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12.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在所有的煩惱中,證得初果的人已根除疑和邪見;證得三果的聖者已根除嗔;二果聖者不根除任何煩惱,凡是剩下的煩惱全部減弱。三果聖者只根除嗔,不包括貪慾,雖然他沒有感官上的慾望,但是仍然渴望一個非常清淨、平靜、無憂無慮的境界。證得三果的聖者並未斷除所有的貪慾,因為對更高的存在(生在無色界)的嚮往也是一種貪慾,這種「貪」非常細微,這是最後的貪,這種「渴望清淨、平靜、無憂無慮的生命型態」的貪慾,在證得四果阿羅漢以前被根除。因為仍有些微的慾望,這顯示三果聖者仍有些微的癡,只要有任何的欲望,無論它多麼細微,表示仍然有癡(moha),只有在證得四果阿羅漢時,癡才被完全根除。 證了初果,某些癡已被根除,只剩下非常細微的癡。四果阿羅漢完全根除貪慾,因為「渴望平靜、清淨、無憂無慮的生命型態」的慾望已被根除。Moha指癡或無明(avijjā),四果阿羅漢已經完全斷除癡。Māna(慢)是什麼意思?不要和別人比較,不驕傲,不自負。當我們有所成就時,我們會非常高興:「噢﹗我有所成就。」這也是一種「慢」,不要與他人比較,只對你所做的事感到高興,「慢」在證得四果阿羅漢時根除。請想想看:那種心境是多麼解脫,究竟解脫。


昏沉睡眠只有四果阿羅漢才能完全根除,因此,在證得阿羅漢以前仍會昏沉。阿羅漢不會昏沉,他可以長時間醒著,如果他想要的話,他可以好幾天不睡覺;如果他想睡,這是出於他的意願,如果我們有這種本事,該有多好!Uddhacca(掉舉)指心浮躁不安,即使證了三果阿那含,仍會掉舉;只有證得四果阿羅漢,才不會掉舉,阿羅漢的心是完全平靜、具足正念的。即使證了三果的聖者並非百分之百有正念,只有四果阿羅漢能具足正念。

無慚和無愧:因為三果阿那含仍然有些微的慢心,有點驕傲,有些微的貪慾。根據阿毘達摩,這指此人仍然「無慚」,仍然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此處的「慚」並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羞恥。當你禪修時,你會了解它的意思。當某些事情發生時,你可以觀察你的心,你發現你的心態不健全,你感到慚愧,不是因為別人發現了,而是因為你知道那是不好的,通常我們沒有這種體驗,因為要證了四果阿羅漢才能根除無慚無愧,所以我們仍然是「無慚、無愧」。Micchādiṭṭhi-musāvādo micchakammanto micchā-ājīvo ti ime paṭhamañāṇavajjhā; micchāsankappo pisuṇavācā pharusavācā ti ime tatiyañāṇavajjhā. Cetanā yeva c' ettha vācā ti veditabbā. Samphappalāpa-micchāvāyāma-sati- Samadhi- vimuttiñāṇāni catutthañāṇa vajjhāni.~~ Vsm684-5 (「在『邪性』中:邪見、妄語、邪業、邪命是初智所斷;邪思惟、兩舌、惡口是第三智所斷;綺語、邪精進、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識第四智所斷。」《清淨道論》)


在邪見、妄語、邪業中,像殺、盜,錯誤的謀生方式(邪命),在證得初果時被根除;邪思惟、兩舌、惡口在證得三果時根除。根除指他的意圖被根除,而非自制。通常,我們自制,不兩舌、不惡口;在證得三果後,這指沒有意圖去造口業;四果阿羅漢則根除綺語(雜穢語)、邪精進、邪念、邪定、邪解脫和邪智。有時我們記得過去的事:「噢﹗我已經做了這和那,我曾經喜歡這個和那個。」如果我們不再想過去,只想那些有益的,像我們已經學過佛法,我們會想:「佛陀這麼說過。」這是一種正念,即使證得三果,仍會想以前發生的事,非關佛法,而是其它事情。如果你想與佛法無關的事,這是一種無益的想法,是邪念(micchā-sati) 。邪定(Micchā-samādhi)亦然,心全神貫注於任何念頭、任何所緣境,或讀一本書;四果阿羅漢只有正定,他的心不會專注在任何無益的事(邪定)。邪解脫(Micchā-vimutti)︰有時,有些人在禪修中體驗無憂無慮的境界,這不是真的解脫,但是他們相信這是真的解脫。當一個人已經究竟解脫時,他知道:那種境界是暫時的,不是真正的解脫。邪智(Micchā-ñāṇa)︰人們在做壞事時非常聰明,他們計畫周全,非常有智慧的用一些方法在做壞事,這是邪智,這在證得四果阿羅漢前被根除。


這些正如佛經所敘述的,證得何種果位斷除何種煩惱。知道這些事是非常有趣的,我強調要證得初果,因為那是我們所期望的,初果以上是非常難的。大多數的師父會強調:不要停在那裡,繼續往前,但是我知道很少人會一直修下去,他們是如此的滿足,以致於他們安於現狀。涅槃不是一個地方,也不是一種精神狀態。當某人證了四果阿羅漢,並且入般涅槃(parinibbāna),他不在任何地方(不受後有)。有些人說:即使證了阿羅漢果位,阿羅漢仍會享受解脫之樂,而且永遠處在那種狀態,這是錯誤的見解。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嗎?他們仍然執著無憂無慮的境界,他們仍想繼續活著,這個我非常了解。要了解這種觀念並不難,你會發現他們仍然有所執著,想繼續活著。他們甚至說:佛陀仍然活著,在某處,或許在喜瑪拉雅山。這是不對的,了解這些非常重要,因為有許多錯誤的觀念和邪見充斥在周遭。無論這個人多麼清淨,多麼無憂無慮,佛陀說:這並非究竟解脫。所以涅槃不是一個住所,並非一種境界。


涅槃的性質與身心現象的性質完全相反。有些人說涅槃和Saṃsāra相同,不然,這是邪見,要理解涅槃,你必須了解Saṃsāra。Saṃsāra指身心的生滅過程,或譯為流轉、輪迴,指身心的生滅現象是流轉不已的;身心生滅現象的結束即是涅槃。你可以說涅槃與Saṃsāra有關,涅槃與身心的生滅過程有關,但是涅槃不在生滅過程裡,涅槃是身心生滅現象的止息,是痛苦煩惱的止息,從這點你可以說涅槃與Saṃsāra有關。這是為何佛陀說:「我宣稱涅槃在此身。」(相應部,i.62),這並非指有涅槃在我們體內,而是指:藉著徹底了解這個身體,了解五蘊,徹底了解身心生滅現象,我們可以證入涅槃,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證入涅槃。證了某種果位根除某些煩惱是什麼意思?我們能根除以前的煩惱嗎?不能,因為煩惱已經產生了,是以前的煩惱。我們能根除已經生起的煩惱嗎?我們會認為:這是可能的。如果我們不根除他們,他們會保留嗎?假如你現在在生氣,你會有什麼反應?繼續生氣,從這一刻到下一刻。此時的心理狀態只有憤怒,因為心識的生滅非常快速,所以我們認為這是大怒;沒有大怒這回事,而是小怒聚集在一起。當它發生在這短暫的時刻時,它會消失,絕不停留。我們不能說:「請憤怒留下」,它會消失,所以我們不需要根除現在所生起的憤怒。因此當我們說:這個階段的果位根除這種煩惱時,並非指它根除現在生起的煩惱。那麼,它指根除未來會生起的煩惱嗎?你不知道未來會生起什麼煩惱,因為它尚未發生,所以我們無法根除未生起的煩惱。這表示證果的聖者並未根除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煩惱,它根除潛在的煩惱。潛在的煩惱尚未生起,如果你根除潛在的煩惱,它消失了,不會再生起。

由於過去的煩惱,過去的業,所以我們現在在這裡,而我們或多或少帶著過去的業,我們所帶的業是什麼形式?我們的煩惱又是什麼形式?如果是潛在的煩惱,它是非常隱微的,還沒有顯現出來。例如,一棵種子是一種潛能,它有潛能成為一棵大樹。如果你想要砍伐那棵樹,在過去,這棵樹曾經出現,死去,所以你毋須砍它;現在,如果這顆樹將死,就讓它枯死;至於未來,它還沒有成為一棵樹,所以如果你想摧毀一棵樹,只要摧毀種子。你毋須砍樹,只需摧毀種子,「潛在的煩惱」就像種子。你能明確的說:現在是五點四分,一小時後,哪種煩惱會在你心中生起?沒有人能預知,因為不一定正確,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如果你能摧毀這種「潛在的煩惱」,那麼它就消失了。這種「潛在的煩惱」不在過去,不在現在,因為它還沒有顯現。這種「潛在的煩惱」很難理解,無法證明,只有可能性。這是「證了某種果位的聖者斷除某種煩惱」的原因,當所有的煩惱都根除時,我們稱之為涅槃境界(nibbānic state),我們不能說:涅槃是過去、現在或未來。涅槃是超越時間,不受時間影響的,這是非常令人困惑和難於談論的,或許研究次原子的物理學家能了解。


業也是一種潛能,當我們證得某種果位時,某種業無法再產生果報。我們所累積的惡業,在證得某種果位後,不會再產生果報。業在那裡?我們如何帶著業?我們所帶的是潛在的業,要了解這是非常難的。假如我們有生氣的潛能,然而我們現在不生氣,一旦有人觸怒我們,我們會生氣。我們無法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生氣。我們要斷除潛在的煩惱,以免這些煩惱起現行,以免煩惱種子起現行。有時即使是非常博學的僧侶也無法了解,這需要很長的時間。要了解這些道理的最好方式是去修行,因為我們無法了解它,這是為何佛說:「不可思議」的原因。涅槃不是會生起或發生的東西,我們不能說:「當涅槃發生時。」涅槃是真諦,若有人已培養足夠的智慧,他可以體證涅槃,這取決於他的清明的智慧。你的智慧越清明,你的體驗會越深刻、清楚。這是為什麼在證得初果時,所體證的的涅槃與證得二果、三果、四果不同的原因。涅槃的性質是相同的,由於證果者的清淨智慧有高下,所體驗的涅槃自然不同。就像「看」一樣,你的視力越好,你看得越清楚。要找到一個譬喻也非常難,所以佛說:關於涅槃沒有例子。沒有語言、概念可以說明,涅槃的意思是「熄滅」。在《寶經》(Ratana-Sutta,SN, 2 1)中提到︰「Nibbanti dhīrā yathāyaṃ padīpo」,涅槃像已經熄滅的火焰,不再有貪,毋須再努力。


問與答︰在《法鏡經》中,佛陀說:「證了須陀洹的人有這些特質:」他對佛、法、僧有信心,絕不會破戒(以上為四不壞信)。如果你覺得你有這些特質,你可以告訴自己:「我是須陀洹。」如果你沒有這種知識,或者你沒有聽說過,雖然你有經驗,但是你不知道如何稱呼。你有所有這些特質和經驗,但是有經驗和特質不一定表示你知道它是什麼。假如我給你吃的東西,我要你閉上眼睛,給你你以前從未吃過的東西,我要你張開嘴,我把它放進你嘴裡,你咀嚼後,可以辨別它的口味。我問你味道如何?你會說:「噢﹗它嘗起來甜甜的而且有點酸,很好吃。」如果我問你:你吃的是什麼東西?你會說:「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它的味道。」你只知道它的味道,不知道它的名稱,這是十分自然的。一位預入聖流者(須陀洹)是一次經驗一句話。為了證明的確如此,我將再度引用雷迪禪師(Ledi Sayadaw)的話︰「請等待足夠長的時間,甚至幾年,因為你會在這世間,在日常生活中被測試。」即使現在,你也不能說:「或許我已經證得初果。」不要急於決定,請等待足夠長的時間,你會被測試,你會發現:「我仍然必須禪修。」這叫做邪解脫︰你尚未解脫,但是你認為你已經解脫。任何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我們不責備這個人;如果這個人是誠實的,他以後會發現,因為在世界上有許多人和許多情況會一直測試你,你會有所回應。如果你很誠實,你會知道;如果你不誠實,沒有人會告訴你。這看起來像打妄語,說非常微妙的謊話。


問與答︰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體驗不同的蘊(指五蘊:色、受、想、行、識),有些人體驗較多的「受」生滅;有些人體驗較多的心識的生滅,這取決於一個人的個性。對初學者而言,最好從受蘊開始,你在身體所觀察到的任何現象是一種「受」。我強調受蘊,因為對初學者而言,受蘊是他們開始觀察的地方。對一個初學者而言,一開始就觀察心識狀態是非常困難的,你可以從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或受念處開始,如果你修習的時間夠長,你會習慣修習同樣的法門,這是自然而然的。在我們身上,我們有苦受、樂受和捨受;在我們心裡,我們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緒。有時身心是互相影響的,當你的身體感到疼痛時,你的心裡也會感到不愉快,你感到非常苦惱:「噢﹗它是如此疼痛。」因此身心是相關的。然而身心不是總是互相影響的,如果你是一位好的禪修者,別說是阿羅漢了,雖然身體在痛,但是心是平靜的。身體的痛苦不會影響阿羅漢(阿羅漢沒有心苦),這取決於你如何訓練你的心。
問與答︰證得三果時,已經斷除貪與嗔,渴望感官之娛的貪欲已經根除,但是仍然貪求清淨、無憂無慮的生命型態。證得三果的聖者,所有的嗔和癡已經根除。在開始修行時,我們無法根除這些煩惱,當煩惱生起時,我們仔細的觀察它,它會變得越來越弱,然後消失,此時,心變得非常清明、平靜,然後觀察捨受。當強烈的慾望或嗔生起時,觀察他們是重要的,當他們非常強大時,雖然我們仍然能專心,但是無法觀察得非常清楚。真正好的觀智生起時,貪與嗔已經不存在,或者只是暫時生起,這是證得行捨智的人非常輕安的原因,沒有貪慾,沒有挫折,沒有浮躁不安,心變得非常清淨,然後有突破性的進展。當心變得非常清淨時,會有突破性的進展,在突破性的進展前,心清淨是必要的。在開始禪修時,煩惱會一再生起,我們必須觀察它。有關禪修的挫折,有關我們對禪修時的平靜狀態的執著,我們都必須克服,放下,觀察這些所緣境和放下非常重要。每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會觀察「因為我們有所期待,有執著,有慾望」,所以我們會生氣。我們可以觀察兩者,每當其中之一生起時,另一個也會生起。當我們想要某種東西時,我們會擔心是否能得到它,這是令人痛苦的,而慾望本身是令人痛苦的、是不圓滿的。每當我們想要某些東西時,我們覺得有所欠缺,而這種欠缺是令人痛苦的。在第十一觀智,不會發生這種事,此時,沒有慾望、不會生氣,沒有挫折,心非常清明、平衡。


問與答︰在禪修營,我沒有時間解釋「為什麼」,我只能告訴你怎麼做,如果你已經做好準備,你的工作已經做了一半,好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事先準備,你的身體也要準備好。現在就打坐,如果你現在不打坐,在禪修營裡,你會發現:即使要坐一個鐘頭都不容易,你的心會浮躁不安。現在,你需要開始準備,心理準備,你的肌肉和神經系統也要先準備好。你不能期望它順其自然,即使一個賽跑者也必須準備,因此,從現在起,每天禪修。這裡的禪修只有九天,九個寶貴的日子,我不想浪費一分鐘,但是我要你們全部參加。我們如何一起合作讓這個禪修營盡善盡美,我想讓這個禪修營擁有友善、輕鬆的氣氛。有人說:一次禪修是一種「對待」(treat),這是非常特別的事,我衷心希望你們能體驗某些事情,有非常寶貴的經驗。時間真的不重要,幾天後,有些人會有非常深刻、有意義的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