助的鄉間百姓,並從事保護環境的各項工作。

另一位來自東北部的僧侶阿薑達,也練習過很多禪修方法而未得到任何真正的結果。當他看到有關隆波田的報導後,經過長期尋訪,終於見到隆波田並在他的指導下練習。阿薑達只花了三天就證悟“名—色”(身心)。然後他的修行快速向前進展而證得苦滅,成為一位隆波田內觀的導師。他目前在解脫林寺(Wat Mokkhavanaram)擔任住持並指導禪修。

1975年隆波田受邀到曼谷近鄰諾布裏省(Nonburi)的潤生寺(Wat Chonlaprathan)指導禪修。在當地,沒有人對這麼一位從鄉下來的、不識字的和尚感興趣。與此同時,一位知名的學者僧人科維·摩難陀(Kovit Khemananda)頗受當地知識份子及學生的歡迎,剛好也在該寺廟弘法。他對隆波田所說的話及其教導的法存疑了好長一段時間後,終於心領神會地認識到隆波田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悟道僧人。隆波田被“發現”之後,他隨即受到了曼谷知識界及學生們的歡迎,不久他的名聲遍及整個泰國。

1976年底,隆波田在曼谷近郊建了一個禪修中心——南來寺(Wat Sanamnai)。他在此道場弘法期間受到各地的邀請,前往大學、醫院、各地的學校及各級機構的佛學社(包括政府部門)去演講,教導這個內觀方法。

隆波田到全國各地區去弘揚這個方法。他的名字廣為人知,他的演講均被編譯成書或錄製成錄音帶。他也前往泰國南部的哈葉省(Hatyai)傳授這個方法,該地的栓‧塔瑪色空(Suan Thammsakon)禪修中心就是為修練隆波田內觀而建立的。

1982年隆波田應一個佛教社團的邀請兩次前往新加坡。6月8日至24日,在他第一次訪問新加坡期間,他遇見了來自日本的山田(Yamada Roshi)禪師,寫下了歷史性的一頁。兩位禪師在相會期間談到了“什麼是真正的‘頓悟’”以及“什麼是獲得這種‘頓悟’的真正方法”的問題。山田禪師強調禪定和參公案,隆波田則強調覺知身體的動作和看念頭(不需要專注或默念)。山田認為頓悟是藉由參破《無門關》中記載的一系列公案逐漸達到的(Satori)。這一傳統認為,如果一個人終此一生無法參究完所有的公案,他可以在下一生中繼續參究,直到達至最終的頓悟。相反,隆波田不依任何經典或歷史記載的資料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完成一系列“內觀所緣”。他主張,人們應該就在今生精進地培養覺性,直到證悟生滅的狀態(即最後的頓悟)。不像許多其他佛教宗派的導師,他從不曾提及有關來生的事。專注的禪修和公案的參究與藉由身體的動作培養覺知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這一系列公案的內容與隆波田內觀的一系列“內觀所緣”的內容也截然不同。

同年十月隆波田再度訪問新加坡,為當地一些感興趣的人教導這個方法並主持了一次禪修。在這兩次訪問期間,隆波田生病了而且必須住院診療——這是後來更具威脅的一場重病之前兆。

1985年底,隆波田成功地指導了一位女性修行者,安嘉利·泰雅農老師(Anchalee Thaiyanond)。她是有兩個女兒的中年婦女,住在曼谷。安嘉利不同於一般泰國的女性,她對宗教、積善消業等並不感興趣。她只是在無意中讀了隆波田的書,而對他生起信心的。她去參訪隆波田並依照他的指導在家裏專心地練習。安嘉利在曼谷那樣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也證悟了“法”,成為隆波田的女弟子。

1983年,隆波田的健康狀況很差。經過診斷他得知罹患了癌症(Malignant Lymphoma)。從1982年11月到1983年3月,隆波田進行了多次手術和放射藥物治療。儘管病情嚴重,他還是在生命最後的五年完成了超量的工作,奉獻了相當多的精力做單獨的指導、公開的演講以及主持禪修。1983年隆波田在洛伊省大明光寺(Thapmingkhwan)建立了最後一個禪修中心,1986年該中心附近又增加了很大一塊地佛法島(Ko Phutthatham)。隆波田積極地指導禪修,一直到他疾病的末期。

當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不多時,隆波田申請離開醫院,回到洛伊省佛法島的禪修中心,由他的弟子們輪流照顧他。在返回後的第五天,他宣佈自己即將過世,然後用覺性反觀入內。那原本不太靈活的身體變得柔軟而輕鬆,圓滿的覺性充沛,沒有依附,沒有任何的執著。一個小時之後他的呼吸完全停止了,如同風吹著樹枝,風吹過後樹枝逐漸恢復寧靜一樣。1988年的9月13日下午6點15分,隆波田非常平靜地離開人世。他留在世上的是沒有一刻間斷的指導、珍貴的發現和他的非同一般的內觀方法。

三、隆波田的教導

    隆波田教導的內觀方法是通過覺知身體的動作來喚醒和培養覺性(sati)。透過練習這個方法,可以使身與對身的覺知(心)達到和諧統一。依照隆波田的教導,身與對身體的覺知(心)兩者之間的和諧一致,是修行的第一個成果,也是看念頭的基礎。

    通常人們在日常活動中會累積許多思維和想像,而這些思維和想像會在我們思考的過程中以念頭的形式展現出來。依照隆波田的教導,通過對身體動作的覺知,可以使覺性變得敏銳且清晰,然後自然地就能夠直接觀照整個思維過程並清楚地看見(See)念頭。隆波田認為,念頭是人類活動的根本,也是痛苦的根源。

    在隆波田的教導中,妄念和覺性是人的兩種基本元素。當覺性弱時,念頭會把我們拉到過去和未來而形成強大的環鏈(思維的環鏈)。當覺性強時,思維的環鏈就會被立即打斷。在這種禪修方式的過程中,禪修者努力喚醒、培養以及增強覺性就是為了看見念頭並打破它的束縛。

    隆波田認為,念頭是引生貪、瞋、癡三種煩惱的根源。如果我們想要克服貪、瞋、癡,僅靠持戒去抑止它們或者靠某些基於專注的禪修方法保持內心的平靜而抑止它們是遠遠不夠的。雖然修習這些方法能夠得到暫時的平靜,但那都是不究竟的。我們必須直探煩惱的源頭——念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也就是要用覺性去看念頭並打斷念頭的環鏈。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讓覺性逆念流而上,這樣才能瞭解和看見念頭的真實本質。

    隆波田時常告誡修行者不要以任何形式的定來壓抑念頭。這一點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壓抑念頭能得到一些暫時的平靜,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夠看見念頭的本質。相反,他教導我們應該讓念頭自然地生起,讓覺性清晰地知道並看見念頭。如此一來,敏銳的覺性自然就會逆妄念之流而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安下心來並通過規律的身體動作(一次覺知一個動作)來培養覺性。

練習這個內觀方法,通過對身體動作的覺知來喚醒覺性,讓覺性看見念頭並斬斷念頭的環鏈,從而使得內六根與外六塵斷開而不再連接。但是,這種斷開並不是由我們的意識所達成的,而是正確修行的自然結果。當覺性打斷了念頭的環鏈時,念頭就會失去主導的力量。覺性成為了主導力量,就會超越念頭以及念頭引生的貪、瞋、癡三種煩惱,就會超越苦。這種練習可以自然地生起智慧。這種智慧是直觀積累的結果。

任何時候當念頭生起時,我們就會看見,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睡覺時移動身體我們也會知道,這是因為我們有圓滿的覺性。當我們能夠隨時看見念頭時,我們就能每次都戰勝它們,不論那是什麼樣的念頭。能夠看見念頭的人便趨向於涅槃(nibbana)。之後我們將會到達某種境界,某種內在事件將會突然生起。如果念頭很迅速,智慧(panna)也會很迅速。如果念頭或情緒很微細時,智慧也會很微細。當兩者同樣細微且相遇時,那麼潛藏於每個人之中的某種狀態就會破繭而出。此時,眼、耳、鼻、舌、身、意會脫離色、聲、香、味、觸、法。就好像汽車的驅動裝置被拆卸下來,汽車的各個部件就會變得彼此獨立,車子雖然還在,卻已無法再被開動。

    隆波田將這個方法的內觀所緣概述如下:

世俗諦所緣

1. 身—心(Rupa—Nama

2. 身動—心動;身病—心病

3. 苦—無常—無我(無法忍受的—易變的—無法主宰的)

4. 假名(Sammati

5. 宗教、佛教

6. 惡業、功德

勝義諦所緣

1. 境(事物)—觸(勝義)流轉

2. 貪—瞋—癡

3.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4. 煩惱—渴愛—執取—業

5. 戒(平常心)

6. 戒蘊—定蘊—慧蘊

7. 奢摩它和毗婆舍那(內觀)

8. 欲漏、有漏、無明漏

9. 身、口、意等惡業的各自果報以及三種惡業的組合果報

10. 身、口、意等善業的各自果報以及三種善業的組合果報

 

“生—滅”狀態(苦滅)

隆波田內觀這些次第的“內觀所緣”也是一系列次第的修行體驗。透過這一系列次第的修行體驗能夠讓我們的心一步步地趨向苦滅。這些都是隆波田當年修習這個方法時親身的體證。今天,它們成為隆波田內觀的練習者修行過程中的指南。茲說明如下:

身心所緣

1. 我們首先應該要知道“身—心”(rupa—nama;色—名)、身動—心動、身病—心病。所謂知道身和心,就是指我們的身(rupa色)和對身的覺知(nama名),此時每一個動作都只是身心和諧共存的動作。隆波田說:身體的疾病需要(外在的)醫生或醫院來治療;而心病諸如苦惱、挫折、瞋怒、貪愛、愚癡等等則需要(內在的)覺知以及喚醒與培養覺性的方法來解決。

2. 練習隆波田內觀,我們的心漸漸會領悟身心的苦、無常、無我(dukkham—aniccam—anatta)的特性。

3. 修到這裏,我們會知道假名(sammati)與實相之間的區別。我們應該知道宗教、佛教、罪業和功德這些世俗假名的真實意義。用世俗的觀點來看,這些名相在學者和宗教人士的詮釋之下有許多不同的意義。可是實際上,它們全都指向一種對於覺性的直接體驗。因此,隆波田解釋說:

    (1)“宗教”就是我們自己——所有具有身體且對身體有覺知的人。

(2)“佛教”就是能引導和發掘“本自具足的智慧和止息痛苦的‘覺性’”。

(3)“惡業”就是指缺乏“覺性”的狀態。因此,它完全是苦。

(4)“功德”就是指解脫痛苦的有“覺性”的狀態。

當我們能知道這些所緣的假名,就能破除一切世間的迷信或知見而回歸其本然。

勝義諦所緣

在第二階段,禪修行者被教導要注意覺知看念頭的過程,要能在覺知中看見念頭。當你有圓滿的覺知自然能直接面對(Encounter)和看見念頭,就像貓看見老鼠立刻就會迅速去捕捉。

1. 看見念頭時,行者應該看見一切事物(vatthu)、心觸及到的一切事物(paramattha)、一切變化無常(akara)。隆波田解釋:

Vatthu意指在我們身心內外的一切事物。

Paramattha意指心觸及的一切事物。

Akara意指身心現象變化無常。

2. 繼續修習隆波田內觀,我們的心能進一步看見“瞋—癡—貪”和“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3. 繼續用功,應該看見煩惱—渴愛—執取—業(kilesa - tanha - upadana - kamma)。隆波田比喻說,當我們看見這些現象時,內心的壓力與沒修行以前相比,就像突然減少了60%一樣。

4. 然後我們的心進一步看見戒(sila),再接著看見戒蘊—定蘊—慧蘊(silakhandha - samadhikhandha - panna)。此時便能了悟奢摩它(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sana)兩種定的區別。依照隆波田的觀點,奢摩它定是壓抑念頭的,它是不究竟的、不自然的,是一種虛構的定而非真實的定;而毗婆舍那定則是超越念頭的,本來就一直存在著的,是充滿覺知和觀照的定。

5. 接著會進一步看見欲漏、有漏、無明漏(kamasava - bhavasava - avijjasava)。

6. 再接下來就是看見身、口、意等惡業各自的果報以及三者組合的果報,看見身、口、意等善業各自的果報以及三者組合的果報。

7. 至此,就能看見生滅(koet—dap)的狀態,即內六根與外六塵斷開而不再連接。隆波田比喻說:“這種根塵斷開的情形就像將一條兩端綁在柱子上且繃緊的繩子,突然從中間把它切斷,它再也無法重新連接了。”所以,這種看見生滅的狀態就是苦滅,也是修學隆波田內觀的最終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