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42.JPG

獻給有情

隆波田

第三章 然後就不會下那麼大的雨了

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聽我談談真理。我所講的是我親身體驗過的。我實踐過,結果是我不再有任何疑惑。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樣不想要苦。實際上,苦並不存在;我們受苦僅僅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苦。此刻大家聽我講話時並沒有貪、沒有嗔、沒有癡。每一個國家、每一種語言的人,他們的心原本就是這樣的。請帶著覺性聽,並實踐它。

 

首先,我們要練習覺知。很多人不懂,所以他們試圖尋找寧靜,但卻沒有成功。我也那樣做過。我曾尋找寧靜,但卻不知道寧靜在哪裡。現在,我想談談另一種寧靜,一種由於覺知和警覺而沒有無明的寧靜。這種寧靜沒有不安,也沒有疑惑,因為當我們練習正確的覺知方法,我們將知道世上所有事物的假名,因為覺知自己將會生起智慧。

 

有四種智慧:一種是通過記憶獲得的,一種是通過識別獲得的,一種是清楚地知道,一種是真正地知道。每個人都有這四種智慧。聖道意味著真理。對佛法的證悟有四個層次:一是知道世俗諦(sammuti-sacca,約定俗成的真理),二是究竟法(paramattha-sacca直接『用心』觸及的真理),三是知道深層的真理attha-sacca),四是聖義諦(ariya-sacca『將心』從根本上轉變的真理)。不論一個人的社會階層或語言如何,這些智慧能使他成為一個聖人。第一步是須陀洹(sotāpanna),第二步是斯陀含(sakadāgāmi),第三步是阿那含(anāgāmi),第四步是阿羅漢(arahat(這些是從無望地受『妄念的』蒙蔽向完全的解脫轉變過程中的四個階段)

 

                    vatthu    )、   paramattha,諸法實相)、變易(ākāra,無常變化)。因為我們清楚地看到貪、嗔、癡的源頭,清楚地知道受、想、行、識(vedanā saññāsaṅkhāraviññāṇañāṇa)的源頭,我們的心會變得高尚(ariya 這種因培養覺性而生起了智慧(ñāṇa-paññā完全徹底地知道)的知道就叫做清楚地知道,真正地知道。

 

接下來,我們帶著覺性看念頭:智慧將會生起,我們將知道煩惱(kilesa染著)、渴愛(taṇhā)、執取(upādāna)、業(kamma)的源頭。繼續帶著覺性看念頭:不管什麼念頭生起立即看見它,那麼我們將立即知道,知道『念頭的』欺騙性,知道什麼是庇護,知道什麼是療愈【注:免於苦】。我們知道怎樣戰勝思維上的念頭。戒(sila)就會在我們內心產生。

 

不是人守護戒,而是戒守護人。戒意味著平常心。當我們的心不正常地思考【注:處於妄念】時,我們立即看到念頭:這就叫做戒守護我們。那些只是持戒的人不知道心的運作。所以戒是一種工具,用來去除粗重的煩惱,拔除貪、嗔、癡,消除煩惱、渴愛、執取。這樣,戒就產生了。

 

(samādhi,穩固的心)是去除中等煩惱的工具。中等的煩惱是指對寧靜的執著。我曾練習呼吸法,它給我帶來寧靜,但這是一種仍處於無明的寧靜。我練習它是因為那時我還不知道真正的寧靜。現在我知道了。真正的寧靜是清楚地看見、真正地體證和真正地理解。當知道無明的源頭時,每個人都能得到這種寧靜。不管你是教師、學生、商人或家庭主婦,你都可以達到。每個人都需要寧靜。無論你在從事哪種工作,這種寧靜都跟著你,因為你知道了無明的源頭。

 

我們不必緊閉雙眼坐著來獲得寧靜,但我們可以在日常社會活動中擁有寧靜。當妄念生起時,定就會立即看見它。這種定不需要緊閉雙眼坐著。正定意味著讓『覺知的』心去觀照妄念、去觀照工作。

 

接下來用智慧拔除細微的煩惱。當念頭生起時知道念頭的源頭,我們就能知道細微的煩惱。不論當下在做什麼,我們在談話和思考中都保持平常心。當所有這些條件結合在一起時,就會生起一種內觀的智慧(ñāṇa),它會突然與人分離開來。只有練習的人才會體證到。在座的各位現在都還沒有這種智慧,但這種不苦不樂的境界已經存在在那兒。因為沒有智慧,人們無從知道這個境界,所以才會尋求寧靜。現在你們坐在這裡,請反觀你們的心。你們沒有嫉妒、惡意、敵意,你們的心是無差別的、不苦不樂的、超越善惡的。這種狀態人人都有,這樣的寧靜是每個人所尋求的。

 

有些人自己都沒有領悟卻去教別人。許多人跟隨這樣的老師,閉著雙眼坐著,想找到寧靜。這是在試圖得到某種並不真實存在的東西,試圖製造出某種不可能成真的東西。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樣還是處在妄想中。現在我們漸漸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東西,它就是平等心(upekkhā),這就是我們的本心。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的『本』心時,就如同某件被遮蔽的東西顯露出來。

 

所以我們不必刻意去尋找寧靜,因為它就在那兒。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是掌握練習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覺知我們身體的動作──不需要去觀察呼吸──我們必須覺知肢體的動作,然後才能看見心的運作。

 

呼吸本身既不喜悅也不悲傷,它從不會憎恨某人或喜歡某人。唯獨這顆不斷思考的心才會生氣,才會高興。所以我們要明白這一點。要明白這一點就要覺知念頭。不捲入念頭我們才能看見念頭。只要心一開始思考,我們就要從念頭裡跳脫開來,就像貓捉老鼠。我們不必教貓去捉老鼠,因為老鼠一出現,貓自己會撲上去捉。清楚地知道和真正地知道是同一回事。大多數人理解的智慧paññā只不過是源於記憶和識別。能夠真正地知道,清楚地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任何得以真正地知道,清楚地知道的人一定都是經過了一番努力。無論走到哪裡,他們總是看念頭;上洗手間、吃東西,無論做什麼,他們都能夠看到念頭。當我們看念頭看多了時,象貓看老鼠一樣,念頭一生起,覺性或智慧就會立刻清楚地看見它。這就叫做用智慧拔除細微的煩惱。

 

當我們達到這個境界時,如同隱藏的東西顯露了出來,我們將會知道所有宗教,我們將會自行領悟任何宗教的教義。我們會理解印度教或基督教。我們現在不理解是因為我們僅僅靠閱讀記住了它們。那只是一種歷史。現在我們來研究自己,實相就在我們自身之中。書本只是別人說的話。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心,我們自己將成為一個知道『實相』的人。

我就要結束我的講話了。誰有問題請提出。

問:師父教導我們,去盥洗室時我們也要看念頭。那我們是看著自己走路呢,還是看著念頭呢?我們應該看什麼東西呢?

答:即使我們不去注意念頭,它也會生起。它生起時,我們看到它、知道它、瞭解它。如果我們太專注想要去看念頭,念頭就不生起了。因此,我們要以一種不刻意的、不執著的方式來練習。心思考時,我們自然地知道。正定(samādhi也就是覺性。當你覺知你自己,就是正定。心思考時,你能看見念頭,這也是正定。

 

問:坐著時,我能觀念頭,但是當我一邊走向盥洗室一邊想看念頭時,念頭生起了我是應該停下來看念頭呢,還是應該怎麼做?

答:你不用停下來,只要覺知你自己。當我們覺知自己時,這就是正定。我們知道我們的任何動作。不請自來的念頭會自己生起,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它,就會執著於它,這就是苦。因此,我們知道苦的原因。在正常狀態下,我們的心是平等的心,它可以思考而沒有苦,並且我們也知道正在思考而沒有苦。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念頭,就會跟隨念頭,捲入其中,就像進入洞穴中,這就是苦。對不懂(沒有智慧)的人,看念頭很難。對懂(有智慧)的人,則很容易。看念頭與任何工作無關。寫字的時候,念頭生起,我們看到它。走向浴室或正在洗浴的時候,念頭生起,我們也看到它。所以我們不必尋找寧靜,因為寧靜已在那兒。真正的寧靜就是我們看念頭之時。

 

        問:因此,我們不要停止念頭?

答:是的。只要觀看心的運作。不要強迫心不去想,不要試著阻止或去除念頭。很多人想使心安靜下來,不希望心去想。這是別人的看法。然而我的看法是,要讓心去想。想得愈多,我們覺知的也愈多。

     就像挖一個新的水井。最初,水中充滿泥沙。因此,我們要將水一桶桶舀走。我們不是將出水口封住,而是讓儘量多的水流出,並將泥水連續舀走。我們清理乾淨井口,又繼續舀水。一次又一次。一直工作到泥沙沒有了,只有清淨的水從出水口流出。此時,任何東西掉到井中,我們立刻看到並且知道它。

因此,我們不需要讓心停止思考。心有時想這個,有時想那個,但是我們立刻看見它,如同貓捉老鼠。它想的越多,我們舀走的越多。重要的是,當念頭生起時,我們看到它。

 

         問:當我們睡覺和醒來時,我們是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念頭嗎? 

答:相同。如果我們不能看念頭,當白天有念頭生起時,我們不知道它。晚上睡覺時,我們做夢,我們也不能知道它。現在,無論我們走到哪兒都能看見念頭,當念頭生起時我們能知道它,那麼晚上睡覺時,如果心思考,我們也能知道它。

 

         問:我還是有點困惑,我們是看念頭還是看自己?

    答:它們是一回事。我們在看念頭的同時,我們也覺知自己。

 

    問:請師父解釋知道念頭和看到念頭的不同。

答:當我們知道念頭時,就已經捲入念頭中了,念頭仍在繁衍,沒有停止。但是,當我們看見念頭時,念頭一生起立刻就停止。因此,為了能看見念頭,我們要經常練習,這樣做將會生起智慧。就像拳手想成為世界冠軍,他的動作必須非常快。一方面貪、瞋、癡很快,另一方面覺、定、慧也很快。當我們訓練覺、定、慧變得非常快時,它將成為世界冠軍,從而能統治『身心』世界。有心識的色身就是世界。我們想讓貪、瞋、癡或者覺、定、慧哪一個來統治世界呢?如果貪、瞋、癡統治這世界,那就是一個無盡的憂愁世界,一直苦下去。如果覺、定、慧統治這世界,那就是一個光明而安詳的世界。

 

        問: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動作時,念頭生起了,我們如何知道它?

    答:如果你想知道,你必須親自去練習。

 

       問:發現寧靜與發現自己是否一樣?

    答:是。

 

       問:如果我們能發現我們內在的寧靜,我們如何時時保有它?

    答:它一直都存在。不能一直存在的,不是寧靜。

 

    問:人們造業,業使人煩惱。那麼我們如何寧靜?

答:不是如此。我們只要考慮自己【注:只考慮當下自己的行為】。業只是『當下的』行為,而不是前世所做過的那種。

 

       問:如果我們不去考慮業,就沒有業,是不是如此?

     答:對,我們不用去考慮它。

         問:人們尋找同一件事物,為何卻有這麼多種想法?

答:因為有許多不同的教導、不同的書、很多的言論,所有這些混合起來,產生了痛苦。這條導向寧靜的道路與研究經典無關,與其它無關。當我們讀很多書、聽很多老師的教導,我們僅僅得到可用於交談的知識而已,卻沒有體驗真正的寧靜。

 

        問:真正的寧靜一直存在著,這如何可能?

答:如果水中加了顏料,人們稱這水是紅的、黑的或其它顏色。但實際上水是沒有顏色的,如果將這些不是水的東西去掉,我們就看到水了。心的自然狀態就是平等心,它存在於每一個人,毫無例外。當一個人非常非常生氣時,平等心令他有所克制,就像船錨栓住船一樣,這樣他就不會因震怒而死亡。當一個人非常非常貪心,想拿很多別人的東西時,平等心就像一條拴住球的鏈子,拉住貪心,使這人不會完全失去平衡。因此,平等心一直在那兒,不用去尋找它。它就像太陽被浮雲遮住了。貪、瞋、癡生起就遮住了平等心。妄念生起就遮住了平等心。當我們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心時,平等心就顯現出來了。

 

    問:師父說喜悅和悲傷是同一回事。它們怎麼是同一回事呢?

答:它們都是苦。悲傷是一種苦,喜悅是另一種苦。不瞭解的人們一直和苦在一起:活著的時候苦、吃東西的時候苦、行走站立坐下的時候苦、睡覺的時候苦,不管走到哪他們總是與苦為伴。看電影的時候,他們會笑,笑是一種苦;碰到傷心事的時候,他們會哭,哭也是一種苦。喜悅和悲傷都是苦。類似的,有兩種暗,一種是黑色的,一種是白色的。當我們掙得了一大筆錢的時候,我們高興,那是苦,是白色的暗;當我們損失金錢的時候,我們會傷心,心中會產生生氣的念頭,這也是苦,是黑色的暗。兩種情況都是苦。

 

        問: 事實上並沒有喜悅或者悲傷,它們僅僅是由於無明產生的,對嗎?

    答:正是。

 

問:師父說所有的喜悅都是苦。那麼,是否存在某種喜悅不是苦,例如夫妻

之間的愛?

   答:都是苦。

 

       問:那麼對法的喜悅呢?或者有時候我們看到陽光而感到愉快的情況?

    答:那不是苦,不是苦惱或快樂,不是喜悅或悲傷,是平等心、平常心。

 

    問:請師父解釋一下愛。例如一男一女準備結婚。

        答:一個不知道苦的人會趨向苦,然後苦就會給他/她一點教訓。

 

問:我們看念頭,它就會停止。在什麼時候我們看到無常、苦、無我──念頭的時候?看念頭之前?或者在我們思考它們的時候?

答:當我們思考它們的時候,就不是用觀智在看,那只是記憶或識別。當我們清楚地領悟、真正地體證後,我們就不再需要問別人了。

 

    問:那麼想做某件事的意圖呢?例如某人對我們口出惡言,我們想傷害他。

答:傷害『別人』是愚蠢的。當我們明白什麼是苦,什麼是快樂,我們就不希望任何人受苦,我們會幫助所有人無苦地生活。

 

問:我想給乞丐錢時,我知道我的念頭就是給錢。看到這個念頭,算不算是智慧?

答:這不算是智慧,這叫做從回憶中知道。大家都有心,因此,在做或說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心。我們真正的心或真正的生命是不恨任何人也不愛任何人的。當我們有愛或恨時,煩惱就生起了。因此,當念頭生起時我們看見,那麼貪、瞋、癡就會消失。而後,受、想、行、識仍會存在,但它們是清淨而沒有苦的。繼續觀照自己的心,我們將會看到煩惱。煩惱就像高興與沮喪。當我們將喜歡的東西給某人,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煩惱——因為我們喜歡這個人而給他,我們是帶著煩惱給他的,並不是帶著平等心給他。聖者(phra ,尊者, 聖人)的心是平等心。聖者是一個教導別人有平等心的人。

 

問:當我們佈施時,我們通常思維慈心(mettā)和悲心(karunā)。那麼,何處是慈心?何處是悲心?

    答:這些只是交流的詞語,還不是法,只是社交言詞。

 

       問:如果沒有慈悲心,我們如何會有對他人行善的動機?

    答:這是開始的階段,是世間道德的基礎。

 

       問:以師父為例,想幫助我們滅苦難道不是師父的慈悲嗎?

答:不是慈心。任何想要得到法的人,只是『從我這裡』接受它(法)。任何不想得到法的人,就不會得到它。我們不會因此而高興或沮喪。就像我們看到有人溺水,馬上跳入水中救他們,而沒有想到其它任何東西。

 

         問:看到別人溺水就立刻去救他,這是出於社會道德還是人的本性?

答:這是人的本性。但是,當我們幫助他人時,雖然我們沒有看到自己的心,但心的本性早已在那兒,也就是說平等心早已在那兒。我們從未看到過它,反而用其它的方式『去尋找它』,這就是我們未能擁有真正的寧靜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