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93926767-4169795616.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我曾告訴你們:有幾次,我病得很重,我患了瘧疾、扁桃腺炎、慢性痢疾,我病了好幾個月,我變得非常虛弱,病得要死。起初,我真的擔心,也怕死,我不想死,我說:「不,我想活著。」,但是,我越是執著生命,我變得越累,因為我擔心太多:「某人必須為我做某事,沒有人幫我做事,他們為什麼要放棄,沒有人在旁邊。」因為我無法移動,我無法叫任何人。我在想:「他們為什麼離開我,沒有幫我做什麼?」這種念頭使我不悅和疲倦。最後我想:「或許因為他們無法做任何事,所以他們放棄。」我的朋友說:「他一定昏迷了。」因為我不再移動。很久以來,我一直執取生命,但是那時我非常疲倦,我想:如果能睡個覺多好,能平靜的入睡多好。我決定放下,我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我想:「如果會死,我要很有正念的死。」於是,我放下所有的念頭,儘可能放鬆和讓心平靜下來,並且保持正念。慢慢的,我的心變得越來越平靜,我發現我不再疲倦;疲倦消失了,心變得更平靜、平和,我睡著了。當我醒來時,心非常平靜、平和;我無法移動或說話,我想:如果我那時去世,我真的了無罣礙。我們為什麼怕死?因為我們執著,如果我們不執著,則無有恐懼。禪修為死亡做非常好的準備,禪修是必要的,也非常重要。人們不想思考死亡,當他們聽到死亡時,他們不想聽,不想談論。那些準備死的人,是真正的在過日子;大多數人雖然活著,卻不知如何過日子,我們揮霍生命,不夠專注,而且沒有從生命中充分學習。


這個觀智是最好的觀智,因為在這個階段心無恐懼,心非常清淨、清明、平衡、平靜,不會興奮,沒有喜樂,世人的心境無法與它相比,此時,無須努力,不會緊張、緊繃。在這個階段前,我們努力的去專注,去禪修,我們會緊繃,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放鬆;在這個階段,一切事物是如此輕柔、溫和、輕鬆,心非常平靜,沒有執著。在這個階段前,在第四觀智,我們甚至感到更平靜,但是我們執著它,這是一種障礙。平靜本身不是障礙,執著平靜卻是一種障礙,在這個階段根本沒有執著,所以心非常清淨。執著是一種慾望,一種貪(lobha)。此時,心不會為任何事感到興奮。有時,在第四觀智會感到興奮、高興;但是現在不會再興奮。禪修者非常清楚、準確的觀察所緣境,每個觀察正中當下的目標,非前面也非後面的目標。在開始階段,有時,覺知意識跟不上所緣境;所緣境生起後,我們才記得所緣境生起,只是那時沒有觀察。有時,我們期望所緣境生起,說道:「如果所緣境生起,我會觀察它。」例如,當我們要移動時,我們會想:「我要移動,我會觀察我的動作。」我們的觀察稍微慢了些,並未瞄準目標(所緣境)。在這個階段,觀察的心總是準備好了,隨時瞄準目標,緊緊跟著所緣境。當所緣境生起時,覺知的心已經在那裡(正在觀察所緣境),這是為什麼禪修者不會急於觀察的原因。


Evamevāyaṃ sabbasaṅkhārehi muñcitukāmo hutvā paṭisankhānupassanāya saṅkhāre pariggaṇhanto: ahaṃ, mamā ti gahetabbaṃ adisvā, bhayañ ca nandiñ ca vippahāya, sabbasaṅkhāresu udāsino hoti majjhatto. ~ Vsm656 (「如是此(禪修者)欲從一切諸行而解脫,以省察隨觀智而把握諸行,觀察不應執彼為我和我所,捨斷了怖畏與喜欲,對一切諸行不關心而中立。」《清淨道論》656頁) Evameva:指如是;Muñcitukāmo hutvā:指欲解脫; Sabbasaṅkhārehi:指從諸行;Paṭisaṅkhānupassanāya:指藉著省察諸行;Saṅkhāre pariggaṇhanto:指觀察行;Ahaṃ mamā ti gahetabbaṃ adisvā :而非觀察「我」或「我的」;Gahetabbaṃ:指摭取、保持;Adisvā指不觀察;Ahaṃ:是我;mamā:是我的。每當你觀察諸行時,你知道這不是我,不是我的,你不會執著任何東西,你無法保有任何東西,你不在乎它,完全不感興趣。在這階段前,你視它為怖畏,在這個階段,沒有怖畏,沒有喜歡或不喜歡。Vippahāya:指捨棄、克服怖畏和執著;Udāsino hoti majjhatto:只是在中間(保持中立);Sabbasaṅkhāresu:在諸行中。事實上,這是中道,禪修者非常接近中道。在這個階段前,心不是在這邊,就是在另一邊,而非處於中道。Majjhatto指就在中間。

有時,你放鬆一會兒,當你放鬆時,你的心仍然具足正念。短暫的念頭可能生起,它可能持續不到一秒鐘。當我說一個念頭時,不要認為在那片刻,你在想一句話或一些話。此時,你清楚的觀察「這只是空的過程」,沒有人,沒有我,沒有靈魂。Suññamidaṃ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 ti. ~~ MN ii.263 在巴利大藏經《中部》第二冊263頁提到:這個生滅過程沒有「我」、「我的」或屬於我的東西。之前,類似的念頭和觀智會生起;在這個階段,觀察越來越清楚。你會發現:這個生滅過程不遵從任何人的願望,它只是不斷的生滅。Puna capararṃ, bhikkhave, ariyasāvako iti paṭisañcikkhati ---'nahaṃ kvacani kassaci kiñcanatasmiṃ, na ca mama kvacani kismiñci kiñcanaṃ natthī ti. ~ MN ii.263-4 在《中部》提到:Nahaṃ kvacani kassaci kiñcanatasmiṃ :沒有什麼需要我擔心的,也沒有人需要擔心我。有時,我們會擔心他人;有時,我們擔心他人牽掛著我們;我們也會這樣想:「噢,某人牽掛著我。」現在,你會發現:「我不需要牽掛任何事或任何人,沒人需要擔心我。」在觀察生滅過程時,別無他物,只有生滅現象。


Evam eva sace 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ṃ santipadaṃ Nibbānaṃ santato passati, sabbaṃ saṅkhāra-pavattaṃ vissajjetvā Nibbānam eva pakkhandati; no ce passati punappuna saṅkhārārammṇam eva hutvā pavattati.~~ Vsm657 (「如果彼(行捨智)見寂靜的涅槃寂靜,則捨一切諸行的轉起而證入涅槃。若不見涅槃寂靜,則再以諸行為所緣而轉起。」《清淨道論》657頁) 在這個階段,禪修者觀察這個過程的結束時,是真正的平靜。我們想要有某種形式(form),想要過某種生活,想要處於某種狀態,我們有這些渴望,我們不想放下身外之物。在這個階段,心會清楚的觀察:生滅過程的結束是真正的平靜。在心培養足夠的精力、清明和放棄觀察生滅過程前,雖然禪修者了解每個過程都是苦,但是心仍然會退卻。當心培養足夠的精力時,禪修者會捨棄諸行,進入涅槃。如果禪修者無法進入涅槃,他的心會回來觀察諸行,觀察這身心的生滅現象,這會一再的發生。心有時想進入涅槃,但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心會退卻,並繼續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直到心變得越來越清明。當這發生時,禪修者應該了解這個過程。有些人會變得很沮喪,說道:「我一再的退卻。」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幾個星期前,我告訴你:抓住一根繩子,在兩座山之間有一道非常深的峽谷,有一棵樹,樹上懸掛著茂盛的葡萄。你抓住繩子,搖盪;當你覺得你的搖盪不夠力時,你怕你會掉下去,因此你不能放開繩子,又再回到這邊,然後你更用力搖盪。幾次後,你覺得你已有足夠的衝力,然後你非常快速的搖蕩,非常快,然後你放掉繩子。那時,你不在這邊,也不在那邊,你在中間,然而你已經離開這邊,你能回來嗎?不能,你不能回來,因為你已經放掉繩子。雖然你不在那邊,但是你將以你所有的力氣到那裡,無法停止。「已經放下這邊」指你不再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你的觀察的心完全止息,即身心生滅現象的結束。從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到下一個觀智,即是這種狀況:你已經放下了。這種搖擺的狀況稱為「行捨」或Parikamma anuloma gotrabhū。Parikamma指遍作、準備,你的心先準備,先培養動力;Anuloma:指順的、隨順的,此處指相同的心境,而有更多的動力;Gotrabhū:意為種姓、種姓者,此處指禪修者已經捨離此岸,但是卻未到達彼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