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311.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在這個階段,你發現:所緣境一一生起,與心識接觸時,所緣境變得非常清楚。在這個階段之前,我們不了解什麼是phassa(觸),我們聽過也思考過這個字,但是沒有親身經歷。在這個階段,我們真的能清楚觀察所緣境與心之間的接觸,有時心跟著所緣境,例如,在這個階段之前,像對牆投網球,球擊牆又彈回來;而在這個階段,你投一個塗有黏膠的球,當它撞擊目標時,它停留在那裡,具足正念,心不散亂。在這個階段之前,有時,我們必須去找禪修的所緣境;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必尋找所緣境。所緣境觸及覺知意識,有時,覺知意識就在那理,準備好了。由於有許多的喜樂、精力、清明,使我們執著這種狀況,我們不想停止禪修。從一方面來說,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因為我們不再懈怠或散亂;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會執著,通常,我們不認為這是一種執著。我們會想:「我很高興能禪修,我喜歡禪修。」當你不再有那些體驗時,你會變得不快樂。「我想要有這些體驗,我要如何做才有同樣的體驗?」這些是你執著的跡象,你越是想要得到它,它變得越困難,這是非常難處理的事。在這個階段,觀察你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觀察你的心,看看:「我現在要做什麼?我想要獲得那種境界嗎?」例如,有時你必須出去用餐,這或多或少會讓你分心。當你用餐畢,回去禪修,你希望回到相同的狀態時,這種願望也是一種障礙。


每當禪修時,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我不想做任何事,也不想要有任何境界,我不想去體驗以前我所體驗過的境界,我只要覺知當下所生起的目標。」我們應該做的是:無所求,無到達處;我們應該做的是:就在當下,此處,觀察正在生滅的所緣境。無論禪師已經告訴我們多少次,像這樣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仍會執著,我們仍會曲解它,最重要的是:不要執著任何境界。當這種事發生時,如果你跟禪師在一起,和禪師討論,禪師會說:「看!你在執著,先觀察你的執著。」禪師不會告訴你放下執著,因為如果你沒有看到你的執著,你如何能放下它呢?它是在無意識中發生的。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讓你自己知道你執著的是什麼。禪師的這個建議有非常廣泛的意思,無論我們想要克服什麼,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它;如果不知道它的存在,我們無法克服它。因此禪師會說:「深入觀察你的心和你的執著。」過了一段時間,如果你能看到它,它會變弱,然後消失,但是它會再出現,你看著它,它消失後,還會再回來。幾次之後,它會消失,而且不會再出現。


你會了解:執著於喜樂和一些好的境界並非正道。執著是錯誤的,無論你執著什麼,包括禪修經驗,如果你執著他們,這不是正道。如果你能觀察到,能去除你的執著,那麼你會了解:觀察當下身心的生滅現象,這才是正道。這種了知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Magga指道,Ammaga指非道。觀察這是道,這是「非道」;清楚的了知道與非道是一種心清淨、見清淨,visuddhi指清淨,Ñāṇadassana-visuddhi指智見清淨。我們有時走在「非道」上,當我們在非道上,觀察它,然後回到正道。當犯錯時,從錯誤中學習,改正自己的錯誤,做正確的事,這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方式。若沒有犯錯,則無法糾正我們的錯誤,我們無法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所以犯錯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要一再的犯同樣的錯誤。我會給你一種觀念。在開始禪修時,首先你觀察身心現象的特質;稍後,觀察無常、苦、空,以及沒有靈魂,沒有永久的實體,無人控制等。之後,我們清楚的看到生滅現象;之後,你看到滅去。當我們觀察所緣境的生滅時,首先,我們看到生起,沒有看到滅去。在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消失之前,我們看到另一個所緣境生起,它像這樣持續著:一個所緣境生起,另一個所緣境又生起;之後,我們看到一生一滅,一個間隔;另一個生滅,另一個間隔,我們也觀察這些間隔。過了一段時間,你只觀察滅去,你不再那麼專注於生起。在這個階段,無常變得越來越清楚,一切事物非常快速的消失。


當你清楚的觀察到無常時,此時,你也看到了苦,為什麼?因為生滅現象是如此快速,你如何能找到快樂滿意,你如何能倚恃他們? 你可以觀察剎那剎那間的生滅,沒有什麼你能保持的,也沒有什麼你能掌握的,因為事物的生滅是如此快速,你無法控制它。每次經驗,每種感覺,每個念頭,每個心識剎那,包括這個覺知意識,都會消失。因此,在這個階段,禪修變得非常完整,你看到所緣境的生滅,你觀察意識的生滅,你觀察正在跟著所緣境的禪修意識,或觀察這「觀智」,你甚至可以觀察「正念」的生滅。最初,我們觀察這些身心現象不是我,不是我的,這種念頭不是我,不是我的。然而,當你靜靜的觀察這個覺知意識,你會認為:是我,我在禪修,我在觀察,我知道。到了這個階段,你甚至可以觀察這個禪修意識(覺知意識)的消失。有個譬喻,當你燃燒死屍時,首先你用一根長的棍子去翻屍體;當屍體已經燒毀時,你把棍子丟掉,把它放下,你沒有保留任何東西,你無法保留任何東西。即使是禪修意識,這個覺知意識,你觀察它後,發現它也是無常的,這樣對無常的了解才算完整。


如果你認為:你的經驗是你的,這表示你沒有完全了解和體驗無常。即使這個覺知意識、智(ñāṇa)也是生滅不已。在書中提到:「你可以觀察你的覺知意識十次」,你不必觀察這麼多次。觀察所緣境、意識、智慧的生滅,一再的觀察智慧的生滅,最多十次,不要超過十次。觀察這「觀智」,觀察它的無常稱為paṭivipassanā。第一個觀智叫做名色分別智,觀察「觀智」的無常叫做paṭivipassanā。這個「觀智」再度成為毗婆舍那的所緣境。智慧是無常的,意識也是無常的。在這個階段,你會觀察到:智慧和意識都是無常的,你不會把禪修意識與你視為一體,就如你燃燒屍體後,你把棍子也燒了。下週我會詳細介紹第五觀智:壞智(Bhaṅga-ñāṇa),觀察壞滅。在第四觀智後,後面的觀智要容易得多。關於第四觀智,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請發問。問與答︰第一觀智叫做名色分別智(Nāma-rūpa- pariccheda-ñāṇa),把名法視為一種過程,心的生滅現象為一種過程;色法為一種生滅過程,觀察它不是人,非男非女,沒有形狀,沒有顏色。硬只是硬,你不能說:這硬是男生的硬或女生的硬,硬只是硬,軟只是軟,移動只是移動,而不是一個男生或女生。這些現象沒有形狀、沒有形式,只有特質。


當我們禪修時,我們觀察的是特質,而非一個人。你也可以觀察:名法只是心理現象,不是人。貪不是一名婦女或一個男人,貪是想要某些東西,無論發生在你我身上,它有相同的特質:「想要」,想要這個或想要那個,這是想要的特質。 任何一種心理狀態也只是心理狀態,不是人,不是一件東西,非男非女,因此觀察名法和色法叫做名色分別智,觀察的對象是名法和色法。 之後,你觀察這些身心現象的原因,這叫做把握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觀察原因。之後,你觀察無常、苦、無我,稱為思惟智(Sammasana- ñāṇa)。在這個階段,有許多關於法的念頭會生起,關於名法、色法、無常、苦、無我的念頭會生起。在這個階段之後,這些念頭不再生起,你非常敏銳清楚的觀察所緣境的生滅,這叫做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ṇa),這是第四觀智;第五觀智叫做壞智(Bhanga- ñāṇa):觀察壞滅、逝去、消失。 問與答︰開悟的條件是:清楚的觀察生滅現象,這是有力的毗婆舍那(balava-vipassanā)階段。


問與答︰它是按照次序,有些人的進展非常慢,而且停在同一個觀智的時間非常長;然後,非常快的獲得另一觀智;之後,又非常慢的經歷另一個觀智。禪修的狀況是這樣的,必須按照上述的次序。並非每個人都有相同的體驗,有些人在第一觀智花很長的時間,而第二和第三觀智則非常快,然後,在第四觀智,他們可能花很長的時間。事實上,第一觀智需要很長的時間,第二和第三觀智需要的時間較短;第四觀智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有許多障礙,許多執著,因為有體驗時會分心。之後,禪修的進展會快些,到了另一階段,禪修者又停滯不前。稍後,我會介紹這個觀智。這是觀智發展的次序。 問與答︰如果你不繼續禪修,你會失去他們,通常會回到第一觀智,而不是回到零。問與答︰即使你已經失去觀智,你仍保有一些智慧;即使你去世,這種體驗仍有很強的力量。無論如何,你會再度恢復,不要氣餒,即使你停止禪修,你不會再被困擾,你仍然有覺知意識,當你再度禪修時,你會進展得很快。問與答︰是的,光是止禪的定,你無法看到無常,你只觀察到特質,沒有看到生滅現象。或者你可以專注在某些概念,甚至可以專注於空(觀空),我曾經觀空很長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觀空。你知道為什麼觀空是好的禪修法?空不會讓你不開心,沒有什麼會讓你不開心。你可以觀空,但是,當你執著它時,你無法入定,你會感到不開心。然而,當你一直禪修時,你會很快進入狀況。


問與答︰你必須一直禪修,當你到了第四觀智,你不能再犯錯,你知道要做什麼,你知道什麼是「道」,什麼是「非道」,繼續禪修,你會到那個觀智。那是一種解脫,因為之前,你不確定你的禪修是否正確:「或許我犯了錯,它是對的還是錯的?」問與答︰沒有確定的時間,這取決於你是否明了,是否成熟。有些人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培養一個觀智。每一個觀智都有範圍,例如,第四觀智有寬的範圍。剛開始,你看到生滅和許多念頭。如果你越來越進步,生滅現象會變得越來越清楚,過了一段時間,你超越這種現象,你看到滅去、滅去、消失、消失,越來越多的消失。每個觀智均有其範圍,它不僅取決於時間因素,你的禪修的品質也非常重要。問與答︰如果你能培養禪定(jhāna,禪那),你可以用禪定來修毗婆舍那,借助強大的定力,你會進步得非常快,因為你已經培養非常強的定,所以心不散亂,但是,要培養定也非常難。有兩種禪修方式,一是先培養定,然後修觀禪,這叫做止行者(samatha-yānika),以止禪作為你的車乘。在毗婆舍那,當你到達第四觀智時,你培養相當強的定,非常類似禪那的定,正念變得非常強。當正念變得非常強時,定也變得非常強,這兩種在性質上非常類似,你不需要培養禪那。


問與答︰就觀禪而言,如果你能培養定力,會有很大的助益;如果你不能培養禪那,你仍然可以修觀禪,這叫做乾觀者(sukkha-vipassanā),指沒有禪那的純觀行者。因此,有兩種修行,一種是先培養禪那,然後再修觀禪;另一種是:沒有培養禪定,立刻修毗婆舍那,你可以修兩種中的任何一種。問與答︰當你修止禪時,你禪修的所緣境是什麼?是一種概念,一種觀念或影像。例如,當你修慈心禪時,你可以培養禪那,你的所緣境是一個人,這是世俗諦。當你想要修觀禪時,你必須放下人的觀念和想法,轉向觀察身心現象。對止禪行者而言,在他們已經培養禪定之後,他們直接修心隨觀(cittānupassanā),而不是身隨觀(kāyānupassanā),因為在修禪那後,他們觀察「禪那意識」,觀察其特質,他們放下禪那的所緣境,觀察禪那意識。觀察這觀智(vipassanā-ñāṇa),觀察它的無常稱為paṭivipassanā。第一個觀智叫做名色分別智,觀察「觀智」的無常叫做paṭivipassanā。這個「觀智」再度成為毗婆舍那的所緣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