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要義》

新譯內觀基礎

 

馬哈希大師1959年講於仰光 

陳永威2018年校譯及補註

 

五、智慧與解脫

 

「內觀是觀照五取蘊」,這是按照佛陀所教導。佛陀的教導稱為「經」 (sutta,意即「線」)。當一個木匠將要刨平或鋸一塊木材時,他 以墨線畫一條直線。同樣地,當我們實踐聖道,我們以「線」也就是 「經」來規劃我們的行為。佛陀已給我們線,也就是訓練戒德、培育定力和增長智慧的教示。你不可脫離此線並隨心所欲的講話或行動。 有關觀照五蘊,這裡是一些取自經典的引述: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 無我即非我所、非我,亦非我的真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29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yaṃ dukkhaṃ tadanattā; 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 evametaṃ yathābhūtaṃ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ṃ.

 

你必須禪修,才能了悟此無常、苦、無我的物質(色蘊)確實是無常、 苦、無我。你應同樣地觀照受、想、行、識。觀照這些五蘊為無常、 苦、無我有何用?佛陀告訴我們: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者,則厭患色、厭患受(想、行、識)等。」 Evaṃ passaṃ, bhikkhave, sutavā ariyasāvako rūpasmimpi nibbindati, vedanāyapi nibbindati, saññāyapi nibbindati,saṅkhāresupi nibbindati, viññāṇasmimpi nibbindati.

 

了悟五蘊的無常、苦、無我性質者,厭棄色,厭棄於受、想、行、識。 

 

「厭患者,則離貪。」

Nibbindaṃ virajjati

 

即是說,他已達到聖道。 

 

「離貪者,則解脫。」

virāgā vimuccati

 

一旦達到無貪的聖道,他也達到了無煩惱的四種聖果。

 

「解脫則自知『已解脫』。」30

Vimuttasmiṃ vimuttamiti ñāṇaṃ hoti

 

當你已解脫,你自己知道確實如此。也就是說,當你已成為那已斷盡 煩惱的阿羅漢時,你清楚知道煩惱已斷盡。

 

這些是引用《凡無常者經》(Yadaniccasuttaṃ) 31 的經文,並且有很多類似的經典,整個《相應部.蘊品》(Khandha-saṁyutta)就是收集這些。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具戒經》32(Sīlavanta Sutta) 和《多聞經》33(Sutavanta Sutta)這兩部經。在這兩部經裡,摩訶 俱絺羅尊者(Mahā Kotthika)向舍利弗尊者(Sāriputta)提出一些 問題,舍利弗尊者給予很簡短但清晰的答案。摩訶俱絺羅尊者問:

 

「舍利弗,什麼東西是一位持戒比丘應當如理作意的?」Sīlavatāvuso, Sāriputta, bhikkhunā katame dhammā yoniso

manasikātabbā”ti

 

注意這個問題中的「持戒」。如果你要修習內觀以證得道、果及涅槃,最低資格你需要持戒清淨。如果你沒有清淨戒行,你不可能期望更高的定力與智慧。舍利弗尊者回答:

 

「摩訶俱絺羅,五種執取蘊為持戒的比丘需要如理作意的,觀它們是 無常、是苦、是病、是癰、是刺、是痛、是疾、是敵、是壞、是空、 是無我。」

Sīlavatāvuso, koṭṭhika, bhikkhunā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aniccato dukkhato rogato gaṇḍato sallato aghato ābādhato parato palokato suññato anattato yoniso manasi kātabbā.

 

如此修習有何好處?舍利弗尊者繼續回答:

 

「的確,朋友,一位持戒比丘如理作意,觀此五取蘊是無常等等,可獲得預流果位。」

Ṭhānaṃ kho panetaṃ, āvuso, vijjati yaṃ sīlavā bhikkhu ime pañcupādānakkhandhe aniccato ...pe... anattato yoniso manasi karonto sotāpattiphalaṃ sacchikareyyā”ti

 

—————

註:

29 巴利文: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這不是我的」(netaṃ mama) 美國菩提比丘英譯為 this is not mine;「我不是這個」(nesohamasmi),菩提比丘英譯為 this I am not;「這不是我的真我」(na meso attā),菩提比丘英譯為this is not my self 。與它 們對應的是「這是我的」(etaṃ mama)、「我是這個」(esohamasmi)、「我的真我」(attā me),按註釋書《顯揚真義》/《破斥猶豫》,它們分別是「渴愛之執」(taṇhāgāho/taṇhāggāho, SN.12.61/MN.22)、「慢之執」(mānagāho, MN.22)及「()見之執」(diṭṭhigāho, MN.22) 因此,以正慧觀察,則可以去除「渴愛」、「慢」及「邪見」。

30 「有『[這是]解脫』之智」(vimuttamiti ñāṇaṃ hoti),菩提比丘英譯為「出現『這是已被 釋放』的理解()(there comes the knowledge:"It's liberated")。按:《破斥猶豫》以「省 察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ṃ, MN.4)解說。(ii)「解脫智見」(vimuttiñāṇadassana),菩提 比丘英譯為「釋放的理解與眼光」(the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liberation, AN.10.1)。按:《顯揚真義》以「省察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ṃ, SN.46.3)解說。(附註取自莊春江居士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30.htm)

31 《相應部 22 相應 15 經》。

32 《相應部 22 相應 122 經》,又稱《持戒者經》。

33 《相應部 22 相應 123 經》。

—————

 

因此,如果你要成為「預流聖者」34而不再投生四惡趣,你必須觀照五取蘊,以證知它們的無常、苦、無我的性質。

 

但這並非到此為止,經文接著教導你也可以成為阿羅漢35。摩訶俱絺 羅尊者繼續問:

 

「舍利弗,什麼東西為預流果位的比丘應當如理作意的?」Sotāpannena panāvuso sāriputta, bhikkhunā katame dhammā

yoniso manasi kātabbā”ti

 

舍利弗回答指,一位預流聖者應當如理作意的,也是五取蘊,觀它們為無常、苦、無我。那結果呢?他上升至「一來聖者」36。一來聖者觀照什麼呢?同樣是五取蘊。接著他成為「不還聖者」37。不還聖者觀照什麼呢?也是五蘊。然後成為阿羅漢。阿羅漢觀照什麼呢?也是 五蘊。因此很清楚,五取蘊正是我們必須觀照的,即使已成為阿羅漢聖者也是這樣。

 

「學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已作的增加(什麼),但當這些法已修習、已多修習時,當生導向樂的住處,以及正念與正知。」

Natthi, khvāvuso, arahato uttari karaṇīyaṃ katassa vā paticayo api ca ime dhammā bhāvitā bahulīkatā 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ā ceva 38

 

阿羅漢再繼續這樣禪修有什麼好處呢?他可能成為辟支佛嗎?或正 等覺者()嗎?不,都不可能。他將是以阿羅漢的身分脫離輪迴, 進入涅槃。阿羅漢不再有未斷或未鎮伏的煩惱。一切的煩惱已斷除和鎮伏。因此,他沒有需要再作什麼,以斷除或鎮伏未斷或未平熄的煩惱。他已無需再改善任何戒德、定力與智慧。應當圓滿的一切戒德、 定力與智慧都已圓滿。所以他無需再進行改善未盡完美的,或增加那已圓滿的。內觀的修習不會為阿羅漢帶來這些好處。

 

阿羅漢觀照五蘊所獲得的其中一項好處,是快樂地活在世間。儘管他是阿羅漢,如他不禪修;不寧靜與不舒服會不時從六根進入。這裡的不寧靜,並非指心理上的苦惱,而是因六根對象不由控制,不斷地出現,令他感到心不寧靜,如此而已。不用說阿羅漢,就是我們這些全心全意地禪修的行者,面對感官接觸的各種事物,也常感到不自在。

 

當他們從禪修中心回到家裡,他們看到這事物,聽到那事物,忙於各種生意洽談,根本沒有安寧。因此,有的人選擇再回到禪修中心。但對一些人而言,這種不寧靜感並沒有維持很長,大約只持續四、五天或十天。不久,家庭的氣氛沾染把他們壓倒了,他們對家庭生活感到快樂,又開始打理家庭的生活。阿羅漢不再回復這些舊有的習慣。如他遇到各種感官目標而沒有加以觀照時,只會感覺不寧靜。惟有沉浸於內觀時,他才會感到內心安寧。因此,觀照五取蘊使阿羅漢在世間生活得安樂(即「現法樂住」)39

 

再者,如果他時常安住禪觀中,對無常、苦、無我的正念與正知 (sati-sampajaññā)會不斷生起,此為另一項好處。一位正念與正知不斷生起的阿羅漢,可說是常住正念(satata-vihāri)。這種人可 在任何時刻隨其所欲享受證得的果位(果等至)。為了這兩種好處─ 在世間生活得安樂和正念正知,阿羅漢活在禪修中。

 

以上為舍利弗尊者在《具戒經》裡所給予的答案。同樣的答案也可在 《多聞經》裡找到。唯一的不同是詞句,《具戒經》所用的是「持戒」 (Sīlavata)或「具有戒德」的弟子,而《多聞經》是用「得到教導 的」或「多聞的」的弟子,其它的用字都一樣。根據這兩部經和其它有關「蘊」的經典,可以歸納出下列的結論:

 

「觀照五取蘊可證得內觀智慧。」

 

現在再回到由六根門所生起的執取。當人們看的時候,他們以為他們或其他人是永恆的、曾存在過的、現在存在、未來存在、一直存在。 他們以為他們是快樂的、好的或美的。他們以為他們是活著的實體。 當聽、嗅、嚐或觸的時候也作如此想。這「觸」遍於全身──存在於 任何有肉和血的地方。每當觸生起時,執取也生起。前面所述的彎曲、 伸展或移動肢體,全都是「觸」的例子。腹部上升與下降(起伏) 緊鬆移動也是如此。對此,我們以後將加以詳述。

 

當一個人在思考或想像時,他想:「之前曾存在的『我』現在正在思考。思考了之後,『我』繼續存在著。」因此,一個人以為自己為永 恆的、為自我,他也以為思考或想像為一種享受,很好的。他以為這是快樂。如被告知思考將會消失,他無法接受。他感到不快樂,這是因為他對其執著。

 

如此,一個人執著於一切出現在六根門的事物為永恆、為快樂、為自我、為真我。他享受「渴愛」的喜悅並執著於它。他因「邪見」而錯 誤地執著於它。你需要觀照這些可以引生繫著或執取的五蘊。

 

—————

註:

34 預流,又稱「入流」、須陀洹(sotāpanna)或初果聖者;佛教聖人的最初階位。

35 阿羅漢(Arahant),上座部佛教聖人的第四(及最高)階位,已斷盡一切煩惱的人。 

36 一來,又稱「斯陀含」(sakadāgāmi)或二果聖者。

37 不還,又稱「阿那含」(anāgāmi)或三果聖者。

38 補入馬哈希大師所講解的原經文。

39 ()有關斷盡煩惱的阿羅漢,如何可以有不寧靜,請參閱《相應部17相應30/比丘經》 (Bhikkhusuttaṃ):「比丘們,我說:利養、恭敬、名聲甚至能妨害一位漏盡阿羅漢比丘。」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阿難尊者對他說:「大德,利養、恭敬、名聲怎樣妨害一位漏盡阿羅漢比丘 ?」「阿難,我不是說利養、恭敬、名聲能妨害他不動搖的心解脫。阿難,我說,當他不放 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利養、恭敬、名聲能妨害他當下安住在樂之中。」 ()現法樂住──「在當生中的樂住處」(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ā),菩提比丘英譯為「快樂 住處」(pleasant dwellings)。按:《顯揚真義》說,這是住於果等至(達到果位)之樂 (phalasamāpattisukhavihārā),長老說,這通常指「禪定」(jhānas) 從上述的意思,可以知道世俗事情能妨礙阿羅漢享受「禪悅」之樂,讓他感到不寧靜和不舒服。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