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38.JPG

第十九講 空間世間
一、輪圍世界
講了六趣三十一界的有情世間之後,接著再來講空間世
間(okàsaloka),也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物質世界。
根據佛教古老的傳說,眾生所居住的世界稱為「輪圍」
(Cakkavàëa)。輪圍界的長寬都是1,234,050 由旬,周圍是
3,601,035 由旬。厚度為240,000 由旬的大地由水支持著,
深度為480,000 由旬的水由風支持著,而厚度為960,000 由
旬的風下面則是虛空。
世界的最高峰是須彌山(Sineru, Sumeru),它上升於海面
與在海底的部分皆為84,000 由旬。須彌山由內向外依次是
持雙山(Yugandhara)、持軸山(äsadhara)、郭公山(Karavãka)、
善見山(Sudassana)、持邊山(Nemindhara)、象鼻山(Vinataka)
和馬耳山(Assakaõõa)七座大山,它們上升海面與在海底部分
的高度,也由須彌山的高度依次一半一半地遞減。這七座山
圍繞著須彌山,為種種天寶裝飾著,是四大王天、諸地居天
和亞卡們的住所。雪山(Himavanta,喜馬拉雅山)高為500
由旬,縱橫3,000 由旬,有84,000 座山峰。
日輪(Såriyamaõóala)和月輪(Candamaõóala)交替照耀著
輪圍世界。在須彌山頂,是縱廣10,000 由旬的三十三天。
須彌山的四周圍有四大洲, 它們分別是: 東勝身洲
(Pubbavideha) 、南贍部洲(Jambudãpa) 、西牛貨洲(Aparagoyàna)
、北古盧洲(Uttarakuru),每一大洲又各有五百小島
圍繞著。其中,東勝身洲形狀如半月,有7,000 由旬;南贍
部洲形狀如車,有10,000 由旬;西牛貨洲形狀如鏡子,有
7,000 由旬;北古盧洲形狀如榻,有8,000 由旬。各大洲及
其附近島嶼上的居民臉型亦各如其大洲之形。
輪圍界的最外沿是輪圍石山(Cakkavàëasiluccaya),它上
升於海面與在海底的部分皆為82,000 由旬,將整個輪圍界
團團圍住。這一切構成了一個輪圍界,亦即一個世界
(lokadhàtu)。(Vm.137)
在無盡的虛空中,有無量無數像這樣的輪圍界,有無量
無數像這樣的世界。當菩薩的最後一生入母胎、誕生時,一
萬個輪圍世界發生震動,因此,這一萬個輪圍世界合稱為「誕
生剎土」(Jàtikhetta)。當如來證悟無上正自覺、初轉法輪、
捨棄壽行、般涅槃等時,這一萬個輪圍世界也發生震動。當
如來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初轉法輪、在三十三天講
授阿毗達摩等時,也有一萬個輪圍世界的天人、梵天人前來
聽聞佛法。


二、世界週期
世界只要有產生、存在,必定會毀滅,這是定法!世界
的產生、存在、毀壞和最後滅盡,是一個很漫長但又周而復
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不同時間週期稱為「劫」(kappa)。
「劫」(kappa)是梵語kalpa 的古音譯,為一種時間單位,
又作時間週期。有四種劫:
1. 壽元劫(àyukappa);
2. 中間劫(antarakappa),又作小劫;
3. 無數劫(asaïkheyyakappa),又作中劫;
4. 大劫(mahàkappa)。
在世界之初,人的平均壽元是無數歲,每過一百年減一
歲……一直減到十歲,然後又從十歲開始,每過一百年增一
歲……一直增到無數歲。在此增減的過程中,人類在當時的
壽元稱為「壽元劫」。例如:佛陀在世時人的壽元是100
歲,現在人的壽元是75 歲。如此一增一減的時間週期稱為
中間劫(antarakappa);二十個中間劫(或作六十四個中間劫)
等於一個無數劫(asaïkheyyakappa);四個無數劫等於一個大
劫(mahàkappa)。
《增支部·第四集·劫經》裡講到有四種無數劫:
1.壞劫(saüvañña-kappa):世界毀壞所需經過的漫長時
間。
2.壞住劫(saüvaññaññhàyã-kappa):世界毀滅後一段漫長
的空無時間,北傳也稱為「空劫」。
3.成劫(vivañña-kappa):世界產生、形成的一段漫長時
間。
4.成住劫(vivaññaññhàyã-kappa):世界形成之後維持、存
在的一段漫長時間。(A.4.156)
這四種劫又可稱為成、住、壞、空劫,是一個世界從產
生到完全毀滅的漫長時間。這段漫長的時間即是一個大劫。
一個大劫到底有多漫長呢?
有一次,一位比庫問佛陀:「尊者,一劫到底有多長呢?」
佛陀回答說:「比庫,一劫很長,不容易用一年、一百
年、一千年、十萬年來計算。」
「尊者,可以打個比喻嗎?」
「可以的,比庫。比庫,猶如一座大岩石山,長一由旬
(約11 公里,7 英里),寬一由旬,高一由旬,為無裂縫、
無空隙的一硬塊。假如有人每過一百年用咖西布來擦拭一
次,比庫,用這種方法把那座大岩石山擦盡、毀盡還更快,
而不是一劫。比庫,一劫就這麼漫長。比庫,如此漫長的諸
劫,並非只輪迴一劫、輪迴一百劫、輪迴一千劫、輪迴十萬
劫,其因為何呢?輪迴無始故。」(S.2.128)
或如一座長、寬、高皆為一由旬的鐵城,裡面堆滿了芥
子。假如有人每過一百年來取一粒芥子,用這種方法直到把
那大芥子堆取完、拿盡還更快,而不是一劫。一劫就是這麼
漫長!(S.2.129)


三、世界之初
世界未生成之時,宇宙是一片黑暗的虛空。如此經過一
段漫長的時間,虛空出現大雲,當雲愈聚愈密時,開始下起
小雨。雨愈下愈大,依次像蓮花莖、像杖、像杵、像棕櫚樹
幹一樣大的水柱,直到充滿一萬億個輪圍世界中一切被上一
劫劫火燒盡的地方,大雨才停止。
在那水的下面和四周起了大風,把水凝聚成一個圓團,
就好像睡蓮葉上的水珠一樣。為什麼能把那麼大的水聚凝成
圓團呢?因為水裡有空隙,風吹進空隙,由風的凝聚作用而
凝成一團。當水減退時,開始慢慢地往下降。當水降落到原
來梵天界的地方時,形成了梵天界;降落到上面的四種欲界
天居住的地方時,形成諸天界。隨著水團繼續往下降,於是
出現了須彌山,出現了地居天所住的地方,出現了大地。
當水降落到地上的時候,生起了強烈的風。當風停止之
後,水就不再流動了,猶如裝在塞住口的水甕中的水一樣。
當甘甜的水(madhurodaka)減退之後,在其上面長出了地味
(rasapathavã),它具備色、香、味,猶如不沖水的牛奶粥上
面的膜一樣。
那時,有些先前投生到第二禪光音天梵天界的眾生由於
壽盡或者福盡,從光音天死後投生到這裡。那時候還沒有太
陽,他們以喜為食,自己身體能放出光明,在虛空中自由地
飛翔,如是在漫長的一段時間都維持著這種狀態。
之後,又有更多的光音天梵天人壽盡或福盡,也投生到
這裡,這些人稱為劫初之人。他們是世界剛形成時的人,不
需要父母,只是由意所成,也就是化生。那時,宇宙還是一
片黑暗,人們既不知日月,也不知星辰,既不知晝夜,也不
知季節,既不知男人,也不知女人。
後來,有些比較貪玩的人看到地味,好奇地想:「這是
什麼東西?」於是用手指抹來嚐一嚐,發現這些東西很好
吃,嚐了第一口之後,再嚐第二口、第三口……當他們吃了
地味之後,開始陷入貪愛。其他人看到這些地味很好吃,也
爭相效仿,於是他們也開始陷入貪愛。
由於貪欲生起,他們身上的光明慢慢消失了。天地間成
一片黑暗,他們在黑暗之中感到恐懼、怖畏,於是出現了大
日輪。他們看見太陽,歡喜和滿意地說:「我們獲得了光明,
它消除了我們的恐懼和怖畏,讓我們產生和擁有勇氣,所以
叫‘太陽’。」勇氣的巴利語為sårabhàva,所以「太陽」
(Såriya)即源於勇氣。
當太陽在白天照耀之後西下,天地間又成一片黑暗,他
們又感到害怕,於是這樣想:「假如我們能獲得另外的光明,
那該多好啊!」就好像知道他們的心想一樣,月亮出現了。
他們看到後更加歡喜和滿足地說:「就好像知道我們的意欲
(chanda)一樣出現,所以叫‘月亮’(Canda)。」於是他們把
它叫做月亮。
太陽和月亮出現之後,開始有了白天與黑夜之分,然後
又根據月亮的圓缺,區分半個月、一個月、季節和年等等。
當日月出現的時候,須彌山、輪圍界、雪山等也出現了。
為什麼呢?好像稷飯煮熟時所起的種種泡,有的高,有的
低,有的平。同樣地,在這大地上高處是山,低處是海,平
坦的地方是洲。如此,世界生成了。(D.27; Vm.4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