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177687-蒲甘-热气球-宝塔-热气球.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看到令人畏懼的危險了嗎?沒有,因為懼怕是一種煩惱,來自於視為一體的煩惱,你看到有危險,但是你不害怕。例如,如果你在森林裡看到一隻老虎,你會害怕,會拚命逃跑;如果你看到一張在動物園的老虎的照片,你知道這隻老虎是危險的,但是你不會逃跑。有些禪修者,當他們非常害怕時,他們誤把這種懼怕當成一種觀智;真正的觀智是沒有恐懼,像一位智者在看一個小孩玩耍,這小孩在玩危險的東西。這位智者說:「不要玩,因為這東西很危險。」但是這位智者不會害怕。在第六觀智:怖畏智(Bhaya-ñāṇa),禪修者不會非常喜樂、高興。在第四觀智,你感到非常高興和愉快。在第六觀智,不再有強烈的喜樂。有時你感到非常平靜,不沮喪,不會興奮。當怖畏智(視身心的生滅過程為危險的)成熟時,禪修者會轉向觀察它的過患。事實上,我們在談論同一件事,只是從不同的觀點來看。過患巴利文是ādīnava,你發現:在身心的生滅過程中,沒有任何益處,它無法使你快樂。在這個階段,禪修者會發現: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一切都已消失,就如現在一樣。未來亦然,無論發生什麼,好的一生,壞的一生,一切都會消失,就如現在發生的一樣,所以你不會希望有更好的生活。


通常人們認為:如果能生在較好的地方,這是非常美好的事。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你會發現「所為何來?」,一切事物的滅去是如此快速,我們想要身外之物的目的是什麼?在那時,你不會想過任何種類的生活;然而如果你失去這個觀智,你會想再獲得。就在你有觀智的那一刻,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值得擁有,你不能長久擁有任何東西。每當禪修者觀察所緣境時,所緣境會消失,沒有執著,也不想保持它。禪修者看到生起是危險的,「有」是危險的,流轉是危險的(pavattaṃ bhayaṃ -Pts i. 59),凡是流轉的都是危險的;甚至「認為某種東西會帶來滿足,並想得到它」也是危險的。有時非常短的念頭會生起,如果禪修者讀過佛經,他們會了解佛陀的教導,一些簡短的字句會出現在腦海裡。有一次,我在禪修時,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的結束部分,自然而然的在我腦海裡出現。在那片刻,我沒有思考它的意思,它的意思非常深奧。在我腦海出現的是︰「Evam 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和「Evam 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i」。
Evam指像這樣;etassa指這個(苦蘊);kevalassa指獨一的;dukkhakkhandhassa指苦蘊;samudayo是生起;nirodho是滅去。苦蘊生起,是獨一的,沒有摻雜任何滿足感。「不摻雜」非常重要,這表示凡是「生」只是苦;凡是「滅」只是苦,沒有任何令人愉快的事,只有苦,這種生滅過程是苦。

你沒有把它視為我或我的,它不是人,也不是一樣東西,它只是一個過程,你無法控制它,你不能說:「不要生滅!」一件事物的產生必須有因緣。 「無生是安穩的」(Anuppādo khemaṃ~Pts i. 59):沒有生起是十分安穩的;任何事物生起後,會消失,不安穩。Khemaṃ也指涅槃。「無生是樂」(Anuppado sukhaṃ~ Pts i. 59)是一個很難了解的觀念。大多數人視快樂為可喜之事,此處,Sukha(樂)指沒有痛苦,這是為什麼在四聖諦中有苦諦,沒有樂諦的原因。在每個聖諦中有苦字(dukkha-samudaya-sacca苦集諦;dukkha-nirodha-sacca苦滅諦等等),沒有樂諦。Sukha(樂)指沒有痛苦;當不再有痛苦時,這是最愉快的狀況。Anuppādo nibbānaṃ ~Pts i.60(無生是涅槃,《無礙解道》) 在看到生滅的過患之後,禪修者進入下一個觀智:厭離智(Nibbida-ñāṇa)。厭離智:指厭惡或不再喜歡任何事物的智慧。Nibbidā指厭惡,並非厭惡禪修,而是看到生滅現象,心生厭離,沒有什麼讓人興奮的,同樣的生滅現象一再的發生,沒有結束。禪修者發現沒有什麼令人愉快的事物。


在開始階段,禪修者非常愉快,他們有許多喜樂和平靜。在這個階段,心是平靜的,不再有任何感受。你觀察所緣境的消失,因而心生厭離,甚至不再想任何事。在開始階段,你想要想,「想」令人非常愉快,你可以想得如此美好;在這個階段,當你想和觀察你的念頭時,它已經消失,只剩下空,不再有念頭。甚至「想」也變得令人厭煩,它既沒趣,也不令人愉快,因此有些禪修者表示:「我不要再想了,為什麼想?想是不必要的,我們想太多了。」即使想「法」也是一種苦,在這個階段,禪修者可以從下面的偈子中了解三法印: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 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Dhpd 277(「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清淨道論》,第277偈) Saṅkhārā指「行」、有為法;任何現象都是Saṅkhārā(行)。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指諸行無常;Yadā Paññāya Passati:當他以智慧觀照時;Atha nibbindati dukkhe:他厭離苦;Esa maggo visuddhiyā:這是清淨道。因為你不執著,不會再對它失望,你完全捨離,這是清淨道。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 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Dhpd 278(「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清淨道論》,第278偈)

第一首偈(Dhpd. 277) 是有關無常;第二首偈(Dhpd. 278) 是關於苦,意思幾乎相同。第三首偈是非常重要的︰ Sabbe dhammā anattā 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Dhpd. 279(「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清淨道論》,第279偈) 在前兩首偈,你看到「諸行無常、諸行是苦」,第三首偈是「諸法無我」,這裡的法(dhamma)包括一切。我遇見一些人,他們認為:佛陀說「五蘊是無我的」,但是佛陀沒有說無我。他們來問我:是否佛陀說過五蘊無我(anatta)?他們認為佛陀沒有否認自我(self)。佛說:「諸法無我」,每一件事,每個概念,甚至涅槃都是無我的,沒有例外。Dhamma(法)這個字包括一切,沒有例外,所以一切事物是無我的,沒有任何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atta(我)。


所以這首偈非常重要:Bhayatupaṭṭhānaṃ Ekameva tīṇi nāmāni labhati. -Vsm651(「於一切怖畏現起而得三名。」《清淨道論》)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這三個觀智事實上是同一個觀智(ekameva),卻有三個不同的名稱(tīṇi nāmāni)。

Yā ca bhayatupaṭṭhāne paññā yañ ca ādīnave ñāṇaṃ yā ca nibbidā, ime dhammā ekatthā, byañjanam eva nānaṃ ~ Pts ii.63 (「那怖畏現起之慧,過患之智,及厭離(智),此等(三)法,義一而文異。」《無礙解道》) Yā ca bhayatupaṭṭhāne pañña:指怖畏現起之慧;Yañ ca ādīnave ñāṇaṃ:指過患智;Yā ca nibbidā ñāṇaṃ:指厭離智;Ime dhammā ekattha:這些都是同一件事;byañjanam eva nānaṃ:有三種不同的名稱。這三種不同的名稱指的是同一種觀智,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這個觀智:怖畏、過患、厭離。禪修者獲得怖畏智、過患智和厭離智後,他想要從中解脫,想要遠離,他感到非常厭倦,這是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ñāṇa),是下一個觀智。觀察這五蘊之身,禪修者會發現:即使執著五蘊中的一蘊也是不值得的,他想要從諸行(saṅkhāras)中解脫,他想要逃離。例如,如果你在某些地方不快樂,你會想離開,去找另一個更快樂、平靜的地方。你無法在這五蘊之身中找到任何快樂,因此你想要從中解脫出來。有時你會發現甚至「觀察」也是如此疲累,觀察、專注、禪修,是如此的令人疲累﹗ 你會發現你已經非常深入,剛開始,你因感官之娛而興奮;當你開始禪修時,你放下感官之娛。在禪修時,你變得平靜、平和、愉快,然而你會執著這種境界。

當你到了這個階段,你甚至對禪修不再執著,因為你對一切事物心生厭離,你也想要從禪修中解脫。你想從禪修的所緣境中解脫,也想從禪修的意識中解脫,你想從兩者中解脫。你想從禪修的所緣境和覺知意識中解脫,這表示你不想再觀察任何東西。有時候,禪修者對觀察生滅現象感到非常厭煩,以致於他們認為:不再觀察會更好。他們停止觀察,他們停止專注於所緣境,有時心裡一片空白,心不專注於任何目標,因為禪修者心生厭離,所以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如果他停止禪修,心仍然是平靜的,但是無法看到生滅現象,他發現:此時此刻更好,更平靜,更令人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