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Z40.jpg

◊◊ 以智慧戰勝魔力,防守心識如固守的城池 ◊◊

【040偈】
知身如陶器,住心似城廓,
慧劍擊魔羅,守勝莫染著。

【註解】
人類的軀體,就好像一個粗製劣造的陶器,輕輕的一碰、一摔就碎了。但是一顆經過鍛煉的心,卻比城墻還要堅固。一個修行人要以從禪定後所獲得的智慧為武器,消滅一切邪惡的摩羅。看護好那顆覺過禪定鍛煉的殊勝心,不要讓它再受到世間諸法的污染。

【慧劍斬邪魔——五百阿羅漢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五百名比丘。
  
在一個夏安居前,五百名比丘從佛陀那兒獲得了禪定的修學法門後,便集體離開舍衛城,來到百里開外的一片大樹林,他們覺得那兒是個適合他們集體修學禪定的好地方,便決定在那兒留下。
  
守護樹林的夜叉,心中開始恐慌,與這些正氣凜然的出家人共住一片樹林總是不恰當的,大大的妨礙了它們的正常作業。起初,以為他們指示暫住一夜,十四天過去了,這群比丘並沒有離開的打算。後來它們意識到這群比丘要在這片樹林裡度過四個月漫長的夏安居。於是,決定嚇跑這群比丘。於是,它們發出各種恐怖的叫囂聲,幻化成各種凶惡。恐怖的形態,很不友善的對待這群比丘。比丘們的修行嚴重的受到干擾,比丘們終於不勝其煩,集體回到祇陀園。
  
比丘們向佛陀匯報了樹林裡所發生的一切後,佛陀說,這群夜叉是因為得不到任何護持,心中恐慌,才會有這些舉措。佛陀為眾比丘演說了《慈心經》,告訴眾比丘,憑《慈心經》的力量,能護持世間的一切眾生,化解一切眾生的戾氣。佛陀要眾比丘重新回到樹林,繼續它們的修學。《慈心經》經文如下:

冀求大慈大悲心,仔細擇法善修行。
正直還要有正信,要有理性不傷害。
知足能忍少俗務,簡樸生活離愛慾,
慚愧持戒不放逸,修行不把家眷念。
眼見不能當事實,他人成就莫羡慕,
祈願眾生皆安樂,身康體鍵精神好。
一切眾生皆如此,能見非見都一樣。
或高或矮或中等,健壯羸弱大或小。
或於遠處或居近,已生或是未生者,
祈願世間一切眾,身康體鍵精神好。
無論何時與何地,莫要欺騙妄造業,
嗔恚乃屬邪惡意,眾生之間不殺傷。
如母保護待哺子,奉獻生命又何妨,
無限慈心大無畏,祈願眾生皆如此,
無限慈心遍宇宙,無限慈心遍十方,
沒有障礙與阻撓,沒有仇敵無嗔恨。
行住坐臥皆牢記,醒覺之時正念持,
此種正念即所謂:最高清淨聖潔行。
無過失是大威德,善修禪定舍愛慾,
如來告示梵行者,此生最後無來生。
  
五百名比丘在佛陀的指示下,一路高聲齊誦《慈心經》一直到他們居住的樹林。慈心力量所凝聚的一片祥雲,也隨著他們籠罩了整個樹林,樹林裡的一切眾生,包括夜叉在內,全部被慈心的力量所感化,一切邪惡的心念、暴戾的行為也全都在慈心力量的感染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從此,樹林裡的一切眾生,包括五百名比丘在內,全都受到慈心力量的護持,大家和平共處,相安無事。五百名比丘因此也能集中精神,全心全力於禪定修學方面精進。
  
佛陀在香房裡進入甚深的大禪定,於禪定中,佛陀以慧眼觀察世間,他發現是五百名比丘成就正等正覺的時候了,他發出一道金光,將自己的影像出現在樹林上空,為五百比丘開示此段詩偈。

五百名比丘在佛陀的開示後,努力精進,很快的,全部都證得了正等正覺,獲得最高果位,成為佛教僧團最大的一個集體——五百阿羅漢。

【評論】
知身如陶器。將軀體譬喻陶器,那是因為軀體像陶器一樣,經受不起任何打擊,輕輕一碰就碎裂了。
  
住心似城廓。安住的心,只有通過禪定的鍛煉,我們的心才能安住。一顆安住的心,猶如厚實的城墻,任你怎麼攻也攻不破。
  
慧劍擊魔羅。在佛教中,智慧指通過禪定的修行所獲得的“後得智”。世間人所說的智慧,在佛學上指知識。只有用好那把得來不易的智慧之劍,才能擊退摩羅。
  
守勝莫染著。擁有一顆殊勝的安定心後,還要繼續把它看護好,不要再讓它受到各種世間法的污染。


本BLOG<<真理的寶藏 法句經>>由高菩提法師提供中文繁體的編排,特此誌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