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367.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人們供養他蛋糕、餅乾,但是他不吃。他說:這些東西不合他的胃口。他一天只吃一餐,他日中一食已超過四十年,而他非常健康。我認識他已經二十年,這期間,他只生病兩次,是因為食物中毒。第一次,有人給他不適當的食物;第二次,因為有人把豬肉切成碎肉,拿來供養他,這個人不知道他沒吃肉,而且把肉和菜混在一起,他不知道菜中有肉,他吃了以後拉肚子。這實在令人驚訝, 如果你告訴一位醫生:「一個人可以一天只吃一餐這樣簡單的飯菜,並且保持健康。」我想:百分之九十九他們會說:「這個人將受營養不良之苦。」但是他沒有任何營養不良的跡象。我不可能像他一樣,但是他是如此過日子。他所擁有的全部東西可用一個小包裹帶走。在「我們想要的」和「我們需要的」之間有巨大的差距,近來,人們不斷的增加他們的需求。如果你了解你的心,如果你能覺察你的貪念,把它放下,你可以使你的生活非常簡單和容易,生活不再是很大的負擔。事實上,生活的負擔不大,貪婪的負擔更大。我想今天我應該在這裡停止,讓你們問一些問題。下一次開示,我將談論第三和第四觀智,第三和第四觀智非常重要。第一和第二觀智也非常重要,他們是基礎,如果不了解前兩個觀智,我們無法繼續談論下去。

問與答︰ 如果你一直禪修,你可以保持不退步。此外,一旦你已經培養那種觀智,你會發現它的重要性。這種觀智也能讓你的生活非常簡單。當我們沒有那種觀智時,我們的生活是非常複雜的,你做太多不必要的事,想太多不必要的事,到處看、聽、吃,心到處跑。一旦你培養這種觀智,他會使你了知:何者為生命中重要的事;何者為生命中不重要的事,你會發現兩者大不相同。通常,我們把所有的事弄在一起,並且認為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我們忙於許多事物,以致我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甚至沒空禪修。我們有許多煩惱,擔心孩子、先生、妻子,擔心工作,有些擔心是不必要的。一旦你培養這幾種觀智,你的煩惱(擔心)會變得很少。你所擔心的只是迫切的問題,只有當你生病時,你需要擔心你的病,要去看醫生。然而,你不會坐下來想十年後,或三十年後會發生的事。你做你「需要做的事」和「必須做的事」,你可以放下許多雜務,這是非常簡單易行的。


這是為什麼我說:真正擁有觀智的禪修者,能過簡單的生活,他們無法過複雜的生活。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一個很好的禪修者,她說:「她真的害怕在房子裡弄來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新的東西會佔據她的心,佔去她的時間。」大多數人到城市時,他們看到許多商店,商店裡充滿許多美麗的、有用的東西,「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沒完沒了。她說:「每當她沿著街道走,看到商店時,她看到許多垃圾。」誰需要這些東西?誰製造這些需求讓你相信你真的需要它,如果你少了它,你將不快樂,你被束縛了﹗深入了解這種心理過程的人不需要這些東西。你可以去除許多的東西,讓你的生活變得非常簡單,而你會有更多的時間禪修,保有觀智(不退失)是非常重要的,而保有觀智的最好方式是持續禪修。如果你想要培養更深的觀智,直到證得開悟的第一個階段(初果),我們必須持續禪修直到我們證得初果。問與答︰ 我們知道nāma指名字、名稱;rūpa指形式。Nāma是心理過程;rūpa是身體的生滅過程,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它的意思。Nāma有很多意思,它是讓人困惑的。一旦你了解他有很多意思,並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它的意思,它不會再把你弄糊塗。問與答︰總之,第一觀智是觀察身體的生滅過程,其中沒有人,沒有「我」的存在;有另一種生滅過程,是心的生滅過程,這兩者並不相同。身體的過程不是心的生滅過程;心的過程不是身體的生滅過程,而一個為另一個的生起條件。例如,當你聽到聲音時,聲音為聽覺的條件,耳朵為聽覺的條件,聲音和耳朵(中耳)是色法,是身體的生滅過程;你注意這聲音和耳識的生起是名法。另一個例子是:當你想要移動時,想要移動的意圖先生起,這是心的作意,然後身體移動。即使當你閉上或張開眼睛時,先有意圖去張開或閉上眼睛。作意和意識的生起是名法,第二觀智與此有關。你觀察到:因為有色法,所以名法生起;這色法、身體的生滅過程是因為心的生滅過程,因情況而異,兩者互為對方生起的條件。觀察名法、色法生起的條件,觀察它的生起是因為「因緣」,這是第二觀智。我還沒有談到第三和第四觀智,既然你想知道,我會非常簡短的說明這兩種觀智。第一觀智是「無我」,把名法和色法視為一種生滅過程,沒有人,沒有實體,也沒有靈魂,它是無我。它的生起是因為有許多的因,這是無我。它不是被創造的,因此這也是「無我智」(Anatta-ñāṇa)。


第三觀智觀察到無常、苦、無我三者,觀察到身心的生滅過程。只有在第三觀智,禪修者開始觀察到真正的無常,看到身心的生滅,但是尚未成熟。第四觀智更強調無常,而非苦和無我。雖然三者同時出現,但是它更強調生滅現象。下星期我會詳細談論第三和第四觀智。當我重複敘述時,我希望能解說得更清楚。問與答︰ : 即使是前兩種觀智,你無法只是透過閱讀去獲得。當你談論他們時,你會了解他們的意思,然而這是知識,不是真正的觀智。當你禪修時,你會知道:因為在禪修的當下,你沒有去「想」;你非常真實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它是讓人驚訝的,是出人意外的。問與答︰ 我認識某些人,他們沒有讀很多書,他們已經獲得第一觀智,但是要獲得更深的觀智是非常困難的。他們觀察念頭只是念頭,沒有「人」在那裡。我認識這樣的人。他沒有去任何禪修中心,但是,當我與他交談時,他談到對「觀智」的體驗,他讓我認為:對於身心的生滅過程,他有深的觀智。他說:只有念頭,他們不是我的,他們生生滅滅。

問與答︰佛陀談到三種不同的知(understanding)。第一、當你聽某人談話時,或當你閱讀時,你了解某些事情,這是一種較粗淺的知(智)。第二、當你深入思考,你獲得更深的知;第三種是透過禪修所獲得的觀智。前兩種智,你可以透過閱讀、聆聽和思考來獲得;你可以透過閱讀和思考來釐清許多錯誤的觀念,所以閱讀、聆聽和思考是很重要的。去問問題,好讓你的觀念更清楚;聆聽和閱讀可以給你智慧;有一種更高的智慧必須靠修行才能獲得,那就是「禪修的智慧」。這是佛陀教導之美,佛陀承認從閱讀、聆聽和思考所獲得的知識,然而人們停在那裡,尤其是西方的哲學家,他們停在那裡,無法進步。佛陀則更進一步,他有禪修的智慧。問與答︰ 問︰你無法獲得深的觀智,除非你禪修。答︰這是對的。這是為何佛教強調修行的原因。如果你想要了解名法、色法、無常、苦、無我,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達到目的,唯一的方法是去禪修,使你具足正念。這是佛法的深奧之處。答︰止禪(Samatha meditation)是基礎,非常堅固的基礎,如果你能培養定力的話。


答︰佛陀每天談論正念,正念即是毗婆舍那。佛陀一再的談到要深入觀察。四念處有四種不同的所緣境,念處(Satipaṭṭhāna)即是毗婆舍那。在修行上,我們不能這樣分類,因為他們是一體的。當你坐禪在觀呼吸時,這是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當念頭生起時,你看著念頭,這是心念處(cittānupassanā);你觀察身體的感受,樂受或苦受,這是受念處(vedanānupassanā)。有時,你的心變得非常平靜,而你觀察:「噢,它是平靜的」,這變成法念處(dhammānupassanā);當你有正念時, 你知道你有正念,這是法念處。 Nupassanā指一再的觀察、觀看。Nu是anu的簡化,意思是重複的,Passanā 指觀看。當你看東西時,只是瞄一下,你無法確知你看到什麼;當你一再的觀看時,它會變得越來越清楚。如果我的杯子裡有東西,我把它蓋住,我讓你看一秒鐘,再把它蓋住,然後問你:裡頭是什麼東西?你可能不確定。如果你有時間去看,你知道裡頭是什麼。因此,讓你的心住於身、受、心、法的生滅過程。答︰沒有因,果不會生起。當你有不愉快的感覺,必有其因,例如:如果你捏自己,你會有「苦受」。因為掐,皮膚被壓迫扭曲,所以你感到痛苦。當你坐在一個非常柔軟的床墊上時,它是令人愉快的。由於眼睛只有中性的受覺,他沒有苦受和樂受,然而,當你解說它為樂或苦時,它變成另一種過程,變成心的生滅過程。當你喜歡「你看到的東西」時,這不再是眼識,而是心識。當你看到某個東西時,這純粹是眼識的作用,這時,你甚至不知道你看見什麼,只是看而已;另一步驟是:當你確知所見之物時,然後你才會生起是否喜歡它的念頭。

意識是名法,所緣境是色法,是我們所看到的顏色。當我們看時,我們只看到顏色,眼識只看到顏色,它沒有看到男生或婦女,或其他事物,只看到顏色。心理反應的下一步是解說,當心在解說事物時,這不是眼識的作用,而是心識。由於過去的經驗,當你看到某物時,你知道你看到什麼。因為你以前喜歡它,所以現在你也喜歡它。如果你看見全新的事物,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你不會有喜歡或不喜歡的心念。你會想:這是什麼?因此,這是過去的習氣。例如:在緬甸,許多人喜歡魚醬,磨碎的魚醬,磨得像粉一樣。它黏糊糊的,非常臭,人們非常喜歡它,我非常討厭它,所以這是一種習氣。當看時,只是單純的看,沒有任何念頭,沒有往昔的記憶,這只有眼識的作用,它沒有喜歡或不喜歡,只有當記憶與念頭同時生起時,才有喜不喜歡的意念。當你看到某物而你喜歡它時,這是因為你過去的習氣使然;當你看到某物而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時,這時,你只有這意識:「這是什麼東西?」,並沒有生起「是否喜歡它的念頭」,所以喜不喜歡也是習氣使然,當然,透過修行,我們也可以不受習氣的影響。


例如,你已經在這裡住很多年,直到你來這裡禪修,你才體驗到許多事情。你習慣吃、看、聽許多的事物(食物),很長一段時間後,現在,你喜歡那些事物(食物)。之前,你不知道你是否喜歡他們。有時我們吃東西,我們不確知是否喜歡這食物,但是如果我們一再的吃那樣東西,慢慢的我們習慣那種口味,並且開始喜歡它。例如,在我來這裡之前,我沒有喝過豆漿,現在,我開始喝一些豆漿,我開始習慣它的口味,我開始喜歡它,我現在正在增長貪慾。答︰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在第一觀智,如果沒有培養相當強的觀智,你無法進入下一個觀智。當因緣具足時,前一個觀智會引領我們進入下一個觀智;當前一個觀智已充分培養且足夠強大時,即可進入下一個觀智。我們無法自願進入另一觀智,我們做不到,它是自然而然的。非常感謝你的問題。不要急,保持現狀,慢慢培養深的觀智,你不可以把自己逼得太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