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00706201012185016240421.jpg

蕭式球譯

十二.因緣相應

一.教說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緣起了。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二.分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分析緣起。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比丘們,什麼是生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在當中投生、入胎、成形、出生,五蘊出現,取得六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生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呢?
  “有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有了。
  “比丘們,什麼是取呢?
  “有四種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見取。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取了。
  “比丘們,什麼是愛呢?
  “有六種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愛了。
  “比丘們,什麼是受呢?
  “有六種受:由眼觸所生的受、由耳觸所生的受、由鼻觸所生的受、由舌觸所生的受、由身觸所生的受、由意觸所生的受。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受了。
  “比丘們,什麼是觸呢?
  “有六種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觸了。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呢?
  “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六入了。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呢?
  “受、想、思、觸、作意,這就是稱為名了;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這就是稱為色了。一種是名,一種是色。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名色了。
  “比丘們,什麼是識呢?
  “有六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識了。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
  “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呢?
  “不知苦、不知苦集、不知苦滅、不知苦滅之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無明了。
  “比丘們,就是這樣,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道跡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邪道跡和正道跡。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邪道跡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稱為邪道跡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道跡呢?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道跡了。”

四.毗婆尸
(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當毗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他這樣想: ‘這個世間充滿憂苦,有生、有老、有死,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然而,人們卻不知道從老死之苦出離的方法。要到什麼時候,才知道從老死之苦出離的方法呢!’
  “比丘們,於是,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老死,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老死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生帶來老死,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生,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生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有帶來生,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有,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有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取帶來有,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取,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取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愛帶來取,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愛,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愛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受帶來愛,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受,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受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觸帶來受,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觸,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觸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六入帶來觸,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六入,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六入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名色帶來六入,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名色,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名色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識帶來名色,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識,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識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行帶來識,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什麼東西帶來行,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行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無明帶來行,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就是這樣,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 ‘集起,集起!’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之前從沒有聽過這些法義,之後,在這些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二)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老死,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老死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生,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生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有便沒有生,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有,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有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取便沒有有,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取,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取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愛便沒有取,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愛,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愛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受便沒有愛,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受,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受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觸便沒有受,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觸,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觸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六入便沒有觸,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六入,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六入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名色便沒有六入,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名色,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名色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識便沒有名色,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識,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識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行便沒有識,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 ‘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行,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行的息滅呢?’ 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 ‘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就是這樣,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 ‘息滅,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之前從沒有聽過這些法義,之後,在這些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五.尸棄
  ……比丘們,當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1
  
六.毗舍浮
  ……比丘們,當毗舍浮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七.拘留孫

  ……比丘們,當拘留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八.拘那含

  ……比丘們,當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九.迦葉

  ……比丘們,當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十.摩訶釋迦牟尼.喬答摩
  
  ……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第一佛品完

十一.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有四種食2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麼呢?第一種是粗幼摶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比丘們,這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比丘們,四食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四食以愛為因緣,以愛而集起,以愛而生,以愛為源頭。
  “比丘們,愛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愛以受為因緣,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為源頭。
  “比丘們,受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受以觸為因緣,以觸而集起,以觸而生,以觸為源頭。
  “比丘們,觸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觸以六入為因緣,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為源頭。
  “比丘們,六入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六入以名色為因緣,以名色而集起,以名色而生,以名色為源頭。
  “比丘們,名色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名色以識為因緣,以識而集起,以識而生,以識為源頭。
  “比丘們,識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識以行為因緣,以行而集起,以行而生,以行為源頭。
  “比丘們,行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行以無明為因緣,以無明而集起,以無明而生,以無明為源頭。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十二.頗求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有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麼呢?第一種是粗幼摶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比丘們,這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末利耶.頗求那尊者對他說: “大德,誰人領受識食呢?”
  世尊說: “我不說 ‘有人領受識食’ ,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 ‘有人領受識食’ 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 ‘大德,識食會帶來什麼呢?’ 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 ‘以識食為條件而帶來將來再次投生,當有投生時便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
  “大德,誰人領受觸呢?”
  世尊說: “我不說 ‘有人領受觸’ ,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 ‘有人領受觸’ 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 ‘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觸呢?’ 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 ‘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
  “大德,誰人領受受呢?”
  世尊說: “我不說 ‘有人領受受’ ,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 ‘有人領受受’ 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 ‘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受呢?’ 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 ‘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
  “大德,誰人領受愛呢?”
  世尊說: “我不說 ‘有人領受愛’ ,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 ‘有人領受愛’ 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 ‘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愛呢?’ 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 ‘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
  “大德,誰人領受取呢?”
  世尊說: “我不說 ‘有人領受取’ ,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 ‘有人領受取’ 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 ‘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取呢?’ 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 ‘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
  “大德,誰人領受有呢?”
  ……
  “大德,誰人領受生呢?”
  ……
  “大德,誰人領受老死呢?”
  世尊說: “我不說 ‘有人領受老死’ ,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 ‘有人領受老死’ 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 ‘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老死呢?’ 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 ‘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
  “頗求那,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頗求那,六觸入處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十三.沙門婆羅門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不知什麼是生……不知什麼是有……不知什麼是取……不知什麼是愛……不知什麼是受……不知什麼是觸……不知什麼是六入……不知什麼是名色……不知什麼是識……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知道什麼是生……知道什麼是有……知道什麼是取……知道什麼是愛……知道什麼是受……知道什麼是觸……知道什麼是六入……知道什麼是名色……知道什麼是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十四.沙門婆羅門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法,不知什麼是法集,不知什麼是法滅,不知什麼是法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不知什麼法,不知什麼法集,不知什麼法滅,不知什麼法滅之道呢?
  “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不知什麼是生……不知什麼是有……不知什麼是取……不知什麼是愛……不知什麼是受……不知什麼是觸……不知什麼是六入……不知什麼是名色……不知什麼是識……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法,知道什麼是法集,知道什麼是法滅,知道什麼是法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知道什麼法,知道什麼法集,知道什麼法滅,知道什麼法滅之道呢?
  “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知道什麼是生……知道什麼是有……知道什麼是取……知道什麼是愛……知道什麼是受……知道什麼是觸……知道什麼是六入……知道什麼是名色……知道什麼是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
  
十五.迦旃延種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迦旃延種尊者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迦旃延種尊者對世尊說: “大德,人們說 ‘正見,正見’ 。正見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迦旃延,世人3多依二分法── ‘實有’ 或 ‘實無’ 來觀看事物。
  “迦旃延,如果一個人能以正慧如實觀看世間4的集起,他對世間不會有 ‘實無’ 的想法;如果一個人能以正慧如實觀看世間的息滅,他對世間不會有 ‘實有’ 的想法。
  “迦旃延,世人5多受制於執取、困窘、束縛。但不受制於執取、成見、困窘性向的人,不會執取我和我所,只看見苦不斷的生,苦不斷的滅;他對此沒有搖擺、沒有疑惑,自己有智,不用依賴他人。迦旃延,這就是正見所包含的內容了。
  “迦旃延,主張 ‘所有事物實有’ ,這是一邊;主張 ‘所有事物實無’ ,這是另一邊。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十六.說法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這位比丘對世尊說: “大德,人們說 ‘說法者,說法者’ 。怎樣才可配稱為一位說法者呢?6”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說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說法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法隨法行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因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對老死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行……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說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說法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法隨法行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因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對無明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
  
十七.裸體外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一)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
  迦葉裸體外道從遠處看見世尊前來,便走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站在一邊。迦葉裸體外道對世尊這樣說: “我能否問喬答摩賢者一些東西呢?喬答摩賢者能否給我解答一個問題呢?”
  “迦葉,現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迦葉裸體外道第二次對世尊這樣說: “我能否問喬答摩賢者一些東西呢?喬答摩賢者能否給我解答一個問題呢?”
  “迦葉,現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迦葉裸體外道第三次對世尊這樣說: “我能否問喬答摩賢者一些東西呢?喬答摩賢者能否給我解答一個問題呢?”
  “迦葉,現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迦葉裸體外道對他說: “我不是問喬答摩賢者很多東西。”
  “迦葉,隨你的意欲問吧。”
(二)
  “喬答摩賢者,苦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世尊說: “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 “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 “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
  世尊說: “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沒有苦嗎?”
  “迦葉,不是沒有苦。迦葉,是有苦的。”
  “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看不見苦嗎?”
  “迦葉,我不是不知道苦,不是看不見苦。迦葉,我知道苦,我看見苦。”
  “喬答摩賢者,為什麼當問你 ‘苦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 ‘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 ‘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 ‘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 、 ‘沒有苦嗎’ 等問題時,你都是說 ‘迦葉,不要這樣說’ ;而再問你 ‘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看不見苦嗎’ 這問題時,你又說 ‘迦葉,我不是不知道苦,不是看不見苦。迦葉,我知道苦,我看見苦’ 呢?大德世尊,請你為我解釋苦,請你為我說苦!”
  “迦葉, ‘苦是由自己造成的’ 是出於 ‘作者和受者都是同一人’ 的見解,這成為一種 ‘常見’ 。
  “迦葉, ‘苦是由他人造成的’ 是出於 ‘作者是一人,領受苦的是另一人’ 的見解,這成為一種 ‘斷見’ 。
  “迦葉,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迦葉裸體外道對他說: “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大德,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我能在世尊的座下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迦葉,以前曾是外道的人,想在這裏的法和律之中出家和受具足戒,是需要接受四個月觀察期的;過了四個月,比丘滿意的話,便接受他出家,授與他具足戒,讓他成為一位比丘。然而,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是可以豁免的。”
  “大德,如果外道需要接受四個月觀察期的話,我可以接受四年觀察期,過了四年,比丘滿意的話,便接受我出家,授與我具足戒,讓我成為一位比丘。”
  迦葉裸體外道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
  
(四)
  受具足戒不久,迦葉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在家庭生活的人,為了現生完滿無上梵行這個目標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不久,他親身證得無比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迦葉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十八.填波盧迦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填波盧迦遊方者去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填波盧迦遊方者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世尊說: “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 “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 “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
  世尊說: “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沒有苦和樂嗎?”
  “填波盧迦,不是沒有苦和樂。填波盧迦,是有苦和樂的。”
  “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和樂,看不見苦和樂嗎?”
  “填波盧迦,我不是不知道苦和樂,不是看不見苦和樂。填波盧迦,我知道苦和樂,我看見苦和樂。”
  “喬答摩賢者,為什麼當問你 ‘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 ‘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 ‘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 ‘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 、 ‘沒有苦和樂嗎’ 等問題時,你都是說 ‘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而再問你 ‘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和樂,看不見苦和樂嗎’ 這問題時,你又說 ‘填波盧迦,我不是不知道苦和樂,不是看不見苦和樂。填波盧迦,我知道苦和樂,我看見苦和樂’ 呢?喬答摩賢者,請你為我解釋苦和樂,請你為我說苦和樂!”
  “填波盧迦, ‘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 是出於 ‘感受和感受者是同一樣東西’ 的見解。我不這樣說。
  “填波盧迦, ‘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 是出於 ‘感受是一樣東西,感受者是另一樣東西’ 7的見解。我不這樣說。
  “填波盧迦,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填波盧迦遊方者對他說: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十九.愚人與智者之別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愚人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8。內有這個身,外有名色;有內外兩種東西的緣故,因而帶來六觸入處;由於有六觸入處,愚人從中經歷苦和樂。
  “比丘們,智者也是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內有這個身,外有名色;有內外兩種東西的緣故,因而帶來六觸入處;由於有六觸入處,智者從中經歷苦和樂。
  “比丘們,愚人和智者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愚人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但愚人不能斷除無明,不能盡除渴愛。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他不修習能把苦徹底盡除的梵行。他在身壞命終之後,又再受身;因為受身,所以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得到解脫。
  “比丘們,智者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但智者能斷除無明,能盡除渴愛。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他修習能把苦徹底盡除的梵行。他在身壞命終之後,不再受身;因為不再受身,所以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從苦之中得到解脫。
  “比丘們,愚人和智者的分別、差異、不同,在於有否生活在梵行之中。”
  
二十.條件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緣起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無論有如來出現或沒有如來出現,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都是常在的。如來覺悟、證得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之後,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得淺白,叫人親自來觀看。
  “比丘們,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比丘們,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比丘們,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比丘們,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比丘們,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比丘們,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比丘們,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比丘們,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比丘們,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無論有如來出現或沒有如來出現,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都是常在的。如來覺悟、證得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之後,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得淺白,叫人親自來觀看。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這是一個事實、不變的事實、不異的事實、以條件而有的事實。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緣起了。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法呢?
  “比丘們,老死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生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有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取……
  “比丘們,愛……
  “比丘們,受……
  “比丘們,觸……
  “比丘們,六入……
  “比丘們,名色……
  “比丘們,識……
  “比丘們,行……
  “比丘們,無明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比丘們,這些就是稱為緣起法了。
  “比丘們,如果一位聖弟子以正慧如實正見這緣起和緣起法的話,不會這樣想過去: ‘我過去存在嗎?’  ‘我過去不存在嗎?’  ‘我過去是什麼呢?’  ‘我過去是怎麼樣的呢?’  ‘什麼行為會影響我的過去呢?’ 不會這樣想將來: ‘我將來存在嗎?’  ‘我將來不存在嗎?’  ‘我將來是什麼呢?’  ‘我將來是怎麼樣的呢?’  ‘什麼行為會影響我的將來呢?’ 不會這樣想現在: ‘現在有我嗎?’  ‘現在沒有我嗎?’  ‘現在的我是什麼呢?’  ‘現在的我是怎麼樣的呢?’  ‘這個眾生從哪裏到來現在呢?’  ‘他來生又會去哪裏呢?’
  “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位聖弟子以正慧如實正見這緣起和緣起法。”
  
第二食品完

二十一.十力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來具有十力和四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這是色,這是色的集起,這是色的滅除;這是受,這是受的集起,這是受的滅除;這是想,這是想的集起,這是想的滅除;這是行,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行的滅除;這是識,這是識的集起,這是識的滅除。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二十二.十力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來具有十力和四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這是色,這是色的集起,這是色的滅除;這是受,這是受的集起,這是受的滅除;這是想,這是想的集起,這是想的滅除;這是行,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行的滅除;這是識,這是識的集起,這是識的滅除。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我已經將這法義開示出來,把它弄得淺白,向人揭示,向人講說,讓它顯露。在家庭生活的人,有敬信而出家,該要在這法義之中作出努力。他發心: ‘即使只剩下皮膚、筋腱、骨頭,即使血肉乾枯掉,我都要以個人的能力、個人的努力、個人的力量來達證。若還沒有達證,我不會停止努力!’
  “比丘們,懈怠的人夾雜惡不善法,常在苦之中,遠離大利益。堅毅努力的人離開惡不善法,常在樂之中,完滿大利益。
  “比丘們,低俗的方式不能使人達到最高的證悟,高尚的方式才能使人達到最高的證悟。比丘們,這個梵行好比醍醐,導師正在面前,因此你們要堅毅努力,達證那還沒有達證的,得到那還沒有得到的,證得那還沒有證得的!
  “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的出家生活便會帶來大果報,不會白過;供養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給我們受用的人也會因我們而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著眼於自己的利益,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著眼於他人的利益,也是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著眼於自己和他人雙方面的利益,也是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
  
二十三.近因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無知、無見是不能使漏得到盡除的。什麼是 ‘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 呢?比丘們,什麼是色,什麼是色的集起,什麼是色的滅除;什麼是受,什麼是受的集起,什麼是受的滅除;什麼是想,什麼是想的集起,什麼是想的滅除;什麼是行,什麼是行的集起,什麼是行的滅除;什麼是識,什麼是識的集起,什麼是識的滅除──對此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
  “比丘們,漏盡智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漏盡智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解脫就是漏盡智的近因。
  “比丘們,解脫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解脫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無欲就是解脫的近因。
  “比丘們,無欲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無欲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厭離就是無欲的近因。
  “比丘們,厭離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厭離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如實知見就是厭離的近因。
  “比丘們,如實知見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如實知見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定就是如實知見的近因。
  “比丘們,定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定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樂就是定的近因。
  “比丘們,樂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樂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猗就是樂的近因。
  “比丘們,猗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猗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喜就是猗的近因。
  “比丘們,喜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喜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歡悅就是喜的近因。
  “比丘們,歡悅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歡悅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敬信就是歡悅的近因。
  “比丘們,敬信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敬信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苦就是敬信的近因。
  “比丘們,苦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苦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生就是苦的近因。
  “比丘們,生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生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有就是生的近因。
  “比丘們,有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有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取就是有的近因。
  “比丘們,取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取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愛就是取的近因。
  “比丘們,愛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愛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受就是愛的近因。
  “比丘們……觸就是受的近因。
  “比丘們……六入就是觸的近因。
  “比丘們……名色就是六入的近因。
  “比丘們……識就是名色的近因。
  “比丘們……行就是識的近因。
  “比丘們,行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行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無明就是行的近因。
  “比丘們,就是這樣,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入,以六入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受為近因而有愛,以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敬信,以敬信為近因而有歡悅,以歡悅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猗,以猗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知見,以如實知見為近因而有厭離,以厭離為近因而有無欲,以無欲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漏盡智。
  “比丘們,就正如在山頂下了一場大暴雨,雨水向下傾流,流遍山岩、山洞、山峽、山脊;流遍山岩、山洞、山峽、山脊之後再流入小水坑;流入小水坑之後再流入大水坑;流入大水坑之後再流入小河;流入小河之後再流入大河;流入大河之後再流入大海洋。
  “同樣地,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入,以六入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受為近因而有愛,以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敬信,以敬信為近因而有歡悅,以歡悅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猗,以猗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知見,以如實知見為近因而有厭離,以厭離為近因而有無欲,以無欲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漏盡智。”

二十四.外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
(一)
  這時候,在上午,舍利弗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他心想: “現在入王舍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舍利弗尊者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那些外道遊方者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舍利弗賢友,喬答摩沙門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喬答摩沙門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喬答摩沙門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賢友們,世尊說: ‘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 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不會變成誹謗世尊;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賢友們,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他人造成,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和他人造成,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賢友們,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由他人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二)
  阿難尊者聽到舍利弗尊者和外道遊方者的談話,他在王舍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所有他聽到舍利弗尊者和外道遊方者的談話告訴世尊。
  “阿難,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作了一個正確的解說!我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阿難,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阿難,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阿難,有一次,我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那時候,在上午,我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那時我心想: ‘現在入王舍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阿難,於是,我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那些外道遊方者對我說: ‘喬答摩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 ‘喬答摩尊者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喬答摩尊者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喬答摩尊者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阿難,外道遊方者說了這番話後,我對他們說: ‘賢友們,我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 ‘賢友們,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 ‘賢友們,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
  “大德,真罕見,大德,真少有!以一句說話來涵括所有的論點!大德,可否詳說這句說話的義理,說出它表面及內涵的深入之處呢?”
  “阿難,既然這樣,讓你來說吧。”
  
(三)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老死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 大德,我會這樣解說: ‘老死以生為因緣,以生而集起,以生而生,以生為源頭。’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生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 大德,我會這樣解說: ‘生以有為因緣,以有而集起,以有而生,以有為源頭。’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有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 大德,我會這樣解說: ‘有以取為因緣,以取而集起,以取而生,以取為源頭。’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取……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愛……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受……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 ‘阿難賢友,觸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 大德,我會這樣解說: ‘觸以六入為因緣,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為源頭。六觸入處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二十五.浮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這時候,浮彌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舍利弗賢友,世尊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賢友,世尊說: ‘苦和樂是緣起的。苦和樂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 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不會變成誹謗世尊;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賢友,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和樂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和樂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賢友,那些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那些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