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55701101-2628760619_n.jpg

四十六.覺支相應
蕭式球譯

一.喜瑪拉雅山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就正如幼龍依喜瑪拉雅山來生活,牠的身體和力量便會得到成長,當身體和力量得到成長後,便下到小池裏生活,之後再下到大池裏生活,下到小河裏生活,下到大河裏生活,最後下到大海裏生活。龍在大海裏發育成龐大的身軀。同樣地,一位比丘依賴戒行、有戒行的支持,便會勤修七覺支,在法之中圓滿成長。
  “比丘們,為什麼一位依賴戒行、有戒行的支持的比丘會勤修七覺支,在法之中圓滿成長呢?因為依賴戒行、有戒行的支持,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精進覺支,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喜覺支,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猗覺支,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定覺支,會使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就是這樣,一位依賴戒行、有戒行的支持的比丘將會勤修七覺支,在法之中圓滿成長。”
  
二.身體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一)
  世尊說: “比丘們,就正如身體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身體便不能維持下去。同樣地,五蓋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五蓋便不能維持下去。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外相誘人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外相厭惡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沒有歡喜心、懈倦、沒精打采、飯後昏昏欲睡、怠惰的內心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不平息的內心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使人生起疑惑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就正如身體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身體便不能維持下去。同樣地,這五蓋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五蓋便不能維持下去。
(二)
  “比丘們,就正如身體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身體便不能維持下去。同樣地,七覺支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七覺支便不能維持下去。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念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什麼是著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喜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身猗息、心猗息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止相、不亂相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捨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就正如身體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身體便不能維持下去。同樣地,這七覺支需要食糧來維持,依靠食糧來維持;沒有食糧,七覺支便不能維持下去。”

三.戒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去看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聆聽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的說話,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前往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那裏,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伴隨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憶想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跟隨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出家,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一位比丘聽聞這樣的比丘說法,會安住在兩種遠離之中:身遠離和心遠離。當安住在遠離之中的時候,會對法隨順生起念,隨順生起覺;這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念覺支。當修習念覺支的時候,念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他安住在念之中,因此能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安住在念之中,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擇法覺支。當修習擇法覺支的時候,擇法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的時候,便會因此而精進、不怠惰。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精進、不怠惰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精進覺支。當修習精進覺支的時候,精進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作出精進的時候,心靈上的喜悅便會生起。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作出精進,心靈上的喜悅生起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喜覺支。當修習喜覺支的時候,喜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內心有喜悅的時候,身便會猗息下來,心便會猗息下來。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內心有喜悅,身猗息下來,心猗息下來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猗覺支。當修習猗覺支的時候,猗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身猗息時便會有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身有由猗息所帶來的樂,心有由樂所帶來的定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定覺支。當修習定覺支的時候,定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內心有定時便會有一份高度的捨心。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內心有定,有一份高度的捨心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著手修習捨覺支。當修習捨覺支的時候,捨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
  “比丘們,這樣勤修七覺支,會帶來七種果和利益。這七種果和利益是什麼呢?
  “當下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會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會斷除五下分結,得中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生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無行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不能得無行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有行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不能得無行般湼槃,不能得有行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上生至色究竟天,得上流般湼槃。1
  “比丘們,這樣勤修七覺支,會帶來這七種果和利益。”
  
四.衣服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 “比丘同修們。”
  比丘回答舍利弗尊者: “大德。”
  舍利弗尊者說: “同修們,有七覺支。什麼是七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同修們,這就是七覺支了。
  “同修們,無論哪個覺支,如果我喜歡整個早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早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中午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中午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晚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晚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
  “同修們,如果我有念覺支的時候,我的內心不可限量,我有很好的修習。當念覺支持續的時候,我知道它在持續;如果念覺支退卻的時候,我知道是什麼條件使它退卻。
  “同修們,如果我有擇法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精進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喜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猗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定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捨覺支的時候,我的內心不可限量,我有很好的修習。當捨覺支持續的時候,我知道它在持續;如果捨覺支退卻的時候,我知道是什麼條件使它退卻。
  “同修們,就正如一位國王或一位大臣,他的衣櫃裏充滿各種顏色的衣服,如果他想整個早上都穿著那套自己喜愛的衣服,可隨自己的意欲整個早上都穿著那套衣服;如果他想整個中午都穿著另一套自己喜愛的衣服,可隨自己的意欲整個中午都穿著那套衣服;如果他想整個晚上都穿著另一套自己喜愛的衣服,可隨自己的意欲整個晚上都穿著那套衣服。
  “同修們,同樣地,無論哪個覺支,如果我喜歡整個早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早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中午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中午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晚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晚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
  
五.比丘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人們說 ‘覺支,覺支’ 。覺支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比丘, ‘帶來覺悟’ ,因此這稱為覺支。
  “比丘,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精進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喜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猗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他修習這七覺支,心便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中解脫出來。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比丘, ‘帶來覺悟’ ,因此這稱為覺支。”

六.軍荼利
  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祇多,安闍那園的鹿野苑。
  這時候,軍荼利遊方者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軍荼利遊方者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我習近修行人的叢林,常在修行大眾中出入。我只在早上吃食物,當吃過食物後,便從一個叢林走到另一個叢林,從一個樹林走到另一個樹林,在那裏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從建立論點之中得益,從駁倒別人的說話之中得益。喬答摩賢者,你安住在什麼得益之中呢?”
  “軍荼利,如來安住在明和解脫果的得益之中。”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根律儀,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根律儀呢?為什麼勤修根律儀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在眼看到使人歡喜的色之後,不貪著、不興奮、不會因此而生起貪欲。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在眼看到使人不歡喜的色之後,不會因此而生起不滿,有一個不糾纏、不破敗、不瞋恚的心。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耳聽到使人歡喜的聲……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鼻嗅到使人歡喜的香……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舌嚐到使人歡喜的味……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身感到使人歡喜的觸……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意想到使人歡喜的法之後,不貪著、不興奮、不會因此而生起貪欲。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在意想到使人不歡喜的法之後,不會因此而生起不滿,有一個不糾纏、不破敗、不瞋恚的心。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
  “軍荼利,這位比丘在眼看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色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耳聽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聲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鼻嗅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香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舌嚐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味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身感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觸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意想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法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軍荼利,這就是修習根律儀了。這樣勤修根律儀,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三善行呢?為什麼勤修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捨棄身惡行,修習身善行;捨棄口惡行,修習口善行;捨棄意惡行,修習意善行。軍荼利,這就是修習三善行了。這樣勤修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四念處呢?為什麼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軍荼利,這就是修習四念處了。這樣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七覺支呢?為什麼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精進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喜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猗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軍荼利,這就是修習七覺支了。這樣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軍荼利遊方者對他說: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七.尖頂
  “比丘們,就正如一間尖頂屋,所有的樑都傾向尖頂、朝向尖頂、邁向尖頂。同樣地,一位勤修七覺支的比丘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七覺支的比丘會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就是這樣,一位勤修七覺支的比丘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八.優婆毗那
  有一次,優婆毗那尊者和舍利弗尊者住在拘睒彌的瞿尸陀園。
  在黃昏的時候,舍利弗尊者離開靜處去優婆毗那尊者那裏,和優婆毗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優婆毗那尊者這樣說:
  “優婆毗那賢友,一位比丘能否通過如理思維,親身知道善修七覺支會帶來安穩呢?”
  “舍利弗賢友,一位比丘是能通過如理思維,親身知道善修七覺支會帶來安穩的。賢友,一位比丘著手修習念覺支時,會知道: ‘我的內心善解脫,清除了昏睡、驅除了掉悔、作出了精進。我求取義理、思維作意、不會怠惰。’ 一位比丘著手修習擇法覺支……一位比丘著手修習精進覺支……一位比丘著手修習喜覺支……一位比丘著手修習猗覺支……一位比丘著手修習定覺支……一位比丘著手修習捨覺支時,會知道: ‘我的內心善解脫,清除了昏睡、驅除了掉悔、作出了精進。我求取義理、思維作意、不會怠惰。’
  “舍利弗賢友,是能通過如理思維,親身知道善修七覺支會帶來安穩的。”
  
九.生起之一
  “比丘們,只有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出現於世上,世上才會有供人勤修的七覺支生起。
  “什麼是七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比丘們,只有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出現於世上,世上才會有供人勤修的七覺支生起。”
  
十.生起之二
  “比丘們,只有善逝的律存在,才會有供人勤修的七覺支生起。
  “什麼是七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比丘們,只有善逝的律存在,才會有供人勤修的七覺支生起。”
  
第一山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