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286098_m.jpg

相應部.三十六.受相應
蕭式球譯

二十一.尸婆迦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末利耶.尸婆迦遊方者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一些沙門婆羅門這樣說,他們持這種見解: ‘人們各種樂、苦或不苦不樂的經歷,全是因過往生所做而來的。’ 喬答摩賢者對這種說話怎麼說呢?”
  “尸婆迦,感受的生起,有由膽汁的原因所引致,有由痰的原因所引致,有由風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身體不調的原因所引致,有由天氣轉變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行為轉變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跌撞的原因所引致,也有由業的原因所引致。
  “尸婆迦,人們親身知道,感受的生起,有由膽汁的原因所引致,有由痰的原因所引致,有由風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身體不調的原因所引致,有由天氣轉變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行為轉變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跌撞的原因所引致,也有由業的原因所引致。
  “尸婆迦,世間常識也明白,感受的生起,有由膽汁的原因所引致,有由痰的原因所引致,有由風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身體不調的原因所引致,有由天氣轉變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行為轉變的原因所引致,有由跌撞的原因所引致,也有由業的原因所引致。
  “尸婆迦,那些沙門婆羅門這樣說,他們持這種見解: ‘人們各種樂、苦或不苦不樂的經歷,全是因過往生所做而來的。’ 這些說話不符合人們親身所知道的,也不符合世間常識。因此我說,那些沙門婆羅門是錯誤的。”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末利耶.尸婆迦遊方者對他說: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膽汁痰與風,
     不調與天氣,
     行為與跌撞,
     業果為第八。”

二十二.一百零八

  “比丘們,我要為你們說 ‘一百零八’ 的法義,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 ‘一百零八’ 的法義呢?我曾說兩種受的法義,我也曾說三種受的法義,我也曾說五種受的法義,我也曾說六種受的法義,我也曾說十八種受的法義,我也曾說三十六種受的法義,我也曾說一百零八種受的法義。
  “比丘們,什麼是兩種受呢?身方面的受和心方面的受。這稱為兩種受。
  “比丘們,什麼是三種受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稱為三種受。
  “比丘們,什麼是五種受呢?樂根、苦根、喜根、惱根、捨根。這稱為五種受。
  “比丘們,什麼是六種受呢?眼觸所生的受、耳觸所生的受、鼻觸所生的受、舌觸所生的受、身觸所生的受、意觸所生的受。這稱為六種受。
  “比丘們,什麼是十八種受呢?六種喜的活動、六種惱的活動、六種捨的活動。這稱為十八種受。
  “比丘們,什麼是三十六種受呢?六種由在家生活所帶來的喜、六種由出離所帶來的喜、六種由在家生活所帶來的惱、六種由出離所帶來的惱、六種由在家生活所帶來的捨、六種由出離所帶來的捨。這稱為三十六種受。
  “比丘們,什麼是一百零八種受呢?過去三十六種受、未來三十六種受、現在三十六種受。這稱為一百零八種受。比丘們,這就是 ‘一百零八’ 的法義了。”

二十三.比丘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集之道,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受滅之道,什麼是受味,什麼是受患,什麼是受離呢?”
  “比丘,有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比丘,這就是稱為受了。觸集帶來受集。渴愛是受集之道。觸滅帶來受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就是受滅之道。以受為條件所生起的快樂與喜悅,這就是受的味。受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這就是受的患。清除對受的愛著,捨棄對受的愛著,這就是受的離。”

二十四.覺悟之前

  “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我這樣想: ‘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集之道,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受滅之道,什麼是受味,什麼是受患,什麼是受離呢?’
  “比丘們,我再這樣想: ‘有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受了。觸集帶來受集。渴愛是受集之道。觸滅帶來受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就是受滅之道。以受為條件所生起的快樂與喜悅,這就是受的味。受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這就是受的患。清除對受的愛著,捨棄對受的愛著,這就是受的離。
  “比丘們,這是受,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集,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集之道,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滅,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滅之道,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患,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受離,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二十五.比丘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集之道,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受滅之道,什麼是受味,什麼是受患,什麼是受離呢?”
  “比丘們,有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受了。觸集帶來受集。渴愛是受集之道。觸滅帶來受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就是受滅之道。以受為條件所生起的快樂與喜悅,這就是受的味。受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這就是受的患。清除對受的愛著,捨棄對受的愛著,這就是受的離。”

二十六.沙門婆羅門之一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不能如實知三受味、患、離的沙門或婆羅門,我不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沙門,我不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婆羅門。這些尊者沒有沙門的得益,沒有婆羅門的得益,不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們,能如實知三受味、患、離的沙門或婆羅門,我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沙門,我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婆羅門。這些尊者有沙門的得益,有婆羅門的得益,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二十七.沙門婆羅門之二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不能如實知三受集、滅、味、患、離的沙門或婆羅門,我不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沙門,我不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婆羅門。這些尊者沒有沙門的得益,沒有婆羅門的得益,不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們,能如實知三受集、滅、味、患、離的沙門或婆羅門,我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沙門,我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婆羅門。這些尊者有沙門的得益,有婆羅門的得益,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二十八.沙門婆羅門之三

  “比丘們,不知受,不知受集,不知受滅,不知受滅之道的沙門或婆羅門,我不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沙門,我不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婆羅門。這些尊者沒有沙門的得益,沒有婆羅門的得益,不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們,能知受,知受集,知受滅,知受滅之道的沙門或婆羅門,我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沙門,我視他們為一些真正的婆羅門。這些尊者有沙門的得益,有婆羅門的得益,能在現生之中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二十九.心靈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有物質的喜,有心靈的喜,有更深的心靈的喜。有物質的樂,有心靈的樂,有更深的心靈的樂。有物質的捨,有心靈的捨,有更深的心靈的捨。有物質的解脫,有心靈的解脫,有更深的心靈的解脫。
  “比丘們,什麼是物質的喜呢?
  “比丘們,有五欲。這五種欲是什麼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以這五欲為緣而生起喜,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物質的喜了。
  “比丘們,什麼是心靈的喜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心靈的喜了。
  “比丘們,什麼是更深的心靈的喜呢?
  “比丘們,一位漏盡比丘,反思內心能解脫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喜,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更深的心靈的喜了。
  “比丘們,什麼是物質的樂呢?
  “比丘們,有五欲。這五種欲是什麼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以這五欲為緣而生起快樂和愉悅,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物質的樂了。
  “比丘們,什麼是心靈的樂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禪。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心靈的樂了。
  “比丘們,什麼是更深的心靈的樂呢?
  “比丘們,一位漏盡比丘,反思內心能解脫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快樂和愉悅,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更深的心靈的樂了。
  “比丘們,什麼是物質的捨呢?
  “比丘們,有五欲。這五種欲是什麼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以這五欲為緣而生起捨,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物質的捨了。
  “比丘們,什麼是心靈的捨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心靈的捨了。
  “比丘們,什麼是更深的心靈的捨呢?
  “比丘們,一位漏盡比丘,反思內心能解脫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捨,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更深的心靈的捨了。
  “比丘們,什麼是物質的解脫呢?
  “比丘們,連接色界的解脫,這就是稱為物質的解脫了。
  “比丘們,什麼是心靈的解脫呢?
  “比丘們,連接無色界的解脫,這就是稱為心靈的解脫了。
  “比丘們,什麼是更深的心靈的解脫呢?
  “比丘們,一位漏盡比丘,反思內心能解脫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解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更深的心靈的解脫了。”
  
  第三一百零八法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