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479690628_a6814fe5d5_b.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在這個階段,禪修者在行禪時,可以觀察到每一個動作的消失,你可以觀察到腳的移動,是整個移動中的一個片斷(segments)。這時意識(正念)正在注意這個移動,每一次注意一個動作,然後消失。當你移動你的手時,你會看到許多動作的片斷一一消失。當走時,你試著移動,你觀察腳的移動,消失。我要一再的提醒你:是「移動」消失,而非形狀(shape)。移動本身沒有形狀,移動消失,感覺也消失。當你移動東西時,有某種感覺,輕或重,然後感覺消失。移動本身是一種感覺。當你吃時,你的每一個動作和感受會一一消失。當你聽到某些事情後,「聽覺」消失。例如,你敲這鐘,你可以聽到許多聲音消失,並非只有一個聲音。事物可以變成片段、間斷,沒有連續性,沒有什麼是持續的。在這個階段,當你喝水時,你拿一杯水,喝它,如果這是一杯果汁,你的感覺會更好;觀察水到了胃裡,你能感受到它往下。你可以體驗這種感受,幾分鐘後,你可以感覺它遍及全身,這是那杯水或果汁的作用。你可以感受到它進入你的身體的每個細胞,你可以發覺它的改變,你可以看到能量時時刻刻在改變。每當你吃時,你可以觀察到食物的作用;當天氣改變時,你可以感受到身體的改變;我指身體的感覺,而非形狀。


念頭亦然,當你生起一個念頭時,你會發現:它影響整個身體,你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受到這個念頭的影響。身心是一體的,我們不能把身和心分開;每一個念頭影響你身體內的每個細胞,而且你可以感受到,這不只是一種思想理論,它非常有趣,非常深奧。當你深入觀察和了解時,你會發現:要去找一本好書來讀是非常難的。你會發現:大多數的書寫的只是想法、見解。如果你的敏感度能達到這種水平,能夠觀察到每個念頭對你的身體的影響,你對「念頭」會非常厭煩。你不會讓念頭生起,你會更有正念,負面的想法會越來越少。如果你越來越有正念,你不會想太多。有時我們想太多。我有一位朋友經常生氣和不安,她對某些事情或某些人不滿。我問她很多次:「你為什麼老是在生氣?你知道你在生氣嗎?」她說:「我知道我在生氣。」,「你為什麼要生氣?」她說:「當我生氣時,我有更多的精力;當我不生氣時,我感到沮喪。」她喜歡責備他人,而覺得自己很聰明。事實上,她非常聰明,因為她如此聰明,以致於她能看到所有的錯誤。她的觀念是:如果你無法看到某些事情是錯誤的,你是愚笨的。她非常聰明,但是經常不開心。聰明與快樂,哪一個比較好?你可以選擇,所以,不要太聰明。


不要老是在看他人的缺點,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你看到別人的錯處時,你知道:根本不值得為任何事感到沮喪。或許別人真的有錯,真的很邪惡,但是,因此而讓你不悅,對你有什麼好處?透過禪修可以知道:心如何影響身體,外在的事物如何影響你的身體,「正念」如何影響你的身體。你可以觀察:當你有正念和沒有正念時,有何不同?當你有正念時,你可以感受到:你的身心更輕鬆,更敏銳,比較不會浮躁不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過日子,過日子最好的方式是一直保持正念,一旦你沒有正念,你的身心會變得浮躁不安,和有更多的壓力。禪修者觀察:當所緣境消失時,它並沒有到任何地方,也沒有收藏在某處。所緣境生起又消失,他們到哪裡去了?他們消失了。在他們生起前,他們在哪裡?他們不在任何地方,他們不從任何地方來,也無去處,這非常深奧。當你親自觀察這些現象,你會發現它的深奧。任何身心的現象(指其感受、體驗而非形狀),無所從來,亦無去處。在你體驗某種事物之前,這個體驗在哪裡?不在任何地方。在你體驗某種事物之後,這個體驗到哪裡去了?不去任何地方。我們談論直接的經驗,而非抽象的觀念。聲音是一種經驗,接觸是一種經驗,移動是一種經驗,所有這些經驗當下生起,當下消失。Anidhānagatā bhaggā puñjo n' atthi anāgate, Nibbattā ye pi tiṭṭhanti āragge sāsapūpamā. –Vsm 625
他們無所從來,亦無去處。Anidhānagatā bhaggā指當他們消失時,他們無有去處,亦無所住,不在任何地方。Puñjo n ' atthi anāgate︰指在他們生起前,他們不在倉庫裡,不在任何地方。Nibbattā ye pi tiṭṭhanti:指當它生起時,它不會停住。Āragge sāsapūpama意指:就像你放一顆芥末種子在一根針尖上,能放多久?它會立刻掉下來。有許多類似的偈頌,非常美,非常深奧,而他們的意思全都相同。即使是業,也一樣生起、消失。能量也是很難談論的;能量不是一件事物,它總是在變遷。前幾天,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例如,我們有電腦的磁碟片,你可以把許多檔案放進磁碟裡,聲音和圖檔。當你把聲音或圖檔灌入電腦裡,事實上,那張磁碟內沒有聲音,卡式盒裡也沒有任何聲音。我們解釋它的最好方式是:這是某種磁性的識別(magnetic coding)作用。我們把聲音變成電;電變成有磁性的電碼(magnetic coding---214頁)。把有磁性的電碼放進磁碟,如果你觀察這個磁碟,上頭有標誌,有兩個說明:是和不是,以及開和關。透過使用這兩個功能鍵,你可以在電腦裡製造任何的聲音、影像。


電腦的磁片是什麼材料做成的?或許它是一種塑膠製品,在磁片的上頭有非常精緻的磁化的薄鐵層。我不確定那到底是什麼,但是,它一定是鐵化合物。如果你再度觀察這鐵化合物,裡頭是原子;如果你深入觀察原子,你會發現電子等總是在改變。雖然這些磁片的原子總是在改變,它仍保持某種連續性,而你可以擷取資料(數據)。 談論「業」是非常困難的,這是為何佛陀說:最難談論的是業。在生死輪迴裡,我們也談到「沒有人」,那麼怎麼會有人經歷生死輪迴的過程?你說:「沒有人」,然而又說:「人們在生死輪迴中流轉。」我想把這作為單獨的問題來討論,這是非常有趣的題目。 在這個階段,禪修者觀察到身、心生滅的過程,身心皆有生滅現象。觀察感覺和意識的生滅,這叫做「兩者俱觀法」:觀察兩者的生滅過程。剛開始,禪修者認為:「我在禪修。」這是非常真實的感覺,「我正坐在這裡禪修,我非常認真禪修。」當觀智越來越深時,他開始觀察這個意識(我稱為禪修的意識)。


什麼是禪修?它是一種意識。這種意識是剎那生滅的,它有時在那裡,有時消失,意識是剎那剎那生滅的。觀察「意識是無常、苦、無我」,沒有「我」在禪修,只有這時,禪修者培養真正的「無我隨觀智」。以前,他可以觀察所緣境的生滅,和其他念頭的生滅,而不是觀察這禪修的意識。誰在禪修?是意識,是一系列的意識。然後觀察:只有一系列的正念,一系列的禪修意識,沒有人,沒有「我」,完全了知無我,了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當禪修者了解這點,他才能去除邪見。我沒有在禪修,我所謂的禪修只是一系列的意識。除非禪修者能了解這點,否則他無法沉入內觀,培養觀智。我希望今天能講完兩個觀智,但是我一個觀智也講不完。我想要給你們非常清楚的、基本的了解,因為如果你不了解前幾個觀智,將無法談論更高的觀智;一旦你完全了解前幾個觀智,其餘的將十分容易。這是為什麼我說:我會深入談論前四個觀智,我會簡短的談論其餘的觀智。這一點也不難,只是主題改變。前四個觀智是最重要的。


另一點是:禪修者因為他們在禪修上的進步而變得非常驕傲:「我知道,我了解,其他人所知道的沒有我知道的多。」這是一種自滿。觀察這種心態:「我善於禪修,我是個好的禪修者,我能持續專注於相同的所緣境很久。」這是一種驕傲,也是自滿,驕傲和自滿同時生起。當這種念頭生起時,去觀察它;如果你能觀察它,你就能克服它,甚至變得更自在。「我」、「我知道」、「我會」等念頭會限制你。如果你想要越來越自在,觀察這些念頭,他們會消失。我們會對任何成就感到自豪,我們會認為:我比以前更好。有時候,這種自豪是一種「自戀」。這是為什麼māna(慢,驕慢)只有在證得四果阿羅漢時,才能完全根除。「慢」是比較,你和別人比較:「我是較好的禪修者,我會,我知道。」,觀察這些念頭的生起。如果你能觀察它的生起和消失,這種念頭將逐漸消失。我們認同所生起的一切事物,這種認同被稱為邪見。當你持續禪修時,如果你能克服這些事情,它將使你更容易禪修,否則它會成為一種妨礙、障礙。另一件事是執著。我們執著於「坐得好」、有好的體驗;我們執著於「清楚的觀察」。「清楚的觀察」真好,一旦你曾清楚的觀察,當你失去這種能力時,你會感到非常洩氣,因為「清楚的觀察」給你極大的滿足感;無法「清楚的觀察」是令人沮喪的。我們執著於「清楚的觀察」,這是一種貪。觀察任何執著的生起,觀察這個念頭:執著於「清楚的觀察」和好的禪修經驗。今天我將在這裡停止,下星期我只談論一個觀智。如果有任何問題,如果你們有不清楚的地方,請發問。


勝義諦(Paramattha)不會失去或改變它固有的特質。例如︰熱變成冷,這是不可能的。熱生起,並且以熱消失;硬無法變成軟,雖然他們是同樣的相續(continuum),他們不可能生起時,為一件事,而消失時,變成另一件事。當另一件事生起時,這是新的;一切有為法總是新的,他們生起又消失,不會失去他們固有的特性。有為法的生滅是如此短暫,以致於沒有時間去變成另一種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