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21.JPG

二十五.浮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這時候,浮彌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舍利弗賢友,世尊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賢友,世尊說: ‘苦和樂是緣起的。苦和樂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 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不會變成誹謗世尊;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賢友,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和樂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和樂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賢友,那些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那些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

(二)
  阿難尊者聽到舍利弗尊者和浮彌尊者的談話,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所有他聽到舍利弗尊者和浮彌尊者的談話告訴世尊。
  “阿難,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作了一個正確的解說!我說苦和樂是緣起的。苦和樂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阿難,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和樂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和樂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阿難,那些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那些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
  “阿難,在身之中有身思9,是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原因;在口之中有口思,是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原因;在意之中有意思,是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原因。
  “阿難,以無明為條件:一個人自己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他人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有覺知地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不自覺知地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
  “阿難,以無明為條件:一個人自己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他人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有覺知地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不自覺知地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
  “阿難,以無明為條件:一個人自己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他人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有覺知地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不自覺知地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
  “阿難,這些東西出自於無明。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沒有這個身,不會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沒有這個口,不會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沒有這個意,不會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 ‘田’ ,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 ‘地’ ,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 ‘處’ ,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成因。”
  
二十六.優波婆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優波婆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大德,世尊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優波婆那,我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優波婆那,那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優波婆那,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二十七.條件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生的集起帶來老死的集起,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老死的途徑。
  “比丘們,什麼是生……
  “比丘們,什麼是有……
  “比丘們,什麼是取……
  “比丘們,什麼是愛……
  “比丘們,什麼是受……
  “比丘們,什麼是觸……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什麼是識……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無明的集起帶來行的集起,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行的途徑。
  “比丘們,如果一位聖弟子知道什麼是條件,知道什麼是條件集,知道什麼是條件滅,知道什麼是條件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二十八.比丘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10、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生的集起帶來老死的集起,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老死的途徑。
  “比丘們,什麼是生……
  “比丘們,什麼是有……
  “比丘們,什麼是取……
  “比丘們,什麼是愛……
  “比丘們,什麼是受……
  “比丘們,什麼是觸……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什麼是識……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無明的集起帶來行的集起,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行的途徑。
  “比丘們,就是這樣,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二十九.沙門婆羅門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一)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遍知11什麼是老死,不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不遍知什麼是生……不遍知什麼是有……不遍知什麼是取……不遍知什麼是愛……不遍知什麼是受……不遍知什麼是觸……不遍知什麼是六入……不遍知什麼是名色……不遍知什麼是識……不遍知什麼是行,不遍知什麼是行集,不遍知什麼是行滅,不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二)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遍知什麼是老死,遍知什麼是老死集,遍知什麼是老死滅,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遍知什麼是生……遍知什麼是有……遍知什麼是取……遍知什麼是愛……遍知什麼是受……遍知什麼是觸……遍知什麼是六入……遍知什麼是名色……遍知什麼是識……遍知什麼是行,遍知什麼是行集,遍知什麼是行滅,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三十.沙門婆羅門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他沒有可能超越老死。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他沒有可能超越行。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他能夠超越老死。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他能夠超越行。”
  
  第三十力品完
三十一.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在那裏,世尊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在《彼岸道品.阿耆多問》12之中這樣說:
  “ ‘請你告訴我,
   徹證法義者,
   與各種學人,
   應有之行持。’
  
  “舍利弗,這是一個簡明的問題,但怎樣詳細解釋當中的義理呢?”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舍利弗尊者沈默不語。
  世尊第二次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尊者第二次沈默不語。
  世尊第三次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在《彼岸道品.阿耆多問》之中這樣說:
  “ ‘請你告訴我,
   徹證法義者,
   與各種學人,
   應有之行持。’
  
  “舍利弗,這是一個簡明的問題,但怎樣詳細解釋當中的義理呢?”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舍利弗尊者第三次沈默不語。
(二)
  “舍利弗,從有那方面來觀看。舍利弗,從有那方面來觀看。”
  “大德,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有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食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大德,這就是一位學人了。
  “大德,怎樣成為一位徹證法義的人呢?大德,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對有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對食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大德,這就是一位徹證法義的人了。
  “大德,就我所知,這就是詳細解釋《彼岸道品.阿耆多問》所問的問題了。”
  “舍利弗,十分好,十分好!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有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食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舍利弗,這就是一位學人了。
  “舍利弗,怎樣成為一位徹證法義的人呢?舍利弗,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對有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對食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舍利弗,這就是一位徹證法義的人了。
  “舍利弗,這就是詳細解釋《彼岸道品.阿耆多問》所問的問題了。”

三十二.迦邏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那時候,迦邏羅.剎帝利比丘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迦邏羅比丘對舍利弗尊者這樣說: “舍利弗賢友,末利耶.頗求那比丘放棄了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了。”
  “那位尊者不適應這裏的法和律。”
  “這樣說的話,舍利弗尊者適應這裏的法和律了。”
  “賢友,我對此沒有搖擺。”
  “賢友,在將來你也會適應這裏的法和律嗎?”
  “賢友,我對此沒有疑惑。”
  之後,迦邏羅比丘起座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迦邏羅比丘對世尊說: “大德,舍利弗尊者宣稱得到究竟智,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於是世尊對另一位比丘說: “比丘,你過來,用我的名義對舍利弗說: ‘舍利弗賢友,導師叫你。’ ”
  那位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之後去到舍利弗尊者那裏,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導師叫你。”
  舍利弗尊者回答那位比丘: “賢友,是的。” 之後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
(二)
  世尊對舍利弗尊者說: “聽說你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那是真的嗎?”
  “大德,我沒有說出那些言詞文句。”
  “舍利弗,一個人無論以什麼形式來宣稱得到究竟智,都要明白所宣稱的內容。”
  “大德,我不是那樣說,我沒有說出那些言詞文句。”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 ‘舍利弗賢友,你有什麼樣的知,有什麼樣的見,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呢?’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 ‘賢友,生是有因緣的,要盡除這些因緣;在盡除了這些因緣之後,知道自己已經盡除了這些因緣;之後自己便會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 ‘舍利弗賢友,生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 ‘賢友,生以有為因緣,以有而集起,以有而生,以有為源頭。’ ”
  ……有……
  ……取……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 ‘舍利弗賢友,愛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 ‘賢友,愛以受為因緣,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為源頭。’ ”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 ‘舍利弗賢友,你有什麼樣的知,有什麼樣的見,對受不會生起愛喜呢?’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 ‘賢友,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賢友,這三種受都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當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對受便不會生起愛喜。’ ”
  “舍利弗,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這句法義簡略地解釋,任何受都是在苦的範疇之中。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 ‘舍利弗賢友,你有什麼樣的解脫,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呢?’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 ‘賢友,我內裏有解脫,盡除所有取,安住在這種境界之中。我因為安住在這種境界之中,各種漏不會漏入內心,我看不見自己有任何缺失。’ ”
  “舍利弗,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這句法義簡略地解釋,一位沙門對斷除各種漏沒有搖擺、沒有疑惑。”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便起座進入住所。
(三)
  世尊離去不久,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 “賢友們,在世尊問我第一個問題時,因為我之前沒有這樣解答問題的經驗,所以反應較為緩慢。當世尊認可我第一個解答後,那時我心想,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一日,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
  “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一夜,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夜。
  “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一日一夜,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一夜。
  “……兩日兩夜……
  “……三日三夜……
  “……四日四夜……
  “……五日五夜……
  “……六日六夜……
  “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七日七夜,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七日七夜。”
(四)
  之後,迦邏羅比丘起座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迦邏羅比丘對世尊說: “大德,舍利弗尊者剛才作出獅子吼。他說,在世尊問他第一個問題時,因為他之前沒有這樣解答問題的經驗,所以反應較為緩慢。……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他義理七日七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七日七夜。”
  “比丘,舍利弗完全透徹瞭解法界。因為他完全透徹瞭解法界,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一日,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
  “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一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夜。
  “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一日一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一夜。
  “……兩日兩夜……
  “……三日三夜……
  “……四日四夜……
  “……五日五夜……
  “……六日六夜……
  “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七日七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七日七夜。”

三十三.智地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四十四種智地,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這四十四種智地是什麼呢?
  “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之道智;生智,生集智,生滅智,生滅之道智;有智,有集智,有滅智,有滅之道智;取智,取集智,取滅智,取滅之道智;愛智,愛集智,愛滅智,愛滅之道智;受智,受集智,受滅智,受滅之道智;觸智,觸集智,觸滅智,觸滅之道智;六入智,六入集智,六入滅智,六入滅之道智;名色智,名色集智,名色滅智,名色滅之道智;識智,識集智,識滅智,識滅之道智;行智,行集智,行滅智,行滅之道智。
  “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四十四種智地了。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生的集起帶來老死的集起,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老死的途徑。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時,這就是他的法智。他見法、知法、得法、入法,法常在心中。他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過去和將來:過去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老死,知道老死集,知道老死滅,知道老死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將來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老死,知道老死集,知道老死滅,知道老死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他有這種信智。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法智和信智兩種智都清淨、明晰時,他可稱為是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
  “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無明的集起帶來行的集起,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行的途徑。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時,這就是他的法智。他見法、知法、得法、入法,法常在心中。他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過去和將來:過去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行,知道行集,知道行滅,知道行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將來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行,知道行集,知道行滅,知道行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他有這種信智。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法智和信智兩種智都清淨、明晰時,他可稱為是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三十四.智地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七十七種智地,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這七十七種智地是什麼呢?
  “知道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知道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過去也是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知道過去也是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將來也是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知道將來也是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有法住智的人,他本身也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知道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知道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知道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知道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知道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知道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知道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知道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知道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知道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知道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知道過去也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知道過去也是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知道將來也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知道將來也是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知道有法住智的人,他本身也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這就是稱為七十七種智地了。”
  
三十五.無明為條件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大德,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呢?”
  “比丘,你的問題不確當。問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或問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一個人如果有 ‘命就是身體’ 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 ‘命在身體之外’ 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13比丘,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大德,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呢?”
  “比丘,你的問題不確當。問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或問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一個人如果有 ‘命就是身體’ 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 ‘命在身體之外’ 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比丘,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 、 ‘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 、 ‘命就是身體’ 、 ‘命在身體之外’ 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生及誰有這個生’ 、 ‘什麼是生及誰在這個生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有及誰有這個有’ 、 ‘什麼是有及誰在這個有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取及誰有這個取’ 、 ‘什麼是取及誰在這個取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愛及誰有這個愛’ 、 ‘什麼是愛及誰在這個愛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受及誰有這個受’ 、 ‘什麼是受及誰在這個受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觸及誰有這個觸’ 、 ‘什麼是觸及誰在這個觸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六入及誰有這個六入’ 、 ‘什麼是六入及誰在這個六入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名色及誰有這個名色’ 、 ‘什麼是名色及誰在這個名色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識及誰有這個識’ 、 ‘什麼是識及誰在這個識之外’ ……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 、 ‘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 、 ‘命就是身體’ 、 ‘命在身體之外’ 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三十六.無明為條件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問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或問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們,一個人如果有 ‘命就是身體’ 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 ‘命在身體之外’ 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比丘們,問什麼是生及誰有這個生,或問什麼是生及誰在這個生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有及誰有這個有,或問什麼是有及誰在這個有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取及誰有這個取,或問什麼是取及誰在這個取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愛及誰有這個愛,或問什麼是愛及誰在這個愛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受及誰有這個受,或問什麼是受及誰在這個受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觸及誰有這個觸,或問什麼是觸及誰在這個觸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六入及誰有這個六入,或問什麼是六入及誰在這個六入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名色及誰有這個名色,或問什麼是名色及誰在這個名色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識及誰有這個識,或問什麼是識及誰在這個識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或問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們,一個人如果有 ‘命就是身體’ 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 ‘命在身體之外’ 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 、 ‘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 、 ‘命就是身體’ 、 ‘命在身體之外’ 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生及誰有這個生’ 、 ‘什麼是生及誰在這個生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有及誰有這個有’ 、 ‘什麼是有及誰在這個有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取及誰有這個取’ 、 ‘什麼是取及誰在這個取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愛及誰有這個愛’ 、 ‘什麼是愛及誰在這個愛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受及誰有這個受’ 、 ‘什麼是受及誰在這個受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觸及誰有這個觸’ 、 ‘什麼是觸及誰在這個觸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六入及誰有這個六入’ 、 ‘什麼是六入及誰在這個六入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名色及誰有這個名色’ 、 ‘什麼是名色及誰在這個名色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識及誰有這個識’ 、 ‘什麼是識及誰在這個識之外’ ……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 ‘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 、 ‘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 、 ‘命就是身體’ 、 ‘命在身體之外’ 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三十七.不屬你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這個身體不是屬於你們的,也不是屬於別人的。比丘們,應知身體是由舊有的業而來,是由眾緣和合而來,是由思所作而來,它只是一些感受。
  “比丘們,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能對緣起正確地如理思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十八.思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一個人所作的各種意向、決意、性向,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為將來帶來後有。當帶來後有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不作各種意向,不作各種決意,但作出各種性向的話,這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為將來帶來後有。當帶來後有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一個人不作各種意向、決意、性向的時候,便不會造成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不會增長,不會為將來帶來後有。當沒有後有的時候,將來的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便會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十九.思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一個人所作的各種意向、決意、性向,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然後會帶來名色的出現。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不作各種意向,不作各種決意,但作出各種性向的話,這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然後會帶來名色的出現。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一個人不作各種意向、決意、性向的時候,便不會造成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不會增長,不會帶來名色的出現。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四十.思之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一個人所作的各種意向、決意、性向,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便會因此而有依附,當有依附的時候便會有來去,當有來去的時候便會有生死,當有生死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不作各種意向,不作各種決意,但作出各種性向的話,這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便會因此而有依附,當有依附的時候便會有來去,當有來去的時候便會有生死,當有生死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一個人不作各種意向、決意、性向的時候,便不會造成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不會增長,不會有依附,當沒有依附的時候便不會有來去,當沒有來去的時候便不會有生死,當沒有生死的時候,將來的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便會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第四迦邏羅剎帝利品完

------------------------------------------------------------

1 五至十經除了佛的名稱外,其餘內容跟第四經相同。毗婆尸、尸棄、毗舍浮、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牟尼稱為 “七佛” 。佛教有七佛、二十四佛之說。根據佛教的教義,過去與將來的時間無邊無際,所以過去與將來有無量無數佛在世間上出現,若追溯過去最近的七位或二十四位,就稱為七佛或二十四佛。四至十經的內容重複,是說明七佛以至所有佛都是為了要解決生死的問題,從洞悉十二緣起而得覺悟的。
2 “食” (āhāra)原本是指食物,但在法義中引申為生命賴以投生及持續的四種食糧。粗幼摶食是滋養身體的食糧,而觸食、意思食、識食是滋養心識的食糧,對四食起渴愛是導致生死流轉的原因。
3 “世人” 的巴利文是 “loka” , “loka” 原本是 “世間” 的意思,也指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或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可從十二處和五蘊之中引申指 “個別的人” 。根據上文下理, “loka” 在這裏是指個別的人,所以把它譯作 “世人” 。
4 請參閱註3,在這分段中用了四次的 “世間” 一詞,應該是指十二處或五蘊。
5 同註3。
6 巴利文本沒有 “怎樣才可配稱為一位說法者呢?” 這句句子,現根據文義補上。
7 佛陀否定 “感受和感受者是同一樣東西” 和 “感受是一樣東西,感受者是另一樣東西” 應該是否定 “感受者” 。就像第十二經所指那樣,深入來說,只有感受的現象而沒有一個感受者。8 “身” 的巴利文是 “kāya” , “kāya” 原意是 “聚集” ,由此可引申出幾種不同的意思。一、 指 “身體” ,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聚集而成,所以 “kāya” 一詞多指身體。二、 指 “身命” ,身命由身心多種要素如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而成,所以 “kāya” 亦指身命。三、 沒有專指,純粹用作聚集的意思,如在第二經之中 “有六種愛” (chayime bhikkhave taṇhākāyā)、 “有六種受” (chayime bhikkhave vedanākāyā)、 “有六種觸” (chayime bhikkhave phassakāyā)、 “有六種識” (chayime bhikkhave viññāṇakāyā)四處可更貼近原文而分別譯為 “比丘們,有六愛身” 、 “比丘們,有六受身” 、 “比丘們,有六觸身” 、 “比丘們,有六識身” 的。而第十九經這裏的身是指身命。
9 思(sañcetanā / cetanā)是一種 “意向” 、 “意志” 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跟 “行” 和 “業”連接。在身、口、意之中起思,便會帶來身行、口行、意行,之後便會造善惡業而受苦樂。
10 巴利原文在這裏和下兩段是沒有 “具有學智” (sekhena ñāṇena samannāgato)這詞語的,現參照第二十七經而補上。
11這篇經文和第十三經的內容相同,分別只是第十三經用 “知/知道” (pajānāti)這個詞語,而這篇經文用 “遍知” (parijānāti)這個詞語。 “遍知” 有 “徹底知道” 的意思,常指佛陀和阿羅漢對法的認知。
12《彼岸道品.阿耆多問》收錄在《小部》第五冊〈經集〉之中。
13 認為有一個 “我” 在老死之中,或認為有一個 “我” 在老死之外,兩者的用詞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認為有一個 “實我” 的存在。佛教稱這為 “我見” 或 “見” 。 “我見” 也包括 “命就是身體” 或 “命在身體之外” 這兩種 “見” 。持 “命就是身體” 這種 “見” 的人,認為有一個實體的 “命” 的存在,它和 “身體” 是同一樣東西,當身體死亡時這個命也隨即消失。所以,持 “命就是身體” 這種見的人會認為人死如燭滅,不會覺得有需要去修習八正道來止息生死。此外,持 “命在身體之外” 這種 “見” 的人,認為當人死之後這個實體的 “命” 便脫離身體的束縛,獨立地存在,他也是不會覺得有需要去修習八正道來止息生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