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26.JPG

三、依菩提分的分析法


三十七菩提分
在《大般涅槃經》中記載:佛陀曾經對自已一生中所教導的教法作過總結,他提到三十七種法,稱為「菩提分法」。它們分別為: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支聖道。為什麼稱為「菩提分」呢?因為這三十七法處於以覺悟之義而得名為菩提的聖道旁邊,故名菩提分。處於旁邊即處於資助的狀態。 (Vm.818)


四念處
念處依正念所建立的所緣分為四種,稱為「四念處」:
1. 身隨觀念處,或稱身念處;
2. 受隨觀念處,或稱受念處;
3. 心隨觀念處,或稱心念處;
4. 法隨觀念處,或稱法念處。


為什麼稱為念處呢?以進入、跳入那些所緣而住立故為處,念的建立處為「念處」。 (Vm.819)


四念處是對正念及觀智完整的禪修方法,佛陀在《長部22·大念處經》和《中部10·念處經》中,詳細地教導了這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四念處是依所緣來分的,即修習止觀的所緣,且特別側重於修觀時所觀照的對象。如果依禪修次第來分,則是戒、定、慧三學。
身念處以色法所緣為主。受念處是觀照受心所,心念處是觀照心法,法念處側重於觀照心所,例如:五蓋、五蘊、七覺支等。修觀時離不開觀照色法、心法和心所法,四念處即是佛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修觀的所緣。


在《大念處經》中提到,四念處包括二十一種業處。其中,身念處有十四種業處:1.入出息念,2.四威儀,3.四正知,4.厭惡作意(即三十二身分),5.界作意(即四界分別),6.九種塚墓觀。這十四種業處既包括修止(定),也包括修觀(慧)的方法。受念處是一種業處。心念處是一種業處。法念處有五種業處,分別是:1.五蓋,2.五取蘊,3.七覺支,4.十二處,5.四聖諦。
所以,這二十一種業處是佛陀在《大念處經》中開示的完整的止觀禪修方法,且特重於修觀。


四正勤
四正勤是:
1. 精進地令已生起之惡法斷除,或精進地斷除已經生起的惡法;
2. 精進地令未生起之惡法不生;
3. 精進地令未生起之善法生起;
4. 精進地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長。


為什麼稱為「正勤」(sammappadhana)呢?通過這些而精勤故為勤;善美之勤故為正勤,或以這些正確地精勤為正勤。或者說美即是沒有那煩惱的醜陋,勤即是以能產生利益快樂故、帶來最高的狀態故、能作精勤的狀態故,稱為「正勤」。(Vm.820)
這四種是修習精進的方法,它們只是一個心所——精進。
我們經常說的精進(viriya)就是指這些:對於已經生起的惡法、不善法、貪瞋癡、煩惱等,致力於斷除它們;對於還沒有生起的不要讓它們有機會生起。對於還沒有培育的善法要培育起來;已經培育的善法要繼續培育直至圓滿。因此,我們精進的方向就是這四種。


四神足
四神足是:
1. 欲神足;
2. 精進神足;
3. 心神足;
4. 觀神足。


神足,巴利語iddhipàda 的直譯。iddhi 原指神通,在此是指成就、成功(ijjhana);pàda 是足,指原因。所以,iddhipàda即成就的原因、成就的因素。《清淨道論》中解釋:以成就之義為神,以這相應法為先導之義,及作為果的前分之義,即成就之足為神足。(Vm.821)
因為這四種是獲得一切成就的基本條件,所以稱為四神足。這裡的成就是指證得禪那等世間成就,以及道果等出世間成就。獲得這些成就的條件稱為成就之因或神足。
一個人有很強的意欲(chanda)要證得禪那或聖道果,他通過意欲而獲得成就,稱為欲神足。
精進神足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奮鬥而獲得成功,所以精進是獲得成功的原因。
心神足是都把心放在第一位並致力於成就。
觀神足是指智慧, 也特指證得出世間成就的觀慧。智慧也是成就之因。

這四神足的欲神足屬於欲心所,精進神足屬於精進心所,心神足屬於心法,觀神足屬於無癡(慧根)心所。


五根、五力
五根,分別是:
1. 信根;
2. 精進根;
3. 念根;
4. 定根;
5. 慧根。


信根是指對佛法僧等的信心;精進根是努力、奮鬥;念根是正念;定根是內心平靜;慧根是智慧。
為什麼稱為「根」呢?以征服無信、懈怠、放逸、散亂、癡迷故,以作為征服的增上之義為「根」。(Vm.822)
五根即是五種能在諸名法中起支配作用的心所:信根屬於信心所,精進根屬於精進心所,念根屬於念心所,定根屬於一境性心所,慧根屬於無癡心所。

五根獲得進一步加強稱為「五力」。它們是:
1. 信力;
2. 精進力;
3. 念力;
4. 定力;
5. 慧力。


為什麼稱為「力」呢?不被無信等所征服故,以不動搖之義為「力」。(Vm.822)
它們的各別作用是:信對治猶豫不決;精進對治懈怠;念對治放逸;定對治散亂;慧對治愚癡。


禪修過程中經常要平衡五根。五根包括兩組:信根與慧根是一組,精進根與定根是另一組。信根偏於感性,慧根偏於理性。感性過強不好,理性過強也不好,唯有情理平衡才好。
精進根與定根也是一組,精進根偏於動態,定根偏於靜態,過動不行,過靜也不行,要動靜相宜、動靜結合。修行是要情與理、動與靜恰到好處,這就是五根平衡。
而念根是一切時都需要的。
信根過強容易迷信、輕信人言;慧根過強則變成過度聰明、狡滑;定根過強容易懈怠、昏沉;精進根過強容易掉舉、緊張。所以五根要平衡。


七覺支
七覺支是:
1. 念覺支;
2. 擇法覺支;
3. 精進覺支;
4. 喜覺支;
5. 輕安覺支;
6. 定覺支;
7. 捨覺支。


為什麼稱為「覺支」呢?sambodhi 是正覺;正確地覺悟稱為正覺,anga 是指因素。導向正覺的因素稱為「覺支」。(Vm.823)
這七覺支中:念覺支屬於念心所;擇法覺支屬於無癡心所,也特指如實知見名色法的觀智;精進覺支屬於精進心所;喜覺支屬於喜心所;輕安覺支包括身輕安與心輕安兩種心所;定覺支是一境性心所;捨覺支是中捨性心所。
七覺支也可以分為兩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是一組;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另一組。擇法、精進、喜這三覺支偏於動態,與精進根相應;輕安、定、捨這三覺支偏於靜態,與定根相應。通過提升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可以對治心的軟弱無力;通過提升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可以對治心的散亂、不安。而念覺支於一切時都適合。
這七法之所以稱為導向正覺的因素,是由於它們對禪修很重要。佛陀為什麼不把其他因素稱為覺支,而特別把這七法提出來呢?因為它們是修行時所要特別培育的內心素質。所以,我們修行時要擁有歡喜的心,要有輕安,內心要
專注、平靜、中捨,要精進、有智慧(擇法覺支),還要時時保持正念。


八支聖道
八支聖道是:
1. 正見;
2. 正思惟;
3. 正語;
4. 正業;
5. 正命;
6. 正精進;
7. 正念;
8. 正定。


聖道的八種組成部分稱為「八支聖道」。由於這八支聖道是一切出世間心,特別是道心同時擁有的,所以它們特指出世間心中的八種心所。
八支聖道一共有八種心所。正見屬於無癡心所,正思惟屬於尋心所,正語、正業、正命屬於三種離心所,正精進屬於精進心所,正念屬於念心所,正定屬於一境性心所。
在世間的修行中,這八支聖道可以組合為戒定慧三學:正見和正思惟是增上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增上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增上心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