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9D7E0D-6437-46CD-9A57-ED84FE314562.jpeg

莫哥內觀禪法精髓(3/4)

內觀(毗婆舍那)
  內觀意指全神貫注地思惟無常、苦、無我,這是佛陀在講述正念時所做的解釋;正念包含四個方面,就像走向佛塔的四面階梯一樣,佛塔的高台好比智能,可以由這四面階梯的任何一個到達,這階梯就是正念的四個面貌: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若於禪修中專注某一方面的觀察,並不表示排除其它三方面的正念,它只是表示這其中的一方面是觀察的主要對象而已。


根據莫哥西亞多的教法,內觀的訓練有三個發展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專注於正念的培養;
第二個階段是觀察五蘊的生滅;
最後階段是清楚的知道有一條道路通往諸行止息,身心生滅變化的止息。


  其內容可以簡述如下:
   一、固定或集中心念在任一個指定的對象,例如吸氣、呼氣或者身心的移動,這叫做專注於正念。
   二、思惟身、受、心、法(心的對象)和它們的生起及立刻消失的變化就叫做過程的正念。
        三、認識一切有為法的本質、洞悉五蘊的生滅是可厭、令人不悅的,叫做通往生滅止息的道路。除非直到認識五蘊的生滅,看到了無常、苦、無我,否則將永遠不會到達毗婆舍那的禪修。


  真正修習毗婆舍那內觀的開始是禪修者能夠觀察身體和心理的生滅過程,於其中找不到一個所謂“自我”、“我”或“我的”這樣的東西,在這個正念裡面他不會認為是我在禪修或我的心在專注著,這樣才是正確的禪修,所有的五蘊都被清楚地看到它的無常、苦及無我。


  前面提到的幾個階段,若只是發展其中第一個或第二個階段是不可能從輪迴中得到解脫的,佛陀說過,只靠禪’須記住正定在初期的禪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真正發展毗婆舍那的第二或第三階段前,禪修者必須建立起相當的定力,最好的方式是將注意力放在鼻孔,注意著氣息的出入,禪修者此時雙腿盤坐,身體挺直,端坐於寧靜的環境裡,至少必須持續在定力的練習二十到五十分鐘才能進入毗婆舍那內觀禪修。具備了平靜的心與定力之後,禪修者便可准備發展莫哥西亞多所教導的對意識與感受的毗婆舍那禪修了。


  我們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我們必須從心開始。佛陀說過心的禪思的重要性,他說:“我知道沒有其它的法像已經被培育和發展的心一樣,可以導向極大的益處。”這句話也可解釋成一顆未被培育與發展的心的結果與受過培育與發展的心是相反的。


  心是所有活動的前導,也是一切現象的先驅,沒有心的配合,不管生理或精神活動都無法完成。當我們做出好的或壞的行為,心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沒有任何一個活動可以不先經過思想而可進行的,思想只是出現在心裡。當我們的心是在控制狀態時,我們的身體也是保持在控制中,而當我們的心是魯莽不被控制時,我們的身體也同樣會變得沒有節制地活動,染著也因而出現。所以,我們可以說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控制了我們所有的活動。


  心是錯誤知見──“自我主義”、“我”或“個人”藏居之處所,“我”或“自我”是造成迷惑的力量,這是非常重要且值得留意的,我們必須認識到個人或自我主義會覆蔽我們的心,所以要終止痛苦、自私和錯誤的知見,我們必須洞悉內心。


  莫哥西亞多已經提出一套非常簡單的公式,這個方法最適合現代的禪修者禪修觀照此“心”之用,這個禪修便是以意識和感受的正念為基礎的毗婆舍那內觀。


  雖然這些方面佔極重要的位置,但毗婆舍那內觀其它方面也不可以忽略,就好像糖漿一樣,在糖漿裡面包含了新鮮的檸檬汁、糖、鹽和水等各種成分。當我們愈來愈了解這些品質時,我們一旦注意到其中一方面,其它方面也將會被注意到,雖然它們不是被觀察到的對象,但四個念處是同時存在的,而且它們的生起、消失也都是同時進行的。


  為什麼莫哥西亞多選擇強調心念處?偉大的舍利弗曾說過:“雖然要讀別人的心念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要知道自己心念的變化卻是容件易的事。”當貪念在你心中出現時,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貪念是如何生起,假如瞋心、妄念、惡意或嫉妒在你心中出現,你可以立刻知道它正在生起,同樣地,假如它消失了,你也可以知道它在消失。


  強調心念處──特別是意識的正念的另一個理由,是要根除一個盛行的根深柢固的邪見,這個邪見甚至也存在於很多佛教徒心中,那就是認為識法是永恆的、是自我,或是靈魂,幾乎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此錯誤的知見,認為靈魂可從一個存在的本體轉換到另一個存在,有人甚至更進一步地說人死了以後從身體離開的是靈魂,另有些人認為靈魂不會離開人的身體,一直到它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再出生。這種種錯誤知見是深固於人們心中,而且一代又一代地傳了下來,這樣相信靈魂是從一個存在轉換到另一個存在是錯誤的,如此的知見會持續著,乃是因為我們相信意識是延續的、永久的,甚至身體死亡後它仍繼續地存在的。人們至此仍未有正確的緣起法的知識來引導他們了解意識也是無常的,是無休止的生滅過程。意識在某一時空生起,它不會從它生起之處向前移動一英吋,也不會在兩個連續的時刻裡保持相同的狀態。


  為了驅除根深柢固的邪見,以便正確了解我們的心,莫哥西亞多教導毗婆舍那內觀禪修。這是以意識和感受為基礎的,這兩種方式都是適合於現代禪修者練習的方法。


意識禪觀的開展(註:“意識”在這裡是指“了知一個對象”、我們的“了知能力”的心的形態。)


  對於那些立志要達到最後覺悟的人而言,他們首先必須從消除邪見及“我”的信仰。為此,莫哥西亞多提出一個觀察意識的非常簡單的方法,它方便於實際應用且適合所有人。下列這十三種意識都是需要思惟審查的。在一個時刻中只要觀察一種識,而且當這一種識生起時,也要記住在一個時刻中只有一種識會生起。一種識消失了,另一種識緊跟著生起。


  一般人相信有很多的識存在於我們人類身上,可能有數千種的識,但是這些總結歸納起來可分為十三種:
  內在的意識:
  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貪識。七、瞋識。八、惑識。九、非貪識。十、非瞋識。十一、心識。十二、入息識。十三、出息識。


  以上這十三種識可說涵蓋一般人所有的識。我們必須注意不管哪一種識生起,它都是我們的某一根門(註:根門sense door在這裡是指我們六個知覺的門徑:眼、耳、鼻、舌、身、意),跟其對象接觸產生的結果。它必須透過我們的六根才能產生,不可能沒有六根而能生起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意識和感受是同時存在、同時發生的。感受和知覺也是精神因素,它們跟意識同時產生。五蘊是同時生起、同時存在,且同時消失,因此只要我們審察其中之一蘊,便能發展內觀到其它四蘊(注:雖然在前面緣起是被描述為一個鎖鏈或發展,但是在觀察中每一個片刻五蘊構成這個鎖鏈同時生起與消失)。為了我們的目的,這十三種意識是重要的心理元素,它們是以意識為觀察基礎的禪修焦點。

  關於以上所提到的十三種意識中,貪識包含想吃、想聞等等。嫉妒和壞心眼屬於瞋識,而想要做服務或慈善工作則屬於非貪識之中。


  當我們張開眼睛,我們看到在我們眼前的種種色相,這時候眼識便生起。一個禪修者必須覺察並認知此是眼識的生起。當他聽到一個聲音,他也必須覺察及認知這是耳識的生起。甚至,當他感到有任何疼痛、發炎或搔癢之時,或其它愉快、不愉快的感受都會引起身識。禪修者必須確知每個時刻只有一個識及它的生起與消失(註:每一片刻都有很多心的生滅。當清楚地觀察,每一個心的生起都包含一個對象、一個意識或了知這個對象、以及各種精神因素,如:感受、意志等〔這些決定了意識如何與對象相關連〕。對象、意識和精神因素是五蘊生滅的另一種描述)。


  在練習的過程中,禪修者的體悟或內觀愈來愈深刻,散亂沒有了,只專注於生滅的轉變,而且意識到生滅的覺察速度會愈來愈快。一般而言,此時禪修者透過內觀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種意識瞬間生起又立刻消失。他清楚知道在兩個時刻裡沒有相同的意識。任一意識的壽命都是短暫的,它在生起那一刻被觀察到的,同時也被發現已經消失了,因為任一識蘊之壽命都是暫時的,一旦被觀察到,也正是消失的時刻,而另一個意識緊接著原來消失的意識而生起,所以在觀察中,禪修者會發現他觀察的某一意識,事實上已然消失了(註:事實上,禪修者將發現他的觀察只是上一刻意識的回顧,並看到在先前片刻意識和對象是如何完全消失的),當它生起之後很快地便消失了。因此,禪修者若於意識上做禪修或觀察,他唯一發現的就是變化──每一個意識的生起及消滅的更替。假如在最初觀察的階段,他沒有看到意識的消滅止息,他就不能超越無常的觀念。他必須更加努力,然後靠著正定和正念去覺知五蘊生滅的本性。


  當他能覺察意識的生起後,他會變得更能覺察意識的消失。從事於這種觀察與認知時,他必須除去“我”的觀念,或者換句話說,他必須認知各種意識的生滅現象只是意識本身而已,除了意識外,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稱為“我”或叫“我的”這一類恆存的東西。


  禪修者應該不斷觀察直到他覺察到“我自己”的成份愈來愈少,而覺察到意識愈來愈多。從覺察到更多的意識之後,他必須更加努力精進去覺察更多意識的生起與止息。


  當他在觀察進行時,有其它各種不同的想法會進入他的腦子裡干擾思惟,這時他也必須思惟這些想法,並覺察到這些想法也是在生起與消失的變化中,因為無論什麼意識生起總會終止。所以他必須覺察我們身心無任何一物是不變的、持久的或永恆的。


  僅靠知道變化無常的觀念或念誦“變化、變化”是無法理解無常的確切意涵,很重要的一點是,禪修者必須觀察且深刻地體驗到五蘊隨時在無常的變化,而不是藉由念誦“變化”這樣的字眼而被蒙蔽在變化無常的概念裡面。任一念頭的生起與消逝是如此疾速飛馳,以致於難以形容。一個禪修者不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快速。在這階段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去體驗五蘊的生起與消失,尤其是每一個新的意識的生起。提到呼吸,禪修者必須保持正念於入息及出息意識上。他必須對這兩種意識的生起與消失保持正念,同時也須對其他的十一種意識保持正念。


可能有人會問:“何時何地可以練習意識的禪修?在毗婆舍那中心或者寺院?”


回答是:“只要是意識生起之處就可以練習,當走路的時候意識生起,那麼就在走路時練習,當吃或喝的時候,同時也可做禪修的工作。當坐在辦公室時,禪修就在彼時彼地來做。在禪修時,禪修者務必留意的是用全心的覺察與理解來觀察他自己的意識。觀察意識的生滅愈清楚,禪修者愈能了解內觀的意義。若有散亂、紛擾不安、或迷惑,煩惱很容易附著在人的身上一再輪回。無論內心生起什麼,只要清楚地觀察到它的生滅即可免於煩惱的產生,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再進一步說明,我們必須注意當禪修者觀察意識之際,他看到了第一個意識在片刻之間消失且非常短暫,緊接著下一個意識生起。這就是毗婆舍那或內觀意識之道。所以當觀察各種意識活動時,將會有一連串的事件連續進行,即無常(短暫),內觀,無常,內觀等。


  練習中的禪修者,必須把握最初的內觀,上一個意識無常消失了,立刻緊接上去,不讓任何染著乘虛而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意識的消失必須確實觀察不讓它輕易錯過。應該正確地留意、觀察和了解此一意識已消失而下一個意識緊接而來的叫“內觀”,因為它直接的內觀使我們覺察到進行中的意識已經消失不見的事實。


  在禪修當中,禪修者偶而會出現一些可意或不可意的心念,此時他們必須將這些心念都當做禪觀的對象。無論如何不要為這些分心而感到失望或挫折,而應該將這些出現的心念也當做觀察的對象。


  法的六個屬性中有一個叫做“來看”(ehipassiko)。因此佛法叫我們每個人“來”和“看”,而且檢驗它們的真正本質,以及看清它是如何不停地進行生滅的現象。


  當禪修者的觀察僅有少許的疏漏時,表示他的內觀已經到達某種水準了。他能夠在生滅的過程隨之做觀察而不讓任何染著從中插入,表示他已經到達粉碎我見的階段了。在這個時候,他離覺悟的第一步可說近了(註:如此我們看到毗婆舍那能真正改良我們觀察身心快速變化的能力,當觀察的速度或頻率在一秒鐘之內增加很多倍時,表示內觀加深了)。

 

(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5e189b0102w1ng.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