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ips.jpg

四、最後的一席話

 

全心全意的修行

  每一個家庭和團體裡,不論是在城市、鄉間、或在森林、山間,都會有苦和樂的體驗。我們大多缺乏一個可以長養善心的田地、花園、乃至皈依處,這種心靈匱乏的經驗來自我們對生命的目的和責任,散漫不經心、缺乏認知。從小到大只學會追逐享受和感官的欲樂,不曾思考在我們的生涯和成家立業的過程中會造成的威脅。

 

  如果我們沒有田地可耕,無家園可歸,等於失去了外在的歸宿,生活會頓時陷入一片淒苦與悲哀。此外,因為內心缺乏戒律和佛法,不願去聽聞和修習佛法,使得生活中不但少有智慧,世事更充滿懊惱和退墮。我們的偉大導師——佛陀,他對眾生的慈悲,引導了善信家庭的子女出家、修道、悟真理,以建立弘傳佛法,令眾生明瞭安居樂業的方法。他教以正命持家、勤儉務實、事必躬親。

 

生命中的洪流

  但是,當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失去支撐時,愚痴、貧窮和困苦便會隨時間的推進、人口的成長而成為我們對佛法越來越疏遠的主要原因。深陷困境使我們無法追求佛法。如果生活貧窮、煩惱和困頓,即便寺院就在不遠處,也會使我們喪失聽聞佛法的意志。可是佛陀教導我們,不論我們多貧窮,都不應該因此掏空我們的心、睏乏我們的智慧。縱使洪水泛濫了我們的家園和田地,使我們一籌莫展,佛陀還是教我們別讓它淹沒和征服了我們的心。所謂淹沒我們的心,是指失去了智見、沒有法的智慧。

 

  欲流、有流、見流和無明流——這四道洪流(四瀑流ogha)障蔽了眾生的心。它們比淹沒我們的田地、家園的洪水更加的糟糕。縱使大水年復一年的淹沒我們的田地,或者房舍遭烈火所吞噬,可是我們還有一顆心啊!只要我們的心具備了戒和法,就能以智慧來謀求生活和糊口的方法;最後終能重獲田地,重新開始。

 

  如今,當我們各有謀生的工具、家園和財物時,我們的心因而安適無憂;於是有餘裕能協助、扶持彼此。假使有人能夠佈施匱乏者,提供飲食、衣著和居所,可真是慈悲的行為。依我的看法來說,慈悲精神的施予遠勝於販賣的盈利行為。有慈悲心的人並不求任何的回報,惟願他人皆得安樂。

 

  如果我們真能下定決心奉行正道,應不至於有太嚴重的困難和極度的匱乏。我們不至於像蚯蚓,我們還有骨骼、耳朵和手腳呢!我們可以吃水果等食物,不需像蚯蚓只能吃泥土。如果還抱怨自己貧窮、深陷於自怨自艾中,蚯蚓便不禁要問:「別自怨自艾了。你不還有手、有腳、有骨頭嗎?那些我雖都沒有,但我可不會覺得自己可憐呢!」蚯蚓會這般的嘲諷我們。

 

  曾經有一個養豬業者來找我並抱怨說:「天哪!今年可不好受呀!養豬成本提高,豬肉價格卻反降,我快沒飯碗了!」我聽了他的怨嘆後說道:「這位先生別太難過。如果今天換做你是豬,你可有理由難過了。因為豬價高時,豬要被殺;豬價低時,它仍躲不過被殺的命運。可見豬才有理由抱怨呢,而不是人。請你好好想想罷」。

 

  那豬農只擔憂豬的價錢,但該憂慮的是豬才對,我們卻不這麼想。被殺的不是我們,我們還有機會尋求脫困之道。

生活因修行而富足

 

  我由衷相信只要聽聞佛法、思維佛法、領悟佛法,便能為自己止息痛苦;明白什麼是正當或需要做的事,什麼是該運用和花費的,並如法、如律地生活,以智慧應對世事等。可是我們都差太遠了,生活中不但沒有戒律,也無佛法,以至於生活中充滿著不睦與摩擦。丈夫和妻子不睦、子女和父母不和也不聽從父母的話等,皆是因家裡沒有佛法所致。一般人無心聽聞佛法、學習道理,因而不但沒有增長善念和善巧,反而深陷無明之中,造成生活困苦不堪。

 

  佛陀教授佛法和修行法門,並非要我們添加生活上的麻煩,而是希望我們進步,變得更好、更善巧。問題在於我們不聽從。這很糟糕,就好像是一個因冬天太冷而不願意洗澡的小孩,渾身惡臭難聞到連父母在夜裡都難以就寢,只好揪著小孩,強迫他洗澡。小孩為此氣惱不已,邊哭邊咒罵著自己的父母。

 

  父母和小孩對事情的著眼點不同。從小孩的觀點來看,冬天洗澡太不舒服了,然而對父母而言,那渾身的惡臭卻難以忍受。雙方各有說辭,互不相讓。佛陀並不想任由我們處於現狀,而是期望我們能在善和有益的方向上精進用功,並對正道充滿熱誠、不怠惰而精進修行。他的教法並不會使我們變得愚痴或成為廢物。他教導我們不論在工作、務農、持家和經濟管理等一切時中,如何增長並運用智慧去覺察所有事物的種種層面。活在世上,就該對世間法多加留心和認識,否則終會陷入困境深淵。

 

  雖然生活在佛陀、佛法之於我們皆不陌生的環境,可是我們卻抱持著只需聽聞佛法,其他的可以慢慢的來,繼續像以往般生活即可的態度。這是個嚴重的錯誤。佛陀如果也如此,他如何能得般若智呢?那就不可能有佛陀了。

 

生活因修行而富足

  他曾教以多種不同的富足:生而為人富足,生於天界富足,以及涅槃的富足。即便生活在人世,卻可因具足佛法而不貧困;哪怕物質生活貧窮,也不會為之受苦。只要我們如法的生活,每次回顧過去的所作所為時,都不至於感到憂傷;原因在於,我們只造善業。若是造惡業的話,未來的果報將是慘痛的。只要不造惡業,就不須承擔未來的苦果。但是,假使我們不改舊習、不停止惡行,我們身心內外的苦困將不斷煎熬著我們。因此,我們必須善加傾聽和思維,才能洞悉造成種種困頓的原因所在。你們曾經用扁擔挑東西到田裡嗎?如果扁擔的一端太重,豈不是很不好挑?到底哪一種方式可以平衡而哪一種不會?只須親自做做看,便得瞭然。法的道理亦然,有因有果,有智慧。只要兩端的重量平均,挑起來就容易了。我們以一種收斂的態度來平衡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家庭關係和工作都能更加順利。縱然生活不富裕,但至少我們心安理得,不需為此而受苦。

 

  一個怠惰不工作的家庭陷入困境時,若見到他人富裕而心生貪欲、嫉妒和嗔恚,可能會引發偷竊的行為,使村裡變成一個不安寧的地方。最好從事能利益自己和家人今生或來世的工作。如果你的物質生活是藉個人的奮鬥而得以滿足,心自然感到安樂,遂而有易於聽聞佛法、學習善與惡、道德與過失,促使你繼續向上革新你的生活。你們要學習認清錯誤的行為只會導致困頓的事實,所以應捨棄這類的惡行,繼續進步。你的工作方式和心地也會因此而改變,從一個愚昧無知的人,轉變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從一個有惡習的人,轉變成一個有善心的人。你們可以將所知道的道理用來教導自己的子孫。這便是當下從事善行以利未來的道理。可是,那些無知的人總不在當下為善,往往只給自己招來苦難。一旦窮困潦倒時,滿腦子只想到賭博,到最後就變成了小偷。

 

  趁我們還活著,當就是談談這些事的好時機;不趁生而為人時來聽聞佛法,就沒有其他機會了。生為動物如:蟾蜍、青蛙、豬、狗、眼鏡蛇、蛇或松鼠、兔子等,其實比人的生活還艱困。人看到它們時,只想屠殺、驅打或將之擒捕、飼養以做佳餚。我們有幸生而為人,實在殊勝太多了!趁我們還活著,當下就應該明白這點,然後修正我們的行為。歷經艱辛,試著在當下多忍耐,繼續正當的生活,乃至突破困境。修習佛法就該是如此。

 

  我要在此提醒各位,心存善念和道德生活的必要性。無論你過去做了些什麼,至此還是應該好好的反省、檢視它們是善或惡。如果過去做了惡行,要捨離它們,捨棄不善的生活。應以善良、高潔而不傷害自、他或社會的方式來謀生。一旦以正當的職業謀生,你便能安心過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