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330413-4154779001_n.jpg

二十一.戒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和跋陀尊者住在波吒釐子的雞園精舍。
  這時候,跋陀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阿難尊者那裏,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跋陀尊者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賢友,世尊講說各種善戒。世尊所說的善戒帶來什麼利益呢?”
  “跋陀賢友,十分好,十分好!你善達要義、善思要義、善問問題。你問世尊所說的善戒帶來什麼利益嗎?”
  “賢友,是的。”
  “賢友,世尊講說各種善戒。世尊所說的善戒有助修習四念處。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世尊講說各種善戒。世尊所說的善戒有助修習這四念處。”
  
二十二.住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和跋陀尊者住在波吒釐子的雞園精舍。
  這時候,跋陀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阿難尊者那裏,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跋陀尊者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賢友,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呢?”
  “跋陀賢友,十分好,十分好!你善達要義、善思要義、善問問題。你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嗎?”
  “賢友,是的。”
  “賢友,人們不勤修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人們勤修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人們不勤修這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人們勤修這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
  
二十三.衰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和跋陀尊者住在波吒釐子的雞園精舍。
  這時候,跋陀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阿難尊者那裏,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跋陀尊者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賢友,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正法衰退;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正法不衰退呢?”
  “跋陀賢友,十分好,十分好!你善達要義、善思要義、善問問題。你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正法衰退;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正法不衰退嗎?”
  “賢友,是的。”
  “賢友,人們不勤修四念處,會使正法衰退;人們勤修四念處,會使正法不衰退。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人們不勤修這四念處,會使正法衰退;人們勤修這四念處,會使正法不衰退。”
  
二十四.簡說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念處。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比丘們,這就是四念處了。”
  
二十五.婆羅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位婆羅門走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那位婆羅門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呢?”
  “婆羅門,人們不勤修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人們勤修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什麼是四念處呢?
  “婆羅門,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婆羅門,人們不勤修這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人們勤修這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那位婆羅門對他說: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二十六.沒有完滿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和阿那律陀尊者住在沙伽陀的荊棘園。
  在黃昏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離開靜處去阿那律陀尊者那裏,和阿那律陀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阿那律陀尊者說: “阿那律陀賢友,人們說 ‘有學,有學’ 。有學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賢友,四念處的修習沒有完滿,這就是有學。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這四念處的修習沒有完滿,這就是有學。”
  
二十七.完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和阿那律陀尊者住在沙伽陀的荊棘園。
  在黃昏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離開靜處去阿那律陀尊者那裏,和阿那律陀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阿那律陀尊者說: “阿那律陀賢友,人們說 ‘無學,無學’ 。無學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賢友,完成了四念處的修習,這就是無學。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完成了這四念處的修習,這就是無學。”
  
二十八.世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和阿那律陀尊者住在沙伽陀的荊棘園。
  在黃昏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離開靜處去阿那律陀尊者那裏,和阿那律陀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阿那律陀尊者說: “阿那律陀賢友,勤修什麼法,能得大無比智呢?”
  “賢友,勤修四念處,能得大無比智。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我勤修這四念處,所以能得大無比智。賢友,我勤修這四念處,所以能以無比智觀察一千個世間。”
  
二十九.尸利婆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尸利婆陀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
  於是,尸利婆陀居士吩咐一個下人: “來吧,你去阿難尊者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阿難尊者雙足。你這樣說: ‘大德,尸利婆陀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尸利婆陀居士那裏就好了。’ ”
  那位下人回答尸利婆陀居士: “主人,是的。” 於是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對阿難尊者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 “大德,尸利婆陀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尸利婆陀居士那裏就好了。”
  阿難尊者保持沈默以表示願意探望尸利婆陀居士。
  於是,阿難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尸利婆陀居士的住處。阿難尊者抵達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尸利婆陀居士說: “居士,你怎麼樣,病痛有沒有消退,有沒有感到好轉呢?”
  “大德,我在轉差,病痛在增加,沒有感到好轉。”
  “居士,既然這樣,你應這樣修學: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居士,你應這樣修學。”
  “大德,世尊所說的四念處在我心中,我瞭解這些法義。大德,我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我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我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我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大德,世尊所說的五下分結,我看見在心中沒有任何一個沒有斷除。”
  “居士,你有得著。居士,你有得益。你為自己授記阿那含果。”
  
三十.摩那提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摩那提那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
  於是,摩那提那居士吩咐一個下人: “來吧,你去阿難尊者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阿難尊者雙足。你這樣說: ‘大德,摩那提那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摩那提那居士那裏就好了。’ ”
  那位下人回答摩那提那居士: “主人,是的。” 於是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對阿難尊者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 “大德,摩那提那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摩那提那居士那裏就好了。”
  阿難尊者保持沈默以表示願意探望摩那提那居士。
  於是,阿難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摩那提那居士的住處。阿難尊者抵達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摩那提那居士說: “居士,你怎麼樣,病痛有沒有消退,有沒有感到好轉呢?”
  “大德,我在轉差,病痛在增加,沒有感到好轉。大德,當我接觸這些苦受的時候,我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大德,世尊所說的五下分結,我看見在心中沒有任何一個沒有斷除。”
  “居士,你有得著。居士,你有得益。你為自己授記阿那含果。”
  
第三戒住品完

三十一.未聞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這是如實觀察身,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你們應要修習如實觀察身。比丘們,我已修習如實觀察身,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如實觀察受……
  “比丘們,這是如實觀察心……
  “比丘們,這是如實觀察法,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你們應要修習如實觀察法。比丘們,我已修習如實觀察法,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三十二.無欲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勤修四念處,能帶來最高的厭離、無欲、寂滅、平息、無比智、正覺、湼槃。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比丘們,勤修這四念處,能帶來最高的厭離、無欲、寂滅、平息、無比智、正覺、湼槃。”
  
三十三.不著手修習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不著手修習四念處,就是不著手修習能將苦徹底斷除的聖道;著手修習四念處,就是著手修習能將苦徹底斷除的聖道。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比丘們,不著手修習這四念處,就是不著手修習能將苦徹底斷除的聖道;著手修習這四念處,就是著手修習能將苦徹底斷除的聖道。”
  
三十四.修習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勤修四念處,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比丘們,勤修這四念處,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
  
三十五.念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比丘應該保持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念的比丘呢?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念的比丘了。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呢?一位比丘知道受的生起,知道受的持續,知道受的逝去;知道覺的生起,知道覺的持續,知道覺的逝去;知道想的生起,知道想的持續,知道想的逝去。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了。
  “比丘們,比丘應該保持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三十六.究竟智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念處。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比丘們,這就是四念處了。比丘們,勤修這四念處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
  
三十七.貪著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念處。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身的時候,會捨棄對身的貪著;當捨棄對身的貪著的時候,會證得不死。他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受的時候,會捨棄對受的貪著;當捨棄對受的貪著的時候,會證得不死。他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心的時候,會捨棄對心的貪著;當捨棄對心的貪著的時候,會證得不死。他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法的時候,會捨棄對法的貪著;當捨棄對法的貪著的時候,會證得不死。”
  
三十八.遍知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念處。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身的時候,會遍知身;當遍知身的時候,會證得不死。他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受的時候,會遍知受;當遍知受的時候,會證得不死。他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心的時候,會遍知心;當遍知心的時候,會證得不死。他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法的時候,會遍知法;當遍知法的時候,會證得不死。”
  
三十九.修習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四念處的修習。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四念處的修習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比丘們,這就是四念處的修習了。”
  
四十.分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四念處、修習四念處和通往修習四念處的途徑。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四念處了。
  “比丘們,什麼是修習四念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持續觀察身的生法,持續觀察身的滅法,持續觀察身的生滅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他持續觀察受的生法,持續觀察受的滅法,持續觀察受的生滅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他持續觀察心的生法,持續觀察心的滅法,持續觀察心的生滅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他持續觀察法的生法,持續觀察法的滅法,持續觀察法的生滅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稱為修習四念處了。
  “比丘們,什麼是通往修習四念處的途徑呢?
  “比丘們,這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通往修習四念處的途徑了。”
  
  第四未聞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