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044.JPG

獻給有情

隆波田

無論任何時候,當念頭生起時,我們知道,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睡覺時移動身體我們也會知道。這是因為我們有圓滿的覺知。當我們能夠隨時看見念頭,不論是什麼樣的念頭,我們每次都能戰勝它們。能夠看見念頭的人便趨向於涅盤nibbāna,苦的止息)。之後我們將會到達某種境界,某種內在事件將會突然生起。如果念頭很迅速,智慧也會很迅速。如果念頭或情感很深沉,智慧也會很深沉。假使兩者同樣深沉而互相碰撞【注:指當心看見到念頭時】,那麼一種潛藏於每個人之中的狀態就會突然出現。此時眼、耳、鼻、舌、身、意會脫離色、聲、香、味、觸、法。就好像拆開汽車的驅動裝置一樣,因為零件已經彼此分離了,雖然車子還在,卻已無法再被開動。

 

這種境界出現的時候我們並不會死亡。我們還是能按照自己的責任工作。我們還是能吃、能喝、能睡。但依照不可改變的自然的法則,現在已是對任何事物不再執著。假設有一條繩子緊緊地綁在兩根柱子之間,我們從中間把它剪斷,繩子就會斷落。要想再將它在中間綁到一起是辦不到的。如果從一個柱子上解下繩子,將它在中間打好結,我們就無法將它的另一端綁回到柱子上。這就像體證六根本性的人,他們的眼睛接觸到所緣時沒有執著,就像一支磨損的螺絲,因為沒有螺紋,所以無法再粘著。其它五根也一樣。

 

佛陀所有的教導都指向一個目標:滅苦。如果不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會懷疑他的教導,就會陷入對輪回、天堂、地獄等名相的思索中。這些思索都是沒有益處的,它們會迷惑我們的心。佛陀的教法超越時空,不受語言、種族、國家或宗教之藩籬所限制。根據《大念處經》(Satipaṭṭhāna-sutta)的記載,假使你能夠像鏈條一般持續不斷地修習四念處(也就是隨時培養覺性),那麼七年甚至短短七個月或七天之內,你將可望證得阿羅漢果(arahatta,無苦者)或阿那含果anāgāmī,不還者)。假如你能夠依照我所說的方法培養覺性,並如同鏈子般持續不斷地保持覺性,那麼最多三年,苦就會減少百分之六十,甚至完全消除。有些人可能會在一年甚至九十天內獲得這樣的成果。不會有喜悅或悲傷,也不會有滿足或不滿足。這條通往滅苦的路是一條簡單的路。它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知道,我們才會有疑惑而缺乏信心。

 

只要我們對修行的每一步都有信心,就不會有困難。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修行,但是你必須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倘若你能確信知道自己,那你就是自己的皈依處。宗教就意味著皈依處。即使你鑽研書本多年,那也只是理論罷了。但假若你能真正地實踐,不用多長時間,你會比理論家知道得更多、更深刻。巴厘文經典中記載了兩種重要的心的品質:第一種是正念(sati第二種是正知(sampajañña),也就是覺知自己。當你覺知你的手部動作時,你就同時具足正念和正知。這種修行的成就是巨大的,是無法估量的。不苦是金錢買不到的,你必須親自練習,直到不苦自動生起,因為它本已存在。

 

做功德與持戒就像未去殼的稻穀,不能吃,但很有用,因為我們可以用它們來播種,然後於來年收穫。使自己平靜就像已去殼但尚未煮熟的稻米,還是不能吃。有兩種平靜:第一種是奢摩它(samatha,專注,制心一處)的寧靜,第二種是毗婆舍那(vipassanā,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的寧靜。修習奢摩它時,你必須閉上雙眼靜靜坐著,並注意自己的入息出息。當呼吸變得非常細微時,有時會感覺不到呼吸,而且會覺得非常平靜;但貪瞋癡仍無法消除,因為仍有無明,你並沒有覺知念頭。而修毗婆舍那則可以去除貪瞋癡,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體驗這種平靜。所以不一定要閉上眼睛、塞住耳朵地坐著。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念頭生起時我們看得見它們。這種平靜潛藏於每個人之中。

 

我們的心本來就清淨、明亮和寂靜。不清淨、不明亮、不安定的不是我們的心,而是煩惱(kilesa,染汙)。我們試圖戰勝煩惱,其實並沒有什麼煩惱,所以我們怎麼能戰勝它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清楚地觀照原本的心,清楚地看念頭。只要我們能清楚地觀照心,就不會有無明。

 

清淨clean)這個詞是指心沒有被污染和遮蔽時的自然狀態。當我們以觀智(satipaññā)【注:因為培養覺性而生起的智慧】去洞察心並看清它時,便知道心原本是穩固的,如如不動的。這就是心清淨。這明亮的心就像耀眼的光芒,能讓我們安全地抵達任何地方。沐浴在這樣的光芒下,我們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能夠看到我們的本心【注:心的本來面目】。這就是心的光芒。寂靜則意味著息滅,亦即貪瞋癡的息滅,一切騷動與煩惱的息滅,同時也是對任何法門或體系的追尋的息滅。我們不再需要尋找老師,因為我們自己真的知道了,於身心之中自證自知。當我們真正知道心時,我們就會知道它一直都是清淨、明亮和寂靜的。

 

當我們體證了心的本來面目之後,我們就會知道苦如何生起、如何息滅。每當心思考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它。我們甚至會覺知自己心的跳動。無論肢體如何移動,我們都能知道。我們能夠輕鬆地、毫無緊張與壓力地自然地知道。這樣的知道非常快,不但快過電流和閃電,而且比任何事物都要快。這種知道與智慧相同,與觀智相同;與覺、定、慧也相同,它們都是同一回事的。這種智慧知道一切。即使是最輕微的聲音,我們也會知道。風吹拂我們的肌膚,我們知道。任何一種念頭生起,我們也知道。念頭深沉的時候,智慧也是迅速的。無論念頭如何迅速地生起,智慧都會知道它們。

 

這被稱為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沒有無明(avijjā)時,產生苦(dukkha的環鏈就斷裂了。這是因為有覺性在。你們或許聽說過佛陀只剃過一次髮,頭髮便不再生長了。這是一個謎語。頭髮一旦被剪掉就無法附著了。這和斬斷無明使它無法再生起很類似。這是不可違反的自然規律,就像緊緊地栓在兩根柱子之間的繩子,一旦被剪斷就無法再連接了。體證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它潛藏於每個人之中。然而修行為什麼這麼難?事實上修行並不難,但也並不容易。它既困難又容易。

 

泰國東北部有句諺語說:貧窮者富有,富有者受苦。為什麼受苦?為什麼貧窮?因為富有的人只是在金錢上富有,他們卻因不能看見自己的本性而貧窮。貧窮者雖物質財富上貧乏,因能看見自己、懂得這種自然規律而內在富有。金錢無法將任何人帶到這樣的境界。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能力,能夠到達這種境界,因為這種境界人人本具。這與我們是女眾還是男眾,是泰國人、中國人還是西方人無關,而且也與宗教信仰無關。我們全都具足相同的本性,這是自然法則,正如每個人都是由四大所組成。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每一個人都能修習,但是你們必須有一顆真誠的心。

 

我相信法在佛陀出世之前就一直存在著。佛陀是法的第一個發現者。在佛陀之前,法存在著但不為人所知,直到佛陀發現了它。這種真實的本性存在於每一個人之中。當你站起來時,它隨你站起來;當你坐下時,它隨你坐下;當你睡覺時,它隨你睡覺;當你上洗手間時,它隨你上洗手間。無論你到哪裡它都跟隨著你。所以,你可以隨時隨地練習。你要知道如何練習──你要知道如何看到念頭。看到念頭的源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正道將從這個起點開始自行展現在你面前。

 

只要我們具足正見並行正道,一定能達成這一目標。無論聽法、佈施、持戒、修習奢摩它還是修習毗婆舍那,假如未能達到此目標,那也只是世間意義上的善法,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善法。假若我們沒有佈施、持戒,也沒有禪修,卻仍能抵達此境界,那麼我們仍然可以說諸事皆已成辦,就像天空籠罩大地──它涵蓋了一切。因此我們可以說,囊括佛陀所有教法的巴厘三藏(Tipiṭaka)經典中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包含在這一目標中。倘若你研習了所有的巴厘三藏經典,你應當能抵達這個目標。但是,假若你研習了全部巴厘三藏經典卻未達此境界,那麼你仍會有疑惑,也仍會有苦。

 

我們不必學習構成巴厘三藏經典的經(Sutta佛陀的開示集)、律(Vinaya僧團的戒律)、論(Abhidhamma對經教的系統性分析)三藏,但我們必須達到這一境界。當我們到達這個境界後,自然會明白整個巴厘三藏經典。有一次佛陀和一些比丘走在森林中。他抓起一把落葉,然後問這些比丘:林中葉與我手中葉,哪個多?比丘們回答說:林中葉遠多於您手中葉,世尊。佛陀於是說:我所知法極多,如林中葉。但是,我教給你們的法如掌中葉。請你們務必瞭解其中的意義:佛陀只教導苦和滅苦,別無其它。研究經典、佈施、持戒、修習止觀應該能將我們引導至這一目標,否則它們就沒有什麼用。一旦達此目標,諸事便皆成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