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FDC641-01B2-47F5-98BE-D6C8585CB872.jpeg

佛教與眾不同之處:開發智慧4/7

隆波帕默尊者

我們經常聽到「佛陀、佛陀、佛陀」這個詞。佛陀,指的即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也就是:心具備覺知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禪定。

務必要訓練讓心跟自己在一起。別忘了自己,即使忘了,也別忘記太久。

精進的訓練,讓心和自己在一起。修習任何一種禪法的時候,及時知道「心跑掉了」——比如念誦「佛陀、佛陀」的時候,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或是覺知呼吸的時候,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心跑到呼吸上,停駐在呼吸上,還是要及時知道。

及時知道心在四處游移,心就會自動安住,而並非刻意讓其安住。

假如我們不喜歡那些禪法,修習其它的也可以。就像此刻這樣坐著也能實踐,回家去試試看:坐下之後,把心送到頭髮上。一想到頭髮,就會感覺心跑到了頭髮上,就這樣讓心專注於頭髮。專注在頭髮上一會,就更換位置。將心依次移動到左耳、右耳、鼻子、手、腳,讓它跑動到身體的不同部位。以此方式訓練,觀察心在身體上的移動,也是可以的。

接下來,只要有任何「心動」的蛛絲馬跡,哪怕只有一點點動靜,我們就會馬上看見了。一旦看見心移動,心就會自動安住,心會醒來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自動生起安住型的禪定。

這是非常重要的!聽起來似乎有些難。然而若希望在今生體證道、果、涅槃,就一定要用功。若沒有心安住的禪定,就無法了知身心的實相,也就不可能體證道與果。所以無論多麼難,我們都得努力。

要聽法談,常常地聽,聽一次若不明白,不足為怪。聽一遍就以為懂了,反而有些奇怪。聽了沒懂,是很正常的,只是要聽了再聽。有結緣的法談CD嗎?如果有的話,就請拿回去聽,反復地聽,最多聽兩三遍,心就會醒來,就會明白我們的生命已經發生改變——以前醒的只是身體,現在醒的是身與心兩者。

我們會感覺到身體的運動變化,也會覺知到心的運作變化。心在一旁作為知者與觀者,一定要訓練到如此程度。心若無法抽身成為知者與觀者,便無法真正開發智慧。僅僅一味的進行思維和分析,只會迷失在念頭的世界里。

我們必須從念頭的世界里跳脫出來。

我們需要訓練。首先練習任何一種禪法:念佛也行,覺知呼吸也行,觀照腹部起伏也行,喜歡哪個禪法就練習那個禪法。但練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心安靜地與所緣在一起。那種讓心與禪修對象在一起的禪定,是奢摩他的禪定。

有一種安住型的禪定,也就是——修習任何禪法時,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心跑去緊盯著所緣了,也要及時知道。比如覺知呼吸,持續的看著身體在呼吸。呼吸、呼吸,心一跑去想了,及時知道;或是呼吸、呼吸,心沈入在呼吸裡面了,也要及時知道。

如果修習一種禪法之後,能夠持續訓練,反復練習。那麼接下來,只要心稍有波動,就能及時知道。及時知道的片刻,心會自動安住,真正的禪定便會生起。

惟有真正的禪定生起了,才可能開發智慧。倘若真正的禪定尚未生起,是無法開發智慧的。我們有沒有聽說過「若無禪定,遑論智慧」這句話?確實必須先有禪定。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禪定分為幾種。

寧靜型的禪定(止禪)是心沈浸在單一所緣里。念佛號,就安靜地與佛號在一起,完全忘記外界。覺知呼吸,就寧靜地與呼吸在一起。那樣的禪定無論修習得多麼精深,也不會體證道、果、涅槃。它只是用於休息的禪定,與體證涅槃完全是兩回事。

真正用於開發智慧的禪定,必須是安住型的禪定(觀禪),令心醒來成為知者與觀者。

上述內容乍一聽,理解起來有點難。所以隆波請大家回去多聽法談CD。那些聆聽隆波法談CD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而令生命發生轉變的人,已經數不勝數。泰國國內外的都不計其數,如今外國人也來學習了。

因此請大家試試看,一而再、再而三地聽,慢慢觀察自己。選修一種禪法,無論是念誦佛陀,覺知呼吸,還是觀腹部起伏,哪種方法都可以。然後,及時的知道心。若修習某種禪法而能及時知道心,無須多久,心便會醒來且安住。

修習某種禪法後,及時的知道心,稱之為「心學」。聽說過「心學」嗎?戒學、心學、慧學。(三無漏學)若沒有心學,就不要自詡已在開發智慧。因為心根本尚未有足夠的質量來開發智慧。

「心學」並不是訓練讓心寧靜,而是為了讓心安住。我們需要先訓練讓心安住,而後才能夠開發智慧。

要好好用功。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