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335.JPG

第二 欲界善業與果報
欲界善業是由八大善心中的思心所造作的業。八大善心可分為兩組:三因(善)心和二因(善)心。
其中,三因心有四種: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4.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稱為「三因」,是因為這些心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擁有無貪、無瞋和無癡三個心所。無貪、無瞋這兩個心所屬於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是一切美心都擁有的。這四種善心都是「智相應」,即擁有稱為「智」的無癡心所。由於無貪、無瞋、無癡心所在一種心中能起主導作用,所以稱為因(hetu)或根(måla)。當一種心中擁有這三個心所,它即是三因心。
另外,二因心也有四種:
1.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3.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為什麼稱為「二因」?因為這四種心都是「智不相應」,即少了一個無癡心所。這四種心中只擁有無貪、無瞋兩種因,沒有無癡心所,所以稱為「二因心」。
三因心和二因心的根本差別就在於是否有智(智慧),表現在造業的時候是否有智慧地做。
什麼是「智相應心」與「智不相應心」?我們以到寺院去禮佛與做佈施為例子來說明。佛弟子都應該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都相信業果法則,在禮佛或佈施時,只要憑藉這種信心去造善業,就是「智相應心」。但有另外一種人,每逢初一、十五都到寺裡上香拜佛,可是他們除了拜佛之外一無所知,既不知什麼是佛法僧三寶,也不知道什麼是業果法則。只是隨著風俗,別人去也跟著去,看到別人捐錢也跟著捐錢。雖然這些都是善行,但是他們卻糊裡糊塗地做,這些心就是「智不相應心」。
既然善心有三因和二因的區別,那麼這些善心能帶來什麼樣的果報?這些果報又有什麼區別呢?


殊勝的三因善業
善業依照產生果報的能力,可以分為兩種:一、殊勝(ukkaññha)的善業,二、低劣(omaka)的善業。殊勝的善業是由清淨無染的心造作的,在造業前、造業時和造業後都有良好的動機。例如:用正當獲取的財物去佈施,佈施的對象有戒行、有德行,在佈施前感到高興,佈施時感到歡喜,佈施後感到很滿意。
殊勝的三因善業能夠帶來三因結生心,而在生命期間能體驗到八善果報無因心與八大果報心。
什麼是「三因結生心」?有情投生為人或天人的時候,他的結生心同時具足無貪、無瞋、無癡這三個心所,即是三因結生心。三因結生心有什麼用呢?三因結生的有情,將有可能在今生證得禪那,甚至證悟聖道聖果,但二因結生者則不能。這是三因結生和二因結生的區別。
哪些是「八善果報無因心」?它們分別是:善果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領受心、捨俱推度心和悅俱推度心。眼、耳、鼻、舌、身這五識的作用是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嗅到香味、吃到美味的食物、身體觸到舒服的感覺,領受和推度的所緣也是如此。
對於三因結生者,八大果報心中的三因果報心之一能夠成為他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在心路心中,八大果報心則只執行彼所緣的作用。
因此,雖然三因善業非常有用,但也並非所有的三因善業都能帶來三因結生,只有殊勝的三因善業才能帶來三因結生。


低劣的三因善業
低劣是相對於殊勝而言的。低劣的善業是指所造的善業受到煩惱的污染。例如:用不正當所得的財物去佈施,或者佈施的動機不純,送東西給人是為了賄賂、巴結他人。雖然送禮的行為也是佈施,但由於動機不純,所以是低劣的善業。
或者帶著傲慢的心佈施,自讚自許,自我標榜,或者通過誹謗別人、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即使所造的善業很多,但是由於自讃毀他、貶損他人,這些善業也變成低劣。
不情願地造善業,或者造善業的時候抱怨,滿腹牢騷,都會使殊勝善業變為低劣。例如抱怨說:「怎麼又要安排我去做服務了?」「持戒怎麼會這麼麻煩,不受戒多自由啊!」
對所造的善業感到後悔,也會使本來殊勝的善業變成低劣。例如:「哎呀,我怎麼那麼蠢,把自己心愛的東西也佈施出去了呢?」
雖然這類善業也可以算是三因善業,但由於品質低劣而導致業力弱,只能帶來二因結生。


當然,果報的勝劣和造作善業的對象也有直接的關係。例如所佈施的對象是一位有德行、有修行的人,即使佈施的物品很輕賤,但是由於接受者的功德很殊勝,這種善業也可以帶來殊勝的果報。相反,如果佈施的對象都是一些沒有戒德的人,即使佈施得再多,佈施的物品再貴重,其果報也不可能殊勝到哪裡去。
《鬼故事·安古勒鬼的故事》(Aïkurapetavatthu)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佛陀在成佛後的第七年雨安居,前往三十三天講授「阿毗達摩」。當時,一萬個輪圍世界的欲界天人和梵天人都前來聞法,也包括兩位名叫因達格(Indaka)和安古勒(Aïkura)的三十三天天人。當時,由於威德地位不同,因達格坐在佛陀的附近,但安古勒卻坐在12由旬那麼遠的地方。
為什麼他們都能投生到天界呢?原來安古勒的過去生是一位大富翁兼大慈善家,他每天都在家中準備六萬輛車的食物,親手恭敬地佈施給人們。他經年累月這樣歡喜地做佈施,命終後投生到三十三天界。而因達格的過去生則是佛陀在世時的一位青年,只因為他曾在阿奴盧塔(Anuruddha)尊者托缽時以淨信心供養了一湯匙飯,不久死後也投生到三十三天界,成為有大神通、大威力的天子,並且在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天壽、容顏、名聲、天樂、天權這十方面都超越了安古勒。
僅是從善業上來說,一湯匙量的飯和經年累月地做大佈施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然而,他們所帶來的果報為什麼會相差那麼遠呢?難道因果法則也會厚此薄彼嗎?雖然安古勒每天都作大量的佈施,但是由於那些接受者都是沒有道德、沒有持戒的人,即使這樣佈施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善業卻不算很殊勝。雖然因達格只是因為供養一湯匙量的飯而投生到天界,但是其接受者阿奴盧塔尊者卻是一位斷盡煩惱、圓滿三學的阿拉漢聖者。所以因達格佈施的功德,遠遠比安古勒每天佈施眾多無德者的功德還要殊勝得多。
當時,佛陀看見因達格和安古勒這兩位天子,為了解釋成就佈施之法,把坐在遠處的安古勒喚到跟前:
「安古勒長久,你施大佈施。
你在遠處坐,到我跟前來。」
安古勒不解地問:
「為何我此施,所施成空無?
此因達亞卡,雖施少量施,
光輝超越我,如月於眾星?」
佛陀說偈回答道:
「如不毛之地,雖播多種子,
不能結碩果,農夫不滿足。
如是多佈施,卻對無戒者,
不能結碩果,施者不滿足。
如于肥沃田,雖播少種子,
適時予降雨,農夫樂收成。
如是對具戒,對具德者等,
雖作少功德,卻有大果報!
應選擇佈施,此施有大果,
選擇做佈施,施者得生天。
選擇而佈施,善至所讚歎,
於此命世間,對彼應施者,
佈施得大果,如種播良田。」(Pv.306-330)
所以,不但善業有殊勝和低劣之分,而且善業的果報和造業的對象也有直接的關係。

殊勝的二因善業
這一類善業是在歡喜、主動的情況下造作的,但是由於沒有思惟業果法則,缺乏無癡心所,所以是殊勝的二因善業。即使在造業前高興、造業時歡喜、造業後也滿意,但由於沒有智慧,也只屬於二因善業。
低劣的三因善業和殊勝的二因善業在結生的時候只能帶來二因結生。二因結生者只是對修行而言,和他的才能、福報等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二因結生屬於善趣結生,他們可以是人類或者天人,甚至可以是有才華、有能力、有財富、有影響力的人物或天人,但由於是二因結生者,他在那一生中修行並不能證得禪那及聖道聖果。
低劣的三因善業和殊勝的二因善業除了帶來二因結生的果報之外,在生命期間還可以產生八善果報無因心及四種二因果報心。八善果報無因心是:善果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領受心及兩個推度心。四種二因果報心是指在心路中執行彼所緣作用的四種智不相應果報心,其餘四種智相應果報心不會生起。
雖然由於過去生造作低劣的三因善業或殊勝的二因善業,使有情今生投生為二因結生者,但是該有情仍然可以體驗到殊勝的果報,只不過在他的彼所緣裡不會生起智相應心而已。二因結生者的速行仍然可以生起強力的智相應善心,二因的結生心並不障礙其速行造作殊勝的三因善業。

低劣的二因善業
低劣的二因善業只能帶來無因結生心,但仍可投生到人天善趣。如果投生到人界,他將是個先天性的視障者、聽障者、身障者、精神障礙者等;如果投生為天人,他將成為低等天人,例如某一類樹神、山神、土地神等。
無因結生心是由於過去生所造作的低劣二因善業所產生的。由於低劣的二因善業力量微弱,所以只能產生無因結生心,而不能產生二因結生心。

低劣的二因善業在生命期間可以產生八善果報無因心,但不能產生八大善果報心。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有無因果報心,那有沒有無因善心呢?沒有!雖然果報心可以是無因的,但並沒有無因的善心,因為所有的善心中都至少擁有無貪和無瞋兩個美因。


說到這裡,也許有些人會擔心自己是不是二因結生者。從帶來結生的業來看,只有造了殊勝的三因善業才會投生為三因結生者,低劣的三因善業或殊勝的二因善業,只能投生為二因結生者。因為二因結生者今生不能證得禪那和聖道聖果,所以很多人擔心自己今生是二因結生者,二因結生者今生即使再努力修行,也不可能證得禪那。
雖然大部分人都是二因結生者,只有少數人是三因結生,但是我們也不必過度懷疑自己。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過去生沒有種下善法因緣的話,今生也不會進入佛門,也不會有機會修行佛法。從緬甸帕奧禪林大多數修到緣起的禪修者的過去生來看,他們在過去生幾乎都曾經遇到過佛法,或者曾經有修行基礎。由於這種宿緣,他們今生一聽聞到佛法,或者一聽聞到禪修,就自然而然地尋求正法。
從「緣」上來看,真正想要修行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做一個粗略的統計,到目前為止,整個地球的總人口大概是70億,其中,佛教徒的比例約占6%,即4億多,約1/20的人是佛弟子;在這4億佛教徒當中,真正禪修的人還都不到3千萬10。但是,我們已經遇到佛法,而且還是正法(上座部佛教相信現在還是正法時期,正法還存在),所以我們不應該自暴自棄,應該好好地把握今生。
假如今生真的很倒楣、很不幸是二因結生者,這也只是果報而已,但更重要的是現在要造三因善業,要多造殊勝的三因善業。即使今生沒有機會證得禪那和聖道聖果,但只要持續地禪修,下一生也很有可能投生為三因結生者。
最怕的是現在還不確定自己是三因還是二因結生者,就開始放棄,開始放逸。放逸的時候造的多數是不善心,長期下去,不善業就成為慣行業,即使沒有極重業,下一生墮落到惡趣的機會也很大。
如果今生經常佈施、持戒、禪修,所造的這些善業養成習慣,例如經常修慈、散播慈愛,在行走、躺臥時也散播慈


註10 截至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達70億。據2005年世界宗教徒統計資料顯示,佛教徒約占全球人口的6%。


愛,禪坐時也散播慈愛,乃至在一切時,只要正念提起就散播慈愛,散播慈愛的善業已成為慣行業。到了臨終的時候,他的心自然而然地在散播慈愛。即使沒有達到禪那,但是散播慈愛的心也是殊勝的三因善心。
我們菩薩的最後一生從喜足天(Tusita)投生到人間,他在前一世臨終時對一切眾生散播慈愛,但還沒有達到禪那的程度,而是以慈心近行定投生到馬雅夫人的母胎裡面去。慈心近行定是欲界三因善心,而不是色界善心,因為色界善心會投生到色界梵天。所以,如果習慣散播慈愛的話,下一生的結生心很可能是三因果報心。
如果你習慣修習入出息念,習慣專注呼吸,修習入出息念是殊勝的三因善業,這種三因善業已成為你的慣行業,在你生命的最後一刻,你也可以輕易地專注呼吸,在修行中安詳去世。此時,不管是慣行業還是近死業作為你下一輩子的令生業,它都是殊勝的三因善業。以殊勝的三因善業結生,你下一生的結生心是三因果報心,整輩子的有分心也都是三因果報心,如此,下一輩子你要修行或證得禪那,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所以,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多造三因善業,而不要懷疑今生是不是二因結生者。
我發現有些禪修者學習阿毗達摩後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我是不是二因結生者?為什麼我修行那麼困難?為什麼修行那麼多障礙?」有些人即使修了幾十年都沒有證得禪那,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斷定他是二因結生者。
第 24 講 業與果報的關係
127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庫名叫闡那(Channa),他修了大半輩子都沒有任何成就,但他是三因者。佛陀在世時,他是個調皮搗蛋的人。他的口德特別差,經常喜歡罵人,喜歡挖苦、批評他人。雖然他也修行,但卻一直沒有證得任何聖道聖果。佛陀臨終的時候,特別叮囑阿難尊者要對他進行梵罰(默擯)。佛陀般涅槃後,僧團對他進行梵罰,完全孤立他,此時他才警醒自己,努力禪修,不久後證得了阿拉漢道果,斷盡一切煩惱。
從這個例子可見,即使佛陀在世時,也有人修行沒有明顯的成果,但並不等於說他是二因結生者。同樣地,如果我們用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精進仍然沒有任何成效,那時再說自己是二因結生者也不遲。否則,太早下結論未免過於草率。
帕奧禪林有位緬甸長老,我還沒出家時他已經在禪林精進禪修了,可是修了十幾年,一直沒有什麼大的進展。前不久,他經過我的孤邸,我客氣地向他打招呼,他走過來問我幾個有關查禪支的問題,一問之下才知道他終於證得禪那了。如果他自暴自棄的話,就連機會也都失去。正因為他對禪修有很強的信心,再加上鍥而不捨的精進,才能獲得現在的成就。因為有些人過去生所積累的巴拉密要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夠成熟。
即使一個人是由梵天人投生的,如果他放逸的話,仍然不可能證得禪那。更何況我們前一世的來處還不清楚,有可能是由人,也有可能是由豬、狗、鬼投生而來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生能夠投生為人,不是三因結生就是二因。至於如何確定,唯有修到緣起的時候才能夠確定。還有一點可以讓大家放心的是,雖然二因結生者今生不能證得禪那,但是可以證得欲界近行定;雖然今生不能證得聖道聖果,但是仍然有可能修到高級觀智,甚至修到行捨智。二因結生者可以做純觀乘者,先從四界差別開始修起,見到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之後,也可以修習緣起。所以,即使不幸生為二因結生者,也不應該輕言放棄,不應該自暴自棄,佛陀的教法總是會給人希望的。
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付出精進的必要性,在這裡想讀出緬甸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 1846-1923)所寫的一本《菩提分手冊》關於四正勤的部分,書中談到了即使是二因結生者也不應該放棄修行。此書的《四正勤》一章裡這樣說:
「只有在盡其一生如佛陀所教導那般努力精進之後,還不能證得禪那、聖道聖果,才能夠說失敗的原因是當今時期的本質,或者是二因者,或者過去生沒有積累足夠的巴拉密。
在這世間,有些人所付出的精進力遠遠不及佛陀所指定的程度,甚至沒有嘗試有效地培育身至念,以對治他們漫無目的四處飄蕩之心,但是卻推說不能證悟道果是因為當今是不可能證悟的時期。也有些人說今日的男女沒有足夠使他們證悟道果的巴拉密,還有些人說今日的男女都是二因結生者。他們如此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當今是所引導者(neyya)的時期,而他們未能證悟道果是因為缺乏正勤——精進。
若具有專精(pahitatta)地適當注進正勤(注進精進),一千人之中有三百、四百或五百人可以獲得至上的成就。若一百人如此實行,他們之中有三十、四十或五十人可以獲得至上的成就。在此『專精』是指決意盡其一生堅持努力精進,即使在努力的當下死去亦在所不辭。
索納長老所付出的精進是在雨安居(vassa)的三個月期間持續不斷地保持正念,在那期間只採用坐以及走兩種姿勢。護眼尊者(Cakkhuppàla)的精進與他相等。觸天長老(Phussadeva Thera)必須在付出同等的精進力二十五年之後才證悟道果。而馬哈西瓦長老則如此精進了三十年。
今日極需要這一類正勤。可惜現今如此精進的人缺少教理(pariyatti)基礎,而有教理基礎的人卻涉及了比庫義務的障礙(palibodha),因為他們住在市鎮或村子裡,需要討論佛法、講經開示以及著作佛書,他們不能長期不中斷地注入正勤。
有些人習慣地說在令他們獲得解脫世間之苦的巴拉密與時機成熟時,他們將能很容易地獲得解脫,因此他們在還未能確定精進是否能夠帶來解脫時,不能當下即精進努力。他們沒有比較:是努力精進三十年比較苦,還是未獲得解脫期間墮入地獄十萬年比較苦?他們並不記得努力三十年之苦,根本比不上只在地獄裡三個小時之苦。
他們可能會說:『若努力了三十年之後還是不能獲得解脫,那情況還不是一樣?』但是如果此人的巴拉密足夠成熟以獲得解脫,他將憑此精進獲得解脫;若還不夠成熟,他將在下一世獲得解脫。即使他未能在現今的佛法教化期裡獲得解脫,他一再重複地致力於培育心的業力(禪修慣行業)也是具有極大力量之業,他能憑此避免往生到惡道,能夠不斷地在善趣中輪迴,直到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對於沒有注進正勤之人,即使他們的巴拉密足夠成熟至可以努力三十年就獲得解脫,也將錯失這個解脫的機會。他們不會因為缺少精進而有所得,有的只是損失而已。因此,讓我們都擁有慧眼,以及對此危險保持警惕!」
這是雷迪西亞多在《菩提分手冊》裡所講的一段話。
書中講到,如果一千個人精進努力的話,將會有三百、四百乃至五百人可以獲得至上的成就。如果一百人精進,將會有三十、四十或五十人能夠獲得至上的成就。從緬甸帕奧禪林的教學調查來看,一百個緬甸人當中,大概有三四十人有禪那體驗。外國人禪修成功的比例比緬甸人稍為遜色,大約是百分之三十。當然,這還不包括那些禪那「姍姍來遲」者。
去到禪林的人通常只是付出一段時間的精進,就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就,如果他們付出更長時間的精進,這個比例肯定會更高。
因此,不要在還沒有付出足夠的精進之前就自暴自棄,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錯失良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