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38.JPG

《唯一路》
  隆波帕默

五、如何走上中道
如果已經知道自己正走在兩條極端之道上,如何從極端的道路中跳脫出來而步入中道呢?

首先需要明白:中道就是如實地覺知名色(身心);而走上兩個極端時,無法如實地覺知名色(身心)。在迷失的時候,無法覺知到名色(身心);在打壓身與強迫心的時候,則不能如實地覺知名色(身心)。

如果認識正確的路,就不會誤入歧途;或者,如果認識歧途,就會走上正確的路。因此,步入中道有兩個方式:(一)認識正確的路。經由學習來認識名色(身心)的狀態或境界,通曉如實覺知名色(身心)的方法,即知道如何修習毗缽舍那——有覺性的覺知名色呈現的各種狀態或境界,而且要有正定,也就是在覺知名色時,心是安住的,且具備洞見名色(身心)三法印的智慧。認識了正確的路,就不會走上歧途。(二)認識錯誤的路。也就是認清兩個會障礙我們了知名色(身心)實相的極端。一旦不迷失於岔路,就會自動步入正途。

方法如下:

      5.1、認識正確的路
在起步階段,要學習經典理論,先認識名色(身心)的諸種狀態或境界。名色的境界或狀態共有72種:心1種、心所52種、真正的色18種和涅槃1種。之後再觀察呈現在自己身心的種種名色狀態或境界。當真的看見那些狀態或境界並且牢記它們,才稱為已經認識那種類型的名色。

何時真的看見那些狀態或境界,何時心就快速地醒來一剎那,從極端的路上跳出來而步入中道。接下來,以醒來的心緊隨著持續而如實的覺知那些境界或狀態,來修習毗缽舍那。那些境界或狀態會自動又清晰的呈現三法印。

對於並不希望以學習《阿毗達摩》開始上路的人,還有另一條路——精進的觀察呈現在自己身心的諸種名色境界或狀態。慢慢的認識它們,一次一種或兩種。雖然這無法像是學習經典那樣全面了解,但是同樣可行。

       5.2、認識錯誤的路,和及時知道走錯路的心
對於不喜歡學習經典的修行者,有另一種簡單的方法幫助我們從極端中跳脫出來,生起覺知與覺醒的狀態,能夠進一步如實覺知名色(身心)。這就是——及時知道走錯路的心,心就會自動契入正確的路。

一開始先要知道迷失去隨順煩惱習氣的那個極端。心的常態就是整天在迷失,不迷失於看就迷失於聽,不迷失去聽,則迷失去想等等。不用竭力阻止心的迷失,而是當生起迷失的狀態,就要及時知道。知道迷失的一剎那,心會生起一瞬間的“覺知自己”,然後再次迷失於其它所緣。修行者的職責僅僅是持續的及時知道心的迷失,“覺知自己”將會頻繁生起直至如鏈。隨著“覺知自己”頻率的增長,最後覺性與智慧將會自動明白“覺知自己”的心的狀態與特性。之後心會持續的覺知自己——迷失只生起極短的片刻,就能及時知道,迷失當即滅去。僅僅只需及時知道心的迷失,而無需做別的什麼。一旦心不迷失,就能了知勝義諦所緣——名色的實相。至於迷失的心,僅能知道世俗諦所緣——那些源自於記憶與思維所生的夢幻泡影。

打壓自己是比迷失或走神更難跳脫的狀態。很多時候,即便知道正在緊盯或呵護著所緣,心也往往無法從緊盯之中鬆脫,尤其是黏著於奢摩他的人。即便知道正在緊盯,有時也無法鬆脫。出路就是——何時心生起緊盯的狀態,要及時知道緊盯,而且以保持中立的心知道——沒有想從中鬆脫的欲望,心才會自行跳脫。如果依然想要修行或想要從中鬆脫,哪怕只有一點點殘留的意欲,心都不會鬆脫。而往往演變成含有嗔心的緊盯——何時才能從緊盯中鬆脫呢?

心不走神也不緊盯,就能覺知名色(身心),而無需呵護、緊盯、打壓等種種對治,名色(身心)將會立即顯露真容——呈現三法印。

及時知道心迷失或走神,以及緊盯專注的狀態,屬於及時知道名色境界或狀態中的——心。同時,也是為了讓“覺知自己”生起的善巧方便。事實上,無論心覺知名色(身心)的哪個狀態,只要覺性能夠正確覺知到真正的境界或狀態,必會在瞬間生起包含覺性和正定的“覺知自己”。心同樣會從兩個極端中跳脫出來,步入中道。

基於上述原因,選擇符合自身根器的名色任一所緣作為禪修所緣,都是可行的。比如,身念處的所緣有:呼吸、行住坐臥、身體的運動狀態、四大。受念處的所緣有:身和心兩方面的感受,包括引誘五欲(色聲香味觸)的感受以及不引誘五欲的感受。心念處的所緣有:善心,與不善心。法念處的所緣有:五蓋和四聖諦等等。只要持續的緊隨著覺知名色(身心)所緣,別走神太久,也別跳進去緊盯、專注、呵護,或是打壓心和所緣,或是迷失去想那個所緣。如果這樣練習,覺性、正定和智慧就會有次第地提升,直到最後體證道、果、涅槃。

另外,爭論何種禪法更殊勝或是哪個法脈更好,都是不該出現在修行圈的狀況,也不可能發生於已經系統而完整學習了佛陀教導的人當中。因為我們要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秉性或根器的禪法:欲貪型的人應該選擇身念處或受念處,應該先透過修習奢摩他讓心安住,然後用安住的心緊隨著如實覺知身體或感受;至於念頭、思維型的人,應該選擇心念處或法念處,而無需先修禪定,可以直接緊隨著覺知心或法,僅僅只要一段時間一段時間修習寧靜來讓心休息就夠了。

因此,非常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禪法——會讓覺性和正定常常生起,同時也知道正確覺知所緣的方法,不迷失到任何一個極端。比如:(1)如果要覺知身體,就不要忘了身體而去找別的所緣;也不要迷失去想和身有關的內容;也別去緊盯身體。(2)如果要覺知感受,就別忘了感受而迷失去找別的所緣;別迷失去想和感受有關的內容;也別去緊盯感受。(3)如果要覺知心,別忘了心而迷失去找別的所緣;別迷失去想和心有關的內容;也別去緊盯心。如果能這麼做,在不久的將來便會收獲成果——離苦。因為我們沒有迷失去到兩個極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