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A344DD-E04A-4583-B0DC-2BBBA4FC22E3.jpeg

增支部03第三集21-30經(3/19)

蕭式球 譯

二十一.身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娑毗多尊者和大拘絺羅尊者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娑毗多尊者說: “娑毗多賢友,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身證、得正見、信解脫3。賢友,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賢友,在這三種人之中,你認為哪一種較好,哪一種較優,哪一種較高呢?”
  “舍利弗賢友,在這三種人之中,我認為信解脫較好,信解脫較優,信解脫較高。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人的信根優勝。”
  於是,舍利弗尊者對大拘絺羅尊者說: “拘絺羅賢友,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身證、得正見、信解脫。賢友,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賢友,在這三種人之中,你認為哪一種較好,哪一種較優,哪一種較高呢?”
  “舍利弗賢友,在這三種人之中,我認為身證較好,身證較優,身證較高。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人的定根優勝。”
  於是,大拘絺羅尊者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身證、得正見、信解脫。賢友,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賢友,在這三種人之中,你認為哪一種較好,哪一種較優,哪一種較高呢?”
  “拘絺羅賢友,在這三種人之中,我認為得正見較好,得正見較優,得正見較高。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人的慧根優勝。”
  於是,舍利弗尊者對娑毗多尊者和大拘絺羅尊者說: “賢友們,我們全都是以自己所理解的來解說。賢友們,來吧,我們前往世尊那裏,把這件事情告訴世尊,世尊為我們解說時,我們便受持它。”
  娑毗多尊者和大拘絺羅尊者回答舍利弗尊者: “賢友,好的。” 於是,舍利弗尊者、娑毗多尊者和大拘絺羅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把所有跟娑毗多尊者和大拘絺羅尊者交談的內容告訴世尊。
  “舍利弗,不容易說這三種人之中哪一種較優、較高。舍利弗,信解脫的人進入了可得阿羅漢的道路,如果說他較優、較高,那即是說身證的人和得正見的人只能得到斯陀含或阿那含。
  “舍利弗,不容易說這三種人之中哪一種較優、較高。舍利弗,身證的人進入了可得阿羅漢的道路,如果說他較優、較高,那即是說信解脫的人和得正見的人只能得到斯陀含或阿那含。
  “舍利弗,不容易說這三種人之中哪一種較優、較高。舍利弗,得正見的人進入了可得阿羅漢的道路,如果說他較優、較高,那即是說信解脫的人和身證的人只能得到斯陀含或阿那含。
  “舍利弗,不容易說這三種人之中哪一種較優、較高。”

二十二.病人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病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有一種病人無論是否得到適當的食物,無論是否得到適當的藥物,無論是否得到妥善的照顧,都不能復原。
  “比丘們,有一種病人無論是否得到適當的食物,無論是否得到適當的藥物,無論是否得到妥善的照顧,都能夠復原。
  “比丘們,有一種病人要得到適當的食物,要得到適當的藥物,要得到妥善的照顧,才能夠復原。比丘們,因為這種病人要得到適當的食物、適當的藥物、妥善的照顧,才能夠復原,所以,要為這種病人提供醫藥用品,要照顧這種病人;也應照顧其他病人。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病人了。
  “比丘們,同樣地,在世間之中有三種像病人喻的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無論是否有機會去看如來,無論是否有機會聽聞如來講授法和律,也不會進入修習善法的正道。
  “比丘們,有一種人無論是否有機會去看如來,無論是否有機會聽聞如來講授法和律,都會進入修習善法的正道。
  “比丘們,有一種人要有機會去看如來,要有機會聽聞如來講授法和律,才會進入修習善法的正道。比丘們,因為這種人要有機會去看如來、聽聞如來講授法和律,才會進入修習善法的正道,所以,要為這種人說法;也應為其他人說法。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三種像病人喻的人了。”

二十三.行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做苦迫的身行、苦迫的口行、苦迫的意行。因他常做苦迫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苦迫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接觸苦迫的事物。因他接觸苦迫的事物,所以帶來唯苦無樂的苦迫感受,就正如地獄的眾生那樣。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做平和的身行、平和的口行、平和的意行。因他常做平和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平和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接觸平和的事物。因他接觸平和的事物,所以帶來唯樂無苦的平和感受,就正如遍淨天4那樣。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做苦迫的身行也常做平和的身行,常做苦迫的口行也常做平和的口行,常做苦迫的意行也常做平和的意行。因他常做苦迫的身、口、意行,也常做平和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既有苦迫也有平和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既接觸苦迫的事物也接觸平和的事物。因他既接觸苦迫的事物也接觸平和的事物,所以帶來苦樂夾雜的感受,就正如一些人、一些天、一些惡趣眾生那樣。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二十四.大幫助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對人幫助很大的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幫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人,這人對人幫助很大。
  “比丘們,再者,幫人如實知苦、集、滅、道的人,這人對人幫助很大。
  “比丘們,再者,幫人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人,這人對人幫助很大。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三種對人幫助很大的人了。
  “比丘們,我說,沒有其他人比這三種人對人更有幫助。比丘們,我說,受其幫助的人,對這三種人作禮、起立、合掌、恭敬,供養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也不足以回報。”

二十五.傷口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內心像有傷口的人、內心像閃電的人、內心像鑽石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內心像有傷口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容易忿怒、易受事情困擾,即使人們說一些小事情,也會使他惱火、惱怒、苦迫、繃緊,使他流露忿怒、瞋恚、不滿。比丘們,就正如一個流膿的傷口遭到木柴或石子碰擊時,便會流出更多膿來。同樣地,有一種人容易忿怒、易受事情困擾,即使人們說一些小事情,也會使他惱火、惱怒、苦迫、繃緊,使他流露忿怒、瞋恚、不滿。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內心像有傷口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內心像閃電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比丘們,就正如在黑暗的晚上,一個有眼睛的人借助連接的閃電,能看見色境。同樣地,有一種人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內心像閃電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內心像鑽石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比丘們,就正如鑽石無堅不摧,可摧碎任何寶石或石子。同樣地,有一種人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內心像鑽石的人了。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二十六.交往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有一種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有一種人應該尊重他、應該恭敬他、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
  “比丘們,什麼人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戒、定、慧的質素低,這樣的人除非為了憐憫他、悲憫他,否則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
  “比丘們,什麼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戒、定、慧的質素和自己一樣,這樣的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身處在戒的質素和自己一樣的人之中,他們會為自己說戒,這使自己進步,使自己得到安穩;身處在定的質素和自己一樣的人之中,他們會為自己說定,這使自己進步,使自己得到安穩;身處在慧的質素和自己一樣的人之中,他們會為自己說慧,這使自己進步,使自己得到安穩。因此,這樣的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
  “比丘們,什麼人應該尊重他、應該恭敬他、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戒、定、慧的質素高,這樣的人應該尊重他、應該恭敬他、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樣可使自己不圓滿的戒蘊得到圓滿,如果自己戒蘊圓滿,可用智慧幫助周遭的人;這樣可使自己不圓滿的定蘊得到圓滿,如果自己定蘊圓滿,可用智慧幫助周遭的人;這樣可使自己不圓滿的慧蘊得到圓滿,如果自己慧蘊圓滿,可用智慧幫助周遭的人。因此,這樣的人應該尊重他、應該恭敬他、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伴低劣者趨低劣,
     隨中等者不下墮,
     慕優勝者速上昇,
     是故應交優勝者。”

二十七.厭棄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應該厭棄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有一種人應該以捨心來看待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有一種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
  “比丘們,什麼人應該厭棄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戒行不好、本性邪惡、不淨、行為墮落、不光明磊落、非沙門而自稱沙門、非梵行者而自稱梵行者、內在腐化、充滿男女欲、沒有用處,這樣的人應該厭棄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跟這樣的人一起時,即使不跟隨他的見,自己也會生起惡名聲。人們會說自己是惡知識、惡同伴、惡密友。比丘們,就正如一條在排便的毒蛇,即使不咬人,也會弄髒地方。同樣地,跟這樣的人一起時,即使不跟隨他的見,自己也會生起惡名聲。人們會說自己是惡知識、惡同伴、惡密友。因此,這樣的人應該厭棄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
  “比丘們,什麼人應該以捨心來看待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容易忿怒、易受事情困擾,即使人們說一些小事情,也會使他惱火、惱怒、苦迫、繃緊,使他流露忿怒、瞋恚、不滿。比丘們,就正如一個流膿的傷口遭到木柴或石子碰擊時,便會流出更多膿來。又正如在燃燒著的柴堆不斷投進木柴或石子時,便會發出更多劈啪聲。又正如一個糞坑遭到木柴攪動或不斷掉進石子時,便會發出更大的臭味。同樣地,有一種人容易忿怒、易受事情困擾,即使人們說一些小事情,也會使他惱火、惱怒、苦迫、繃緊,使他流露忿怒、瞋恚、不滿。比丘們,這樣的人應該以捨心來看待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會責罵自己、斥罵自己、對自己不利。因此,這樣的人應該以捨心來看待他,不應跟他交往、不應跟他一起、不應伴隨他。
  “比丘們,什麼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具有戒行和本性善良,這樣的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跟這樣的人一起時,即使不跟隨他的見,自己也會生起好名聲。人們會說自己是善知識、善同伴、善密友。因此,這樣的人應該跟他交往、應該跟他一起、應該伴隨他。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伴低劣者趨低劣,
     隨中等者不下墮,
     慕優勝者速上昇,
     是故應交優勝者。”

二十八.花朵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說話像糞便的人、說話像花朵的人、說話像蜜糖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說話像糞便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在被帶到集會中、大眾中、親屬中、同業中或王族中問話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原因、為了他人的原因或為了少許物質利益的原因而故意說妄語──自己不知的說知道,自己知道的說不知;自己看不見的說看見,自己看見的說看不見。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說話像糞便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說話像花朵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在被帶到集會中、大眾中、親屬中、同業中或王族中問話的時候,不會為自己的原因、為他人的原因或為物質利益的原因而故意說妄語──自己不知的就說自己不知,自己知道的就說自己知道;自己看不見的就說自己看不見,自己看見的就說自己看見。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說話像花朵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說話像蜜糖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捨棄惡口、遠離惡口,無論他說什麼,都柔和、悅耳、和藹、親切、有禮、令人歡喜、令人心悅。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說話像蜜糖的人了。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二十九.盲人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盲人、單眼的人、雙眼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盲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沒有眼睛看見怎樣取得財富及怎樣使財富增長;也沒有眼睛認清善法與不善法、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黑與白。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盲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單眼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只有眼睛看見怎樣取得財富及怎樣使財富增長;但沒有眼睛認清善法與不善法、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黑與白。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單眼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雙眼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既有眼睛看見怎樣取得財富及怎樣使財富增長;也有眼睛認清善法與不善法、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黑與白。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雙眼的人了。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無財富之人,
     復不積福德,
     此是盲眼者,
     今生來生悲。
     
     至於單眼者,
     正法與非法,
     兩者互摻雜:
     雖有積善行,
     但為求財富,
     不惜作盜賊、
     欺騙與妄語。
     此人耽欲樂,
     來生投地獄,
     單眼者亦悲。
     
     至於雙眼者,
     人中最優勝,
     既能得正法,
     財富亦增長。
     常念及布施,
     對眾人慈憫,
     現得好方所,
     未來不悲惱。
     
     盲眼及單眼,
     兩者應遠離;
     應求得雙眼,
     人中最優勝。”

三十.倒轉

  “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智慧倒轉的人、智慧放在大腿的人、智慧廣博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智慧倒轉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常到寺院聽法。比丘為他說法,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這人在座位上沒有反思那法義的開首,沒有反思那法義的中間,沒有反思那法義的結尾;在起座之後也沒有反思那法義的開首,沒有反思那法義的中間,沒有反思那法義的結尾。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水不能倒進壺裏去,只會流出來。同樣地,有一種人常常到寺院聽法。比丘為他說法,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這人在座位上沒有反思那法義的開首,沒有反思那法義的中間,沒有反思那法義的結尾;在起座之後也沒有反思那法義的開首,沒有反思那法義的中間,沒有反思那法義的結尾。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智慧倒轉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智慧放在大腿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常到寺院聽法。比丘為他說法,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這人在座位上反思那法義的開首,反思那法義的中間,反思那法義的結尾;但在起座之後沒有反思那法義的開首,沒有反思那法義的中間,沒有反思那法義的結尾。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在大腿上放滿了芝麻、糙米、甜果、棗子等食物,當吃完起座之後便不再念及那些食物了。同樣地,有一種人常常到寺院聽法。比丘為他說法,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這人在座位上反思那法義的開首,反思那法義的中間,反思那法義的結尾;但在起座之後沒有反思那法義的開首,沒有反思那法義的中間,沒有反思那法義的結尾。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智慧放在大腿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智慧廣博的人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常到寺院聽法。比丘為他說法,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這人在座位上反思那法義的開首,反思那法義的中間,反思那法義的結尾;在起座之後也反思那法義的開首,反思那法義的中間,反思那法義的結尾。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壺口向上的水壺,水能夠倒進壺裏去,不會流出來。同樣地,有一種人常常到寺院聽法。比丘為他說法,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這人在座位上反思那法義的開首,反思那法義的中間,反思那法義的結尾;在起座之後也反思那法義的開首,反思那法義的中間,反思那法義的結尾。比丘們,這就是所說的智慧廣博的人了。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智慧倒轉者,
     無智亦無目,
     雖常到寺院,
     習近諸比丘,
     但不思法義,
     初中後亦然,
     不能受持法,
     智慧亦不生。
     
     智慧放腿上,
     優勝於前者,
     時常到寺院,
     習近諸比丘,
     座中思法義,
     初中後亦然,
     能在聽法座,
     受持諸法義,
     起座後忘卻,
     所持悉散失。
     
     智慧廣博人,
     尤勝於前者,
     時常到寺院,
     習近諸比丘,
     座中思法義,
     初中後亦然,
     能在聽法座,
     受持諸法義,
     之後亦不忘,
     常受持於心,
     此人隨法行,
     苦將得盡除。”
  
  第三人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