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016.JPG

聖者和業的關係如何         


1、已造業是消失不消失?
2、達到何種果位全消失?


惑-->業-->苦

起惑、造業、受苦,如此反覆不已。

惑有二,見惑、思惑。
初果斷見惑(身見、戒禁取見、疑),思惑未斷所以仍會造業,阿羅漢見思二惑皆斷,因此不受後有,入滅不再感業受報,未入滅時仍受報但不苦,且不再迷惑而造新業。

佛陀入滅前仍有背痛、頭痛的業報。阿含經中也記載一些羅漢尊者,被毒蛇咬死、牛刺死,目鍵連尊者也是被亂棒(或亂石)致死......,現代 隆波田尊者因癌而死、多位尊者因病而死。

所以行者應關注的是...
1.面對境界如何不再造新殃;
2.業報現前時能否安然自處。

而不是受不受報,擔心已造業的問題。

讓我們回歸12緣生法的修學來談,無明斷,受業感果的12輪轉才會停。

往昔所做[業]的習性會烙在心中,所做業的痕跡表現在[妄念]、[妄想],它會不請自來的浮現心中,或是因外面的人事物誘發而生起,未修行、覺性不強之人會隨之起舞,因此受報的同時又再次造新業了!

一次又一次的,形成了我們累世的習氣與躲不掉的宿命了!

唯有透過修行,喚醒覺性(培養覺知的能力),不再認妄想、妄念為真,不再隨波逐流時才能擺脫業的束縛得解脫。

依四念處內觀的教導...
行者業報現前時(不論是對於不請自來的妄念,或是由五根接觸五塵所處的境界或隨後誘發的煩惱心),ㄐㄩㄝㄓ妄想、煩惱,學會任妄念、煩惱自生自滅,如此因為不跟隨(12緣生法中的[不取])而切斷12緣生法的運作(初步功夫)。

用功到最後,智慧生起,會看到身心運作的方式,煩惱的源頭來自於無明(不知苦聖諦而生起了渴愛),無明滅、愛滅,12緣生法就往還滅的方向運轉了(永遠止息)。

《本事經》卷1〈1 一法品〉:「云何應知諸業盡滅。業盡滅者。謂愛滅故。諸業盡滅。」 (CBETA, T17, no. 765, p. 663, b19-2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7:「煩惱盡故而般涅槃,非由業盡。故業非漏,諸阿羅漢業積如山,後蘊不續,般涅槃故。」 (CBETA, T27, no. 1545, p. 244, c6-8)

白話翻譯:沒有煩惱所以稱為涅槃,而不是因為沒有過去的業所以稱為涅槃。所以「業」不一定是「漏」(煩惱),阿羅漢過去世可以有如山一般高的業,但(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而)涅槃、不受後有。

印順法師《學佛三要》:「所以說:業盡報息,則入涅槃。業盡的盡,不是沒有了,只是過去了,再也起不了作用。這樣,煩惱一斷,業種就乾枯了,生死的果報,也就從此永息。」

惑-->業-->苦

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契經  雜因誦]


所以行者關注的重點要擺在如何實修見苦諦、不再起惑,而不是探討業的受不受報,或是想藉由任何偏離了「四聖諦」的各種修行方式來滅罪。

這跟後期大乘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是類似的道理。

[Hui-Yue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