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77.jpg

◊◊ 智者的訓誡,令善者喜,令惡者憎 ◊◊

【077偈】
訓誡與教示,阻他人過惡。
善人愛此人,但為惡人憎。

【註解】
智者提出的告誡或譴責,是為了保護那些有善根的人,讓他們避免做出反社會的行為。智者的告誡與譴責,受到賢善者的擁戴,卻令那些愚痴者厭惡與憎恨。
  
據注解,佛陀叫二位上首弟子,驅逐那些邪惡者,訓誡教示那些可能服從的人,勸阻他們的過惡,可是去訓示的人,卻會被邪惡者所憎恨。

【賢者珍惜善導——兩名邪惡比丘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兩名邪惡比丘——阿沙吉和普納。
  
阿沙吉和普納是佛陀兩大上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的門下,他們仗著導師的威望,倒行逆施邪惡又無恥,早在他們與其他比丘住在乞陀岩道場時,就以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行為不良屢犯清規,眼下更是變本加厲,宿娼、飲酒、鬥毆,結黨營私,偷盜同修的財物,搞得人心惶惶,使得竹林園不再是出家人溫馨的道場。
  
佛陀知道阿沙吉和普納的惡行後,決定開除他們的僧籍,於是召見了舍利弗與目犍連,要他們兩人前去竹林園處理阿沙吉和普納這兩個敗類。
  
舍利弗與目犍連遵從佛陀的訓示,前往竹林園,開除了阿沙吉和普納的僧籍,召集了所有的比丘,對他們作出了嚴厲的批評和告誡。有些比丘接受了兩大尊者的教誡,改過自新,有些則還俗,重新過著在家人的生活,部份品性惡劣的比丘和阿沙吉、普納一樣被開除了僧籍。
  
事情終於圓滿的結束了。在一次開示會上,佛陀說:「那些不守清規的比丘將被逐出僧團,接受教誡的比丘,只要肯改過就可以繼續待在僧團裡。執行告誡者,會被那些缺乏智慧的人所憎恨,但是,也會被那些有智慧的人所擁戴。」
  

註:竹林園事變,與提婆達多有關,阿沙吉和普納只不過是第三股勢力。當時,正信比丘都躲到樹林裡去了,舍利弗來到時,提婆達多已帶領大批比丘,離開竹林園,打算自組僧團,舍利弗處理了阿沙吉和普納後,趕前去追回大部份的比丘。

【評論】
訓誡與教示,訓誡教示在一些注解中,將這兩個詞分辨得很清楚。訓誡,就是嚴肅的譴責,警告某人對於他所作的非善或惡行,將會為他帶來什麼後果。訓誡是當面譴責,如果由另一人轉達,就是告誡。教示,就是在訓誡後所作出的指道性原則。
  
阻他人過惡,阻止一個人做出非互助性的反社會行為。這是制約於將犯下的惡行,如殺生、偷盜、淫亂等。持守五戒,能使人對一切眾生生起憐憫心,不傷害、不殺害,只取屬於自己的東西;過著淨化的生活,有了這些道德行為,能令人擁有無畏懼心,安全感和平等感。一切道德或好的生活建立於愛與憐憫,也就是慈心和悲心,一個人若沒有大慈大悲之心,不能稱為有道德的人。言與行如果缺乏了慈(愛)與悲(憐憫),不能視為是善與道德。肯定的,若一個人持有慈(愛)與悲(憐憫),他絕對不會作出如殺生、偷盜等惡行,一切惡行都是當一個人被愚痴、貪婪和嗔恚驅使下所做出來的。
  
對於未經鍛鍊的心,制訂戒律來約束,是必要的。未經鍛煉的心,經常找藉口在言或行上犯罪,佛陀說:「當意念不防守時,體行也不被防守,言與心行也是如此。」
  
行為建立性格,沒有人能賜予另一人好的性格,每個人的品性都得靠自己的意念、反省、關懷、努力、正念和內觀等來建立,這就如一個人要掌握一門技術,就得痛下苦功。因此,要掌握建立偉大品性的技術,就得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同時要勤奮及時時小心戒備。
  
訓練人格的首要步驟,就是練習自我制約。一個人若沉迷於感官的欲樂中,他的良好社交行為與人格將墮落,這是所有宗教導師和心理學家所一致認同的。那些執著於欲念,沉迷於享樂者,不能正式地接受教育,直到他們學會承認自己的過錯。
  
有關高尚道德的行為,佛陀這麼開示:「邪惡能被棄除,若邪惡不能被棄除,我就不會這麼說;既然能這麼做,我勸你:放棄邪惡。」
  
佛陀接著說:「善可以培養,如果善不能培養,我就不會這麼說;既然可以這麼做,我勸你:培養善德。」
  
這是一位好導師給予的教導,他使人們節制於不被接受、不道德和非互助性的行為。


本BLOG<<真理的寶藏 法句經>>由高菩提法師提供中文繁體的編排,特此誌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