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附錄:心——意識知道的根本特性

以下關於心的特性之評論摘錄自阿姜摩訶布瓦幾篇不同的開示。

最重要的是心——意識知道的根本特性。它由純淨與簡單的覺知構成——心只是知道。覺知善與惡,以及隨之而來的判斷,僅僅是心的活動。有時,這些活動可能顯示成念;另一些時候,是智慧。可是真正的心完全不會顯示活動或任何狀態,它只是知道。所有從心生起的活動,比如覺知善與惡,樂與苦,譽與毀,全都是從心流露出來的意識狀態。既然代表著心的活動和狀態,這類意識的本質不斷生起滅去,始終不穩定、不可靠。

能認知現象生滅的是識(viññaa),比如,識(viññaa)認知,同時記錄下色、聲、香、味、觸,接觸到眼、耳、鼻、舌、身時產生的影像。每一項外塵與相應的內根接觸的同時,都會產生並記錄下與之相應的識,並在接觸結束的同一時間熄滅。識因此是心的一個狀態。行,或思想和想像,是心的另一狀態。一旦心對這些狀態作出反應,它們就會無止盡地增長。另一方面,如果沒有任何狀態生起,心本來的功用——知道——就凸顯出來。

無論如何,一般凡夫能知的心與阿羅漢知道的心完全不同。凡夫能知的特性從內部受到了染污。作為漏盡者,阿羅漢已從一切染污中解脫,他們的知道是純淨和簡單的覺知,沒有染污。純淨的覺知沒有任何染污,是無上的覺知——帶來圓滿快樂、真正殊勝的知道,與阿羅漢徹底清淨的境界相應。這無上的快樂是恆常不變的,不像世間一直為無常、苦、無我所累的有為法那般變化,這類世間法根本不可能進入已經徹底清淨者的心。

心構造輪回的真正根本,它是有情不斷輪回的本質。心是輪回的煽動者,也是生死相續流轉中的主要驅動者。說輪回不斷流轉,是因為有情不可避免地受業力支配不斷地生死不息。心被業力所統治,因此而受業力所奴役恆常流轉生死。只要心繼續受業力統治,情況就必然如此。唯一例外的是阿羅漢的心,他的心已完全的超越了業力的主宰,同時他也徹底超越一切世間的相對,沒有任何世俗法有可能干涉阿羅漢的心。在阿羅漢的境界,心徹底出離一切。

一旦心徹底的清淨,它就只是依據自己內在的本性覺知。在這裡心才證得它最高的境界,它在這絕對純淨的境界中證得圓滿。在這個境界裡,從一期生命延續到另一期生命的輪回終於止息。在這個境界,那無止盡地從高層次的生命墮落到低層次的生命,然後又回升,不斷歷盡生、老、病、死的輪回,終於止息。為什麼會在這個境界止息呢?這是由於那些平時滲透入心,使它不斷輪轉的隱密雜染因緣,已徹底熄滅,剩下的只是純淨不再經歷生死的心。

如果心還未達到這個層次的清淨,輪回將無可避免。有人可能會否認死後有輪回,或者有人會頑固地堅信虛無主義,否定死後生命會延續的任何可能。但是信仰無法改變事實,一個人意識知道的根本特性不受猜測所主宰,也不會被個人的觀點或意見所影響。它是一個人自己內在最主要的主宰,與無上權威的業力聯合,淩駕一切猜測思想。 

結果是,一切有情被迫從一期生命投向另一期,經歷或粗的,如陸上、海或水中生命;或微細的,如餓鬼、天、梵的生命。雖然後者是那麼的微細,不為人類的肉眼所見,不過心可以毫無困難地投生這些道中,所需要的只是相應的業。業力是決定性的因素,它驅使心在輪回中流轉無盡。

心極端的微細,以致難以明瞭它到底是由什麼建構而成。只有在心證得某一層次的禪定,它的本質才凸顯出來。即使是有經驗的禪者也無法瞭解心的本質,除非他證得三摩地。雖然心安住在身體中,可是我們卻無法偵察出它,它就是那麼的微細。因為它遍佈在整個軀體中,我們不能說哪部分或側面是真正的心,它微細到只有禪修才能覺察它,並從身體的各組合中把它辨別出來。通過禪修我們有能力把心分隔出來,看出身與心是不同的存在。這是一個層次的分隔,心在三摩地中的層次,不過這只有在三摩地的狀態中做到。在另一個層次,心可以從身體中完全分隔出來,可是還無法從受、想、行、識,這些組合成個人心理的作用中分隔出來。心在這個層次,我們可以用智慧把它從身體分隔出來,並且最後永遠的不再相信身體是“我”,不過它仍然無法把心從受想行識的作用中分隔出來。繼續用智慧分別的話,心最終可以從這些心的作用中分隔,屆時我們可以清楚證到——現證——五蘊與心是不同的真實。這是第三層次的分隔。

在最後的層次,我們專注於一切虛妄的根本原因,那極端微細滲透的無明。我們只知道無明這個詞,可是卻無法覺悟到它隱藏在心裡面。事實上,它滲透進心裡面就像無色無味的毒藥,我們無法看到,可是它就在那兒。在這個階段,我們得依靠高深的念力、智慧和精進把毒取出。最後,通過應用全面發揮的念力與智慧,即使是無明也可以從心中分隔出來。

當滲入心的一切全部都被除去,我們就證得最終的境界。這個層次的分隔是永恆的,徹底脫離,不需要再努力了,這是心真正的自由。身體生病時,我們清楚知道這只是物質元素受影響,因此不為病狀所干擾或沮喪。普通的情況,身體的不適帶來心理的不安。一旦心真正自由,儘管身體遭受極端的痛苦,心依然保持無上的喜悅。身體與疼痛跟心是不同的現象,所以心不會受痛苦所惱。被毫不猶豫地捨棄之後,身體和感受就再也無法與心混合。這是心的絕對解脫。

心的內在是光明與清淨的,它一直保持與任何東西接觸。雖然一切有為法無一例外地都受無常、苦、無我的法則所限制,唯心的本性不受此限制。心之會受無常、苦、無我所限制是因為受這法則限制的法染污了心,使得心也一起流轉。無論如何,雖然心與有為法一致,可是它不會分解或崩潰。它隨著那些影響它的力量流轉而流轉,可是心的本性真正的力量,也就是知道,是不會死亡的。這不死的本性超越分解敗壞。由於超越分解敗壞,所以它也超越無常、苦和無我這自然的法則。但我們對這點茫然無知,因為染污心的有為法完全纏住了心,使心的本性被它們所主導。

生與死一直是心被煩惱染污的狀態。可是,由於煩惱本身是我們無知的原因,這使得我們無法覺察這事實。生與死是煩惱帶來的問題。然而我們真正的問題,唯一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心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缺乏成為真正自己的力量。相反的,我們一直把假的當成我們真正自己的本性,這使得心從來沒有真正與它的本性一致。更甚的是,心一直受煩惱的欺騙擺佈,使它擔憂和恐懼幾乎一切事物。它害怕生存、害怕死亡,不管什麼事——小痛、劇痛——它都恐懼,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干擾都令它不安。結果心長期充滿憂慮和恐懼。雖然恐懼和憂慮不屬於心的一部分,可是它們仍然有能力干擾心。

只有在心已經被淨化,徹底清淨自由於一切干涉了,我們才能見到一顆免於所有恐懼的心。然後,沒有恐懼與勇氣,只是心真正的本性,自然獨自存在,永遠獨立於時間與空間。只是這個存在,沒有其他的,這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僅僅是指阿羅漢的絕對清淨、有餘涅槃,沒有其他的可以由衷、毫無保留地稱之為“真正的心”,把這個詞用在其他方面我自己會感到慚愧。

“本來的心”是指無盡流轉生死的心的本性。佛陀說“比丘們!本來的心內在是光明和清澈的,可是它和穿過的煩惱混合在一起而受染污”時,就指出這點。從這點而言,“本來的心”是指世俗諦的本來,不是絕對清淨的本來。提到本來的心,佛陀說:“比丘們!本來的心明亮(Pabhassaramida citta bhikkhave)”。Pabhassara意思是明亮,不是清淨。他的理由絕對正確,無法辯駁。如果佛陀把本來的心等同清淨心,人們可以立刻反對:“如果心本來清淨,那它為什麼還會再生?”阿羅漢已經清淨了心,不會再生了。如果他的心本來清淨,那他還何必去淨化它?這是明顯的異議——有什麼理由要淨化它?相反的,光明的心,可以被淨化,因為它的光明不過是無明的核心本質。當心超越這光明達到絕對的解脫時,禪者自己會真正明白真相。然後,那光明不再呈現於心。在這一點上,他就真正覺悟心的最終實相。

一旦心那麼充分地淨化了,它就會一直光明清澈,然後當我們在安靜的地方,為寧靜所圍繞時——就如在靜止的深夜——即使這時心沒有集中在三摩地的境界,它覺知的焦點是那麼殊勝微妙難以形容。這微細的覺知顯現成光明向我們周圍所有的方向放射。雖然心此時並沒有進入三摩地中,可是我們卻沒有意識到色、聲、香、味、觸。事實上,它正在體驗自己堅固的基礎,心的根本已被充分的淨化到剩下令人迷惑、壯麗的能知成為它最凸出的特徵。

這類絕對微妙的覺知似乎獨立存在於色身之外,完全從心中凸顯出來。在這個階段由於心的微細和顯示出的本質,能知的特性完全占了主導地位。在這裡沒有任何影像出現。只有覺知獨自凸顯出來。這是心的一個側面。當這充分淨化的心進入禪定時,就可看到它的另一側面——沒有思維或想像任何東西。停止了一切活動、一切行為,它只是在安止一會兒。心中的一切思維與想像全面停止下來,這稱為“心進入完全的定的境界”。在這裡,僅僅剩下心知道的根本特性還保留著,除了這微細的覺知——似乎涵蓋了整個法界的覺知——絕對沒有其他東西。不像光束,照射的範圍有限,依據它的強度只照到或遠或近的距離,心流沒有局限,沒有“近”或“遠”。譬如,電燈的光強弱是依據它的瓦特數,瓦特數愈高照得愈遠,瓦特數低就照得近。可是心之流與這非常不同,距離不是因素。精確的說,心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能涵蓋一切,遠就好像近,空間的概念在這裡用不上。唯一呈現的是微細的覺知彌漫整個宇宙的一切,整個世界好像都充滿了這覺知的微細特質,其他一切似乎都不存在,雖然世界上的一切都一如既往地存在,這已經清除障礙和遮蓋物的心之流無所不包地涵蓋一切。這是心真正的力量。絕對清淨的心比這更難描述,由於它已超越了可以解釋的範疇,我不知要如何來界定它。由於它已不是世間相,所以不能像一般世間事物那樣子來闡明。它只屬於那些超越一切世俗諦、自證勝義諦者的領域,所以語言文字無法描述它。

為什麼我們要分“世俗”的心和“絕對解脫”的心?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心嗎?不儘然如此,它們還是同一個心。當世俗的真實,例如煩惱和漏控制著它時,這是心的一個狀態。當智慧功能淨化這狀況使到它徹底地崩潰分解,那可經得起考驗的,真正的心、真正的法,不會與之一起崩潰消失。只有那滲入心的無常、苦和無我的狀態會消失。

不論煩惱多麼的微細,它仍然受無常、苦和無我所支配,所以必然只是世間相。一旦它徹底崩潰,那真正的心、超越世俗諦的心,就會全面地展現。這稱作心的絕對解脫,或心的絕對清淨。一切之前和心的聯繫已經永遠截斷,現在只是絕對的清淨,心知道的根本特性自己單獨存在。

我們不能說這知道的根本特性集中在身體的哪個部位。這之前,世俗的心,形成一個明顯的點,讓我們可以看見並知道。比如在三摩地中,我們知道它位於胸口中心,因為覺知那能知的特性很明顯處在那裡。平靜、明亮和光輝從那一點耀眼地顯示出來,我們自己可以看見。所有禪定能入基本三摩地的禪修行者都會明瞭“能知”的中心明顯地在胸口。他們不會辨稱它在頭腦裡,就像那些沒有三摩地經驗的人通常說的那樣。

可是當這顆同樣的心徹底淨化之後,那個中心就消失了。我們不再說心位於上或下,或安住在身體的哪個部位。現在它是純淨的覺知,一個那麼微細精緻,超越一切世俗稱謂的知道的特性。當我們說“特別的精緻”,是因為世間的語言無法表達真相,當然用絕對的精緻這樣的說法也是相對的。由於這微細的覺知沒有一個點或中心,它不可能安住在某一部位。它只是知道的根本特性,絕對沒有任何東西滲透進去。雖然它仍然在諸蘊中,這些蘊跟之前心和它們混合一起時一樣,可是此時心不再和它們擁有任何相同的性質,那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只有至此我們才清楚知道身體、蘊和心是完全不同和分開的實相。

辭彙注釋

阿姜(ācariya): 亦譯作阿闍黎,意思是老師或導師;也用於尊稱長老比丘。學生尊稱老師時用這個詞,例如阿姜曼和阿姜摩訶布瓦。

無時間性(akāliko): 不受時節因緣限制;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存在。傳統上用來表示法的特性。

阿那含(Anāgāmī): 亦譯作不還。阿那含是已經捨棄束縛心使之輪回生死的五下分結者,死後生於淨居天,最終在此證得涅槃,不再回來此世間受生。

無我(anattā): 一切現象中並沒有任何一法是“我”的真理。這意味著在物質與心理組合的個人(五蘊)中,沒有單獨或組合的實體,心(citta)中也沒有一個自我。因此,人們所經驗到永恆的自我,只不過是由無明和虛妄所投射出來的產物,刹那生滅而不穩定,並且為苦所束縛。

無常(anicca): 不穩定、變化、生滅的性質,是一切層次的存在共有的現象。換句話說,一切生起滅去,變化不居,由於這個特性,使得世人無法滿足安住,而成為苦的原因。

阿羅漢(Arahant):“圓滿證悟者”或“清淨者”。指跟隨佛陀解脫之道,已徹底熄滅內心煩惱,因此絕對肯定一切無明虛妄已完全被消除,不會再出現於心中。由於已徹底切斷過去驅使他輪回生死的結使,他將不再投生。所以,阿羅漢是已證涅槃者,雖然在去世前他的五蘊還繼續存在,可是他的心(citta)——已解脫於一切染污因素——絕對清淨。死亡時,身體和意識(mind)分解,剩下超越世俗概念——心(citta)無為、絕對清淨的本性。

無明(avijjā): 根本無知。這無知是對自我真正的本質產生迷惑的核心根源,所以它也是眾生輪回生死的根本原因。無明完全存在於知道者——心(citta)——中。無始以來它就混合成為心認識作用的一部分,它篡奪心知道的特性,使本來只是單純的知道功能被扭曲,產生二元對立的“能知者”與“所知者”。並從這個自我的觀點產生對錯、善惡、天堂與地獄乃至純大苦聚,構成輪回的世間。所以無明是“有”和“生”,一切存在的核心。它也是其他一切煩惱的根源。它顯現出來的絕不是黑暗或恐嚇性的形象。相反的,它以眾生極端尊重的善良和崇高的心靈這種形象出現,令人迷惑的受引誘,這是眾生無法看透它真面目——生與死的最終統治者——的原因。它一開始就偽裝成最崇高的善和快樂、心真正的歸依處來顯現自己。當智慧最終滲透它的核心,暴露出它的根本欺詐時,無明就被熄滅。此時,純淨圓滿的心、真正的快樂——涅槃——就顯露出來。

比丘(bhikkhu): 佛教僧侶;佛教僧團中已出家並接受大戒的男眾。在今日的上座部佛教國家,比丘構成佛教社會的核心。比丘的出家生活遵守安貧、獨身、戒律和禪修為基本原則,生活中的食物等必需品完全依賴人們的佈施。

菩提(bodhi): 證道、覺悟;出世的智慧。菩提等同對四聖諦圓滿的領悟和證悟涅槃,一切苦的熄滅。

梵天(brahmā): 天道眾生之一,住於三界中的色界。能生於這微妙的天界據說是因為有禪修入色界禪的體驗。梵天的身體由光組成,非常微細。他們也體驗極端微妙的心理喜悅。當投生梵天的業力最後耗盡時,他們會逝去,並依照餘下的業力投生至相應的生命。

佛教(Buddhasāsana): 佛世尊的教導,廣義而言即由此而發展出來的宗教——佛教。(參閱“教”條。)

佛陀(buddho): 圓滿覺悟。傳統上把圓滿覺悟者——“佛陀”(buddho)這個詞,用來當作禪修入門的念誦詞。修行時心裡不斷重複“佛陀”同時憶念佛陀的功德。最簡單的方法是禪修時全神專注在重複“佛陀”上,不斷想“佛陀”這個詞。禪修者必須完全排除一切,只是覺知重複每一“佛陀、佛陀、佛陀”。一旦能持續不斷,這簡單的重複就會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定。

心(citta): 心(或譯作“質多”)是意識(mind)知道的根本特性,是一切生命知道功能的根本特徵。當與身相對論時,它是指意識(mind)或一般稱謂的心(heart)。 由於心受到根本的無明所染污,它往外流顯現成受、想、行和識,結果導致它捲入自我欺騙的圈套中。它蒙蔽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心的本性是它只是“知道”。沒有能知、所知,沒有二元對立;它只是知道。心不會生起或滅去,它不受生死。通常,心“知道的特性”是超越時間、無垠和光明的,可是這真正內在的特性被煩惱所覆蓋。由於根本無明的力量,當觀察外在世間時,一個“能知者”形成這知道特質的中心。這個錯誤的中心創造了“我”,在意識往外流時就產生二元對立的“能知者”與“所知者”。結果導致心糾纏於生、老、病、死中,純大苦聚集因此而生。在本書中,心通常是指一般用法的心(heart),兩者一樣。心形成身中的核心。它是身中的中心、本體、根本。它是最根本的基礎。從心生起的狀態,例如想,從這裡生起。善、惡、快樂、悲傷皆在心中。三摩地的禪修讓行者確定心的意義,當心把它所有的外流彙集在一點時,就進入三摩地的寧靜和定的境界。從禪修者的角度而言,他會在胸口中心體驗到這彙集點。在這體驗中的定、光明和覺知都清楚地顯示在心口這部位。心知道的特質在這裡顯現。所以識位於心口這個部位。因此,應明智地避免認為意識在腦子裡運作,主要只有思維作用。一般總是以為意識純粹只是在人腦內複雜的運作產生出來的,所以當腦死,意識即消失。這種機械化的觀念是根本上的錯誤。當我們能證明某些心理功能與頭腦的某些部分有關,並不就表示頭腦產生意識。本質上,頭腦只是一具複雜的運算器官。它接受從受、想、行和識輸入的訊息,然後加以處理,可是它並不產生這些心理功能,也不產生意識覺知。那些全在心的領域之內。(詳細的談論請閱讀本書附錄)

集中(converge): 心把外流的意識往內彙聚成一點,即心的集中。三摩地的修行是用方法把散亂的意識專注到一個焦點,把心集中到一個完全靜止和定的境界。

法(Dhamma): 無上真理;真理的根本原則;心靈最高的素質;佛陀的教導。首先,法的本性本質上圓滿和諧地存在,與一切現象無關,但卻存在於有情眾生的一切層面。法是萬物正確的自然秩序,存在於一切,但它不受任何存在所限制。最後,法包含所有無上的素質,例如離執、慈愛和智慧,令心和諧的圓滿修證。要再加以補充的是,法還包括佛陀教導的基本原則,包含個人與自然法則相應的修行。

苦(dukkha): 痛苦、疼痛、不舒適;一切現象無法令人滿足的本質。苦是一種根本的不安,存在於所有眾生的內在本質中。由於世間的一切皆無常、不可依靠,因此即使是最快樂的經驗也潛在著不滿足的感覺,這不滿最終必然會破壞快樂的經驗。所以輪回中的生命皆有苦的本質。

欲貪(kāmarāga): 淫欲;愛染。欲貪是渴愛,甚至是染執,相信身體是自我,從身體的感官作用可以帶來快樂,因此利用身體來追尋享受和自我滿足。受這心理染污的驅使,人們主要以刺激生理官能,來解決空虛感及帶來滿足。如果放縱這種染執,結果將導致更強烈的染執,最終使心永遠饑渴無法滿足。

業(kamma): 個人有意的行為、語言與意志,將帶來“生”與未來的生命。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及中性的價值內容,並使意識將來受到相應的果報。佛教相信未開悟的眾生不斷出生、活著、死亡然後再出生,如此輪回於不同的生命層次中,而出生的生命層次則由眾生自己所造作、無法避免的業力決定。

蘊(khandha): 意思是“組合”或“聚合”。複數的蘊是指個人五種生理和心理的組合(色、受、想、行和識)以及一般的感官接觸(色、聲、香、味和觸)。蘊也被稱作“五取蘊”,因為它們是被執取為個人存在的物件。其實,它們只是一組不斷生起滅去的自然現象,當中沒有永恆的自我或任何存在。

煩惱(kilesa): 心理染污。煩惱是一切眾生內心中的負面心理和情緒力量。這些染污最根本的有三種:貪、嗔和癡。它們全部都使人墮落,染污人們的思想、語言等,使人的生命從內愈來愈墮落沉淪,無法出離輪回。這些煩惱顯現出各種各樣,包括貪愛、妒嫉、羡慕、驕慢、虛榮、自負、吝嗇、傲慢、嗔、怨恨等,以及各種微細的不善和有害的心境。這些都帶來不善的後果。各種的煩惱心境互相混雜產生的行為,使人們不斷受苦,並為世間帶來擾亂。

道、果及涅槃 出世間道、它們的果證與涅槃。根據阿姜摩訶布瓦的用法,道、果以及涅槃是指佛教修行中出世間性質,主要的目標是使修行者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通過連續層次的解脫,最終證得絕對的自由——涅槃。

念(sati): 為了行文的順暢,本書中多譯作“念住”。意思是注意;是指把注意力專注於所選擇對象上的能力。在一切形式的禪修中,這意味著一段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在所選擇的禪修對象,或者是集中於正在發生的觀察物件上。無論什麼禪修法門,念都是修行時所需要用到一個重要的能力。沒有念,心必然不能穩定下來,致使修行無法達到目標。

名(nāma) 心理現象。名是指組成個人的心理組合(名蘊),這包括了受、想、行和識。

涅槃(Nibbāna): 意思是“熄滅”,涅槃可比喻作燈或火的熄滅。這是說,貪、嗔、癡由於缺乏燃料,而從心中熄滅。這個熄滅讓心解脫於使它輪回生死、並受苦的一切束縛。涅槃是絕對的自由、無上的快樂。因此,它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它不生、不滅、無為,由於它已徹底超越一切世間概念,所以關於涅槃是或不是什麼,完全超越世間的語言文字所能描述。

巴厘語(Pāli): 作為古代梵文的變體,巴厘語是早期佛教的語言,原始佛教經典所用的語言即是巴厘語。這本書中的許多專有名詞皆從巴厘語翻譯過來。

智慧(paññā): 智慧這個詞是指應用因果的原理,主動並尖銳地探索、觀察和分析物質與心理現象的生起和熄滅,以便能如實觀它們的本質——無常、不穩、受痛苦所束縛、當中沒有可稱為“自我”的存在。在佛教中,智慧不只是辨別。智慧是根據真理尋查、探索、分別和觀察身心的運作,以揭開被煩惱覆蓋的本性和知道的本質,以達到決定性的突破。在修行智慧的開始階段,大部分是使用歸納法,因此從中產生的內觀仍然是膚淺的。當智慧的功能愈來愈往內深入,它的技巧也愈精細,這時產生的內觀愈來愈屬於直觀。內心不滿的根本只有當禪修的內觀滲透進入時才能根除摧毀。一般上,智慧是與三摩地相輔相成後出擊,兩者聯合一起運作以確保最有效地消除煩惱。在熄滅苦的修道上,兩者皆不可或缺。

色(rūpa): 通常指身體或物質現象。當與名(心理現象)相對時,色僅僅是指個人的物質組合。

善哉(sādhu): 在佛教裡,善哉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讚歎、贊成或允許。

三摩地(samādhi):禪修的寧靜和定。修行者不管修什麼禪修法門,為了使內心的情緒波動和心理障礙平靜下來,而不斷專注在一個特定的物件上,直到心沒有其他雜念,完全滲入這個物件,形成一個單純合一的覺知境界,這境界即三摩地。專注在一個物件,平常往外攀的雜念和妄想會逐漸彙集於內在一點、一個靜止、寧靜、定的境界,即三摩地。但這不是意味著心努力集中於外在的一點,而是以念住依照方法精進,心自然而然地彙集於一覺知的境界。這境界的效果使修行者體驗到無法形容的純淨以及融和美妙的感覺。從三摩地境界退出來,這寧靜和專注的定力可以用來作為修行觀慧的基礎,成功地觀察一切法的本質而產生智慧。

輪回(sasāra): 指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的輪轉。這是眾生不斷的生、病、老、死——永無休止的生、死然後再生的過程,所以稱作輪回。整個宇宙,從最粗的到最精細的、最高的無色界到最低的地獄,所有的有情眾生都在輪回當中。在輪回中的眾生全都受無常、不穩定和痛苦所支配,眾生會生於哪個層次的生命,是取決於它們的身、語、意三業。證得涅槃則徹底超越世間的輪回。

僧伽(Sangha): 佛弟子的團體。在世俗的層次,是指佛教的出家僧團。在理想的層次,是指佛陀不管出家在家的弟子們,在修證阿羅漢道上,最少已證得四個出世間果位之最低者。

行(sankhāra): 一般上,行是指造作形成有為世間物質與心理一切的力量,以及這造作的後果。作為組合成人的其中一蘊,行蘊(sankhāra khand97ha)是指念頭與想像;也就是內心不斷產生的思想以及對認知的概念化。行製造這些觀念然後把它們交給想(saññā),想即詮釋並詳盡地描述之,假設它們的意義。

想(saññā): 􂀀 記憶;當物質或心理現象生起時的認知。作為五蘊的第三蘊,想蘊與記憶的功能相關,例如:認知、聯想和詮釋。想辨識個人的所有感知,並且賦予意思和意義。通過之前的經驗與記憶的功能,想給予事物特定的意思來詮釋它,然後受這詮釋的影響,而產生悲傷或快樂。

教(sāsana): 佛陀的教導,廣義上指作為宗教的佛教。佛教的修行是多元的,包含所有的善行,從布施、持戒乃至出世間的禪修,皆是導致最終目的——苦的熄滅——的重要部分。教通常是指以上佛陀的教導、修行和證悟。

聲聞(sāvaka): 佛世尊的直系弟子,聽聞佛陀的教誨,並且宣稱佛是他的導師。

大念住(supreme-mindfulness)與大智慧(supreme-wisdom):念(sati,為了行文的流暢,本書中有時譯作“念住”)是覺知領域內能敏銳專注於任何生起的能力。智慧(p a ñ ñ ā )是直觀的能力,念專注於現象時,智慧則探索、觀察並分析現象的本質。當念和智慧兩種能力發展到高深的階段,能高度警覺、迅速和敏銳,憑直覺分別思維時,便是大念住和大智慧。兩者合作無間,沒有一刻不在定中,它們有能力自動跟蹤和滲透一切法生起與滅去的真相。作為出世間道最後階段(阿羅漢道,arahattamagga),只有這兩個心理功能可以持續不斷深入觀察更微細的煩惱。要達到這修行的最後階段,以證入終極目標——涅槃,修成大念住與大智慧是先決條件。

上座部(Theravāda):“長老們的說法”。是以巴厘語傳承至今最古老形式的佛教。上座部是早期佛教宗派中唯一還活躍至今的一派。目前泰國、斯裏蘭卡和緬甸的佛教主流即是上座部佛教。

三界 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者形成整個有情存在的宇宙。

解脫(vimutti): 絕對自由,即自由於內心的虛構與概念。解脫等同涅槃。

識(viññāa): 意識;簡單的認知。作為五蘊中的最後一個,識蘊只是認知記錄感官輸入、感受以及心理影像。例如,當色塵與眼接觸,或念頭產生時,相應的意識同時生起。當這些物件過去時,與之相應的意識也同時謝去。

(three worlds of existence)

英譯者簡介

戒寶比丘(Bhikkhu Dick Sīlaratano)俗名Richard E. Byrd, Jr..1948年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溫徹斯特。1975年他在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依止佛護長老(Buddharakkhita Thera)出家當沙彌,之後去斯里蘭卡,於1976 6月在馬河拉村(Maharagama)Sri Vajiragnana Dharmayatanaya受具足戒。1977年初,戒寶比丘去泰國,並於同年421日在曼谷寶伏寺(Wat Bovornives Viharā)法宗派下重新出家。出家後他隨即到烏隆府(Udon Thani)的帕邦塔寺(Baan Taad Forest Monastery),在摩訶布瓦尊者以及其資深弟子座下受訓。戒寶比丘的其他譯著有Ācariya Mun Bhūridatta Thera: A Spiritual Biography以及Mae Chee Kaew.譯自: Arahattamagga Arahattaphala-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作者: 阿姜摩訶布瓦尊者 Venerable Ācariya Mahā Boowa Ñãasampanno 泰譯英: 戒寶比丘 Bhikkhu Dick Sīlaratano 英譯中: 捷平 中文審閱: 劉雙 等出版: 傳承出版社Dhammavamsa Publications

11A, Jalan SP2/2 Segar Perdana,

Bt 9, Cheras, 43200 Selangor

dmvspublications@gmail.com

初版:201112

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趨向阿羅漢之道

中文翻譯版權所有©2011阿姜摩訶布瓦尊者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1 by

Venerable Ācariya Mahā Boowa Ñãasampanno

BaanTaad Forest Monastery

Baan Taad, Ampher Meung,

Udon Thani, 41000 Thailand

FDBooks@gmail.com

www.ForestDhammaBook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