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310.JPG

《唯一路》
  隆波帕默

第三篇   修行的死胡同
導言
作者曾有機緣參學過好幾座極為重要的道場,現在也常有各個道場的道友們來訪,讓我明白泰國人真的很有福報——出生在仍然留存著佛陀完整教導的國度,仍有幾條殊勝的修行法脈可供選擇。這樣的學法良機,對於世間絕大部分人而言,是極難獲得的。

作者接觸過非常多的修行人,從而觀察到:在一部分道場,導師們的教導符合佛陀的原意,尤其是有關四聖諦以及四念處的修習。而其弟子之中,有一部分人僅僅黏著於修行的外殼或形式,未能正確領會導師所傳授的佛陀教導的實質。因此,各個道場才會出現兩類人:實踐正確者與實踐錯誤者,且不同道場之中實踐錯了的人,錯得非常相似:要麼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要麼迷失於打壓自己或強迫自己。迷失於上述兩個極端,就無法步入中道——如其本來的了知名與色。

作者還發現,任何人若不迷失於這兩個極端,那麼無論選擇哪一種名色所緣來修習四念處,都會同樣發展正念、正定與毗缽舍那(Vipassana)的智慧,因此無須爭論究竟哪個道場的方法更加殊勝。凡是迷失於念頭的世界而未能覺知名色的所緣,或是打壓與強迫自己去覺知名色的所緣——也就是一旦步入兩類極端,大家同樣都會出錯。

請各位道友們試著了解上述兩種極端吧。

一.必須認清的兩條歧途
人類與一切眾生都傾向於趨樂避苦,只不過每一個個體趨樂避苦的方法會因覺性與智慧的不同而有差異。有些人用比較膚淺的方式,有些人則想出極為龐雜的方法。無論哪種方法,我們所能想到的都無法避開兩類極端,惟有佛陀才能依靠自力找到異於兩極的中道。

想要理解佛陀所找到的中道,並非易事,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走上兩極來趨樂避苦。惟有先明白何謂歧途,放下原先執著的觀念,才能了解正途。因為,只要沒錯,就是對了。關於這方面,作者曾對一位高級軍官作過如此比喻——正如你要射殺一個敵人,如果沒有射偏,就自然是射對了。

請大家認真學習佛陀首次開示的《初轉法輪經》,就會發現佛陀並未一開始便闡述正確的路,而是先為五比丘指明了人們極易走上兩條極端的錯誤之路。

“諸位比丘,有兩個極端對於修行人是不適合的:

即隨順與沉迷於形形色色的欲貪,

那是屬於凡夫的惡法,非聖者所取,毫無任何意義

……

以及讓自己的身心擔負苦累,

也非聖者所取,同樣毫無任何意義

……”

待到五比丘認識了錯誤的道路,佛陀才開示正確的路——八支聖道。五比丘很快便獲得領悟,因為他們能夠放下曾經執著的觀念與見解,心好像是空杯,時刻准備接納熱呼呼的新茶。

 (以下調整了原文的編號)

      1.隨順煩惱習氣的極端
首先談談第一種極端——沉迷於欲貪的快樂。這是趨樂避苦的最常見方式,包括動物也用此方式尋找快樂。這類方法的基本理念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所緣,就會快樂。碰見不好的境界或所緣,就會痛苦。因此,人類與一切眾生皆竭盡所能的去追尋好的境界或所緣,躲避不好的。

好的境界或所緣為心所喜歡,包括:漂亮的色或是為我們所喜愛的色;動聽的聲音或是令我們滿意的聲音,比如愛人的聲音或是贊美聲;香味或是為我們所喜歡的氣味;美味或是我們喜歡的味道;柔軟或是為我們所喜歡的(身體方面的)觸;還包括種種我們想到的滿意與沉醉其中的事件,比如年長者想到過去會滿意,年輕人想到未來會快樂。同時,對於某人來說是好的境界或所緣,或許對於別人來說是壞的。

遇到心儀的境界或所緣,就會快樂;沒有遇到,就會有苦。一旦有了快樂,貪欲往往就趁虛而入——生起對那種境界或所緣的喜愛,以及對隨之生起的快樂而產生的喜愛;一旦有苦,嗔心就趁虛而入——生起對那種境界或所緣的排斥,以及對隨之生起的苦而產生的厭惡。正是這種以尋找好的境界或所緣與逃離壞的境界或所緣而避苦趨樂的方法,讓我們步入隨順與迎合煩惱習氣的極端,無法走上中道。

請允許作者在此提及中道。

中道即是佛陀尋找到的能夠導向離苦的修行——毗缽舍那的修行,也就是有覺性地緊隨著照見自己名與色的實相。

名色所緣,稱之為勝義諦所緣,是真實存在的所緣,其與另一個稱為世俗諦所緣(概念性所緣)是相對的,後者是思維、演繹、造作出來的。舉例來說,眼睛看見的顏色是勝義諦所緣,而定義那個色形是女人、男人、小孩、大人、人、動物、物品等等,是各種群體為了交流方便而產生不同的界定或定義,此稱為世俗諦所緣;或者說,耳朵聽見的聲音是勝義諦所緣,而去界定那個聲音是女聲、男聲、風聲、狗吠、鳥鳴、歌聲、褒義詞、貶義詞等等,則是世俗的界定,屬於世俗諦所緣;心裡的感覺,比如生氣、貪欲、萎靡不振等屬於勝義諦所緣,而定義此種感覺是生氣、彼種感覺是貪欲、萎靡不振等,則又屬於世俗諦所緣的範疇。雖然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界定會有差異,但它們是同樣的感覺。

毗缽舍那的修行,一定要有覺性地感知勝義諦所緣。如果是色法範疇的所緣,需要覺知當下。如果是名法範疇的所緣,例如各種感覺,則需要緊隨著去覺知——也就是等到所緣生起了,才去覺知,但必須緊隨其後,中間沒有任何其它所緣介入的間隙。一旦覺知了勝義諦的所緣,勝義諦所緣就會顯現實相——三法印。就是這個——了知名色(身心)的實相,被稱為“毗缽舍那的智慧”。一旦照見到名色“無常、或苦、或無我”的實相,心就會放下對於名色的執著,也就是放下苦。按照佛陀開示的四聖諦來說,名色即是苦。

何時步入了隨順煩惱習氣的極端,何時就無法緊隨著去覺知內在的勝義諦所緣——身或心,甚至無法看見外在的勝義諦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僅能看見世俗諦所緣,如:“我們”看見“人”走來,“我們”聽見“鳥”叫聲,“我們”聞到“茉莉花”的氣味,“我們”嚐到“麵條”的味道,“我們”的腳觸到“石頭”,以及“我們”想到“朋友”等等。

因為當我們想要從眼根獲得好的所緣或想去看的時候,心就會跑出去看而忘了自己的名色(身心);當我們想去聽的時候,心會往外送出去聽,而忘了自己的名色(身心);當我們想知道某事,就會跳進念頭的世界去認知所想的內容,而忘了自己的名色(身心)等等。當我們忘了名色(身心)而只知道呈現在眼、耳、鼻、舌、身、心的世俗諦所緣時,是無法修習毗缽舍那,也無法走上中道的。

倘若覺知外在所緣時,伴有覺性和智慧,能夠了解外在名色的特性而未迷失在世俗諦的界定裡,這同樣是修習毗缽舍那,同樣會照見外界是無人、無我、無眾生的;之後再回觀自己的身心,也是如此。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只是稍有迂回。因為我們真正執著與抓取為“我”的,是自己的身與心,而不是外物。即便我們抓取外物,也不會多過於對自己的抓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