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49.jpg

◊◊ 在多世的輪迴中,尋找造屋者,但未曾尋獲。輪迴轉世是痛苦的 ◊◊

【153偈】
經多生輪迴,尋求造屋者,
但未得見之,痛苦再再生。

【註解】
在生死輪迴漫長且永無休止的旅程中,一世又一世不斷的尋覓誰是這造屋者(軀體與生命的締造者),總是找不到,因此令生命充滿痛苦。


 

 

Z150.jpg
◊◊ 屋已毀壞,造屋者不再造屋,我即證無為,不再受繫縛 ◊◊

【154偈】
已見造屋者,不再造於屋。
椽桷皆毀壞,棟梁亦摧折。
我既證無為,一切愛盡滅。

【註解】
現在那造屋者已被我尋獲,他已不再造屋。現有的屋子,梁柱等結構已被摧毀。心已停止造作,生有貪的推動力已停息。

【造屋與毀屋——佛陀回答阿難尊者所問】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結束夏安居的普法大會上,剛成為佛陀侍者的阿難尊者,代表了列席的四眾弟子,問佛陀有關佛陀成道及弘法的經歷。
  
佛陀現無上莊嚴相,回答了阿難尊者的問題。
  
在夕陽西下前,佛陀坐在菩提樹下,他已克服魔羅的影響力,在初夜時便驅走前世的黑暗,揭開生死的謎底;在中夜時獲得神眼通;在下夜時升起憐憫眾生的悲憫心,專注於因緣法,並實踐向前和倒退的禪思緣法,在黎明前他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於是,他如以往無數古佛一般莊嚴地向世人宣布他的教義,這事發生在佛陀覺悟當天的黎明時分。
  
接著,佛陀四眾講解證悟前後的心路歷程。
  
佛陀清楚的形容他那超凡的勝利和內心覺悟的過程,他被迫在那無休無止的輪迴旅程中受苦,因為他找不到建造此屋(軀體)的建築師,在他誕生於人世間的最後一世中;在他高度發展的禪定當中;在他到處流浪的旅途中;在他對眾生的悲憫心中;在他進入深邃禪定的觀想中,他發現那建築師就住在自己的心裡,而不在他處,是這種心智的悟力與概念和那強迫性的生存推動力,成為那建造屋子的建築師。
  
在覺悟於那建築師就隱藏在自己心裡時,他清楚的洞悉,個人所造可由個人所滅。建築師的發現,就是內觀的心智過程,停止這一切過程,便能證得阿羅漢果,這也就是所謂「生存推動力的終止」——涅槃。
  
這自我建造的屋子的支柱,就是生命的推動力。屋子的結構是由心所所組成,知道了這建屋的過程和了解屋子的結構後,就有能力完全把那屋子拆毀,屋子已拆毀,心不再造作,這就是涅槃。
  
於此,佛陀承認過去受苦的輪迴轉世,證明了輪迴一事並非空談,而是佛學的理論根基,這正是佛陀一心為人類謀求利益和要解決的問題。
  
【評論】
肉身貪愛的終止、生有貪的終止,就是指對有生欲望的終止,這就是涅槃,也就所謂的不死道,涅槃是佛教徒的最終目標。
  
根據《蘇密陀本生故事》的記載,佛陀在菩薩位時,為苦行者蘇密陀時,就曾經有這樣的思惟:
    
就算是苦
卻也有樂,
因此雖得生,
卻尋求無生處。

雖然那兒有熱氣,
卻同樣有令人感激的冷氣,
因此,雖然有那三種火(貪、嗔、痴)存在,
同樣的,也該尋求滅苦之道(涅槃)。

就算那有惡,
卻也有善,
因此,雖然生是真實的存在,
同樣的,也該尋求無生。

涅槃的真正意思是「缺乏運作的推動力」。一個人在這推動力的驅使下累積了各種不同的業,因此必須在無休止的生死輪迴中以不同的色相繼續下去。當這推動力停止,一切色欲斷除,生的業力停止,他就獲得涅槃,終止了生死輪迴。佛教徒的解脫概念是終止那無休無止的生死輪迴。
  
涅槃也被解釋為消除三縛(貪、嗔、痴)。佛陀說:「比丘啊!整個世界都在燃燒,是被什麼火所點燃了?是被貪、嗔、痴之火,生、老、病、死之火,憂悲苦惱之火所燃燒。」
  
涅槃可解釋為滅這一切火。涅槃什麼也不是,就只不過是一件滅火的工具,各種欲火的撲滅,絕非得到涅槃的途徑,它只不過終止本身罷了。
  
一些學者猶豫地說——涅槃就是「空」。他忘記了佛學對於空的一個重要概念,甚至在涅槃中也常有「欲」的存在,除非我們無欲,不然則無法達到涅槃。若涅槃是空,它一定與空類似,空與涅槃都是永恆不變的。空為永恆,因為它缺少色;涅槃為永恆,因為它即無時間也無空間。簡單的說,空與色有關,而涅槃與苦有關。
  
佛陀論及各種生界,特別提及無所有處界,這無所有處界須識別於涅槃。無所有處界,是非空的性質,有的只是空的意識,因此無所有,實際上並無少有。
  
於此,佛陀形容自我為建築師所造的屋子。從建築師,我們識別了貪欲,這種識別是佛陀的理論系統的要點,它正是帶來無休無止輪迴轉世的因素。


本BLOG<<真理的寶藏 法句經>>由高菩提法師提供中文繁體的編排,特此誌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