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B775B8-9FFF-4604-A892-79424E16D661.jpeg

心的訓練7/7問答

隆波帕默尊者

 

居士7:上次隆波開示說我太緊盯了,一旦知道緣由,隆波說我可以自救,如今已經過去一段時間,還是有些緊盯,但是開始明白——緊盯是因為不願接受生起的是什麼。

隆波:對。

居士7:不相信它本來的樣子,於是頑固不化。覺知的時候,喜歡去總結,去添油加醋,這些情況都開始有所減輕。

隆波:很好!修行人就應該這樣。如果只是一味的問問題,並不會真的明白。比如此刻,你這樣看見,就可以自助。很好!

居士7:我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嗎?

隆波:沒有。

居士7:好的,善哉。

隆波:在內心深處,需要減少貪……依然還存在,依然想要獲得好的成果,看得出來嗎?

居士7:它潛藏在貪與嗔之間。貪不太看得見,看起來好像是……

隆波:貪後沒有如願以償……嗔會生起,因此嗔是貪的孩子,貪是痴的孩子,所以,痴是煩惱的根源——造作出貪欲,貪欲沒有如願以償,便會造作起嗔心。

最粗糙的是嗔,很容易觀照到,一旦更加微細,背後是有貪的,最後則是痴。

怎麼樣?以為證悟初果了嗎?還有「我」在嗎?

噢,隨喜,很好。

居士7:「我」無時無刻不在,隆波。

隆波:很好。

居士7:還是繼續原樣地生活,只是日常生活與法更加打成一片。

隆波:很好,修行已經進步非常大了。

居士7:謝謝。

隆波:已經很自然了。

居士7:但是依然感覺知者有一點不自然。

隆波:感覺什麼?

居士7:知者依然有一點不自然。

隆波:就是這個,好的是——已經及時知道。

居士7:好的,我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嗎?

隆波:沒有,需要時間。

居士7:好的。

隆波:就像是等待成熟季節到來的水果。

居士7:好的。

隆波:因為心已經對了,戒已經好了,禪定也足夠了。

居士:好的。

隆波:智慧也自動自發地開啓了。

居士7:請允許我進一步提問,入定必須閉眼睛嗎?在日常生活能夠入定嗎?

隆波:可以,但是真正入定之後,會視而不見。

居士7:哦,意思是心習慣於定境,對嗎?

隆波:它是自行進入的。

居士7:哦。

隆波:在日常生活里,有時並未刻意而自行入定。

居士7:哦。

隆波:有些人正在開車,觀著觀著,心突然集中進來,這時候看見紅燈只是紅燈。

居士7:啊?!

隆波:或者根本看不見世間,但腳仍然踩著油門,世間全部消失。所以開車時不要去入定。

居士7:日常生活中,睜開眼睛能夠入定嗎?我做得到嗎?隆波。

隆波:根本沒有閉上眼睛的佛像,去看吧。入定是心的事,而不是身體的事,只不過真正入定以後,眼睛會自行閉上,即使有時眼睛睜著,也視而不見。為什麼?一定要訓練睜開眼睛……

居士7:哦,不是,因為日常生活中……

隆波:……這樣平常的練習,然後,如果入定,就會自行入定,之後眼睛自行合上。

居士7:好的。

隆波:如果這樣睜著眼,小蟲就進到眼睛裡了。

居士7:頂禮並感恩您。


居士8:請允許我把修行供養給三寶與隆波。

隆波:噢,把供養拿來吧,觀察到了嗎?你的心在散亂。

居士8:是的。

隆波:非常散亂。

居士8:是的。

隆波:擅長左思右想,喜歡聊天,要去及時地知道。

居士8:好的。

隆波:心散亂起來,要及時知道。心散亂以後,及時知道,不帶任何批判。

居士8:好的。

隆波:要及時知道。

居士8:好的。

隆波:心特別喜歡想東想西。

居士8:是的。

隆波:喜歡高談闊論,要進一步及時知道。

居士8:好的。

隆波:不批判它們。

居士8:好的。

隆波:我們的心是如何的,不斷的及時知道即可。

居士8:好的。

隆波:不久就會慢慢好起來。

居士8:好的。

隆波:比如當下能夠分離蘊,看得出來嗎?

居士:看見苦在遠遠的地方。

隆波:嗯,平時的心與此刻的心一樣嗎?

居士8:不一樣。

隆波:嗯,你現在的苦在遠遠的地方,是因為你用心把苦推得遠遠的;同時又把心拉到另外一邊。

必須用平常而普通的心,然後感到世間遠去,那是可以的;但像你這樣刻意把心拉開,這是不行的,只是人為地遠離。

繼續去用功吧。

居士8:我正在修行的方式是否正確?隆波。

隆波:時對時錯,如果全對,就已經是阿羅漢了。

居士8:好的。

隆波:常常看見煩惱嗎?

居士8:看見非常之多。

隆波:哦,那樣真棒!

居士8:哦。

隆波:看見以後怎麼辦?

居士8:有時能夠及時知道,有時則不能。

隆波:哦,又對了,回答正確,不錯。

居士8:謝謝。


居士9:頂禮隆波。

隆波:你已經開始會修行了,開始知道隆波在教導什麼。觀察到了嗎?能夠分離蘊了。

居士9:是的。

隆波:你以前沒有明白隆波的教導,以為隆波教導錯了。為什麼會分離等等的?覺知自己?觀心?會得到什麼?一個疑問接著一個疑問。但是現在,你已經可以自己親證,這樣很好。

居士9:是的。

隆波:繼續去用功吧。

居士9:頂禮並且感恩隆波。


居士10:頂禮隆波,我第一次來做禪修報告。

隆波:不錯,不錯。

居士10:我主要是透過聽隆波的法談,我是喜歡想的人,於是觀心。

隆波:已經對了。

居士10:有些天會特別散亂,反而覺得觀得很好,可是一旦靜止不動,彷彿鬼使神差地要去緊盯。緊盯、緊盯以後,什麼都觀不了。

隆波:那麼你就在平常生活之中訓練,眼耳鼻舌身心去接觸所緣,當心變化時,有覺性地知道,這樣訓練也行。

居士10:想要知道,現在的心有時是否會醒來?

隆波:噢,剛才隆波已經回答——已經很好了。隆波的所謂「好」的標準,並不只是心醒了,這樣的標準太低,必須分離蘊,這樣才算湊合。

觀察到了嗎?身與心能夠分離?看得出來嗎?而且感覺與心,也是兩回事?

居士10:是的。

隆波:你已經可以看到這些,修行到這裡並不易,能夠做到的世人並不多。

  現在我們已經聆聽到佛陀的法,你已經能夠分離蘊、分離名色,接著去看蘊、觀名色工作,到了智慧如量的時候,它會自行徹見。


居士11:頂禮隆波,一年多以前,我做過禪修報告,上次報告進度時,我粘著於靜止不動,隆波指導我去糾正,那之後開發智慧一段時間,時而開發時而停止。

隆波:對了,不會一直開發智慧的。

居士11:好的。

隆波:心開發智慧時,一段時間會切換成奢摩他。

居士11:好的。

隆波:寧靜下來之後,繼續開發智慧。

居士11:是的,只是來到某一點時,我產生疑問,有時開發智慧,有時覺得苦在裡面,一旦看見苦,就感覺這個同時也是苦,有時則看見這個不是「我」,就是這點,我不確定,不知道是色還是名?

隆波:無需安立一個名字。

居士11:不需要有名字嗎?

隆波:在那種情形下,沒有任何界定。

居士11:好的。

隆波:看見境界生滅,沒有「我」。

居士11:好的。

隆波:那才能稱之為「看見」,倘若定義這是貪之類的,那只是散亂了而已。

居士11:有時看見生起的種種狀況,但無法知道那是什麼。

隆波:對了,知道,但不知道「在知道什麼」。

居士11:好的。

隆波:不錯,就是那樣——很好。


居士12:頂禮隆波,我跟隨隆波學習已經四年,最近提醒自己要如其本來地知道。近期看見,心無法被掌控。

隆波:噢,很聰明。

居士12:即便是知者,也無法被掌控。

隆波:對。

居士12:但並不總是看見。

隆波:嗯,一直訓練下去,直到某一時刻真的接受——心不是「我」,是它自行心甘情願的。

居士12:好的。

隆波:如果願意接受了,心將發生質的變化,不會再逆轉成為凡夫。

居士12:好的,頂禮隆波。


隆波:已經是最後一個人了。

居士13:頂禮隆波,重新回來修行大概六個月了,盡量每天在固定形式練習,想請教隆波是否對了?

隆波:已經對了。

居士13:好的。

隆波:不知道嗎?

居士13:不確定。

隆波:已經對了。

居士13:隆波有什麼要開示的嗎?

隆波:心在悲傷與擔心的時候,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不禁止它們,心是好還是壞,別干預它們。如果高興、滿足,要知道;如果不滿意,也要知道。常常知道,直到心能夠對每一個境界保持中立,去慢慢的體會。

好啦,時間差不多了,稍微有點拖堂了。

 

(問答部分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