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159521-2294250944.jpg

五十一.食糧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五蓋和七覺支的食糧和沒有食糧。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一.五蓋的食糧)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外相誘人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外相厭惡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沒有歡喜心、懈倦、沒精打采、飯後昏昏欲睡、怠惰的內心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不平息的內心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使人生起疑惑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二.七覺支的食糧)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念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什麼是著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喜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身猗息、心猗息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止相、不亂相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捨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三.五蓋沒有食糧)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貪欲食糧,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消失呢?比丘們,對不淨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貪欲食糧,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瞋恚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瞋恚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瞋恚消失呢?比丘們,對慈心解脫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瞋恚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瞋恚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瞋恚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昏睡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昏睡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著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昏睡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昏睡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掉悔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掉悔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消失呢?比丘們,對平息的內心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掉悔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掉悔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疑惑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疑惑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疑惑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疑惑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消失了。
(四.七覺支沒有食糧)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念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念覺支的事物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念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擇法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擇法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精進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著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精進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喜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喜覺支的事物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喜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猗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身猗息、心猗息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猗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定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止相、不亂相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定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捨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能建立捨覺支的事物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捨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消失了。”
  
五十二.法義
  這時候,在上午,有些比丘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他們心想: “現在入舍衛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這些比丘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外道遊方者對比丘說: “賢友們,喬答摩沙門這樣對弟子說法: ‘比丘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 賢友們,我們也是這樣對弟子說法: ‘賢友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 賢友們,在教法和教導之中,喬答摩沙門跟我們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對外道遊方者的說話既不歡喜又不輕蔑,他們起座離去,心想: “我們到世尊座下,聽他說這個道理。” 於是在舍衛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
  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那樣說,你們應這樣問他們: ‘賢友們,有沒有一種法義,可將五蓋分成十種東西,可將七覺支分成十四種東西呢?’
  “比丘們,如果這樣問外道遊方者的話,他們將沒有辦法解答,還有,他們將陷入困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道理不是他們的範圍。比丘們,我看不見有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魔、梵,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人──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唯有如來、如來的弟子或聽過這個道理的眾生,才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
(一.五分成十)
  “比丘們,什麼是將五蓋分成十種東西的法義呢?
  “比丘們,對內的貪欲是一種蓋,對外的貪欲是一種蓋,這都是貪欲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貪欲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對內的瞋恚是一種蓋,對外的瞋恚是一種蓋,這都是瞋恚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瞋恚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昏沈是一種蓋,睡眠是一種蓋,這都是昏睡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昏睡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掉舉是一種蓋,悔疚是一種蓋,這都是掉悔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掉悔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對內在的事物有疑惑是一種蓋,對外在的事物有疑惑是一種蓋,這都是疑惑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疑惑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這就是將五蓋分成十種東西的法義了。
(二.七分成十四)
  “比丘們,什麼是將七覺支分成十四種東西的法義呢?
  “比丘們,繫念內法是念覺支,繫念外法是念覺支,這都是念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念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內法是擇法覺支,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外法是擇法覺支,這都是擇法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擇法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身精進是精進覺支,心精進是精進覺支,這都是精進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精進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從有覺、有觀所帶來的喜是喜覺支,從沒有覺、沒有觀所帶來的喜是喜覺支,這都是喜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喜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身猗息是猗覺支,心猗息是猗覺支,這都是猗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猗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有覺、有觀的定是定覺支,沒有覺、沒有觀的定是定覺支,這都是定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定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對內法有捨心是捨覺支,對外法有捨心是捨覺支,這都是捨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捨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這就是將七覺支分成十四種東西的法義了。”

五十三.火
  這時候,在上午,有些比丘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他們心想: “現在入舍衛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這些比丘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外道遊方者對比丘說: “賢友們,喬答摩沙門這樣對弟子說法: ‘比丘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 賢友們,我們也是這樣對弟子說法: ‘賢友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 賢友們,在教法和教導之中,喬答摩沙門跟我們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對外道遊方者的說話既不歡喜又不輕蔑,他們起座離去,心想: “我們到世尊座下,聽他說這個道理。” 於是在舍衛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
  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那樣說,你們應這樣問他們: ‘賢友們,當內心怠惰時,修習什麼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呢,修習什麼覺支才是適當的時候呢?賢友們,當內心掉舉時,修習什麼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呢,修習什麼覺支才是適當的時候呢?’
  “比丘們,如果這樣問外道遊方者的話,他們將沒有辦法解答,還有,他們將陷入困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道理不是他們的範圍。比丘們,我看不見有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魔、梵,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人──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唯有如來、如來的弟子或聽過這個道理的眾生,才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
(一.不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怠惰時,修習猗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小火燃燒起來,他在火堆裏放進濕草、濕牛糞、濕柴,向火堆裏噴水、撒土。這人能否令小火燃燒起來呢?”
  “大德,不能。”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怠惰時,修習猗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時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二.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怠惰時,修習擇法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小火燃燒起來,他在火堆裏放進乾草、乾牛糞、乾柴,向火堆裏吹氣,不撒土。這人能否令小火燃燒起來呢?”
  “大德,是能夠的。”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怠惰時,修習擇法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三.不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掉舉時,修習擇法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大火息滅下來,他在火堆裏放進乾草、乾牛糞、乾柴,向火堆裏吹氣,不撒土。這人能否令大火息滅下來呢?”
  “大德,不能。”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掉舉時,修習擇法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四.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掉舉時,修習猗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大火息滅下來,他在火堆裏放進濕草、濕牛糞、濕柴,向火堆裏噴水、撒土。這人能否令大火息滅下來呢?”
  “大德,是能夠的。”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掉舉時,修習猗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比丘們,我說,念覺支在所有時候都有幫助。”
  
五十四.慈心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利一個稱為訶利陀的市鎮。
  這時候,在上午,有些比丘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訶利陀化食。他們心想: “現在入訶利陀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這些比丘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外道遊方者對比丘說: “賢友們,喬答摩沙門這樣對弟子說法: ‘比丘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內心帶著慈、悲、喜、捨,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內心帶著慈、悲、喜、捨,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 賢友們,我們也是這樣對弟子說法: ‘賢友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內心帶著慈、悲、喜、捨,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內心帶著慈、悲、喜、捨,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 賢友們,在教法和教導之中,喬答摩沙門跟我們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對外道遊方者的說話既不歡喜又不輕蔑,他們起座離去,心想: “我們到世尊座下,聽他說這個道理。” 於是在訶利陀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
  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那樣說,你們應這樣問他們: ‘賢友們,怎樣修習慈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怎樣修習悲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怎樣修習喜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怎樣修習捨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
  “比丘們,如果這樣問外道遊方者的話,他們將沒有辦法解答,還有,他們將陷入困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道理不是他們的範圍。比丘們,我看不見有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魔、梵,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人──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唯有如來、如來的弟子或聽過這個道理的眾生,才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
  “比丘們,怎樣修習慈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精進覺支;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喜覺支;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猗覺支;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定覺支;帶著慈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和使人厭惡的事物都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和使人喜愛的事物都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內心將喜愛與厭惡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或是進入淨解脫。比丘們,我說,如果智慧的比丘未能通過修習慈心而得到最高的解脫的話,得到淨解脫是慈心最高的成就。
  “比丘們,怎樣修習悲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帶著悲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如果他喜歡的話,內心將喜愛與厭惡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或是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所有色想,滅除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進入空無邊處。比丘們,我說,如果智慧的比丘未能通過修習悲心而得到最高的解脫的話,得到空無邊處是悲心最高的成就。
  “比丘們,怎樣修習喜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帶著喜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如果他喜歡的話,內心將喜愛與厭惡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或是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所有的空無邊處,進入識無邊處。比丘們,我說,如果智慧的比丘未能通過修習喜心而得到最高的解脫的話,得到識無邊處是喜心最高的成就。
  “比丘們,怎樣修習捨心解脫?什麼是它的趣向、成就、果報、終極目標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精進覺支;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喜覺支;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猗覺支;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定覺支;帶著捨心,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和使人厭惡的事物都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和使人喜愛的事物都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內心將喜愛與厭惡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或是內心想著 ‘沒有任何東西’ ,超越所有的識無邊處,進入無所有處。比丘們,我說,如果智慧的比丘未能通過修習捨心而得到最高的解脫的話,得到無所有處是捨心最高的成就。”

五十五.僧伽羅婆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僧伽羅婆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僧伽羅婆婆羅門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呢?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呢?”
(一)
  “婆羅門,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染上了深紅色、黃色、藍色或淺紅色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瞋恚滲透、被瞋恚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被火燒得沸騰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瞋恚滲透、被瞋恚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昏睡滲透、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有很多苔蘚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昏睡滲透、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掉悔滲透、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被風吹得波動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掉悔滲透、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充滿泥濘及放在黑暗地方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是這些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二)
  “婆羅門,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貪欲滲透、不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染上各種色彩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貪欲滲透、不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瞋恚滲透、不被瞋恚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沸騰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瞋恚滲透、不被瞋恚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昏睡滲透、不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苔蘚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昏睡滲透、不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掉悔滲透、不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波動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掉悔滲透、不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疑惑滲透、不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清澈、沒有泥濘及放在光亮地方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疑惑滲透、不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是這些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七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七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什麼是七覺支呢?
  “婆羅門,念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念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猗覺支……
  “……定覺支……
  “婆羅門,捨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捨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
  “婆羅門,七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這七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僧伽羅婆婆羅門對他說: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五十六.無畏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這時候,無畏王子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富蘭那.迦葉這樣說: ‘沒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無智無見是沒有原因和條件的;沒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有智有見是沒有原因和條件的。’ 世尊對他的論點怎麼說?”
  “王子,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無智無見是有原因和條件的;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有智有見是有原因和條件的。”
(一)
  “大德,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呢?什麼是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呢?”
  “王子,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瞋恚滲透、被瞋恚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昏睡滲透、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掉悔滲透、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大德,這些法義是什麼名稱呢?”
  “王子,這稱為五蓋。”
  “世尊,這真是遮蓋,善逝,這真是遮蓋!即使只受一種蓋所遮蔽,也沒有如實知見,更遑論受五種蓋所遮蔽了!
(二)
  “大德,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呢?什麼是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呢?”
  “王子,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他修習念覺支,內心便有如實知見。這就是使人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的。
  “王子,再者,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他修習擇法覺支,內心便有如實知見。這就是使人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的。
  “……精進覺支……
  “……喜覺支……
  “……猗覺支……
  “……定覺支……
  “王子,再者,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他修習捨覺支,內心便有如實知見。這就是使人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的。”
  “大德,這些法義是什麼名稱呢?”
  “王子,這稱為七覺支。”
  “世尊,這真是覺悟的要素,善逝,這真是覺悟的要素!即使只具有一種覺支,也帶來如實知見,更遑論具有七種覺支了!
  “大德,我攀上這靈鷲山時身心都感到很疲勞,但我明白了這些法義後,所有疲勞都消失掉了!”
  
  第六論覺支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