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7436.jpg

自由之道3/4

[隆波帕默]

第五章 智慧的訓練
5.1訓練智慧的目的
學習怎樣運用有品質的心來學習理解身心實相,直到心能夠捨棄身心實現涅槃,止息所有身心煩惱貪愛。

5.2智慧的類型
5.2.1按知識的品質分類,可分為兩種,也就是:
(1)世間知識,這是一種採用暫時制約苦、或暫時壓制煩惱和貪愛的方式,以最少的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和智慧。比如,有世間智慧的人明智地布施、持戒、為獲得心的平和而修禪定等等。
(2)出世間知識,這是一種理解聖道的知識,由此,使得心從名色(身心)中出離,實現涅槃,獲得洪福。

5.2.2按來源分,可分為三類,也就是:
(1)聞慧:這種智慧來源於接納他人傳遞的知識,比如,閱讀和聽聞師長的教導等;
(2)思慧:這種智慧通過冥想、思惟或推理而獲得;
(3)修慧:這種智慧是通過培養正念而獲得,這種智慧進一步可分為二種,也就是修止禪獲得的智慧,趨向平靜的知識;修觀禪的智慧,通過不斷地正念覺知身心而洞悉身心實相的智慧。

5.3獲得智慧的方法
在本文中智慧的核心是指內觀智慧,導向出世間的智慧。禪修者應該理解如下幾點:
5.3.1智慧產生的因
盡管高級論典《阿毗達摩》表明正定是智慧的因,正定也是其他幾個的因,特別是正念的因。有趣的一點是為什麼高級論典沒有指明正念是智慧的因,原因是單有正念一項對內觀禪修來說是不夠的,而對止禪來說是足夠的。如果禪修正確,正定會生起。如果練習不正確,也許會導致帶著貪和痴的錯誤的定生起。
修止禪修到心集中的階段,特別是第二種定及以上,心遠離思維和考察,制心一處。心從禪定中退出後,制心一處的影響不會立即消失,心仍然穩定。穩定的心中性地繼續覺知觀察所有目標。比如,心會有正念地觀察剛剛禪定消失,之後觀察到另一種現象生起,如掉舉,而那刻觀察者的心是堅定的、平等中捨的。正念積極地注意所有因緣的變化直到它獲得內觀智慧,也就是理解所有因緣的真實本性:無常、苦、無我。
對於修內觀的人來說,無論何時當心不帶目的地覺知當下身心的現象時,心就進入剎那定,積極覺知現象。沒有盯著現象、默念或壓制現象,真相(三本質)就會顯露。理解身心三本質的實相就稱之為內觀。

5.3.2覺知身體(色法)的訓練方法
(1)唯有在如下情形下覺知身體才會有質量(才能清楚容易地看到三本質):心不散亂,致於一處,帶著正定;覺知目標時心是穩定的,或者說是從被覺知的目標中獨立出來,積極地、溫和地、中道地覺知目標。當心散亂而不集中時,心奔向、盯著或粘著一個目標,那時,它就不能清楚地覺知身體的三本質。緊緊地盯著身體,會使身體和(或)心變得固著,就不會呈現三本質。
(2)不僅僅要避免盯著,而且也必須避免思考有關身體的念頭來干擾覺知過程。比如,禪修者不需要思考行走的身體是色法,不是我,是色;坐著的身體是不淨的,遲早這個躺著的色身會死等等,因為念頭隱蓋了實相。當一個念頭出現時,心就從遠離了對身體的覺知,覺知身體是真實法,而思考身體是世俗法,因而,思考的那一刻心根本不能培養內觀智慧。
(3)一個人必須覺知當下存在的身體,不要理會過去的身體(不要被想蘊征服),也不要思考未來的身體(不要被行蘊征服)。
(4)通過強有力的覺察力覺知身體的因緣,使不帶目的性的正念自動生起。
(5)覺知身體任何部分時,如果喜樂或嗔恨生起了,心應該憶起那感受,因為對身體的覺知已經過去了,喜樂或嗔恨的感受成為當前的覺知對象。當不平等的感受消失了,正念繼續觀察身體或注意其他目標。在這個案例中,對不平等的感受的正念如果沒有生起,心就不會保持中道,會茫然地思考身體或其他事,或者無知地干預改變身體或改變伴隨身體所產生的心理狀態,這是違反了內觀的原則,內觀的原則是如實地憶起身和心。
(6)當心穩定、平等中道時,對當下身體的覺知是積極地、不帶目的地,那麼,它就會獲得直覺的內觀智慧洞察真相:身體總是運動變化的,一直承受著苦的壓迫,它僅僅只是一堆元素的集合或世界的組成部分,根本不是人、我、眾生。

5.3.3覺知心的訓練方法
(1)僅當正念不帶目的性地憶起前一刻剛剛消失的心時,覺知才會有質量,也就是能夠容易地清楚地理解三本質。因而,在憶起的心生起前不要試圖保持警覺。另外,不要抓住當前的目標,因為覺知心是憶起前一個發生的目標。那就是說,先讓一個目標生起,然後,正念隨後憶起這個目標。隨著心的覺知目標的能力增強,正念能在目標生起後,自動地憶起目標。
(2)當一個目標生起後正念憶起它時,不要帶著想要把它看清楚的願望跳進目標去盯著它,以穩定而積極的心,簡單地覺知它。作為一個旁觀者,以無得無失的中心去覺知它。如果心跳進目標裡了,目標也許會逃離,向更深處移動,或者也許會靜止不動了,但沒有消失。在那種情形,心不能理解它的三本質,比如,看到心從不消失,它不會理解心的無常。另外的例子,心也許看到心消失了,會誤解心是一個自我,因為它能夠通過盯著它而消失。
(3)當憶起任何心時,如果愉悅或不愉悅生起了,正念應該憶起當前這感受,因為前一念心已經消失了,而愉悅或不愉悅,這個新的心,才是當前的目標。如果正念沒有憶起愉悅或不愉悅,心就不會保持中性,會無知地跟隨目標走。另外,它也許會無知地干涉或改變心,那是與內觀的原則相反,內觀的原則是如實地覺知身和心。
(4)當心中性地和沒有目的性地覺知前一刻消失的目標時,內觀智慧立即隨著心的生滅而閃現,剎那剎那變化,不受控制,沒有我。

5.4當心覺知身和心時,注意定力的程度
5.4.1請注意當我談論心覺知身時,我指的是堅定而中性的心,而當我談論心覺知心時,我指的只是中性的心,沒有強調它必須堅定,因而我的學生們要注意到正念覺知身和正念覺知心時定力水平的不同。有一種心,也就是一種感受,比別的心需要程度高一些的定,特別是身體的感受,如身體愉悅的感受或疼痛,因為它是粗重的,緊粘著身體,如果心的定力不夠,當身體的感受強烈時它會混亂分心。因而,受念處禪修者,也適合修身念處。任何情況下,“堅定的心”這個詞對修身念處和受念處的禪修者來說,並不意味著心必須非常堅定而變得僵硬,因為僵硬是非善心,它只是指覺知當下存在的目標,足以能從身體和感受中分離出來。

5.4.2.1我曾經為下面提到的問題疑惑了數十年,那就是:當制心一處時,心是堅定的,從目標上獨立分離出來了,禪修者應該專注在心上,還是專注在被覺知的目標上。事實上,專注的心既不是知道者(觀察者),也不是被知道(觀察)的物。我們單單依靠正念將存在的目標和知道者(觀察者)分開,這樣我們將理解身體和感受,包括其他目標,它們僅僅是被知道的東西,不是眾生、人、我。如果禪修者有目的地轉向盯著知道者本身,那麼知道者將從知道者變為被知道的物,一個新的知道者從更深處生起。因而,當心一境性的心現前時,我們應該嚴格地避免盯著它。

5.4.3堅定的、知道的心是優勢,它可以長時間地積極地覺知目標,它會看到心一直在生起滅去輪流轉換。然而,它也有它的缺點,我們會誤以為知道的心是永恆的,這是因為在目標生起滅去輪流轉換的過程中,知道者,通過禪修已變得強而有力,它保持定力相當一段時間,它看起來成為永恆的了。事實上,知道者也是生滅的,它持續快速地生滅,生滅如此快使得人們不知道怎樣注意它而誤以為它是永恆的。事實上,堅定的知道的心不是一個相同的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而是同一類型的心之流持續生滅。

5.4.4以當下知道的心培養發展正念和內觀能達到阿那含果位;繼續培養發展正念和內觀到達阿羅漢道(在阿羅漢道位,還沒有到達阿羅漢果位)時,知道者仍然是堅定的和突顯的。在這一過程中,心將所有注意力投向知道者(觀察者),對任何別的目標沒有熱情,因為知道者它是如此非凡的純潔和平靜,直到正念正知真正地完滿。達到那一點後,它將以深度的精神影響洞徹三本質,捨棄對心(知道者)的粘著。那就是佛教學習的終止。從那以後,一顆新的功能性的心生起,它不再作為知道者專注而突顯,但遍滿整個世界和宇宙。功能性的心感受到一種寧靜,那寧靜遍及整個世界和宇宙。

5.4.5通過正念發展內觀智慧,特別是心,我沒有強調心必須是堅定,我只是提到它必須中性。事實上,心也必須堅定,但只是滅去前的剎那定。它不必定太長時間,因為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如貪、嗔、痴。它生起滅去維持僅僅七個心片刻。因而,內觀禪修者採用心(除感受外)作為修習正念的目標時不需要先修禪定或修心一境性。另一方面,我並不是說持續的修念處禪完全不需要禪定。如果可能,禪修者應該不時修修止禪來休息一會兒。重新獲得力量後,禪修者舒適地回到修法念處。如果覺知一個目標後,心對境起了任何反應,正念能夠自動憶起這反應。然後,它會覺知心和法兩者的三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