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67676.jpg

三、八大欲界善心
欲界善心(kàmàvacara-kusalacittàni)也有八種,與八種貪
根心有點類似,不過善心的素質與不善心的素質截然相反。
這八種欲界善心分別是:
1. 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 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 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 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這八種善心仍然可以用三種方法來區分:
第一、悅俱或捨俱——歡喜地生起還是中捨地生起。
當心沒有受到貪瞋癡污染的時候,生起的是善心。依其感受
有兩種:(1)樂受,(2)感受平平的捨受。
當我們做善事時,例如:佈施、供僧,有時候會很歡喜、
開心地做,但有時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中捨地做。
對於持戒也是如此,每當想到自己持戒清淨,心中感到歡
喜,但有時要面對外面太多的誘惑,又會覺得持戒真的很
難,因此在省思時較難生起對持戒的歡喜感受,這是捨受。
第二、智相應或智不相應——是否擁有智慧。智慧有
不同的層次,從最基本的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進而相
信因果、業果法則,相信造善行會帶來善的果報,這是業果
智。在持戒時需要智慧,禪修時也需要智慧。修觀時,觀照
名色法、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這是更殊勝的智慧——
觀智(vipassanà ¤àõa)。當然,最高的智慧是出世間智,即道
智和果智。除了出世間智以外,觀智是欲界最殊勝的智。
例如:在佈施時,觀照沒有所謂佈施者,也沒有受佈施
的人,同時,所佈施的物品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裡的
「沒有」並不是「空無」的意思,而是其本質是無常、苦、
無我的。一生即滅為「無常」,一直受生滅的逼迫為「苦」,
沒有實質、沒有靈魂、沒有主宰故「無我」。
當然,對於還未修到觀智的禪修者或者普通人來說,相
信所做的善行可以帶來善的結果,這已經足夠了。或者當你
所供養的對象是增上的所緣,例如佛陀、僧團,那時只要伴
隨著恭敬心,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也很可能會有智的生起。
假如內心糊裡糊塗,或是遵循風俗、趕趕潮流,對自己
所做的事情並沒有清楚的認識,甚至不知是善還是不善,這
時生起的心是沒有智慧的。例如,許多人去寺廟裡燒香拜
佛,求平安、求保佑、求財、求學業,雖然夾雜著貪求之心,
但還是屬於善行。不過這種善行沒有智慧,比較低劣。
第三、無行或有行——主動還是被動。例如大家現在
來聽阿毗達摩課,有機會學習佛法,有些人是主動來的,但
有些人可能是被別人勸說才來的,這種情況就是被動。
所以,歡喜地做,或感受平平地做;有智慧地做,或沒
智慧地做;是主動地做,或被動地做,這是八種善心的區別。

IMG_0120.PNG
我們用八個例子來說明這八種善心:
一、悅俱智相應無行心:一位擁有業果智的女人自動
且歡喜地去佛塔供鮮花。歡喜地做是悅俱;對業果有信心是
智相應;主動供花給佛塔是無行。
二、悅俱智相應有行心:有一位擁有業果智的少女被
同伴說服之後,歡喜地前往聆聽佛法開示。對業果有信心,
歡喜地聆聽佛法,是悅俱智相應;由於她是被同伴說服才去
聽,因此是被動的,這時生起的是有行心。
三、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有一位不懂業報的男孩自
動且歡喜地佈施錢給乞丐。歡喜地佈施是悅俱。他不知道佈
施、幫助窮人這種行為能帶來好的果報,不明白業果法則,
是智不相應;但他是主動的,所以是無行。
四、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有一位不懂業報的男孩,
在校長的促請之下歡喜地捐了一百塊錢。歡喜地捐錢,這是
悅俱;但是他並不懂得業果法則,這是智不相應;由於校長
下命令要捐錢,他才捐錢,這是有行心。
五、捨俱智相應無行心:有個女孩感受平平地掃地,
但知道掃地是善業。
六、捨俱智相應有行心:有個男孩在一位比庫的暗示
下中捨地砍柴。雖然知道是善事,但他並不是歡喜地做,這
是捨俱;知道幫寺院做服務是善事,這是智相應;由於他是
在比庫的暗示之下才去做,所以是有行的。
七、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有個不懂業果智的女人主
動地閱讀佛書,但是不明其理。感受平平,是捨俱;她不明
其意,也不懂業果智,是智不相應;但她是主動地去看佛書,
這是無行心。
八、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有個女孩在母親的要求之
下,無喜且不思業果地幫母親洗衣服。沒有感到高興,這是
捨俱;沒有思惟業果法則,是智不相應;在母親的要求下才
做,這是有行心。
是不是做善事時一定要先思惟業果法則才會有智相應
呢?並不是!只要我們做事時相信這種善業、善行能夠帶來
善的果報,這就是業果智。瞭解業果智並不是要我們斤斤計
較,斤斤計較反而可能是貪求心。我們只需相信業果法則、
因果規律就足夠了,而不是說我現在佈施了多少錢,以後要
一定拿回多少的回報,假如這樣會變成功利主義,你的佈施
已經被動機所污染,是夾雜了貪愛的佈施。
做善業時相信業果法則,相信我做了這件善事,生起的
是善心,造的是善業因,當這種業因在因緣成熟時能帶來善
的果報,這就足夠了。
在做佈施、持戒、服務等的時候,相信業果法則,相信
通過佈施、持戒、服務等能帶來好的結果,知道這些是應該
做的事情,這是一種智慧。
在上座部佛教傳統中,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從事什麼職
業,只要有機會來到寺院、親近僧眾,就應當習慣受持五戒。
在受戒時表白說:ß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û 意思是:「我
受持這學處,我接受這種訓練規範。」假如後來因為做不到
而犯戒了,那麼你的戒行就被你的過失行為破壞了。如果想
重新受戒的話,應該重新受持皈戒,此時你的戒又成立了。
因此大家有機會應當多多持戒,即使一時做不到很好,也不
應該放棄受戒持戒的機會。
佛陀在世時,王舍城有個獵人靠獵鹿為生。他有位朋友
是佛弟子,出於悲憫而經常勸阻他:「你不要再造惡業了,
不要因此墮落惡趣。假如你希望死後快樂,要自制不殺生。」
但是這個獵人不聽,他的朋友仍然鍥而不捨地勸阻,最後使
他勉強答應在夜晚遠離殺生,受持功德。不過,白天他仍然
扛著弓箭去打獵。後來,這個獵人死後投生為王舍城附近的
天宮鬼(vemànikapeta) 。擁有天眼的那拉達長老
(Nàradatthera)看見這只奇怪的鬼:白天遭受著各種刑具的
殺戮與折磨,並被無數條大狗追逐、圍繞著撕咬,把他的全
身只吃剩一堆骨頭。但一到夜晚,這只鬼便具足五欲功德,
被天子、天女們圍繞服侍著,享受著各種欲樂。長老覺得很
奇怪,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由那個獵人投生的。由於獵人白天
殺生的惡報,他遭受各種痛苦,又由於晚上持戒的功德,他
享受殊勝的欲樂。這故事記載於《鬼故事·獵鹿鬼的故事》
(Migaluddakapetavatthu)。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生起短暫的善心,也是有功德
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持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