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55.JPG

看見真相

隆波帕默

第二章 兩種三摩地(定)
Suan Santidham, November 12, 2010
2010年11月12日
如果我們不去開發智慧去看見真相,那確是一件令人感到遺憾的事。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迷失了,進入並長久地在貪嗔痴的影響掌控下。我們生命時間就花在這兩件事上:設法抓取更多我們想要的,推開我們不想要的。而對於事物的自然本來面目,我們完全是愚痴無知的。每個剎那我們若不覺知當下身心的狀態,我們就在煩惱的魔力下,我們就沒有了正念。許多人禪定功夫很好,但禪定不總是有益的。正念和智慧總是多多益善的。我們需要正念帶給我們智慧,需要智慧引導我們解脫。
我們要有正念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正念了知現象的生起,智慧看到現象的本質。具體地說,智慧至少看到三法印中的一個,三法印是指:無常、苦、無我。因而正念了知現象的生起,智慧理解真相:那就所生起的一切現象都是暫時的,不會持續的,不受我們控制的。一個人若他能清楚地完全地看到現象的生滅,那麼他就達到涅槃的第一個階段:入流果(須陀恆果)。他或她看到一切現象“無我”。
然而有這麼一種可能性:有正念但並沒有發展內觀智慧。許多人認為他們在觀察心念,但僅僅是靜止了他們的心。正念在觀察心,但心靜止不動了,不能展示它的真實特徵。事實上心和其他現象一樣,每一剎那生起滅去,這種生滅的特性就叫“無常”。如果心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悲傷,每種狀態都只持續一會兒,這就是“苦”。萬事萬物生起滅去都是基於它們自己的原因,不受我們控制的,這就是“無我”,“無我” 不是完全沒有事物存在的意思,那是錯誤地理解。”無我“意味著事物的生起是基於它自己的原因而產生的,不是因為我們想要它而產生的,我們不能掌控。試圖控制心念不會產生智慧。
入禪定或三摩地時,智慧會產生。正式地說,三摩地是產生智慧的近因。有兩種三摩地,只有第二種才有助於智慧的產生。
第一種三摩地,稱之為目標調查法(āramma-n’ūpanijjhāna)。只有一個目標,心鎖定在這個目標上而達到寧靜。在這種狀態下,心非常專注和寧靜。比如觀呼吸,注意力投入到呼吸上去,粘著它。又比如觀察腹部的起伏,禪修者將心沉入到腹部的起伏運動中,然後安祥地停留在那裡。又比如經行,如果行者將注意力專注在腳上,也是修第一種三摩地的表現。又比如如果我們將我們雙手作為禪修目標,按指定的方法移動,有目的地專注在這上面,也可以達成第一種三摩地。第一種三摩地,目標調查法,又稱之為奢摩它,能達到寧靜的狀態。甚至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的心當作禪修目標時,而進入這種三摩地。因而觀心不完全都是毗婆舍那(內觀)。如果觀心不正確,心止靜了,我們就在修奢摩它,它和刻意將正念鎖定在呼吸上一樣,是在修奢摩它。
心的自然屬性是去知道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被知道的。如果我們觀察呼吸,呼吸就是目標,呼吸是被知道的。如果我們觀身體的行住坐臥,身體就是目標,身體是被知道的。貪嗔痴是被知道的對象,心是知道這些的知道者。心它本身既可以作為知道者,也可以作為被知道者,但不是在同一時間發生。所有事物相續發生,這個過程可以描述為剎那剎那的心相續的過程。此刻心生氣,下一刻心知道前一刻生氣發生了。生氣的心走了,知道的心取代了它。心知道五蘊(見詞彙表)。當心是被知道時,它當作目標。不管哪種禪修目標出現,如果我們專注於它,我們就在修奢摩它,會達成āramma-n’ūpanijjhāna, 第一種三摩地。
如果我們希望修毗婆奢那,我們就需學第二種定,它稱之為特性調查法(lakkha- n’ūpanijjhāna)。這種三摩地心持續穩定,從現象中分離出來。它讓我們看到身心的特徵,看到心理現象(名)和物質現象(色)的特徵。我們可以看到身體不是我們的,只是物質,或運動著的元素,或只是感官輸入和傳譯的過程。在這種三摩地中,心是穩定的,心是不粘著的觀察者或知道者。“知道者”(泰語,pu-roo)作為一個常用語,多年來在泰國森林比丘傳統體系中使用,也就是我現在提到的這種三摩地。二三十年前,在泰國東北部有許多偉大的長老,他們經常使用“知道者”這個詞。我們一個寺院一個寺院地去拜訪這些長老。可是隨著真正的大師們的人數的減少,對“知道者”的理解力也跟著減退。在這種三摩地中,“知道者”會生起。這種三摩地是看見真理看見三法印的必需條件。“知道者”是特性調查法的口語化說法。它就是修毗婆舍那的著手處。等會兒我會告訴你們怎麼修,以便“知道者”生起。
禪修時我們要知道這個特定的時候修哪種三摩地適合於我們,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我們非常焦躁不安,需要安靜和休息一下,我們就練習奢摩它,目標調查法。此時,心就附著在一個目標上,不四處漫遊,它很平和,毫無壓力地停留在目標上。如果我們還有壓力,那就不是真正的禪定。當我們有壓力時心不會快樂。心放鬆,並且快樂地停留在禪修目標上。我們可以選擇身心內的任意對象作為目標,如呼吸、腹部、念誦“佛陀”、手移動、腳移動,但我們要選擇我們所喜歡的目標。如果心喜歡這個目標,它就不再會跑開尋找別的事去做了。當心喜歡它所附著的目標時,就不需要用力了。當我們的心想個不停時,如果我們強迫它停下來,它會變得更焦躁不安。注意,當我們努力想達到寧靜時,心不樂意,我們反而變得更加焦慮,所感受到的壓力比起初更大。通常是越想得到寧靜越得不到。因而我們需要找一個令人感到快樂的目標來練習這種禪定,以達到內心的寧靜。
當我年幼的時候,我非常喜歡觀察呼吸,每天都練習。心跑來跑去,尋找這個尋找那個,是因為它在不停地尋找快樂。我們決定來聽法談或讀佛經,是因為我們在尋找快樂。聽讀完了之後,我們可能去找些可口的食物來吃,這也是心在尋求快樂。吃飽後,我們想如果休息一會兒我們會感到更快樂。身和心四處跑尋找目標,以希望不斷地帶來快樂感。但是心已經對它所專注的對象感到滿意了時,它就不會跑開去尋找別的事了。這就正確修奢摩它的秘密。這就是我們怎樣讓忙亂的心停歇下來而有寧靜祥和的片刻。
奢摩它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它能使心得到休息,從而使心獲得堅韌的力量。如果我們不修奢摩它,我們的毗婆舍那觀禪會受到阻礙,我們就缺乏毅力和動力來持續練習。我們中有些人觀心觀察得很好了,他們會發現這顆心不是所有時間都走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它有時需要休息,它不時會自動地進入奢摩它,靜靜地停留某處。事實上,它入奢摩它的頻率比修毗婆舍那的時間還多,智慧每次只會生起一會兒,然後它就再次進入安靜的狀態。
對於那些喜歡觀心的禪修者我給予一個建議:確保你也保持修習奢摩它,它是一個必需的因素。這是為了讓心保持清新有力,讓你在這條智慧之路上走得更好。那些不修練習奢摩它的內觀行者,當他們進行較長時段毗婆舍那禪修時,他們會遇到困難,智慧只是短暫地生起一下,然後心又掉進妄想的狀態裡去了。那些粘著奢摩它的禪修者同樣要小心,心休息得非常好之後它可能進入到一種恍惚夢幻的狀態。
年輕時我修了22年的奢摩它,非常快樂地觀呼吸。當心忙亂時,我觀察一陣子呼吸,使得心歸於寧靜。我不知道“知道者”,僅僅尋求寧靜。後來我去拜訪不同的寺院,不時聽到人家提到“知道者”這個詞,就開始對通往智慧之路感興趣。
知道者是指能知的心識,目標是指心所知道的對象。當我們正觀察一個目標時,心跑掉去胡思亂想了,知道心跑掉去胡思亂想了。呼吸時,知道;身體移動時,知道;心從所選擇的目標上離開了迷失了時,知道。持續地知道目標;當心進入到目標裡去了時,知道;當它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時,也知道。當心的注意力移向手臂時,知道它正在做這個;當心開始妄想時,知道。心進入目標專注於它時,知道;心離開目標迷失在別的東西上,知道。如果我們持續地及時地知道,這樣,心就成為知道者和觀察者。此時心作為知道者、覺醒者、喜樂者,分離出來。它是迷失者、迷戀者、進入者的反面。這些迷失者是一個虛構的世界裡的思考者、愚痴者、進入者。我們要學習成為觀察者或知道者,要超越思考者和這個造作的世界。
當我們按我所講的方法去禪修後,知道者(第二種三摩地)會生起。知道者生起時,心快樂而平靜。我們不能刻意想讓知道者生起。當勢力積累得足夠時,知道者就自然生起了。怎樣理解勢力呢?比如壞人,這種人不需要刻意去做壞事,因為壞的慣性已形成了勢力,不善業對他說做起來毫不費力,不需要外在的推動。好人做好事也非常容易。你可注意到我們的心自然想要聽法談或讀佛經,不需外在推動。同樣地,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練習後,知道者會自然地產生。
我們必須通過練習將我們從念頭與虛構的世界中喚醒。思考者的反面是知道者。當我們不知道時,我們就在思考、揣譯、造作。無論何時我們的心離開了目標時,簡單地去知道。當心去想、看、聽、聞、嚐、感覺時,知道。當心落入粘著目標時,知道。如果我們這樣反復練習,我們將達到第二種三摩定,特性調查法,心就處於修練毗婆舍那的合適的狀態。
對於這兩種三摩地,原理相當簡單。第一種,選擇一個我們喜歡的身心目標。當心喜歡這個目標,它就專注於這個目標,無需另找他物。第二種,我們觀察一個禪修目標,但不是僅僅知道這個目標,而是無論什麼時候,當心離開了目標或進入目標時,注意知道這個情況發生了。
比如,讓我們以念誦“佛陀”為例說明兩種定,我們也可簡單地選擇呼吸、身體、身體部分作禪修目標。若是第一種三摩地,我們修奢摩它,我們快樂地將注意力保持在這重復的咒語“佛陀”上,心最終會停留和粘著在咒語“佛陀”上,心就變得寧靜平和。若修第二種三摩地,我們同樣不斷重復念誦”佛陀”,但我們的側重面不同,不是通過停留在咒語“佛陀”上而達到平靜,而是每次心離開“佛陀”時,知道,心過分粘著在“佛陀”上時,知道。知道者將生起,我們就能走在毗婆舍那智慧的修行道路上。心有距離地、平等地觀察身心現象流過,好像我們站在河岸邊,觀流水滔滔而下。
我常常喜歡用下面的話來總結什麼是正確的修行,它就是:有正念,並以穩定、中立的心,如實知道身心現象。
首先我們需有正念認出身心內什麼發生了。接著“如實知道身心現象”意味著智慧看見三法印。心必須對一切現象穩定中立,以便有智慧看見三法印。我所提到的知道者、覺醒者,是指穩定的心。穩定性,我的意思是指心的覺察力有了穩固的基礎,它既不粘著也不進入現象。現象生起時,它也不會迷失在喜歡與不喜歡上。它是公正的,無偏見的,平等的。
持續不斷地練習,以培養正念,發展定力,開發智慧。如果你們中任何人覺得對我所說理解上感到困難,那麼請反復多次聽或讀我說的法談。許多人看到了他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改變,變得更好了。這是在他們正確理解掌握了禪修的原理後發生的。
你能否注意到比起“知道”心更容易去“想”?而當它想要”知道“時,它又投入其中過分關注。按我所講述的方法持續地觀察,我們的修行就會開花結果。我們就會非常敏銳地知道,哪些時刻該修哪種禪定。我們知道心何時需寧靜,何時適合開發智慧。這沒有我們想像地那麼難。我已經就修法作了詳細解說,現在讓我們實踐練習所學的。

隆波帕默當天與學生的小參
學生1: 我不清楚我現在練習是不是正確。我感到不舒服不放鬆,我想我的覺察力還沒有穩定地扎根下來的。
隆波:是的。知道覺察力尚沒有扎根下來就好了。不要不喜歡這種情形,也不要希望它變得更好。如果出現了一種希求的心理,也要知道。你練習得很好。你可看身和心的差別?(名色分別智)
學生1: 有時。
隆波:你能不能有距離地看你面前的世界和它的運行方式?如果你更進一步練習,你會感到物質世界離我們越來越遠了。繼續練習,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我們。身體和心是分開的。當你有距離地去觀察時,你會知道快樂或不快樂不是我們。所有生起的狀態,無論好壞,保持距離地去觀察。你唯一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奢摩它(第一種定)。你需不時修習一下奢摩它讓心平靜下來,多一些能量,能使心有充足的力量前行。
學生1: 工作很忙,很難平靜下來。
隆波:不要抱怨你的工作,你要改變你的態度,積極地去看待它。為你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而感到開心。如果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心就會更平靜些,我們的修行也會進步。在我出家前我同樣有一份非常繁重的工作,雖然如此,我還是精勤地練習。以開心的態度去思考問題,同時多練習些奢摩它。


學生2: 我在我的花園經行了很多,我感覺很干枯很煩,感到什麼也不能做。
隆波:很好,你對這些持心平等嗎?
學生2: 沒有,我沒有做到持心平等。
隆波:就觀察這分別心、這不喜歡的情緒。無論什麼時候生起時,看到它。我們要以一顆平穩的公正的心,來知道一切生起的現象。這就是智慧怎樣產生,它讓我們解脫。


學生3:我每天很正式地練習。我不能像以前那樣知道現象,所以現在我請您給予我一些建議。在我能知道所生起的現象之前,我會沉思考慮一會兒。坐禪時我也念誦“佛陀”,但看起來我並沒有獲得更多的平靜。
隆波:我們不需渴求平靜。你可持續念誦“佛陀”,同時知道心的任何狀態。如果心感到焦躁不安,知道它焦躁不安就夠了,不要刻意讓它變得更平靜些。如果心開始想東想西,趕快知道。我們經常這樣練習,我們就會對身心有覺性。如果不這樣練習,只是想得到平靜,那麼,當我們開始想東想西時,我們會掉進念頭裡好長時間出不來。我建議你念誦“佛陀”或觀呼吸,注意每次當心跑開時知道。


學生4:我得了病,感到非常沮喪。身體到處疼痛;心呢,一直擔心會出現什麼結果,多半時間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可是,最近有了變化。我得了偏頭痛,此時我觀察身體的動作,後來意識到痛只是痛。痛來了去了,只是它自己的事。心作為觀察者,不驚慌不捲入到痛中。這樣我就能休息睡覺,這與以往不同了。我不擔心了,不造作出快死的樣子,也不像以前那樣抱著藥瓶子不放。
隆波: 很好。持續地這樣練習。你現在正在把五蘊分開了,我們常常錯誤地把五蘊當作是我們自己。你能不能看到身體是一個,疼是另外一個,而觀察這些的心又是另外一個?當我們看到這些時,我們就把五蘊的三個分開了(色、受,識)。
學生4: 我注意到:如果心平和,我就能清晰平穩地看到這些。我需要練習奢摩它。
隆波:很好。你掌握了修行的原則了。心需要休息時就練習奢摩它。當它平靜了,它就能五蘊把分開,就可以看到五蘊不是我們。


學生5:您曾經提到:如果我們不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僅僅有時參加正式禪修課程的話,我們就沒有機會解脫。然而,我發現我參加正式禪修課程後正念提升了許多。
隆波:我僅僅是指部分禪修者,遺憾地,他們把他們的禪修時間分開,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觀察心念了。他們會說,“好,今晚7點我開始修練。” 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練習,也參加正式禪修課程。不應該把我們的時間分成幾段,這段時間練習,那段時間不練習。當然日常生活中練習和正式課程練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正式課程中我們會獲得更多的能量,我們需要把這種能量有效地運用到我們日常活動中。你修練得很好,但你需要多參加正式的禪修課程,因為你有過多思考的傾向。

2009年4月24日隆波與學生的談話
學生6:我通常把注意力專注在觀察呼吸上,最近我開始試著按照您的方法來做。
隆波:這樣練習讓你感到平靜與祥和,這不算壞事,但是不會產生智慧。智慧是對身心實相的理解。如果我們想理解實相,我們得觀察身和心真相是怎樣。我們得知道它們經常在做什麼。當我們有如下列兩種情況之一時,我們就不能看到身和心的實相。第一種是我們專注在某一目標物上,心靜止了,這樣,就看不到自然實相了。第二種心迷失在念頭中,或迷失在所生起的現象中。大家都知道胡思亂想的心是什麼樣子。當心胡思亂想時,我們就會忘記我們的身和心,我們不知道我們心在想,心高興,在呼吸,在坐著,或其他。你已修了很多奢摩它了,專注於某處。現在你該讓心自由放鬆下來,看看它如何運作,知道它做什麼。如果心太焦躁不安,或不由自主地想東想西時,那時你修一下奢摩它讓心平靜以便於更容易觀察。此刻你的心專注平靜,你可讓它活動,這樣你能看到它的真正特徵。


學生7: 當我聽你法談時,我看到心不時跑開了,去想其它了。
隆波:很好。我們練習以便看到身心實相。你正在觀察心在做什麼,它總是想東想西,從來沒有停過,每一瞬間一連串的念頭生起。我們練習不是讓心不去想,而是當它想個不停時知道它。此刻,你的心不穩定,不在當下。知道它,但不要試圖強迫它平穩。


學生8:我有一個問題請教您,那就是關於進入專注於一點的深定。有沒有可能在10-15分鐘內有4,5次進入深定?我好像體驗到這樣,我不知道是不是我錯誤理解深定了。
隆波:專注於一點的深定(奢摩它)是指注意力集中於內在的一點,對外界完全不覺察。甚至在一秒鐘內心都能進出這種定的狀態好幾次。所以在幾分鐘內當然能夠進出三摩地好幾次。因為它是高度集中注意力,若你在那時你沒有保持覺察,心就沒法集中到一點,就失去了正念。如果心愚痴了(不明真理),知道它愚痴了。

2010年2月28日隆波與學生的會話
學生9:上周我的修行走到了低谷,我不能覺知身和心,甚至不能覺知呼吸…
隆波:嗯,確保覺知呼吸!(笑) 有時當我們的心不和我們配合時,我們需採用一些技巧。如果你喜歡覺知呼吸,但你的心太焦躁不安或陷入沉思中,你可以加上持咒,如念誦“佛陀“,觀呼吸和重復念誦”佛陀“。如果頭腦想得太多了,你可以將念誦加快些,或者咒語加長,如“佛陀,佛法,僧伽”。你持續練習,最後心會冷靜下來變得平和了。


學生10: 八個月前我向您報告了(“交作業”)。那時我常常不是陷入思考中就是專注於禪修對象上。
隆波:那麼這八個月來有沒有改變?
學生10:我能夠更多地知道所發生的身心狀況,但我注意到我的心跑開,東看看西看看,不在它的位置上,沒有作為觀察者那樣完全在當下。
隆波:當心跑出去了,沒有在當下在它的位置上時,要注意到這點,這很重要。除非心在它恰當的位置上,否則智慧不會產生。暫時的平靜會產生,但這不是智慧不會導向滅苦。許多人像這樣心跑到禪修目標上去了,非常粘著它所產生的輕鬆和寧靜。如果你發現你的心安靜了太舒適了時,回來觀察你的身體,身體正受著苦。就你的情況,觀察身體。


學生11:我按照您的教導練習已有一年了。我感到心穩定了,不粘著現象,在自己的位置上,我能看到現象的生起與滅去。(隆波:很好.)我每天上午正式地練習,但感覺自己有些粘著平靜。(隆波:嗯,可以)有時心陷入到思考中,但當房子裡的嘈音出現時我發現妄想消失了,能知的心跑到耳朵裡去聽聲音去了。我注意到那一刻是在觀察身體。(隆波:很好,繼續保持)。當我躺在床上禪修時,心再度陷入思考中,我失望地問自己:“為什麼又迷失在思考中呢?”答案自動出現了:“因為沒有東西是受我們控制的。”
隆波:對了,你開始獲得智慧了。有時心甚至創造出我們的老師或佛陀的形像出來來教導我們真相。
學生11: 我注意到當我觀呼吸時觀到出氣結束的那刻,我感到不舒服。我專注觀察它,看到了相當多的苦,我需要吸一口氣來緩和它,但發現吸氣後也是苦。
隆波:是的,甚至每個呼氣吸氣都是避開苦的方式。你練習得非常好,而此刻你的心是處在自然狀態嗎?
學生11:現在它不在自然狀態。
隆波:很好。你通過了考試。有時我們修奢摩它時我們會看到清晰的夢境或視像,甚至得到預兆。當我年輕時,我做了一個夢:一位瘦瘦的小個子的年長和尚走向我,遞給我一個圓圓的水果,我接過來,他說:“不管這個水果是甜的,還是酸的,味道是從它內在產生的。”他此話的意思是說我們必須向自己內在學習,不要只是坐在那裡,心靜止不動。幾個月後我遇到了這位和尚,他就是隆波頓,他立即成為了我的導師。我不是在這裡說神話,它是一個夢。


學生12:我以前只是在早上沐浴時能看到身心是分開的(名色分別),現在我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身和心是分開的。
隆波:當我們的心是穩定、不粘著、清醒時,我們能整天看到身和心是分開的。
學生12: 連我壓制煩惱時也能看到嗎?
隆波:若壓制煩惱,心會太靜止,就看不見心的活動。漸漸地,將心放鬆下來,每個煩惱生起時注意煩惱已生起,這樣煩惱就會清楚地被區開來,如同身體那樣。快樂與不快樂也如此。五蘊中每一蘊被區分開來。我們會看到每蘊執行它自己的功能,而每蘊都不是我們。
學生12:您可以給我多一些修行建議嗎?
隆波:溫和地繼續練習,放輕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