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992015-2105102967.jpg

問:為什麼有些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弄清什麼叫“小乘”。小乘,梵語為hãnayàna。

其中,hãna含有惡劣的、下賤的、卑鄙的、低級的、庸俗的、被唾棄的等意思,通常用來罵人。yàna是指車輛、車乘、交通工具。相對於Hãnayàna的是Mahàyàna(大乘)。mahà含有偉大的、高貴的、崇高的等意思,因此將hãnayàna翻譯為“小乘”,其原意為卑劣乘、下賤乘。

為什麼會有所謂的“大乘”、“小乘”呢?話說在佛滅(佛陀般涅槃)後五百多年(公元前1世紀),印度本土興起了一場佛教改革運動,主張修行菩薩道,普度眾生,並以成就佛果為最終目標。這些新興起的佛教自稱“大乘”,並把以前的佛教傳統和當時與之並行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大眾部等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

然而,上座部佛教早在佛滅二百多年的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公元前3世紀在位)時期,即從印度往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大乘”“小乘”之分是在其後兩百多年才發生於南亞次大陸的事。所以,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整套巴利三藏及其註釋中,都找不到“大乘”、“小乘”等北傳佛教的專有名詞。

就好像中國大陸在20世紀50-70年代經歷了“四清”、“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如果你一定要把“四類分子”等的帽子硬扣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頭上,很容易鬧出歷史笑話!

無論如何,事實勝於雄辯!凡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盛行的國家或地區,幾乎都是全民信教的。難道所謂的“小乘”、“自了漢”,能夠將85%以上的緬甸人、90%以上的泰國人感化成為佛教徒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