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665.JPG

內觀禪修中的十大誤區坑了很多人,你知道多少?(上)

誤區 1 禪修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藥

隆波帕默尊者 對此的開示:

佛教並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藥!佛教也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唯一!因此,並不是說修學佛法了,就要退學。在社會裏生活與生存,還是需要一些世間知識的。同時,也別誤以為佛陀除了教導“苦是什麽?”以及“如何才能離苦(解除心苦)”之外,還教導了其它什麽東西。佛法並不是用來探討神秘學說、巫術、咒術、未卜先知、加持灌頂、消除業障、今生來世以及鬼神通靈等等主題的。

選自《禪修指南》一書


誤區 2 禪修就是閉眼打坐

德加尼亞禪師對此的開示:

禪修是心的工作,是心去覺知的工作。它不是身體的工作。它不是像坐、走或者移動那樣,用身體能夠去完成的。禪修是用正確的理解,去時時刻刻直接體驗到身和心。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合掌並且把注意力轉向其中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兩個手掌之間的觸覺——這是心在工作。如果你的心在想別的事情,你能夠知道這些觸覺嗎?明顯不能。你必須去註意。當你去留意身體的時候,你會註意到許多身體的知覺。為了註意並且覺知到這些不同的知覺,你需要去貼上標簽嗎?顯然不需要。實際上,貼標簽反而會使你不能夠去注意到細節。只要去覺知就可以了!但是,覺知只是禪修的一部分。

此外,你也需要有正確的信息和對禪修的一個清楚的理解,這樣才能夠明智地去覺知。現在為了理解正念禪修,你在閱讀這本書。當你禪修的時候,你獲得的信息將會在你心的背後運作。閱讀並且討論佛法,思考怎樣禪修,這些都是心的工作,它們都是禪修的一部分。

對這種方法來說,持續不斷地禪修是至關重要的,這能使禪修的心相繼地運作。在一整天的時間裏,你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去覺知。因此不管在什麽地方什麽時間,留心觀察你自己;當坐、走、打掃房間或者談話時,不管你在做什麽事情——觀察它,知道它,覺知到正在發生什麽。


選自《別輕視煩惱》一書


誤區 3 坐禪時間越久越好

阿姜查禪師對此的開示:

坐上好幾個小時是沒有必要的。有些人認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見雞在雞窩裏坐上好幾天呢!智慧來自於,無論你的身體做什麽動作,你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應該從清晨醒來那一刻開始,持續到你晚上睡覺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壽命,有的人六十歲會死,而有的人到九十歲才死。所以,你們每個人修行步調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擔心這一點。試著保持清醒,讓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則進行,這時無論你處在怎樣的境界,內心都會愈來愈寧靜。它好比森林裏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麗和稀有的動物都跑來喝水,你清醒地看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看到美麗稀奇的動物來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動。煩惱會產生,但你能立刻透視它們。這是佛陀獲致的安詳和幸福。

選自《阿姜查的修行問答》


誤區 4  坐禪時必須閉上眼睛

德加尼亞禪師對此的開示:

大多數人禪修時都是閉上眼睛的,但是無論是睜開眼睛的時候,還是閉上眼睛的時候,都應該有覺知。如果修習時閉上眼睛,心太專註在單一的所緣上,在打完坐的時候睜開了眼睛,心的注意力自然會跑到眼根,去看外面的事物。因為眼睛接觸到的色所緣很明顯、很強烈,睜開眼睛不可能看不到東西,所以註意力一下子就跑到色所緣上面去了。如果我們習慣把「看」作為禪修練習的所緣,只要眼睛看到東西就有覺知,以此作為培育正念的工具,那麼只要眼根的看一生起,就有覺知,覺知就會持續。我們必須要練習帶有覺知地「看」,否則在日常生活裏看見很多(我們喜歡或不喜歡)的人或東西時,煩惱就很容易生起,這樣定力就沒有了。

選自《從覺知的心出發》


誤區 5 禪修時,必須有禪修者的樣子,行住坐臥等一切動作必須緩慢、輕柔、每個動作要做到刻意分明

1.阿姜查禪師對此的開示:

我們應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過火。吃飯、走路以及任何動作都要保持自然,這樣才能從當下的狀態中培養自發的覺察力。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樣的,否則,這也是另一種貪。修行要不緩不急、細水長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慧也會自然產生。

選自《阿姜查的修行問答》

2.德加尼亞禪師對此的開示:

有禪修者發現,相較於沒有覺知時,有覺知時身體的動作會自然放慢。這是自然現象,因為心不感到急切、衝動、焦急,行為速度自然會減慢。但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需要快速行動時,當然也可以加快速度。禪修者只需在日常生活不斷練習,即可逐漸適應在正常速度下保持覺知。

選自《從覺知的心出發》


[以上取自 維安正念小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27/16/747423_698610015.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