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0B5ABA1-399B-42FD-9948-00EDF09790EA.jpeg

《苦從何來;如何離苦》1/6

隆波帕默尊者

20160513A|泰國解脫園寺

   

今天來聽法的有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所以需要被翻譯成好幾種語言。大家都能聽到嗎?別調錯了語言頻道。

事實上,佛教是屬於所有人的。也可以說,佛教並不是宗教。佛教是一門學科。讓我們學習:苦從何而來;以及,如何做,可以離苦。

因果規則貫穿於佛教之中——如果播種苦因,就會結出苦果;播種離苦之因,就會獲得離苦之果。佛教是有關於因與果的,所以愛因斯坦才會說,佛教與科學完全一致。有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不是依靠信仰。

其他的宗教在起步階段需要仰賴於信仰:首先需要相信「上帝」或「神」是真的存在,如果一開始就不相信,便無法繼續下去,只能到此結束。

佛教則邀請我們親自體驗與親自檢測——有這樣的因,就會有這樣的果。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這是佛教無可辯駁的地方。也就是:如果我們有渴愛,有慾望(想要),結果必然是苦,無需其它解釋。而其它依賴於信仰的宗教則需要註解來輔助,比如基督教的《聖經》是非常精短的。每個人都對其有不同註解,因此派系龐雜。

每一個人都可以具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事實和真相卻是唯一的,真理是顛撲不破的。

無論是哪一位佛陀悟道,他們所覺悟的都是同樣的真理。

如果我們透過學習能夠體證佛陀所教導的真理。那麼在余下的生命中,就不會再有苦。苦只能觸及我們的身體,卻再也無法觸碰到我們的心。

佛陀為我們指明瞭道路:苦之所以能夠抵達心,是因為有渴愛,是因為有慾望。

覺性與智慧尚弱的大多數人,並不會感到——有慾望就會有苦。他們只在無法如願以償的時候才感到苦。比如想掙很多錢,掙到了,就不覺得苦;想掙很多錢卻沒掙到,才會覺得苦。想買一輛汽車,有錢可以買,就不覺得苦;沒有買到,才會覺得苦。

大多數人只能理解到這個程度。他們無法洞見到真相是:只要有慾望,就會有苦。最多只能體會到:不能如願以償才會有苦。因此,他們的生命有兩個選項:一,必須不斷增長滿足慾望的能力;二,想方設法減少慾望。減少慾望到一定程度,滿足之後就不會覺得苦。

然而究竟要將能力提升到什麼程度,才可以一直滿足慾望呢?以為有錢就有快樂,可是擁有100億之後,也不見得快樂,又想得到1000個億。

慾望生長不息,生命就在不知不覺之中淪為其奴隸。自以為迎合了慾望就不會有苦。事實上,卻沒有任何人能夠一直滿足慾望,因為慾望不斷的水漲船高。

另一類人,深諳慾望會日漸膨脹,於是他們千方百計減少慾望。眾多先賢聖哲都曾思考過——如何才能讓慾望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有一部分人選擇折磨身體,想吃偏不吃,想睡偏不睡,想要什麼,就故意拒絕什麼,以為拒絕慾望可以戰勝慾望,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拒絕慾望本身就是一種慾望——想要拒絕。以為不迎合慾望或沒有太多的慾望之後,就會快樂起來。因此拒絕生起的一切的「想要」,而其實依然置身於慾望的掌心中。

想要拒絕、想要從慾望之中解脫出來,有的只是各種「想要」,充斥著慾望。

還有另一類人,透過尋找更細膩的所緣來與慾望對抗。大多數人想得到的是稱為「五欲功德」的所緣:好的色、聲、香、味以及身體方面的觸。大多數人都想得到這些。想看見漂亮的色相,卻遇見了不漂亮的,它們是無我的,我們無法選擇;想聽到美妙的聲音——贊美聲或悅耳的聲音,卻聽見粗口或刺耳的聲音,也無法選擇;只想聞香的,卻聞到了臭的,這也無法選擇。

這些人找到一個方法來避免上述情況——訓練心進入禪定。

一旦心處於禪定之中,就會有快樂,就不再迷失於色、聲、香、味、觸,來至寧靜的狀態。於是自以為這是脫離慾望的狀態,已從對於色、聲、香、味、觸的慾望中解脫出來。

事實是,這些稱之為「欲愛」(渴愛有三種:欲愛、有愛與無有愛),而心滿意於寧靜、舒服、空的狀態,屬於「有愛」的範疇,依然沒有從慾望中逃離出來。

惟有佛陀找到了正確的方法,讓心得以真正脫離慾望的掌心。佛陀發現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緣而生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慾望」是「苦」產生的原因,那麼,什麼是「慾望」產生的原因呢?

若是探究「慾望」至究竟之處,慾望的成因即是「無知」——不知此身此心的實相。

 

(未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