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fc57107bb4b2e9a8cec393c955b52_th.jpg

覺悟之道1(ㄧ)[隆波帕默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致新學員:簡單而平常的法談
第二章 禪修簡要指南
第三章 禪修指南
第四章 觀察心:觀察心的含義、方法、及修行的結果

 

前 言
佛教裡所說的覺悟之道是指完全具足正念,除此之外,別無他道。
具有正念是將我們自己解脫出來的最直接的方法,從這有條件限制的現實世界中解脫出來,從思考的世界中解脫出來,這些是阻擋我們看到絕對真理的障礙。一旦我們將自己從妄念的世界中分離出來了時,我們就能夠看到事物本來面目,看到它們如何集起滅去的。心將發展變化,最後歸於平衡,從所有煩惱中解脫出來。它將獲得智慧,超越於條件作用的世界,領悟絕對真理。
然而,解脫的實現不是通過修信心而達成的,甚至也不是通過修善行而達成的,比如做供養、守持五戒、或修禪定等(如果做這些事時帶著無明和貪愛,那麼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善行)。例如:當吝嗇心生起時,我們試圖通過布施試圖去克服它。當貪心嗔心生起時,我們試圖通過持守五戒而阻止了自己身口上傷害別人。當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掉舉)時,試圖通過修禪定來平靜心情。當感官欲望產生時,試圖通過修白骨觀來壓制欲望。這些善行都是好的,但不能根除煩惱,就像用止痛藥暫時克服病痛一樣,沒有從問題的根本原因處解決問題。
為了達到理解絕對真理的程度,我們必須從有條件的現實世界中醒過來,去面對所有精神現像和物質現像,甚至種種極惡的現像。以完全不偏倚的中立的心,去面對一切,沒有被貫通,沒有迷失在念頭中。這就是唯一的方法,通過這個方法,條件制約會達到最小化,最後完全根除,唯有那時絕對真理會呈現出來。但是從思考的模式裡醒過來並不是我們過去習慣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以一顆開放的心來學習、理解、並開始正念禪修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本書是隆波帕默尊者編寫,於2001年11月1日第一版發行。那時他還是一位在家居士,名叫Pramote Santayakorn,Santinun, and Ubasok Niranam 。全書四章共同闡述了一個主題:面對不同程度的困難挑戰時正念禪修。第一章 “致新學員:簡單而平常的法談”,適合於有興趣的修行者,不包含佛教術語。第二章 “對禪修者的簡要指南”,是對第一章的詳細闡述。第三章 “禪修指導”,在隆波頓指導下正念禪修法的探究。第四章“觀察心:觀察心的含義、方法和結果”是對巴利術語“正念禪修”的解釋,以便禪修者和閱讀經典的人對它有一個通俗的理解。
願所有佛教徒找到覺悟之路,這條佛陀已為我們仔細鋪設好了的道路。

第一章 致新學員:簡單而平常的法談
佛法(佛陀的教導)是簡單而平常的,然而理解看到這點卻很難。這是因為我們通常認為佛教佛法是不平常的。剛開始接觸佛法時,我們會看到佛法的教學滿是巴利語的術語堆砌,單單理解這些術語就是一個挑戰。
當我們熟悉術語後,我們接著會面臨另一個障礙,那就是各種各樣的佛法教派及其門下的闡釋。另外,當一個人真要開始禪修時,他會遇到另一個挑戰:有許多禪修中心,他們都推薦說他們的教法最能准確地體現佛陀四念處或大念處的教導,有些組織甚至誹謗其他的組織背離了佛陀的真實的教導。
我們面臨重重困難,這些困難促使我反問自己:是不是有一種更簡單的學習佛法的方法?不用學巴利語,不用讀書,不用到禪修中心參加課程。
事實上佛陀所教導的佛法非常容易簡單,正如他的弟子所說, “師父您的教導是如此地直接清晰,就像將倒立的東西豎正一樣。”我們不必為此感到驚訝,因為我們都在佛法中出生,在佛法中生活,也將在佛法中死去,只是我們之前沒有意識到佛法在哪裡,直到佛陀的教導將它展現出來。佛陀的教法為我們提供了一條簡單的追隨之路。
我們會注意到另外一點,那就是佛陀他確實是何等地聰明,他能夠將最復雜的話題簡單化,易於人們理解。他有能力因材施教,用最恰當的方式將佛法核心傳遞出來給眼前的聽眾。語言不再是障礙,他能夠不用復雜的術語而清楚地交流。然而後世的人則相反,許多人學過佛法後就把佛法弄得復雜化,高不可攀,不是滅苦的易行之道,甚至他們用普通人聽不懂的語言教學。
真相是佛法離我們非常貼切,它是如此貼切我們可以說它就是我們自己,佛法的目標相當簡單——怎樣從苦中解脫。
當我們學習佛法時,我們應該直接地去研究“苦在哪裡,苦怎樣集起,苦如何滅去”。成功地學習佛法意味著修行直至苦完全根除,而不是獲得大量的世間知識,或有能力將佛法解釋得如何精致和漂亮!
真相是我們所經驗的苦存在於我們的身心內。學習佛法實際就是向內求,我們向內觀察自己而不是向外學習。方法很簡單:密切地觀察我們的身和心。我們可以通過簡單地觀察這個物質的身體開始。
首先,我們放鬆自己,我們不需要緊繃或思考禪修。我們只要觀察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了。怎樣觀察都沒有關系,只要盡可能地自然。
一旦放自然了,我們就能看到整個色身。我們觀察它,好像它是一個機器人,走路、行動、咀嚼、吞咽食物、排泄廢物。
如果我們能作為一個中性的觀察者,觀察被稱之為“我們”這機器人身體,執行它的任務,我們就能看到身體確實不是我們的。它是不斷變化的某種東西,它的成分是由許多不斷進進出出的物質組成,比如吸進呼出的空氣、我們吃的食物和飲料、我們上廁所排出的廢物。它是變化的和不穩定的。單單通過觀察身體,粘著身體為“我們的”的錯誤的觀念最終將會消退。接著,我們將看到其他的自然的東西,我們稱之為“心”,它覺知這個身體,居住在身體內。
一旦我們看到身體只不過是不斷變化著的元素的集合而非我們時,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去探究什麼隱藏其中。
我們所看到的是感受,有時高興,有時不高興,有時中性。比如,當我們觀察這個機器人——身體四處走動時,很快我們就感受到疼痛、飢渴、飢餓或其他不舒服的感受生起了。然而,一旦這些不舒服的感受過去了,我們再次體會到舒適的感覺,快樂生起了。或者當我們飢渴時,我們喝一些水,飢渴所帶來的不愉悅感就消失了。或者當我們坐得太久了時,我們會感到疼痛,感到不舒服;我們調整身體的姿勢後,不舒服感就消失了,快樂感再次生起。
有時我們生病了,我們會感覺身體的痛苦的時間在拉長。比如,我們牙痛數天,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疼痛,會發現不舒服感來自於牙齒和牙齦之間,盡管牙齒和牙齦沒有生病。身體像機器人,它沒有受傷害,但不舒服感卻在那裡。
盡管這些感覺來自於身體內某部分,但身體不會感覺快樂、不快樂或中性。另外,觀察這些感受的方法和觀察身體的方法是一樣的。
當我們更深入地觀察時,我們能看到身苦生起時心會焦慮不安。比如飢餓時我們更容易變得不安,勞累時我們更容易生氣,發燒時更易感到不安,欲望未達成時更易發怒,面臨痛苦時更易生氣。
另一方面,當我們看到美景時,聽到愉悅的聲音時,聞到芬芳的氣味時,嘗到美味時,觸摸到柔軟的東西,或接觸宜人的溫度——不冷也不熱時,或想起一些快樂的事情時,我們會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產生喜歡和滿意感。一旦我們能覺知愉悅和不愉悅的感受後,當感受生起時,我們同樣能覺知其他的情緒感受,比如:懷疑、仇恨、抑郁、嫉妒、蔑視、歡樂、寧靜等。
當我們更進一步觀察這些感受,我們會開始認識到它們本身不穩定。比如:當我們生氣了,接著覺知生氣,我們觀察到生氣的程度不斷地發生變化,最後,它減退了,消失了。不管生氣消失了沒有,重要的事是生氣作為觀察目標被觀察,它不屬於我們,沒有一個“我們”在生氣裡面。我們以同樣的方式理解其它情緒感受。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身體像一個機器人。快樂、不快樂或其它感受則只是被觀察的目標,不屬於我們。當我們越能理解心的運作過程時,就更加相信有苦因就有苦果生的因果法則。
我們發現我們心中有一種自然的衝動或迫力。比如,當一位男士看見了一位美女,他的心就可能開始產生一種喜歡她的貪愛,這貪愛就創造了將注意力投向那位美女的迫力,他的心就焦聚於她,眼中只看見她,於是他忘記了他自己。
當我們產生了不知怎樣禪修的疑惑時,我們會產生要尋找解決辦法的驅動力,我們的心就會妄想紛飛,妄想紛飛時我們忘了我們自己。這機器身體還在,但我們忘記了它,好像它從這個世界消失了一般。此時其他的情緒感受也產生了,由於我們忙著為疑惑找答案沉陷於思考中,而可能沒有覺知當下的情緒感受。
關於心打妄想(掉舉)這個主題,對於一個只研究經典的人來說可能難於理解。然而,如果他同時禪修的話,他會看到心打妄想的程度是多大,正如佛陀所描敘的那樣一字一個妄想。
如果我們經常觀察自己,不久我們就能理解苦怎樣產生,苦如何滅去,沒有苦感覺怎樣。我們的心會自動校正自己,不必去思考禪修、智慧或滅苦之道等。
我們可能對佛經或巴利文不熟悉,但我們依然能夠從苦中解脫。盡管我們仍然還有苦,但它已從程度上減輕,時長上縮短了。
我寫這篇文章,作為一份小禮物,送給那些對修行感興趣的人,向他們傳達這麼一個信息:佛法是平常的,是學習我們自己,我們能夠毫不困難地自我練習。因此當我們聽到別人辯才無礙滔滔不絕談論佛法理論時,我們不要氣餒。事實上我們除了知道如何滅苦外不需要知道別的,因為這是佛法的核心,它確實是所有佛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