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352595-3883299047.jpg

止禪及觀禪

[德加尼亞]


在修習「Vipassana」,或者稱之為「內觀」的時候,不需要很深的禪定,只需時時刻刻心的穩定就可以了。因為修習內觀時,必須知道身、心不同的所緣,而止禪只有一個所緣,如果我們只專注一個所緣,就沒辦法修內觀。

修止,是一個要用精進力來靜止內心的一個過程;修觀,是一個發現與學習的過程,通過觀察而了解的過程。

在觀禪裡面,大致有兩類方法:一類方法會比較注重觀照單一所緣,譬如呼吸、腹部起伏等等。要求盡量能清晰地觀照所緣,所以要運用相當的精進力及專注力。另一類,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這個方法,比較注重觀照的心,所緣可以是身、受、心、法的任何一種,特別在心念處的修習中,當下覺知的心更為重要。修心念處時,所緣細節不清楚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觀察的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強調的重點是持續的覺知,當覺知持續強化之後,品質提高了,所緣自然就會清楚。

所以兩種方法的入手處不一樣,有些禪法入手處是在所緣,這個所緣可以是色法,即身體現象;我們現在所用的這個方法的入手處是覺知的心。其他的方法需要比較強的專注力,著重於專注力的培育;而現在這個禪法,著重於智慧的培育,著重於怎樣開發覺知和智慧,怎樣應用它。在某些禪法中,可能是用意志力,或者精進力,去令心平靜下來,讓專注力提升起來;而我們這個禪法則是用智慧使心平靜下來。

有一些禪修者以為,當心很專注,什麼都不想,看到什麼東西也不能想、聽見什麼聲音也不能想,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沒有思惟,就是「聽就是聽,看就是看」,當然不是這樣!這完全是無明。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有時候他們甚至覺得,因為沒有思惟,走路也不知道怎麼走,走路也不知道是腳在走路,這種專注是難以開發智慧的。你看連走路也不會走,想也不能想,那我們可能明白法嗎?這是不可能的,這是無明。

禪修時,遇到不了解的東西應如何處理?觀照就是搜集資料,然後讓答案自然呈現。如果有問題,可以問老師,但問了之後未必一定明白,有時候可能反而產生更多的問題。現在,你已經知道如何觀照自己的心,遇到不知道的東西,你要有耐性去觀照、去調查,別想立刻得到答案,答案會慢慢地呈現。自己找答案,就是增長智慧的方法。

禪修的技巧和方法,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完全瞭解、完全明白的,沒有人一聽就能懂,一聽就會做,禪修是一個持續的、持久的、長期的學習過程,一個練習和實踐的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