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458365-6046-4280-B101-32105879273C.jpeg

最難的是證悟初果3/3

 

隆波帕默尊者20170819B

泰國禪修之窗

 

問答

 

居士1:請允許我……

隆波:感覺到了嗎?你的心有些不正常。

 

居士1:不知道。

隆波:你覺得(此刻)這樣正常嗎?

 

居士1:啊?!不正常。

隆波:嗯,看到了嗎?已經知道了,不正常。

 

居士1:上次您開示說,我被「我要怎麼做才會好」騙了。

隆波:什麼?

 

居士1:我被「怎麼做才會好」所騙,您指導我要常常去觀身……

隆波:已經在訓練的就不錯了,心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感覺得到嗎?

 

居士1:感覺得到。

隆波:嗯,別頑固!所以,隆波指導怎麼做就去做,不要放棄!

 

居士1:好的。

隆波:覺知身體也行,而後觀心就會越來越清楚。

 

居士1:好的,請您佈置下家庭作業。

隆波:這就是家庭作業。

 

居士1:感恩!

隆波:家庭作業還能有什麼呢?不是覺知身,就是覺知心,身心有什麼可供覺知的,就覺知它。不是身,就是心,只有這些而已。

 

如果覺知以後能夠洞見到身心的實相,則更為殊勝。僅僅覺知身與覺知心,只能獲得覺性,如果覺知以後,同時洞悉身心的實相,就會收穫智慧。

 

獲得解脫是因為有智慧,而非因為有覺性;但是若無覺性,就不會有智慧。

 


 

隆波:怎麼說?不是聽說你來寺廟以後發願止語了嗎?

居士2:是的。

 

隆波:那怎麼可以開口問問題呢?

居士2:昨天止語,今天不止語。

 

隆波:哦,今天不止語?!請講。

居士2:看見心生起……

 

隆波:修行得很好,比以前進步了。

居士2:現在有新的境界生起,在胸口這裡盤旋動蕩。

 

隆波:就只是感知。

居士2:好的。

 

隆波:覺知下去就會看見有的只是苦,有的只是苦,根本沒有別的。但是如果感到非常疲憊,就透過訓練禪定來休息。休息得差不多了,就退出禪定(隆波演示),要溫柔地退出,而不是突然這樣出來,是退……退出來。一旦覺知後,就繼續開發智慧,看著它們在胸口盤旋。很好,修行的進步非常非常大。

 

居士2:好像有什麼要脫落或者不脫落似的。

隆波:什麼?

 

居士2:它們盤旋不已,好像要脫落或者不脫落。

隆波:不需要讓它們掉脫或者不掉脫,它們是什麼樣,就那樣去感知它們。

 

居士2:它們自行運作。

隆波:它們是自行運作的,但如果觀到厭倦或累了,要去訓練禪定,退出禪定之後繼續觀察,以輕鬆自在而不干涉的心(來觀察)。隆波之所以稱贊「好」,是因為心此刻沒有進去干涉,心在旁觀,而蘊是分離的;心若跳進去抓取,心與行蘊就會聚合,那是不行的。

 


 

隆波:就是你要報告。心有痴,感覺到了嗎?

居士3:沒感覺到。

 

隆波:是迷迷糊糊的嗎?感到模糊嗎?

居士3:不知道。

 

隆波:感覺到昏沈嗎?

居士3:也許。

 

隆波:嗯,如果觀心的時候觀不到,就去觀身。覺知身體,接下來觀心就會越來越清楚,你要先觀身。隆波不讓你通過是由於:你的心有痴、有迷糊卻沒有看見。因此要訓練觀身,以輕鬆的心去感覺,而不是以不正常的心,要以輕輕鬆鬆的心去感覺。先甜甜地笑一笑。(居士跟著指導嘗試)感覺到了嗎?笑的時候,你的心是苦悶的。

 

居士3:不知道。

隆波:那麼去覺知身體。感覺到了嗎?身體在搖頭。觀身,你還觀不了心,去觀身吧。觀身也可以,觀心也可以,同樣都可以開悟。好,下一位。

 


 

居士4:頂禮隆波,我的心常常往外送。

隆波:害怕隆波嗎?

 

居士4:什麼?

隆波:害怕隆波嗎?

 

居士4:害怕,剛才的心跳得非常厲害。

隆波:嗯,害怕的時候要知道,害怕了就知道。泰國人害怕話筒,而中國人喜歡話筒,抓起話筒就說,必須要問問題。覺知自己,要覺知,現在感覺到了嗎?心在外面呢。心跑到了外面,要回來覺知身體,身體正在合掌,感覺到了嗎?身體點頭,感覺到了嗎?但是別讓心這樣靜止不動!感覺到了嗎?你正在干擾,正在強迫心比它實際的狀態更平靜。要使用平常而普通的心。

 

居士4:好的。

隆波:嗯,就是使用這樣的心。覺知身體,接著就會照見這個身體不是「我」。你別丟下身體,因為你是愛美、愛漂亮的人。你要多多地觀身,這是適合你的禪法,然後自會清楚地看到心。你要觀身。

 

居士4:感恩隆波。

隆波:接下來請舉手,請!隆波對中國人真是感到不寒而慄啊!(隆波笑)你們太能舉手了……

 


 

居士5:頂禮隆波,我每天都在固定形式里修行,三個月從未間斷。

隆波:哦,不錯。

 

居士5:只是在修行的時候,心裡始終會有緣起法等等湧現。

隆波:嗯。

 

居士5:不知道要……

隆波:要及時知道,心正在散亂,直接去感知,散亂於法也是散亂。

 

居士5:好的。

隆波:心太多地散亂於法裡,是屬於毗鉢捨那的雜染之一。散亂於法,智慧如泉湧,感悟非常多,但這都是心的包袱。

 

居士5:好的。

隆波:你要及時地知道心在散亂,而後心會寧靜下來,重新擁有禪定。別去思維和分析太多,而要去覺知。

 

居士5:好的。

隆波:你的修行還是不錯的,至於心講法與教法之類的現象,要及時知道——那是散亂。

 

居士5:好的。

隆波:若未及時識破,就會成為毗鉢捨那的雜染。

 

居士5:好的。

隆波:一個多月的時間能夠修習到這個程度,非常棒!

 


 

居士6(中國人):請隆波給予開示。

隆波:仍然在黏著於緊盯,還在黏著。現在的心也是……隆波把臉做給你看(隆波演示),這樣是不行的,心寧靜地待在裡面是不好的,必須讓心自然且平常,才能夠照見實相。

 

比如,曾經有一位高級軍官來寺廟拜訪隆波,他說自己的士兵非常規矩,走路的時候也是規規矩矩的。隆波說:你不能只看他們在排練場的表現,需要暗中觀察,暗中觀察才能知道規矩與否?試著透過窗戶之類的進行暗中觀察:在沒有人注意的時候,他們的表現如何?走路的時候左踢右踹嗎?

 

如果我們沒有目不轉睛地緊盯,就會看到實相。心也是同樣的,如果我們緊盯著它,它就會「乖乖」的,在我們面前表現得規規矩矩,實際上,它是一隻調皮搗蛋的猴子。我們緊盯著它時,它才表現得規規矩矩,但只要我們一不留神,它就會原形畢露,對嗎?

 

因此,別強迫心靜止不動,而要放任其工作。

 


 

居士7(中國人):我是第一次來學法,之前從未學過,因此懂的東西不多,請隆波開示。

 

隆波:這是你的福報。不瞭解太多,就不用去糾錯,因為大部分人去學法都是緊盯,都是讓心靜止。而你從未訓練過,所以心是平常、自然、普通的。

 

慢慢地覺知,試著笑一笑。(中國人笑)感覺到了嗎?身體在笑,身體在點頭,就這樣不斷地覺知下去。不斷地觀身,你是一個愛美、愛漂亮的人,因此要多多地觀身,接下來,心是如何的,你會自行照見。


 

居士8:頂禮隆波,我是第一次來做禪修報告。

隆波:緊張嗎?

 

居士8:非常緊張,看見心忐忑不安。

隆波:心忐忑不安以後,你有看見,不錯,而不是忐忑不安了卻沒看見,那是不行的。

 

居士8:好的,我……

隆波:剛才說話之前,在你說「我」之前,感覺到了嗎?胸口有一股力量湧現,有想要說話的衝動生起。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它會不斷地冒出來,一會想要這樣,一會想要那樣,它們就在同一地點出沒,但我們不要去守株待兔,讓感覺先生起,之後才去感覺它們,那才是修行。

 

居士8:好的。

隆波:非常簡單。

 

居士8:好的。

隆波:就是一整天這樣去覺知。

 

居士8:好的,我看到煩惱習氣非常多。

隆波:那樣才好,它們都是從這裡冒出來的。

 

居士8:冒出來?

隆波:對。

 

居士8:有時我是倒回來看的,隆波。

隆波:嗯,倒回來看就不太好了,如果是很久之後再倒回來去看的話,就沒有多大意義;但如果生氣了,一瞬間就知道生氣了,這樣就很好,而不是昨天生氣,今天才知道,那就太慢了。

 

居士8:好的。

隆波:你的修行不錯,已經會觀心了,接下來要常常去觀。如果哪一段時間覺得特別散亂了,就念誦佛陀,憶念佛陀或是自己的師父也可以。

 

居士8:好的,頂禮師父!

 


 

居士9(中國人):這是我第二次來參加禪修,上次回去之後有聽法談,觀身與觀心工作,但是有時候看見生氣生起,好像被堵住了一樣,請隆波開示。

 

隆波:我們不需要阻止它們,看著它們冒出來,然後知道它們生起了,而後它們滅去,我們也知道它們滅去了。接下來無論什麼生起,我們都會看見每個生起的都會滅去,沒有什麼是生起而不滅的,要不斷地探究這一點。

 

譬如,以前我們拼命尋找快樂,而現在我們看見:即使是快樂,也是生起而後臨時存在,然後滅去,心就不會再拼命想要獲得快樂;或是從前討厭痛苦,但是現在看見了痛苦也是臨時停留而後消失,於是不討厭它們。心就這樣契入中立——是苦,是樂,是好,是壞,心都保持中立,輕輕鬆鬆的。去繼續不斷用功。

 

(中國人表示感謝。)

 


 

居士10(中國人):我在家裡會做固定形式的練習,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請問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嗎?

 

隆波:不需要改進。身體移動,去覺知,不需要調整;心是什麼樣子,也去覺知,無需調整什麼。如其本來地覺知,無需改進什麼,然後它會自行好起來。

 


 

居士11(中國人):這是我第三次來參加禪修,第一次隆波教導我去觀心,但是觀心的時間不長,因為我覺得自己可能禪定力不夠。最近一段時間記憶力不太好,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問題?請隆波給予開示。

 

隆波:做事的時候需要留意一些,比如放東西到這裡,要提醒自己把東西放在這裡了,而不是放的時候心在走神,根本不曉得自己放在了哪裡。因此,不是不去覺知自己,而是要努力地不斷覺知自己,做什麼都要覺知自己,但不可過於苦悶。也不是做什麼都心不在焉的,心沒有跟自己在一起,東西放在哪兒也都不知道。

 

比如,當下這一刻,你的心在外面,看得出來嗎?

 

嗯,不錯,已經及時知道了,就是這樣去覺知。

 

覺知自己的身體,你看見自己的骨架了嗎?在我們的身體裡是有骨架的,輕鬆地覺知,覺知到自己的骨架。一旦覺知,心就沒有去到外面了,但是要讓心成為觀者。看見骨頭在另一邊而心是觀者,骨頭與心是不同的部分,沒有去聚合它們,然後再觀身或觀其他現象,就會更加清楚。

 

這樣好過心一直在走神,否則心會走神的。如果你觀到骨架,心就會有力量,不會太過於走神。但需要小心的是:你會去緊盯。一旦頻繁地觀骨頭,心很快就會去死盯著骨頭,緊盯以後,心會感到憋悶。如果感到憋悶了,就要停下來讓心恢復自然。心一旦自然了,散開來跑到外面,又會什麼都不知道,失去覺察,什麼事情都不記,那時你要回來接著觀自己的骨頭。就這樣反反復復地進行。

 

你在觀骨頭時力度太大,只需要感覺到骨頭就行了,而不是死死地盯著……緊盯,緊盯著骨頭。不要這樣,這會過於苦悶的。只是感覺……感覺到了嗎?你有骨頭,有頭顱骨等等,不斷去感覺,那麼心便會得到禪定,獲得很好的禪定。

 

這種禪定稱之為「身至念」,有覺性地感知到一部分、一部分的身體。憶念到骨頭,禪定將會好起來,心不會走神也不會健忘,身動,覺知;心動,覺知,這樣接著開發智慧。

 


 

居士12(中國人):去年隆波指出我太鬆散了,我回去以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有時會看見心不是「我」,但是看見有「我」時,心退出之後就會覺得沈重,一看見沈重,沈重就消失了。請隆波開示。

 

隆波:輕輕鬆鬆地覺知,別把知者抽出來,我們不需要去緊盯或是呵護著知者,否則就太累了。只是看見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感覺是被覺知、被覺察的對象之類的,而不用緊盯著知者。如果去緊盯著它,就會過於苦悶。

 

輕輕鬆鬆地覺知,你稍微緊繃和苦悶了一點點,但不是特別嚴重,基本還可以,屬於「基本可以」的範疇。

 

中國人如果不說話,就根本看不出來是中國人,長相(和泰國人)一模一樣,分不清誰是誰,只能在說話的時候加以區分,因為他們不會說泰文。

 

好,下一位。

 


 

居士13(中國人):有時候我看見苦,但在苦裡找不到「我」,想請隆波予以指導。

 

隆波:她說了這麼長……

翻譯:我忘記她問的第二個問題是什麼,但她又復述了第一個問題,可能她自己也忘了第二個問題是什麼。

 

隆波:要增加一點禪定,心依然還有點散亂。因此每天要做固定形式的練習,每天禮佛念經、呼吸以後去覺知自己,心跑去想了,覺知;心跑去想了,覺知,別去拉它!如果去拉它,就會覺得苦悶。而且要稍微加強一點禪定,你的禪定力太弱。

 

居士13(中國人):謝謝隆波!

隆波:事實上,隆波是有姓的,隆波姓沈,麥琪媽媽姓林。好,接下來請舉手。哦喲!真是遍地開花。

 


 

居士14(中國人):我的心整天昏沈,沒有力量,我想知道是不是現在修習不了奢摩他,也開發不了智慧?

 

隆波:等一下你去請教阿姜宋彩尊者。阿姜宋彩尊者的昏沈比其他人都厲害,在修行的早期,他整天被痴控制著,幾乎整天都處在快要睡著的狀態,通過努力竟然也可以證悟。你去向他討教秘訣。

 


 

居士15(中國人):我聽到隆波關於「如何修行」的開示,感覺像是找到了回家的路,可是我沒有像別人那樣有目標,而且沒想要成為初果須陀洹之類的,我想問這樣對嗎?

 

隆波:沒關係,沒有目標也行。隆波在見到隆布敦長老的時候,也未曾想過要證初果、二果、阿羅漢之類的,從沒有想過。

 

但是隆波有興趣要探究自己,比如對自己的心整天能夠變化不已感到非常有興趣,為什麼自己的心可以做那麼多新奇的事?

 

如果不斷地探究下去,道與果會自行生起的——即便我們沒有這樣的期待:今生很苦,想要離苦,想要涅槃,想要證悟初果之類的。

 

目標並不是必須的,只是心要有很強烈的驅動力去觀察和體會,覺得它們很值得學習、很值得研究,這樣就夠了,僅僅只是讓它有濃厚的興趣去勤奮觀察就夠了。一旦多多地用功,最後就會自行領悟。

 

居士15(中國人):中國人提問。

隆波:給你佈置一個作業,要去不斷地覺知身體,要常常去覺知身體。

 


 

居士16(中國人):在修行的早期,我的心情非常急切,幾個月過去以後,心好像輕鬆下來,好像覺得只要慢慢地走,無論怎樣都肯定會到家的。

 

隆波:對的,如果急匆匆地走,半路就先跌倒了。慢慢地觀,但要不停地走下去,慢慢地觀下去,每天持續用功修行,然後自然會到達。

 

可是如果急匆匆的,很快就會喪失動力,然後就懶得修行了。一天一天地用功,不斷地觀身。

 

居士16(中國人):謝謝隆波!

 


 

居士17(中國人):去年我曾經來參加過禪修,有時有非常強烈的想要解脫的慾望,但同時又覺得非常痛苦……

 

隆波:對的。

 

居士17(中國人):去年年底我開始慢慢放下,好像放下了「想要」,有時看見心在覺知自己,覺性會自動自發地生起,好像覺性原本就已經存在了,我想知道我所訓練的覺性是否正確?

 

隆波:對的。如果正確了,覺性是自行生起的。我們要不斷地覺知自己的身心,接下來身心一發生什麼,覺性就會自行生起,會自行知道。

 

但如果我們有了「想要」,那麼生起的必然是苦,因為慾望或想要是讓苦生起的原因。即便是想要變好,想要證悟道果,也是苦,沒有例外。

 

因此無需「想要」,我們就只是精勤地在因地努力,無須想要去獲得結果。當我們在因地上用功,不斷地有覺性去覺知身和心,結果自會水到渠成。我們的目標是常常在因地上用功,不用期待結果,也不用關注結果,最後,結果會自行生起。

 

如果我們很貪心,想要獲得成果卻懶得在因地上努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卻期待變成聖者之類的,這樣只會是白白受苦,根本不會有任何益處。

 

居士17(中國人):去年我與一位居士租地想建立禪修中心,但是這樣做之後,覺得心會散亂。我想知道:我應該修行先讓自己離苦,然後才去做這方面的事情,還是可以兩者兼顧?

 

隆波:現在還不是時候,力量不夠,需要先自修。如果去做那些事,你就不能修行了,那樣會整天被瑣事纏身——成天忙於工作。現在先抓緊自修,讓自己的心更加穩健一些,然後再去做。

 

居士17(中國人):感恩隆波!

 


 

居士18:您好!我來自美國,這是我第一次作禪修報告。

隆波:隆波還沒有來得及做好準備。

 

居士18:抱歉!

隆波:以為還是中國人。

 

居士18:抱歉!我出生在美國,口音非常重,聽隆波的開示已經一年多了,然後自己獨自修行,現在不確定修行得究竟怎麼樣?

 

隆波:已經修對了。

居士18:對了嗎?

 

隆波:體會到了嗎?真正的覺知是平常而普通的,並不需要強迫自己去覺知。比如現在這一刻,你的心走神了,感覺到了嗎?

 

居士18:心走神得特別厲害。

 

隆波:嗯,心走神得特別厲害,接下來,當心走神以後,快一點去知道,就是這樣而已,訓練這個就足夠了。

 

對於具體的某個人,修行並不需要做很多,譬如:只是心走神以後去知道,心走神以後去知道,僅僅這樣就夠了。接下來心就能牢記走神的狀態,一旦走神了,剎那間覺性便會自行生起。

 

如果一走神了就知道,煩惱習氣就控制不了心,戒也會自行產生;走神了,知道,於是心就不再走神,會和自己在一起,於是心就具備了禪定,禪定將會自行生起;走神了,知道,我們將會照見到——心能夠自行走神,覺知也是臨時的,很快就又再次走神,一切全都是生滅的:覺知是無常的,走神也是無常的,覺知無法被呵護,走神也無法被禁止,它們是無我的,這就是在開發智慧。

 

因此,走神了,知道,我們就只是這樣覺知,也可以抵達苦的止息。如果能夠看到這一點,也就舒服了。

 

居士18:感恩!

 


 

居士19:頂禮隆波!

隆波:啊!還是以為是中國人。

 

居士19:我從去年開始修行,現在覺得心越來越自然了。

隆波:對的。

 

居士19:但是我的問題是:心依然反轉到心,想要清清楚楚地觀到心。隆波對這種狀況有什麼要開示的?

 

隆波:就只是知道,不用回轉。你的心有一點散開在外面……要如其本來地知道,然後,心不喜歡,要知道不喜歡,關鍵在於保持中立。

 

如果我們知道境界或狀態後,心散開去到外面,我們要知道它散開在外了,心保持中立,它就會自行歸位。

 

因此,如果心沒有中立,就會越發掙扎,會想方設法讓其歸位——那就將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居士19:這個我明白了,現在也在做,但它就是不進來。

隆波:不進來是它的事,不關我們的事。

 

居士19:好的。

隆波:我們學習是為了看見:它不是「我」,無法被掌控,一而再、再而三地學習下去。你的修行非常非常好!是否體會到心已經變了?

 

居士19:已經看見了。

隆波:心只是稍微有一點散開而已。

 

居士19:是的。

隆波:三果阿那含聖者的心也是寬廣的,無限延伸出去,但是它沒有飄到外面。你的心是散開的,而且有一點外移,要如其本來地及時知道,以保持中立的心去知道,它不是「我」——你要這樣去看。

 

居士19:頂禮隆波。

隆波:好,請回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