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ABDB55-F75A-4105-BC80-BD599FF6BF60.jpeg

什麼是修行1/2

 

隆波帕默尊者

 

泰國解脫園寺2017.8.13A

泰國禪修之窗 2017.12.24

 

中國人看起來很用心,興致也很高。學法的興致很高是非常好的,懶懶散散就不好了。但是在隆波看來,中國人的弱點是想得太多,喜歡問問題。

 

事實上,法無法依靠思維來學習,也不能依賴於去詢問別人。

 

真正的學法是透過探究自己——慢慢的體會自己的身與觀察自己的心——來學習的。要洞悉身與心的實相,它們真的是我嗎?我們真能指揮它們嗎?它究竟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在實際的情形之中觀察,才能被稱為「修行」。假如只是坐著思維和分析,那並不是修行,只會讓心更散亂。所以,要不斷地自我探究、不斷地自我觀察,這樣才稱之為「修行」。

 

這個身體呼氣,覺知自己;這個身體吸氣,覺知自己;這個身體行、住、坐、臥,覺知自己;身體動、身體停,覺知自己。苦、樂生起在身,覺知自己;苦、樂、不苦不樂生起於心,也覺知自己。心中生起善法,比如有覺性、有智慧、有信仰的時刻,覺知;心中生起貪、嗔、痴等不善法時,也覺知。

 

不斷地這樣覺知,不停地這樣探究,就會看見身與心的實相——此身不是「我」,只是我們臨時從世間借用的一堆物質。比如,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世間的物質,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水,也是世間物質。我們把這些物質放入身體,又排泄掉一部分。物質元素不斷在體內新陳代謝,一旦新陳代謝停止,身體就會消亡。如果只吸氣而不呼氣,身體會消亡;只進食而不排泄,身體也會消亡;喝水之後如果排不出去,身體就無法維持。因此,我們的身體只不過是從世間臨時借用而已。

 

學法就是從事實與實相之中學習。實相就呈現在此身、呈現在此心。我們要不斷地觀下去。

 

心充滿了無常,始終在變——眼睛看見色,我們的心會變;耳朵聽到聲音,我們的心會變;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嘗到味道、身體去接觸,心同樣會變;當我們的心跑去「想」,心也會變。因此,心一直處於變化之中。

 

眼、耳、鼻、舌、身、心接觸所緣時,心不停地變化——時苦、時樂、時好、時壞。不斷地觀察和體會就可以發現,我們無法指揮讓心只有快樂,也無法禁止心去痛苦;我們無法指揮與命令心一直是好的,也無法禁止讓心變壞。反復的探究身心的實相——身不是「我」,是世間的資產,只是被借來暫用的;心也無法被操控,並不真在我們的掌控範圍之內,而是始終處於動蕩變化之中。

 

當我們看見它們處於動蕩變化之中時,稱之為照見「無常」;看見我們掌控不了它們,稱之為照見「無我」。如果常常看見身和心的實相,最後,心會發生質的變化。比如,原先我們活在迷夢中,誤以為身體是「我」,是屬於「我的」,稀裡糊塗地拼命尋找快樂,一生幾乎沒有喘息之時,拼命在尋找快樂、逃離痛苦。可是智慧一旦生起,看到快樂是臨時的,拼命找到也不過如此,不久便又消失,接下來又要再去尋找別的快樂,這個生命也未免太過於疲憊了,因為它想要獲得快樂或討厭痛苦。

 

事實上,痛苦也是無常的,沒有哪種痛苦是永恆的。比如有人失戀,感覺世間一片灰暗、了無樂趣,活不下去,自認為要痛苦一輩子——其實這不是真的,只會發生在小說里。實際上,失戀的痛苦是臨時的,什麼都不用做,它很快也會變成「過眼雲煙」。

 

如果心願意接受「痛苦只是臨時的」之實相,那麼當痛苦生起時,心不會焦躁不安。痛苦尚未來臨時,心也不擔心痛苦將至。這樣的心是舒坦的,將會契入真正的寧靜與祥和——不對快樂感到飢渴,也不討厭與害怕痛苦,於是心就擁有了快樂與寧靜。

 

當我們洞悉到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接下來,心契入真正的寂靜與祥和,這是源於洞見到身與心的實相而獲得的寧靜,這種寧靜就是涅槃。

 

涅槃的特性是寂靜。涅槃擁有寧靜的特性——寧靜於煩惱習氣;何時心無煩惱習氣,何時就會照見涅槃。涅槃寧靜於掙扎與造作,何時心擺脫了掙扎與造作,何時就會看見涅槃。涅槃寧靜於一切掙扎、寧靜於煩惱習氣、寧靜於苦。從此,再也沒有苦在心中生起,因為心苦是源於「想要」。

 

觀察看看這是「真的」或「不是真的」?當「想要」生起時,苦即刻緊隨而至。世間不修行的人會覺得——有「想要」的時候還不苦,沒有如願以償才會苦;如願以償了就會快樂。他們只能認知到這種程度。然而不停的修行則會發現,何時有了「想要」,何時就立即有苦。

 

比如只是想要中獎、中彩票——中國有嗎?同樣也有,是嗎?泰國的彩票是師承於中國。中國人是泰國彩票的發行人,泰國人跟著就玩起來。比如想中彩票,心就已經坐立不安——不停地查找絕殺號碼,這裡求仙拜神,那裡求爺爺告奶奶,或者去刮樹。泰國人喜歡刮樹皮,用手指刮、刮、刮,在上面塗上麵粉,再看會出現什麼數字。這不是教中國人以這種方式去找彩票號,而是想說:何時想中彩票,何時就已經開始苦了。如果中了頭彩,發財得了幾千萬,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苦——赫然發現自己的親戚多如牛毛。原先沒什麼親戚,一旦中彩票有了很多錢,親戚驟然猛增,每個人都來問你拿錢,你怕他們,於是又沒有了快樂;也有人害怕劫匪綁架自己孩子來敲詐勒索,根本無法感到快樂。

 

因此,「想要」生起的一剎那,苦就接踵而至——無論是否如願以償,都會苦;即使如願以償,也照樣苦。

 

有一次,隆波去頂禮隆布信長老,碰到一位女眾將一堆香燭運到山頂,還有很多工人幫忙抬,聲勢浩大。隆波覺得她樂善好施,拿那麼多香燭來供養長老,結果她是帶香燭來請長老開光的。

 

她說:「每天早上要在店門口點香燭,這樣顧客會很多。請求長老幫忙開光加持!讓我可以發財!發大財!大大地發財!」

 

於是長老提醒她:「太富了會苦的,強盜也會來。」

 

「噢,不要!不要!請進一步加持,同時兼備防盜功能。」

 

有用香燭防盜的先例嗎?哪裡的強盜會怕香燭呢?強盜又不是蒼蠅。

 

心有貪欲,就會不停地徘徊在飢餓中。一開始是飢餓於想發財;一旦被提醒發財了也許壞人會來,又繼續飢餓於——讓壞人別來。不斷地乞求這個、那個,這並不是佛教徒。這樣的心已被貪欲——想要——給控制了,飢餓不已。

 

飢餓的心,是痛苦的心;而有「想要」的心,就是飢餓的心。想要看色,是飢餓於色;想要聽聲音,是飢餓於聲音;想聞到氣味、品嘗味道、想得到身體的觸、想得到心方面的讓心有快樂的所緣,這樣的心始終處於飢餓之中。心一旦飢餓,就會掙扎,這樣的心毫無快樂可言。無論是否如願以償,只是有「想要」,就已經苦了。

 

我們就這樣不斷地探究實相,實相便層層浮出水面。越多瞭解實相,就越多地離苦,我們也越來越接近問題的源頭——是「想要」讓我們有苦。

 

因此,我們要不斷、不斷地觀察自己。修行就是探究自己,觀察與體會自己——不斷地探究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不用問別人,並不是見了隆波就非問不可,否則彷彿虧本似的。唉,這樣想已經虧本了——心有貪欲,想要問卻沒看到「想要」。我們沒看到煩惱習氣,沒看到「想要」已經生起, 想要和隆波互動,想要詢問隆波。還有人想要成為隆波的貼身弟子,到處宣稱自己是隆波的關門弟子。那全是撒謊!親近什麼?大家都只是早上看到隆波,之後隆波就回寮房了。沒有誰能進入隆波的寮房,只有一個人,也就是阿姜宋彩尊者,他會去做做衛生之類的,其他人從未進去過。因此,沒有誰是特殊的、和隆波特別親近,沒有。有人很飢餓,想成為很特別、很特殊的人,如果沒有成為,就會生氣。

 

要不斷地觀察與體會自心,進而生起智慧,屆時我們就會明白,每一次有「想要」,每一次都有苦;接下來進一步去觀察,讓智慧越發增長。比如:世間人缺乏智慧,認為只是「想要」並不會苦,「想要」而未如願才有苦。而我們看到,有了‘想要’,心就掙扎,就已經苦了。隨著深入修行,越來越多的看到實相——僅只是「想要」,不管是否如願,就已經苦了;繼續修行下去則發現不管有沒有「想要」,身與心本身就是苦。

 

無論有「想要」還是沒有「想要」,身與心本身就是苦——這是高階的法。如果照見到這個程度,就已經接近證悟阿羅漢。

 

一旦看到身是苦,心會放下身,不再執著身體,我們就不會因老、病、死而苦,因為老、病、死是屬於身體的事。這是屬於三果阿那含聖者的境界——不再執著於身。如果不再執著於心,由於已經徹見心本身是苦,所以不再執著了,那是屬於阿羅漢的境界,苦的終點便在此處。

 

因此,對於「想要」的洞察是有次第的——一般人「想要」卻不自知‘想要’。沒有如願以償就覺得苦;而我們有了「想要」,知道有「想要」,並且發現,每一次有「想要」,苦就會生起。接下來深入修行就照見——有身,就已經有苦;有心,也已經有苦。無論有沒有「想要」,苦已經存在於身、存在於心。洞悉到這個程度,就再不執著於身,也再不執著於心。

 

照見身與心的實相——它們本身即是苦,稱之為「無明已被徹底摧毀」!無明就是不知道事實,不知道實相,不知道真理。實相就是——身心本身即是苦。因為不知道實相,心會不時地生起「想要」。一旦有了覺性,及時知道「想要」,「想要」就會滅去。但由於我們的無知,「無明」依然存在,因為尚未徹底明白身心的實相,很快地,「想要」又再次生起。一旦再次知道它,「想要」又再次滅去,但過了一會兒,「想要」又會生起。

 

所以,要想永遠離苦,就一定要清除「不知道身與心的實相」的無明。如果明白了身與心的實相——身心本身即是苦,那麼「想要」就再不會生起。因此,若有了「明」,就是消除了「無明」,徹底消除了對於「四聖諦」的無知,慾望或「想要」就再不會生起。

 

一旦沒有慾望,心苦自此一掃而空。心苦再不會生起。所以,修行的最高目標就是徹見到身與心本身即是真正的苦。

 

在起步階段,要不斷地覺知身與覺知心,起先我們會覺得身體是「我」,是「我的」;心是「我」,是「我的」。在訓練的初階就是這種感覺。感覺到了嗎?這是我的身體;這個心——感覺也是我。一會兒我苦,一會兒我樂,等等的。一旦頻繁修行,事實就漸次地清楚呈現:身與心都不是「我」,而是世間的資產。當洞見到「身與心,均非我」的實相,這是屬於初果須陀洹聖者的境界。

 

初果須陀洹聖者已經徹見身心不是「我」。然後,繼續不斷地探究身與心到某一點,待到智慧逐漸圓滿,即會照見「身體本身就是苦」的實相。身體除了不是「我」之外,它本身還是苦。這個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呼氣苦,吸氣也苦,行、住、坐、臥全都是苦——坐著苦,坐久了會酸,一定要動來動去。身體有的只是被苦一直逼迫著。一旦如是照見,心對身就不再執著。一旦不執取身體,就能夠放下身體,就可以證悟三果阿那含。

 

三果聖者不再執著於眼、耳、鼻、舌、身,也不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因為這些是透過眼、耳、鼻、舌、身去感知的。於是心不會滿意於色、身、香、味、觸,也不會不滿意於色、身、香、味、觸。欲界的貪與嗔再不會生起。三果聖者徹底擺脫了欲界的貪與嗔——心再不眷戀於色、聲、香、味、觸,也不會對色、身、香、味、觸有任何抗拒,這是源於智慧徹見到身體本身就是苦。

 

繼續修行下去,就會徹見心本身即是苦,就會放下心。一旦放下了心,就再沒有什麼可執著的,苦的終點在此——成為阿羅漢。

 

因此,修行從體證初果、二果、三果直到四果阿羅漢,全都源於探究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探究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佛陀稱之為「修習四念處」或「毗鉢捨那的修行」。

 

精確的詞是「毗鉢捨那的修行」,「毗鉢捨那」由「毗」和「鉢捨那」組成,「毗」的意思是「清楚」,「鉢捨那」是指「看見」,「毗鉢捨那」的意思是「清楚地看見」,也即是看到身和心的實相而已。至於有覺性地不斷覺知身與覺知心,則稱之為「四念處」。

 

佛陀開示道:四念處——以覺性緊隨著如其本來的覺知身與心,這是離苦與解脫的唯一路。因此,要想成為阿羅漢,就一定要修習四念處,要想證悟初果,也必須修習四念處。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