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8112db38979956a277f1a22cca3147f2a976965.jpg

自由之道 2/4 [隆波帕默]

第四章 心的訓練
4.1訓練心的目的
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定力和大善心,那是隨著智慧產生的,為進一步理解身心實相作準備。

4.2學習心有哪些內容
有兩點:何種心是善心,何種心是不善心?何種心是有益於修定,何種心有益於修內觀?如果禪修者沒有將這些時研究明白,那麼他或她可能無知地培養了不善心,還誤以為他或她在禪修。同樣,他或她可能錯誤地修了禪定,還以為修了內觀。

4.3善心的自然屬性
善心必定伴隨著善心所,有了這些善心所,心是完美無瑕的、正直的。有25種善心所(《阿毗達摩》指出一個心所就是一種心所的狀態,像心的狀態那樣)。這些善心所可以分成如下四類:
4.3.1善心所是所有善心的通性,共有19種:
(1)信:明智地相信所學應符合佛陀的教導
(2)念:正念,不是指被後期廣泛譯為的默念標記。
(3)懺:羞於作惡
(4)愧:對導致產生煩惱苦果的惡,生起恐懼
(5)無貪:無貪心
(6)無嗔:無嗔或慈心
(7)中捨心:心平衡、平等地對待現象(因緣),這經由智慧而產生的殊勝的心所
(8)身輕安:平靜的心所,如感覺
(9)心輕安:心平靜
(10)身輕快:身體的輕快
(11)心輕快:心的輕快
(12)身柔軟:身體的柔軟
(13)心柔軟:心的柔軟
(14)身適應性:身體的適應能力
(15)心適應性:心的適應能力
(16)身熟練:身體的熟練性
(17)心熟練:心的熟練性
(18)身正直:身體的正直
(19)心正直:心的正直
知道了解了這些必須相伴隨的善心所後,就不會困難去確定何種心是善的何種是不善的。簡單地說,如果心處於任何沒有正念的狀態,那麼肯定是非善的;如果心沉重的、緊張的、僵硬的、昏暗的、呆板的或被煩惱所佔據,或試圖去干預,而不是積極地覺知目標,那麼明顯是非善的。
4.3.2制約身口不善業的善心所是三種伴隨某種特定心境的善心所,也就是:
(1)正語:離四種不善口業:妄語、兩舌、惡語、無益語
(2)正行:離三種身不善業:殺或傷害人或動物、盜竊他人財產,混亂性行為
(3)正命:離錯誤的謀生方式,其中包含著錯誤的言行。
4.3.3擴展無量愛心的善心所,有四種(四無量心):
(1)慈心:慈愛他人
(2)悲心:同情他人,願幫助他人止息苦
(3)喜心:當他人幸福時隨喜
(4)捨心:當他人受苦而不能幫助時的中性的心。事實上,在《阿毗達摩》中指出只有兩種心是無量心:悲心和捨心,因為悲心是慈愛無嗔,而捨心是對一切現象持心平等,如所有善心的通性那節所說那樣。
4.3.4四聖諦的實現:
(1)理解苦諦:理解名色/五蘊/身心是一個苦集,是苦的根源;明了苦的功能是去看清身心的三本質。
(2)理解集諦(苦因):理解貪或精神上的奮鬥導致苦產生;明了集諦的功能是去根除苦。
(3)理解滅諦:理解貪和苦滅盡的狀態;明了滅諦的功能是去實現它。
(4)理解道諦:理解八正道;明了八正道的功能是去修行或培養發展它,根據內觀原則培養發展四念處中的正念。

4.4非善心的屬性
非善心是根於惡,伴隨不善心所產生,共有十四種,分成如下五大類:
4.4.1無明類:這些心所能伴隨十二種不善心,也稱之為所有不善心的通性,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1)無明:無明,或者說隱藏被覺知的目標的真相而使得心不能如實了知目標的屬性
(2)無慚:對身惡業、口惡業、意惡業沒有羞愧心
(3)無愧:不害怕犯過失所帶來的惡果
(4)掉舉:焦躁不安,心不能穩定在一個目標上,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四種類型,被稱之為“無根心”。

4.4.2貪類:這些心所能伴隨八種非善心,根基於貪心,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1)貪欲:對感官目標的貪愛—看得見的物體、聲音、氣味、味道、可觸知的目標物和心理現象
(2)邪見:錯誤信念
(3)驕慢:自負,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三種類型,被稱之為“lotika cetasika”。

4.4.3嗔類:這些心所能伴隨兩種非善心,根基於嗔心,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1)嗔心:嗔恨或生氣
(2)嫉妒:妒忌他人的長處或功德
(3)慳吝:慳吝自己的財產和功德,或小氣
(4)惡作、後悔:對過去已做非善行生起後悔心、對未做的善行生起擔心、不安。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四種類型,被稱之為“docatuka cetasika。
4.4.4昏沉睡眠類:這些心所能伴隨五種非善心所,前四種根基於貪心,後一種根基於嗔心。(細節不在這裡講述,因為那樣會使文章顯得很複雜,會對以前從沒有學習過高級論典《阿毗達摩》的禪修者來說會感到很困難)它們可以分為如下二類:
(1)昏沉:懶惰,心情抑鬱或沮喪的屬性。
(2)睡眠:覺知目標時,麻木遲鈍,昏睡閑散。同時,既然這個心所同屬於二種類型,被稱之為“thiduka cetasika”。

4.4.5懷疑類:對一個目標不能決定不能肯定的心所,只隨意識產生,根基於懷疑。懷疑這裡單指非善心所,比如,對三寶的功德的懷疑,對五蘊的懷疑,對星體及元素過去、現在、未來的懷疑,對緣生法的懷疑等。其他的懷疑,比如,對技術的懷疑,或對街道名字的懷疑,這些不被看做非善懷疑,只是對錯懷疑或相似疑惑。只要禪修者的心伴隨著這些心所中的一個,都將看做非善心。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伴隨著每一個非善心的非善心所,都是無明,也就是對被覺知的目標的真相的無知。特別是對修內觀的人來說,由於無知,心從名色分心落入到世俗心或念頭,接著心就困惑了。因而,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困惑”,它是經常光顧內觀禪修者的敵人。任何時候,困惑也許引導出關於某些善的想法,但那僅僅是世俗善法,或者頂多是為修禪定,不是為修內觀。內觀要求心如實覺知身心,“如實覺知身和心”是指本質上的無無明和智慧。

4.5總結
總而言之,禪修者應該清楚地知道善心和非善心。否則,他們可能會無知地錯誤地培養了非善心,還以為他們在修內觀。請看如下的例子:
(1)如果覺知一個目標時,心變得沉重、緊張、僵硬或昏暗,那一刻心肯定是非善心
(2)如果想起一些不善的事,心顯然是非善心
(3)如果心想起一些善事,比如,想幫助他人,想念誦“佛陀”,想默記腹部起伏運動,想起三寶,想這色身是不淨的,想起吸氣呼氣,憶起色身不是我而只是名色,它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等等,那一刻心是平常的善心,然而,它還不是內觀。
(4)如果心沒有帶著目的性地如實覺知當下的因緣,心輕鬆、柔軟、有適應性,熟練、正直、有正念、清醒、歡快、平和、乾淨而明亮,那一刻心是善心,適合於內觀禪修,進一步的細節將在4.6節講述。

4.6修禪定的心的屬性和修內觀的心的屬性
我們已經討論了善心和不善心,接下來,我們應該學習修禪定的心和修內觀的心。如果我們將修禪定的心來修內觀,那麼我們就不會成功。如這節標題所說,我們要學習理解的主題如下:
4.6.1心的品質:高級論典《阿毗達摩》陳述了禪定的心和內觀的心必須是大善心,有知識的慧心,也就是善心與知識聯合。善心有四種:
(1)伴隨著喜樂、與知識聯合的、自發的心
(2)伴隨著喜樂、與知識聯合的、有為的心
(3)伴隨著中道、與知識聯合的、自發的心
(4)伴隨著中道、與知識聯合的、有為的心

4.6.2禪定和內觀的不同
盡管經典裡認為禪定的心和內觀的心是同一種,但仍有一些不同之處區分如下:
(1)禪定適應於世俗法,內觀適應於真實法
(2)禪定的培養經由專注於所緣,稱之為ārammanupanijjhāna,而內觀禪修則通過識別理解身心的三本質,稱之為lakkhanupanijhāna。

4.6.3作者的觀點:我確實同意經典,但就個人意見來說,經典像一張地圖。禪修過程中禪修者會遇到有各種各樣的細節,這是經典未提到的。如下一些觀點我的學生應該注意:
4.6.3.1心:我的觀點如下:
(1)內觀禪修的心必須是善心,如4.3.1節所述那樣。你可以容易地識別,如果內觀禪修過程中,心變得有壓力、緊張、僵硬、昏暗、試圖干預目標、那就表明心是非善心,不再適合於內觀禪修;
(2)適合於內觀禪修的心必須非常有力。正念自然自發地生起,沒有有為地造作。正念生起的因是thira-sannā,也就是對身心現象強有力地覺知,不是重複某個詞,心裡默念,盯著和強迫什麼。另一方面,適應於禪定的心是有為的,因為禪定需要通過刻意默念、盯著來維持心持續地專注單一目標。

4.6.3.2目標(所緣):我的觀點如下:
(1)修禪定的目標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任何東西,包括:
(a)世俗目標,比如,以重複“佛陀”為前行,心裡默記腹部的升降,憶念佛陀的功德,憶念經典的功德,憶念團體的功德,憶念自己曾布施持戒的功德,憶念身體的不淨等等。
(b)身心作為被覺知的目標:正念覺知身心,如果沒有伴隨著內觀智慧來洞察三本質,那只是目標專注法,也就是修奢摩它禪定。
(c)涅槃作為被覺知的目標:在獲得滅盡定的那個階段,阿那含聖者和阿羅漢聖者可以用涅槃作為被覺知的目標,來獲得滅盡定。阿羅漢聖者嫻熟於無色界禪定。
(2)內觀的目標僅限於身心。這是為了消除錯誤的見解:視身心為我、人、眾生而粘著。世俗法不能採用因為他們不是真實的;涅槃也不能作為目標,因為涅槃既不是常規的心也不是某個人的身心。

4.6.3.3禪定和理解目標的屬性:我認為在奢摩它禪修和內觀修行中,正念、禪定和智慧執行著不同的功能。修奢摩它時,禪定導致目標專注;在內觀禪修中,禪定導致向內觀察目標的三本質。
4.6.3.3.1正念
(1)在修奢摩它禪定中,正念必須持續不斷地專注在一個目標上,這可以通過冥想、默記、盯著的方式使心舒服地粘著在目標上。這樣,這個目標適合於這個禪修者。心應該放鬆,如果心有壓力,就表明目標不適合他,心不會安靜。當心持續地舒服地專注於一個單一的目標,心自動會平靜下來。它產生於有目的地盯著或心理默記那些修奢摩它的方法。
(2)內觀禪修中,心必須積極地覺知當下的身和心。禪修者應該作為外圍的旁觀者來覺知身和心,像一個人在球場的邊緣看足球賽或舞台前的觀眾位上看表演那樣。正念自發地、無為地、不帶目的或毫不費力地產生。因為強有力地覺知身心現象,正念自然生起。
4.6.3.3.2定
(1)止禪中的定是指心堅定地專注在某一目標上,它粘著、被吸引在一個目標上,不會脫離目標。比如,當心正念於呼吸時,心專注在呼吸上。當心正念於腹部的起伏運動時,它會粘著於腹部。當心正念於感覺時,它粘著於感覺。當心正念於心識時,它粘著於空。當心重複某個詞作為修定的前行時,它粘著於那個重複的詞。
(2)內觀中的定是指心堅定地專注在對身心的正念上。心和被覺知的目標是獨立的、分開的,兩者之間好像有一個距離。心像遠看舞台戲的人或看球賽的人,或站在岸邊看流水的人。心積極地正念於身和心,從而獲得洞悉三本質的內觀智慧。也就是說,當眼睛見到色時,看只是看,心看並心從目標中分離。當心去感覺時,感覺只是感覺,心感覺並從所感覺的感受中分離出來。當心覺知心時,覺知只是覺知,另一個心憶起前一刻消失的那一念心。當心覺知一個現象時,心理解它只是一個現象,覺知的那個心從現象中獨立離出來。

4.6.3.3.3
(1)產生於禪定的智慧有如下重要的特徵:
(a)它產生於思考,包含思考,是思慧。盡管所思考的是真理,它只是世俗真理。比如,“佛陀是真正仁慈的人”,但我們是通過思考和回憶而獲得這個認知的,思考後,心安靜了。“身體是不淨的”,這是真的,但我們是通過不時地思考和回憶而獲得這個認知的,思考後,心安靜了。“死亡是真的”,但我們是通過不時地思考和回憶而獲得這個認知的。“生命、身和心確實有三本質”,但我們是通過思考和比較過去的身心和現在的身心才注意到它們的不同的,才理解三本質的,(這種理解稱之為思惟智),思考後,心平靜了。
(b)心明智地熟練地運用特定的方法壓制住五蓋(五蓋是心平靜的天敵)。比如,對感官愉悅的貪愛生起了,心明智地修不淨觀,來暫時地壓制它。不善願望生起了,心明智地冥想善願或修慈心觀來壓制不善願望。當心掉舉了,心明智地念住於呼吸來暫時壓制掉舉。
(2)產生於觀禪的智慧有如下重要的特征:
(a)它通過覺知或正念或修慧得以發展,不包含思考。內觀智慧產生於正念覺知一個現象,也就是當下的身心,一次又一次地,帶著正定覺知。(正定指心積極地覺知身心目標)
(b)內觀深入觀察名色/身心有三本質,從而心對身心生起中捨的態度,捨棄它們,最後實現涅槃,苦止息。

4.7學習心的方法
學習心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善心和非善心的屬性,看是否適合 止禪還是觀禪。有三種學習方法:
4.7.1經典上心的學習方法:
經典上將心簡分為89種,廣分為121種。這89/121種可以進一步分為如下幾類:
(1)按來源分,可分為4種,也就是善心,非善心,組合心,功能心
(2)按界分,可分為4種,也就是感官界心,有色界心,無色界心,超世間心
(3)按好壞分,可分為2種,也就是淨心,非淨心或其他不是淨心的心
(4)按分世俗分,可分為2種,世間心,超世間的心
(5)按根源分,可分為2種,有因生心,有六種,也就是貪、嗔、痴、非貪、非嗔、非痴;無因生心,不是前面六種有因生心的心
(6)按感受分,可分為5種,身體的愉悅、身體上的疼痛、喜悅、悲傷和中性平等心。這個主題非常長而不在這裡論述,簡而言之,如果一個人想透徹地理解心,他應該從經典上學習心、心的功能、心路過程。

4.7.2通過禪修學習心
不打算從經典上學習心的禪修者可以通過禪修學習心,有如下兩種方法:
4.7.2.1以禪定平靜為工具的心的修習(奢摩他亞尼卡:貪愛型人,適合從禪定入手再修觀的人)
一位貪愛型人,也就是貪愛愉悅、舒適、美麗、輕安的人,應該修身念處和受念處來培養智慧。然而,修這兩種念處禪之前,他應該先修止禪使心快速地穩定下來,明亮、正念、覺醒、歡快、心一境性。唯有這樣,心才能如實覺知身體和感受,才能理解身心的三本質。修止禪時,他應該選擇一個適合於他的目標:他精熟於觀呼吸就觀呼吸,他精熟於念誦佛陀就念誦佛陀,他精熟於正念行住坐臥時就正念行住坐臥。他精熟於觀腹部運動時就觀腹部運動。然而,有一個秘密,當心念住於所選擇的目標的那刻,心必須是明亮的、輕鬆的、幸福的,因為幸福是禪定生起的因。持續地覺知目標,沒有壓制,沒有粘著目標的趨向。然後,明智地觀察到:所有目標是被覺知的,心是知道者觀察者。這樣,禪修者就會感覺身體在呼吸,心在觀察正在呼吸的身體;一個心在念誦佛陀,另一個心憶起它;手在動,心看見手動;身體在行住坐臥不同姿勢裡,心看到姿勢。腹部在升降,心看到腹部在升降。
隨著越來越多地練習,最後,心將定下來,不斷地覺知觀察。對於那些奢摩他亞尼卡,這是通過修止禪學習心的最簡單的方式。然而,如果一個人想要完全透徹地學習心,他需要運用念處禪使得心進入第二種定或第三種定,比如,修安那般那。在這種定中,關鍵在於心一境性。當心從禪定中退出來,能知的心仍然保持穩定一段時間。因而,它應該被運用於念處禪,以便培養觀智,或者通過覺知當下的身和受培養內觀智。當心一境性退去時,禪修者應重新修止禪,這可以作為一種調節的修行方法,定為修慧的前導。
4.7.2.2以內觀為工具的心的修習(毗婆舍那亞尼卡:推理思考型人,直接修觀由觀入定的人)
推理思考型人有如下特點:喜歡懷疑、想像、吹毛求疵、尋找事實,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種類型的人應該通過修心念處或法念處培養內觀。事實上,為培養內觀,禪修者應該直接觀察心,這個方法容易。禪修者應精勤地觀察自己心情的變化有時高興,有時不高興,有時中性;有時歡樂,有時悲傷;有時沉重,有時輕鬆,有時貪婪,有時無貪;有時生氣,有時不生氣;有時茫然,有時有正念;有時掉舉,有時抑鬱;有時心在眼根生起,有時心在耳根生起,有時心在意根生起;有時無正念,有時盯著。不斷觀察心,不久就能理解自己的心。心也許不時地轉向修止禪。這是由智慧導向禪定的方法。

4.7.3通過禪修學習心和通過經典學習心的比較:
下面的指導也許是最好的方法,開始時按照4.7.2.1節修習禪定獲得平靜,或者按照4.7.2.2節不斷觀察感受,以及閱讀本書中有關學習心的文章;接著,禪修者獲得更多擴展的知識和對自己心的理解;下一步內觀禪修就會容易了。

4.8學習心的結果
重要的結果如下:
(1)一個人不會帶著貪心和目的來禪修而無知地培養了非善心;
(2)一個人不會錯誤地認為修禪定就是修內觀
(3)一個人不會因為他經驗某些特別的身體或精神上的經驗時,就錯誤地相信他已得涅槃。
(4)按照正確而恰當的方法下,一個人將能夠更容易地將心平靜下來。反之,不按照正確恰當的方法,許多禪修者大多無知地訓練他們的心,心反而變得昏沉和掉舉。有些人很高興地將注意力投向外在的事物,或者形成不平常的心理圖像。無論希望是為獲得平靜的力量,還是為內觀禪修作準備。這樣禪修是沒有用的。
(5)一個人能夠為內觀禪修培養出有質量的心,也就是配有知識的自發的善心。總而言之,當我們知道了非善心和善心的屬性,包括止禪的心和觀禪的心的屬性時,如果任何一種心生起了,正念將會自動生起去憶念它。如果那刻心是非善心,經由憶念非善心立即會消失,自動被善心取代。它是新的心,正念正定,為進一步內觀禪修作準備,也就是為如實覺知身心作準備。
相反,如果那刻,心掉舉波動而不能覺知身和心,禪修者應該修止禪直到心穩定、正念、覺醒和歡樂。然後,心再次獲得足夠的力量恢復正念覺知身和心,以進一步培養內觀。然而,如果心沉迷在平靜中懶得去恢復正念覺知身心,心應該理解它已經迷上平靜了。這樣,心從沉迷平靜中抽離出來,進一步培養內觀。另一方面,如果它仍然粘著平靜,禪修者應該採用一些策略讓它覺知其他身心目標而從平靜中抽離出來。然後,對平靜的粘著就消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