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320.JPG

你能跑去哪裡?

人們來這裡出家,當他們在這裡面對自己時,卻無法平靜,然後就想還俗,逃走。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找到平靜?無論旅遊或住在某處,要知道什麼是善的和惡的,你無法在一座山上或在一個洞裡找到平靜;你也可以到佛陀開悟的地方,但卻沒有更接近真諦。剛開始,懷疑是很自然的,我們為什麼要唱誦?為什麼睡得那麼少?為什麼要閉著眼睛打坐?當我們開始修行時,會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所有痛苦的原因,了解四聖諦,這才是真實的法,而非指特殊的禪修法。

我們必須觀察當下發生的事,若我們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它們是無常和沒有實體的,因而會生起少許的智慧。我們會發現:疑惑和厭煩會再度生起,因為我們仍未了知真諦,我們沒有清楚的看到真諦。這不是不好的現象,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地方,我們必須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

尋找佛陀

尊者阿姜 查非常容忍他的西方的弟子來來去去。按照傳統,一個新出家的森林僧,在他開始苦行遊方以前,至少要和他的第一個師父一起度過五次的雨安居。尊者阿姜 查強調:戒律是他修行的主要部分,精確的、小心謹慎的遵守出家人的戒律,和學習過出家人的生活及團體的生活方式。

但來自西方的僧眾就像受寵的孩子一樣,允許有超過傳統規定的空間,可以去參訪其他的師父。通常當有人決定離開時,沒有無謂的騷動和留下許多記憶。在法的生活裡是直接的、充實的、圓滿的,尊者阿姜 查說:「在他坐的地方,沒有人來,也沒有人去。」有一位美國人在巴蓬寺只修行一年半,就請求並獲得允許去雲遊,去跟其他泰國和緬甸的師父參學。一兩年後,他帶回許多雲遊的見聞及數月的密集修行的經驗,以及許多讓人驚訝的經驗。

在頂禮銷假後,他依然受歡迎,好像他不曾離開一般。在忙完了早上的討論佛法和僧眾與訪客的事情後,尊者阿姜 查最後問他:你在森林道場外是否找到更新或更好的法?沒有,雖然他學到許多新東西,事實上,這些在巴蓬寺也一樣學得到,法一直就在這裡,任何人都可發現,都可修行。尊者阿姜 查笑著說:「是啊!在你離開前,我就可以告訴你,但是那時你不會了解。」

然後這位西方的僧侶去阿姜 蘇美多比丘的住處,蘇美多比丘是尊者阿姜 查的資深的西方弟子,他告訴蘇美多比丘他的所有的見聞和奇遇,他的新的領悟和深入內觀。蘇美多比丘靜靜的聽著,並準備著從某種森林植物的根所做的下午茶。當故事講完了,也已經詳細敘述內觀禪法時,蘇美多比丘微笑著說:「啊!很令人驚嘆!其他的事情還需要放下。」如此而已。

然而那些西方人一直來來去去,他們都親自學習這些課。有時,尊者阿姜 查會祝福他們的雲遊,不過,他通常都會開玩笑。有位英國僧侶為了追求完美的生命和完美的師父而猶豫不決,他來來去去,已經出家和還俗好幾次。尊者阿姜 查最後叱責道:「他的僧袋裡有狗屎,因此,認為每個地方都很臭。」

另一位英國僧侶,他來來去去,從寺院到歐洲,去找工作,又訂婚,出家了好幾次,有一天,他坐在尊者阿姜 查的住處前,尊者阿姜 查向大眾說:「這個僧侶所要找的是一隻有鬍鬚的海龜,你們想想看他要走多遠才能找到?」另一位西方僧侶因為受到挫折,所以去請求尊者阿姜 查允許他離開。他抱怨要修行和遵守出家生活很難,這位僧侶開始挑剔周遭人的毛病:「其他的僧眾話太多;我們為什麼必須唱誦?我想要更多的時間禪修。資深的僧侶沒有好好教新來的人,還有你。」他罔顧一切的對尊者阿姜 查說:「就連你也好像還沒開悟,你總是在改變,有時你很嚴格,有時又好像漠不關心,我怎樣知道你開悟了沒有?」

尊者阿姜 查對此開心的笑,使得這位年輕的僧侶又好氣又好笑,尊者阿姜 查說:「在你看來,我好像沒有開悟,這是件好事,因為若我符合你的開悟的形象,符合你的理想,認為開悟者的行為應該如何,那麼,你仍會執著去尋找你自身外的佛,佛陀不在身外,而是在你心裡。」這位出家人向尊者阿姜 查頂禮後,回到他的茅舍去尋找真正的佛。

靠自己

對成長在沒有家具的村民而言,盤腿坐在寺院的硬石板上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對一位新來的西方沙彌而言,卻是笨拙又僵硬,坐在硬石板上開始每天的禪修和唱誦是非常艱難的。這位沙彌發現,只要早點去打坐,他就可以坐在大殿前的石柱旁,只要所有的僧眾閉上眼睛,他就可以輕輕的靠在石柱上,以西方舒適的方式來打坐,這是他的緩解之道。

這樣禪修了一個星期後,尊者阿姜 查搖鈴結束坐禪,並開始晚上的開示,尊者阿姜 查直盯著這位新來的沙彌,開始說道:「今晚,我們將談論如何修行法,意指支持自己,倚靠自己,不需要倚靠外在的事物。

大殿裡的其他僧眾聽了都在偷笑,這位沙彌有點不好意思,坐得非常直,直到開示結束。從那以後,他的意志力變得很堅定,而且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能挺直的坐在任何地板上。

簡單的教導

附近村民佈施一大塊未開發的林地給尊者阿姜 查興建寺院,一個富有的在家居士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在這森林中的一座小山上佈施建造一座莊嚴的大殿和寺廟。其他的護法居士們聚在一起,設計出在附近幾個省內最大的法堂。僧眾的住處是蓋在山上周遭的洞窟裡,而道路則是很費力的砍伐樹林從中穿過。建築工程從法堂開始,水泥地基,高的柱子,一尊巨大的青銅佛像的底座。當工程進行中,又加上新的設計,接著是護法居士與建築者的複雜討論,例如:屋頂要多莊嚴?為了使建築更完美,我們是否應該修改設計?用這種或是那種方式?在下面建個空的柱子和大的蓄水池如何?每個人都有好的意見,但是所費不貲。

與尊者阿姜 查的一次長的會議是所有這些討論的頂點,建築師、護法居士們提出不同的建築構想、費用及建造的時間。最後,這位富有的在家居士說出她的想法和問題:「師父!請告訴我們應該採用哪種設計?節省的還是昂貴的?我們該如何進行?」尊者阿姜 查笑著說:「當你做善事時,就有善果。」他只說了這兩句話。法堂落成後非常壯麗、莊嚴。

學習說法

Makkha Puja是個重要的佛教節日,慶祝一千兩百五十位開悟的弟子在佛前的集會,集會中,為了利益眾生和讓眾生覺悟,佛陀告訴他們要「四處遊方」去弘揚佛法。

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尊者阿姜 查與數百位弟子和護法居士們整個晚上一起打坐,在這典型的節慶中,大殿充滿大約一千位村民,他們打坐一個小時後,尊者阿姜 查或是他的首座弟子中的一位(他們都已經是各個寺院的住持),給他們一場精闢的開示,接著,他們再打坐一小時,整個晚上打坐、開示輪流交替著。

一位尊者阿姜 查的最資深的西方弟子坐在新進僧侶中,感受到這通宵的慶祝和修行的啟示、喜悅和艱難。在午夜,一個小時的打坐結束後,尊者阿姜 查對村民們宣佈:現在,他們將聽一位西方僧侶以他們當地的語言(寮國話)向他們開示。這位僧侶和那些村民一樣驚訝,他連準備和緊張的機會都沒有,他坐在大眾前面,談及他因受到啟發而出家,和他從修行中所獲得的對法的新的領悟。在這次經驗後,他在大眾前說法就很少緊張了。

事後,尊者阿姜 查解釋說:所說的佛法,必須不經準備的從內心和從經驗中流露出來。尊者阿姜 查說:「坐下來,閉上眼睛,讓法自然流露。」

在另一個場合上,尊者阿姜 查叫他的資深的西方弟子阿姜 蘇美多比丘去開示,蘇美多比丘開示了半個小時,尊者阿姜 查說:「再說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後,尊者阿姜 查說:「繼續講。」蘇美多比丘繼續講下去,但是他漸漸的變得厭倦,而許多聽眾開始打瞌睡。尊者阿姜 查鼓勵的說:「儘管說,只管說下去。」經過幾小時的奮鬥後,蘇美多比丘學會了在開示時,不會對聽眾的評論感到驚怕。

尊者阿姜 查問一位即將離開的僧侶,當他回到西方後是否打算弘法,他說:沒有,他沒有特別的計畫要弘法,若有人問,他會盡力解釋如何修行。

尊者阿姜 查說:「很好!對那些詢問者談論佛法是有益的。」尊者阿姜 查繼續說:「當你解釋佛法時,為什麼不稱它為基督教?在西方,若你談到佛陀,人們是不會了解的。」「我對基督教徒談上帝,雖然我沒有讀過聖經,我在心裡找到上帝。你認為上帝是一年來一次,給孩子帶禮物來的耶誕老人嗎?法是真理,一個了解這點的人,便了解所有的事物,上帝並沒有特別之處,如此而已。

「我們教的是如何解脫痛苦,如何去愛,如何增長智慧和滿懷慈悲,不論任何地方,或用任何語言,這種教導就是法,因此若稱它為基督教,那麼,他們會更容易了解。」

尊者阿姜 查對一位熱衷說法的法師有如下的建議︰「不要讓他們嚇到你,要堅定、直接,要了解自己的極限,對自己的能力要有自知之明。以愛和慈悲說法,當你無法幫助他們時,讓你的心靜下來。有時弘法是艱苦的工作,法師好像是人們傾倒挫折和問題的垃圾箱。你教的人越多,處理垃圾的問題就越大,不要擔心,教學工作也是修行的一種法門,佛法會幫助那些真正把它用在生活中的人,弘法者也增長了耐心和智慧。

尊者阿姜 查鼓勵他的弟子們把他們所學到的跟別人分享:「當你已經知道真諦時,你能夠幫助別人,有時是用語言,但是大部分是透過你的行為。至於討論佛法,這不是我的專長。想要認識我的人應該來與我共住,若你住很久,你會了解。身為一位森林僧的我,雲遊了許多年,我沒有去弘法,只是修行和聆聽師父們說法。這是重要的建議:『當你聽時,認真的聽。』此外,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所說的話讓我們受益良多,回味無窮。

最好的禪法是什麼?

大部分的時間,尊者阿姜 查被訪客圍繞著,有弟子、農夫、政客、軍人、遊客、信徒。他們請求祝願,徵求意見或質問他,讚美他,或來問難,挑戰和責備他,並且帶來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他孜孜不倦的教導川流不息的群眾。有一天,有人聽尊者阿姜 查說:他從接見這些訪客中所學到的法,和他從修行上所獲得的一樣多。

美味的一餐

一些弟子問尊者阿姜 查:為什麼他很少談到涅槃,而是教導生活的智慧;其他的師父經常談到證得涅槃和證得涅槃的大樂,以及涅槃在他們修行中的重要性。(註︰涅槃-不生不滅、解脫)

尊者阿姜 查回答:有些人會在品嚐一頓美食後,向他們遇見的每個人稱讚這頓美食的優點。其他人也會嚐到相同的美食,一旦嚐過後,卻覺得不需要經常告訴別人自己已經享用過的美食。

阿姜 查的寮房

尊者阿姜 查說:他不再做夢。他一個晚上只睡幾小時,他住在一間只有一個小房間的茅蓬的樓上。茅蓬的樓下,是泰國式的木柱支撐的沒有牆壁的空間,也是他接待訪客的地方。

這些訪客經常會送尊者阿姜 查禮物,除了食品和袈裟,還有精緻古老的雕像及精心製造的佛教民間藝術品。有一位西方僧侶,他是亞洲藝術的收藏家和鑑賞者,當他被分派到尊者阿姜 查的茅蓬,幫尊者阿姜 查做每日的清掃工作時,他非常興奮能看到這些可愛的物品。當他走上樓,打開門,他只看到一張空床和一頂蚊帳,他發現尊者阿姜 查在獲得這些禮物後,就儘快的把它們送出去,他不執著任何事物。

神聖的儀式與大熱天

從佛陀時代開始,出家人就已經被邀請做「儀式」,為在家居士祈福,或安慰處於困境中的居士們。據說︰佛陀也曾根據傳統儀式,以聖水撫慰弟子的心和為他們祈福。在泰國,由於研究經典和做「儀式」已經取代大部分僧侶的修行,因此,尊者阿姜 查經常取笑這些儀式扭曲了修行的道路。雖然如此,當儀式有所幫助時,他也會做儀式

在一個非常炎熱的下午,他應邀去城裡開示,和為一些在家弟子祈福。在唱誦和開示後,尊者阿姜 查繼續在裝有水的銅缽前唱誦,這銅缽由一根穿過陪他來的八個弟子手中的線連起來,一直連到一尊在打坐的佛像(這是古印度傳下來的聖線儀式)。在供養蠟燭與香之後,在缽水前唱誦的儀式即結束,尊者阿姜 查站起來,用一片棕櫚葉將缽中的水灑在房子裡和前來聽法的人身上,做為一種祈福。

在儀式中,一位年輕的西方僧侶對燠熱的天氣感到不耐煩,他對這個儀式更是不耐,於是他低聲對尊者阿姜 查說:「你為什麼要為這種毫無用處的儀式費心,這種儀式與修行一點關係也沒有?」尊者阿姜 查也低聲的說:「或許因為天氣熱,所以這些人想要一陣涼爽的雨吧!」

佛法的神奇力量

住在巴蓬寺附近的村民和一些弟子們,談論許多尊者阿姜 查有神通的故事。他們說:尊者阿姜 查可以同時在幾個地方現身,甚至有人說看過他的分身。他們談論他偉大的治病的神通及他治癒病患,或談論他有他心通、天眼通和深厚的定。

對於這些故事,對於未開悟者所關心的事和對神通不當的敬畏,尊者阿姜 查一笑置之。尊者阿姜 查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神通,那就是佛法的神通,佛法能讓心解脫,能斷除煩惱。其他的神通就如一張紙牌的幻影,它干擾我們與他人生命的關係,干擾我們對生死和解脫的認知。」尊者阿姜 查說:「在巴蓬寺,我們只教真正的神通。」

在另一個場合,尊者阿姜 查告訴他的弟子們︰「當然!若有人能入三摩地,可以把神通用在其他方面:用來培養精神力量,或做聖水,祝願,護身符和咒語。若你到達這種境界,會有這些神通。這種修行是醉人的,就像喝了美酒一般。然而這裡才是「道」之所在,是佛陀傳下來的。

在這裡,三摩地是觀禪的基礎只需觀察什麼生起,觀察因和果,繼續觀察。以這種方式,我們集中心力去觀察色、聲、香、味、觸、法。就在我們的感官裡,可以找到所有的解脫法。」

在家居士的修行(註︰三摩地-定、三昧、正受)

你們經常問有關在家居士的修行方法,家庭生活既艱難又容易,知易行難。就好像你們手裡握著火熱的煤炭來向我抱怨,我會告訴你只要把它丟掉就沒事。你們說:「不要!我要它變冷。」你必須把它丟掉,否則,你必須非常有耐心。

你問:「我怎能丟下它呢?」你可以丟下你的家庭嗎?在你心裡把它放下,放下你內心的執著,你就像一隻已經生蛋的鳥,有孵蛋的責任,否則,牠們會臭掉。也許你希望你的家人會感激你,能了解你為什麼用某些行為模式,然而他們可能無法如你所願。他們的態度可能是無法忍受的,閉塞的。若父親是個小偷,而兒子不贊同,他是個壞孩子嗎?儘量把事情解釋清楚,老實勤奮,然後放下。若你有病痛去看醫生,若醫生和他所有的藥都無法治癒你的病,除了放下以外,你還能做什麼?

若你從「我的家庭, 我的修行」的觀點來看的話, 這種以「自我中心」為中心的觀點,是另一個苦的原因。無論與別人共住或獨居,不要想尋找快樂,只要與法同住即可。佛教幫我們解決問題,但我們必須先修行和增長智慧。你不能只把米扔進一鍋水中,就立即有煮熟的飯,你必須生火,把水燒開及讓米煮足夠長的時間。若有智慧,藉著思考眾生的業力,問題終究會解決的。了解家庭生活後,你便能了解業,了解因果,並且會注意你的行為。

在團體中,在寺院或在禪修營禪修並不難,因為你會不好意思不去和其他人一起打坐。但是當你回家時,你會發現很難,你會說你很懈怠或挪不出時間來打坐。你放棄修行的權力,把它歸咎他人,歸咎於外在的環境或你師父。覺醒吧!你在創造自己的世界,你是否還想修行?

正如我們出家人必須努力持戒和修苦行,去遵守導致解脫的戒律;在家居士也必須這樣做。你在家裡修行時,應該盡力讓基本的戒律更清淨,努力守護身業和口業,認真努力,繼續修行。至於讓心專注,不要因為你已經試了一兩次,心無法平靜就放棄,修行不是一蹴可幾的,它需要很長的時間。當你的心到處亂跑時,你讓你的心跑了多久?你讓它牽著你的鼻子到處跑了多久?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仍無法讓心靜下來,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當然,心很難訓練。當一匹馬桀驁不馴時,一段時間不要餵牠,牠會改變的,當牠照著正確的指示時,餵牠一點食物。我們的好處在於我們的心可以訓練,由於正確的努力,我們能增長智慧。

過在家生活並修行佛法,必須在世間,而且能超世間。持戒,從基本的五戒開始,每一條都很重要,五戒是一切善行之母。從心中去除惡,去除痛苦和騷擾之因的基礎是持戒。讓戒行精嚴,當有機會時,就去禪修。有時,會禪修得很好,有時則不然,別擔心,請繼續。若有疑惑生起,要知道它們像心裡的其他念頭一樣是無常的。

當你繼續時,定會生起,利用定來增長智慧。觀察好惡是從感官接觸外境時生起的,不要執著它們。不要渴望成果或快速的進展;嬰兒是先學會爬,然後學走路,最後才會跑。只要持戒精嚴和繼續修行就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